房地產進入「下半場」銀十年,北京,國內房地產市場「一線中的一線」,也成為各大房企角逐的主戰場的之一。鴻坤集團,則是這場角逐中的一個勝利者。
「銀十年」,鴻坤集團顯然有一套自己的活法,涉足產業、網際網路、金融,打通上下遊,創造多元化模式。4月14日,鴻坤集團正式與杭州工商信託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創地產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新模式。
「在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認為自己還是一個追求的企業,做事也有自己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不墨守成規,比較創新;另一方面,對於決定要做的事情,我們能夠堅持做下去。」籤字儀式上,鴻坤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趙彬對《選擇》說。
鴻坤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趙彬
善見未來的起步
2002年,鴻坤地產在北京成立,那年,鴻坤地產通過招拍掛獲得了位於北京大興西紅門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土地規模兩百萬平方米。西紅門位於北京南四環,在當時的北京,這片區域的地理位置、交通狀況和發展條件都沒有優勢,因此該項目並不被看好。但鴻坤堅信該區域的價值潛力非常大,因此咬牙堅持了下來,
在深耕10多年後,西紅門地區舊貌換新顏,國際化大都市的形象逐步建立。鴻坤「善見未來」的睿智得到了回報。2010年起,鴻坤開始走出北京,先後進入了海南東方、海南三亞、天津、河北香河、承德、涿州、廊坊等城市,開啟「大北京」戰略。
「十年當中,值得回憶的事兒實在太多了!」在鴻坤十周年特刊中,回顧創業經歷,趙彬感嘆道。
多元化發展的第二個十年
2012年,在成立的第十年,鴻坤地產進入多元化發展的階段,鴻坤不僅開發住宅項目,也布局了其他領域,目前鴻坤集團擁有地產開發、金融投資、健康醫療和文化藝術四大業務板塊,其中地產板塊包括產業地產、商業地產、住宅地產,在大北京的土地儲備達到2000畝。據了解,2014年,鴻坤地產蟬聯百強房企,進階至第72名。
在住宅地產方面,一直以來,鴻坤相信北京作為國家的超級大都市,隱藏著很多機會,因此,在2010年就提出了「大北京」戰略,緊緊圍繞北京及北京周邊布局。借國家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推進,鴻坤將「大北京」的概念更加聚焦,成為「大七環」戰略;在產業地產方面,借國家產業發展轉型以及創新創業的政策風口,鴻坤布局了圍繞北京「大五環」的創新產業園戰略。
鴻坤的商業地產包括了綜合體鴻坤廣場、社區商業鴻坤·新都薈等產品線,參與全程運營。其中首個鴻坤廣場購物中心項目於去年年底開業,投資30億元、規模達14萬平方米,永輝超市、成龍耀萊國際影城、星巴克等品牌入駐。
生活運營商
鴻坤在「銀十年」的發展哲學是:創造最佳用戶體驗,成為最好的都市圈運營商。
「房地產已經進入到下半場,傳統的建房子、賣房子已經不能滿足業主的需求了,也不能體現出企業的價值,所以我們發展金融投資、醫療健康、文化藝術的房地產運營,變成對人們生活的運營。」趙彬如是說。
在這一過程中,鴻坤各業務板塊由各自專業化的團隊獨立運作,板塊之間也通過生態有機的互動,協同發展,進而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
目前,鴻坤金融投資板塊億潤投資,參股了中民投,打造專注於供應鏈金融和社區金融的網際網路金融乾坤袋等等,並計劃在三年內尋找並投資20個自己有經驗的再創業的職業經理人、以TMT行業和健康領域為主導投資50家創新性的企業、發起天使投資,培養80個創業新人;健康醫療板塊的益潤醫療,已經與白求恩醫學專家委員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了國內首家以學科分組模式組成的醫生公司「嘉醫醫療」,4月11日,益潤醫療也正式將「社區健康管家模式」在涿州理想灣項目落地。
「這種多元化多板塊的布局和發展也是我們與別人不同的地方,確切的說我們在朝類金融、類服務型、類網際網路化的地產企業發展。」趙彬說。
「網際網路+」時代
「網際網路+」閘門大開之後,從各大房企與網際網路企業的戰略合作,到營銷O2O的探索,房地產企業也一直在觸網的路上。
「鴻坤也在做這些事情,但同時我們也認識到,網際網路化不僅僅是運用網際網路技術,還蘊含著更多的可能。」
鴻坤對新事物的敏感與積極擁抱,還體現在對商業模式的探索和人才戰略上。
去年以來,隨著國家也在政策層面不斷向創新、創業的「雙創」產業傾斜,加之第三次創業大潮的激發下,更多的人開始探索中國Wework商業模式。鴻坤作為最早一批關注者,機緣巧合,得以與職業經理人毛大慶合作,聯合發起了中國版的「Wework」——優客工場。
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4月17日,優客工場正式亮相。優客工場是一種新型的共享辦公空間,可以為入駐的創業小微企業提供包括金融、法律及創業指導在內的多種服務。
除了毛大慶,近一兩年,眾多知名房地產公司職業經理人加盟鴻坤或與鴻坤在某些房地產細分領域進行合夥,從而透露出鴻坤人才戰略的動向。
「對於人才,我們提出了『以價值創造者為本』的理念,倡導員工都能成為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價值創造者。」趙彬說,與此同時,鴻坤在組織、管理層面也引入網際網路思維,逐步中心化、組織架構扁平化、去機械式的KPI,使企業運轉更加靈活。在激勵層面,變相馬為賽馬,通過內部競聘和任期制等更好激勵員工,發現價值創造者;價值共享方面也向優秀的價值創造者傾斜。「通過一系列的機制,我們希望鴻坤能夠成為價值創造者施展才華的舞臺。」
本文轉載來自:《選擇》,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