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海外市場「跌宕起伏」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名創優品海外市場「跌宕起伏」

樂琰 陳慧 權小星 林志吟

雖然名創優品(MINISO)門店經營不錯,但電商對其就沒有衝擊嗎?

「名創優品正是在實體零售低潮,電商迅猛發展的時期創立並成長起來的。線上和線下的區別只是渠道的區別,無論零售發展到哪個階段,進化出哪種形態,本質不會變,就是創造和供應市場需要的優質產品。在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時,意味著電商的紅利期已過,流量成本會越來越高,再加上包裝成本、物流成本,電商對比實體零售的成本優勢越來越不明顯。實體零售場景式消費體驗是電商無法給予消費者的。我們也有自己的電商平臺,但我們做電商的目的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購買渠道,尤其是滿足我們較少進入的四五線城市的購買需求。目前電商平臺的營收在我們整體營收的佔比不到1%,名創優品仍會將線下零售作為核心業務去發展。」名創優品全球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葉國富說。

按名創優品的規劃,到2022年擬在100個國家開設1萬家門店。

為了給國內和全球市場的擴張提供更充足的「彈藥」,名創優品於2018年1月啟動了首次公開募股的籌備工作。同年9月,名創優品從高瓴資本集團和騰訊獲10億元戰略投資。

名創優品的海外布局速度也相當快。其官網顯示,截至2019年初已進駐86個國家和地區。

但做生意總有起伏。名創優品韓國法人MINISO KOREA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名創優品於2016年1月與韓國當地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在同年2月成立韓國法人,該法人獨立於全球總部,而在2019年1月全球總部宣布投資20%的股份之前,全球總部及中方並未持有韓方的股份。MINISO KOREA公司負責人樸忠培(音譯)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自2016年8月,名創優品在年輕人較為密集的首爾新村開辦第一家直營店以後,較早開始加盟模式,其韓國門店一度增至54家,增速遠超DAISO等對手。

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李國憲教授認為,這主要由於韓國本土品牌錯失了品牌化及規模化的良機,且韓國本土的品牌未能提供契合生活個性化要求的產品,因此給名創優品提供市場機遇。

樸忠培表示,名創優品在韓國的市場定位為在合理的價格範圍內,在清新視覺的店面,提供獨具創意的設計產品,因此對於店面的要求也要高於競爭對手,例如只允許在首爾等大型直轄市及部分地方城市的繁華地帶,開設大於198平方米的店鋪,並要求至少籤署3年合同,對店主的財力及徵信也有嚴格的審核標準。

MINISO KOREA對於年輕群體的營銷投入較大。可惜盛極必衰,名創優品在韓國市場也經歷了巨大波折。由於在宣傳及推廣方面投入過大,對公司財務狀態一度造成影響,且依賴於加盟制而快速發展的成長模式,也開始受市場質疑。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名創優品在韓國的許多店鋪被韓國門戶網站NAVER等評價為「服務態度不夠良好」,而樸忠培也承認,由於店鋪數量的快速增長,公司很難有非常足夠的餘力去管理這些店鋪的所有細節。而名創優品模糊的品牌認知度及品牌定位,也導致部分韓國消費者產生一些混亂。由此,2018年名創優品在韓國市場迎來首度盈利下降,並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略及市場定位的調整,店鋪數量也從54家下降至30餘家。

李國憲表示,名創優品雖然是依賴於中國製造崛起的品牌,但韓國市場並不會主動去宣揚這一元素,比起韓國產品,中國製造在優勢非常明顯的同時,競爭力也非常單一,即較高的性價比和特定的產品群,總之名創優品在韓國市場的挑戰還很多。

當然,名創優品在中國市場也有挑戰。分別誕生於2013年和2017年的名創優品和NOME,從去年以來,圍繞NOME商標及誰是正品NOME展開了一系列的爭奪,品牌定位、產品品類、價格類似的兩個品牌,競爭激烈。

「名創優品的模式的確值得學習,但也並非沒有挑戰,比如名創優品是因為規模化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大量低成本直接採購,不到一定規模的零售商是做不到的,且毛利過高的業者也無法做到高周轉,那麼就會產生庫存問題。所以要按自身情況來合理借鑑。」資深零售業分析人士沈軍如是說。

相關焦點

  • 名創優品這家中國「雜貨店」的出海生意
    在印度、印尼、美國、巴西、新加坡等大部分海外市場,名創優品都有本地直採項目。而在名創優品的三大供應市場——中國、印度、越南,品牌會根據不同的品類,結合當地的製造優勢進行生產。目前,海外所有市場均配置了獨立標準倉,讓市場供貨更及時。
  • 名創優品的「野望」
    現在的名創優品,已經在全球開出3800多家店鋪,其中國內2300多家,海外1400多家。 取得現在的輝煌成績,葉老闆表示名創優品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極致的性價比和高頻上新。 誠然,名創優品就是靠著這樣的方式來不斷吸引著消費者。
  • 「名創優品」蒙眼狂奔
    此外,「偽日系」、「抄襲」等負面標籤和名創優品幾乎如影隨形。今年年初,有消息稱名創優品基本確定在年內赴美IPO。如今,靴子落地,伴隨招股書的披露,這個開遍大街小巷的「線下廉價之王」終於向市場展現全貌。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超過4200家門店的零售網絡,其中中國市場門店超過2500家,海外市場超過1680家。名創優品創立於2013年,7年時間達到如此體量實屬驚人。
  • 逆勢IPO,「雜貨店巨頭」名創優品的喜與憂
    在今年初疫情最嚴重時,名創優品曾經歷過一個短暫的「休克」期,超過60%的中國門店關閉。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名創優品中國門店2020年上半年的銷售量,同比下降了32.6%。海外同樣遭受了影響。伴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今年上半年,已有超過20%的名創優品海外門店關閉。其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也從2019財年的30.3億元,減少到2020財年的29.3億元,出現了小幅下滑。
  • 名創優品(MNSO.US):十元江湖冠明珠,家居日用創優品_鳳凰網
    受到第一家門店的出色表現激勵,名創優品集中在廣東地區開始拓店。截至2014年末,門店數量已超過300家,完成從「0」到「1」;(2)全球擴張的成長期(2015-2016年):2015年3月,名創優品宣布品牌全面升級。同年7月名創優品與菲律賓達成全面合作,正式開啟海外輸出之路。2015年10月,名創優品公眾號粉絲數突破1,000萬。
  • 名創優品搶盲盒市場,頂著泡沫講故事
    近日,名創優品將推出新品牌「TOPTOY」,搶佔潮玩市場。不能否認,盲盒的高利潤,是吸引名創優品入局的因素之一,甚至還能緩解既有業績不見起色、持續低迷的壓力。相較於盲盒市場裡已經玩的風生水起的先入者,名創優品作為新手或將延續性價比思路。當下,盲盒的泡沫越吹越大,超性價比、高利潤、海量消費者等也是泡沫之中的泡沫,總有被吹破的一天。
  • 名創優品為何「不買就吃虧」?
    所有的爭論都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名創優品的火爆是否可以持續。其實,名創優品已經用行動回應了爭議:招股書顯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超過4200家門店的零售網絡,其中在中國市場開拓了超過2500家門店,海外市場超過1680家。
  • IPO觀察|海外營收近3成,毛利率超30%,「最牛10元店」名創優品即將...
    相較之下,在海外門店層面,名創優品的直營店比例要高出不少。2018年,1205家海外門店中,直營門店數量為68家,直營比例5.6%;到了2020年上半年,海外門店數量增長至1680家,直營比例則為7.2%。名創優品門店類型統計 來源:招股書邏輯可以理解。
  • 名創優品無法停止狂奔|招股書深度解讀
    根據獨立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的報告,2019年全球自有品牌綜合零售GMV達520億美元,名創優品以27億美元(約合190億人民幣)佔比5.2%。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超過4200家門店的零售網絡,其中中國市場門店超過2500家,海外市場超過1680家。
  • 名創優品這家中國「雜貨店」的出海生意
    在印度、印尼、美國、巴西、新加坡等大部分海外市場,名創優品都有本地直採項目。而在名創優品的三大供應市場——中國、印度、越南,品牌會根據不同的品類,結合當地的製造優勢進行生產。目前,海外所有市場均配置了獨立標準倉,讓市場供貨更及時。
  • 名創優品的「野望」
    現在的名創優品,已經在全球開出3800多家店鋪,其中國內2300多家,海外1400多家。取得現在的輝煌成績,葉老闆表示名創優品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極致的性價比和高頻上新。誠然,名創優品就是靠著這樣的方式來不斷吸引著消費者。
  • 名創優品躍龍門,然後呢?
    這樣的描述和真實的葉國富差別並不大,據一位已經離開名創優品的內部人士透露,葉國富確實是一位極具野心的創始人,而上市計劃,也幾乎誕生於名創優品創立之時。  連續狂奔7年之後,名創優品接連獲得了騰訊、高瓴資本的投資,並終於叩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按照上市後名創優品的市值計算,葉國富個人身家已經超過了342億元人民幣。
  • 名創優品沒有秘密
    葉國富對速度的追求也延伸到名創優品的發展中。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名創優品門店數量為3178家,至2020年6月30日,全球門店數量達到4222家,進駐包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德國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年新增門店超過1000家,基本只有餐飲業才能達到這個速度。
  • 買入名創優品的最大風險並不是產品質量
    這一新動作,改善了名創優品的輿論處境,緩解了消費者的憂慮,長線來看,有益於扭轉其銷售業績下滑的狀況。  然而,在市場充分消化了這一利好後,該公司股價再度連續下跌,從11月9日收盤價22.91美元起,跌至11月24日收盤價的18.02美元,較發行價縮水10%。  而昨日由前述消息驅動的大漲,一舉補回這10%,映射出市場近期對名創優品的關注點。
  • 「十元店」名創優品崛起的秘密與難題
    據悉,名創優品在成立當年就開了27家店;2014年,新開店面達到373家;到了2015年,開店數量突破1000家。同時,名創優品從2015年開始進軍海外市場。根據招股書披露,截止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中國市場門店超過2500家,海外門店超過1680家,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店超過4200家。
  • 名創優品(MNSO.US)股價一個月近翻倍,市場買單的究竟是什麼?
    低迷了近兩個月後,名創優品終於在二級市場迎來爆發。12月21日晚間,名創優品股價盤中突破28.8美元,收盤時漲幅高達16.53%;23日,其股價再度大漲,一度創下30美元的新高。股價異動總會引來各種猜測,許多解讀會提及名創優品國內業務基本恢復、海外擴張進程重新加速、入局潮玩賽道等等,但市場買單的究竟是什麼,得把財務數據和業務動態一個個都掰開了說。
  • 名創優品(MNSO.US)股價一個月近翻倍市場買單的究竟是什麼?
    如今,海外疫情變得更加不明朗,這將繼續給名創優品的擴張蒙上陰影,增長困局依然未解。資本看中的從來都是企業的「可能性」,既然現有業績並非股價暴漲的支撐,那麼異動更合理的解釋是:名創優品講出了一個讓市場買單的新故事。只是這個新故事,多少有些因為老故事「失靈」而不得不講的意味。
  • 名創優品提交上市首張成績單,入局千億潮玩市場
    從歐美到東亞,全球擴張步伐不停業務上,2020年名創優品全球擴張步伐未曾停歇。根據此次財報,名創優品的零售網絡遍布全球逾85個國家地和區,擁有超過4330家門店,其中在海外市場超過1697家,中國市場拓店超過2633家。
  • 海外營收近3成,毛利率超30%,「最牛10元店」名創優品即將上市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兩數字變為2526家和7家,很明顯,疫情因素讓名創優品的開店計劃停滯不前。相較之下,在海外門店層面,名創優品的直營店比例要高出不少。2018年,1205家海外門店中,直營門店數量為68家,直營比例5.6%;到了2020年上半年,海外門店數量增長至1680家,直營比例則為7.2%。
  • 中國名創優品,赴美上市
    同時自二零一五年起,名創優品開始開拓國際市場,目前已進駐包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德國等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公司直接運營的門店有一百二十九家。截至目前,名創優品全球開店數量已超過四千兩百家。其中中國市場開拓門店超過兩千五百家,海外市場超過一千六百八十家。 不過名創優品似乎沒有一點停下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