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貧萬裡行」中蜂養殖技術服務團在汶川開展中蜂春繁技術服務...

2021-01-11 汶川縣人民政府

2020年2月26至27日,為搶抓中蜂春繁時機,爭取今年中蜂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科技扶貧萬裡行」中蜂產業技術服務團隊,由省蜂業管理站王順海研究員帶隊一行5人赴汶川縣開展技術服務指導幫扶工作。

此次「科技扶貧萬裡行」中蜂產業技術服務團,針對汶川著力打造一批具有遊客觀光體驗的中蜂養殖示範基地,以此帶動中蜂養殖散戶和蜂蜜銷售的發展思路,結合汶川縣「無憂花果山」項目為契機,深入布瓦、大寺等村對今年擬建的中蜂養殖示範基地進行現場指導。專家團隊對蜂場的科布局規劃、未來發展方向、如何帶動遊客觀光體驗、中蜂春繁技術和注意事項等進行了重點講解指導,還對養蜂戶提出的問題一一作出了詳細地解答,當地有40餘人參加了培訓。

此次活動,按照「養中蜂、栽果樹」綠色創新發展模式,切實有效地推廣了中蜂產業發展關鍵技術,增強了農戶依靠科技發展產業的意識,為進一步打造汶川特色產業提供了技術支撐,加快推進了汶川中蜂養殖產業健康發展。(李政)

相關焦點

  • 號稱養蜂業上的先進技術,野生中蜂卻實力打臉,蜜蜂智慧不簡單
    上面說到了春繁問題,說到春繁我們都是說早春繁,也是現代化蜜蜂養殖中所提倡的,蜜蜂春繁技術可以說是在蜂路學說的指導下進行的一項科學舉措,的確對全球的蜜蜂養殖業都有巨大影響,大大提升了春季蜜源的產量,不得不說早春繁,的確在現代化的活框養殖中功不可沒。
  • 養中蜂是技術主要還是花源主要?有技術能養好蜂嗎
    前言:養中蜂是技術主要?還是花源主要?有技術能養好蜂嗎?我是山娃養蜂,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山娃認為花源是養蜂的初衷,選定哪個地方養蜂,首先是從花源的情況來設定養蜂的場地,然而技術是養蜂的未來,在蜜源的滿足的前提下,技術決定養蜂的路能走多遠。
  • 蜜蜂養殖技術 中蜂快速繁殖技巧
    之前聊過中蜂採用活框飼養技術,但是大部分蜂農都有一個同感,認為中蜂發展、增殖緩慢,蜂群數年年總是在10~20箱之間徘徊,久久不能上規模。有的蜂友棄中蜂改養意蜂,有的棄蜂改行。經過長期、耐心、反覆地觀察分析,閱讀了有關中蜂的書籍、雜誌,總結出一套使中蜂快速增殖的有效措施,從2004年春繁開始做試驗至今,每年蜜蜂由開繁時的1框蜂、1隻蜂王,半年內就增殖到14~16框蜂。2006年春開繁時用13框蜂、13隻蜂王,到農曆六月就增殖到200框蜂、38隻蜂王。
  • 深山養殖戶迎來技術「大禮包」科技扶貧萬裡行專家團赴涼山州開展...
    近日,四川省科技扶貧萬裡行第11團首席專家成都市農林科學院副院長吳永勝和四川農業大學佔思遠博士等一行赴涼山州開展肉羊產業科技扶貧工作,對當地肉羊養殖技術常見問題進行了技術指導。5月11-13日,專家團在雷波縣開展肉羊養殖技術指導。
  • 中蜂養殖:什麼時候春繁?春繁前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呢?
    養蜂人都知道,秋繁是基礎,春繁才是關鍵。春繁繁殖出了強群,一年豐收才有希望。大豐收的蜂場是蜂養人,早春繁不起強群全年養弱群的蜂場是人養蜂。所以,春繁是每個養蜂人必修課!春繁是讓蜂群快速健康的繁殖,使青壯年工蜂出現的高峰期與大流蜜期相吻合,以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
  • 中蜂養殖,從「四律一法」談養蜂,掌握規律養出強群
    此文結合人類社會的溫飽、小康、及富足談蜂群的發展,內容重點是研究和總結操作技術的規律性,對中蜂養殖技術進行規律性摸索和總結。力求更利於我們養殖者實際應用,期望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集眾人智慧揚中華蜜蜂之風採。
  • 中蜂問題群春繁特點、原則及措施
    一、中蜂問題群產生的原因及特點 上一年秋繁不理想的蜂群,如越冬蜂繁殖數量不足的蜂群,少量參與過採集的蜂群等;越冬不理想的蜂群,如因飼料、環境等不適宜
  • 農技人員向貧困戶傳授蜜蜂養殖技術 紫雲自治縣中蜂養殖培訓班開班
    8月15日,紫雲自治縣中蜂養殖培訓班第一期培訓開班授課,由貴州長盛久遠種養殖有限責任公司農業技術人員向學員現場傳授蜜蜂日常管理、病蟲害的防治、蜜蜂養殖技術等專業技能知識,幫助群眾提高養殖技術,實現科技養殖。「如何提高蜂蜜的產量?」
  • 山區提高中蜂養殖效益的應對措施
    1 發展現狀 1.1 中蜂養殖基本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龍山縣中蜂養殖主要分布在大安鄉、茅坪鄉、洛塔鄉、咱果鄉、茨巖塘鎮、水田壩鎮、裡耶鎮等蜜粉源植被豐富的15個鄉鎮。
  • 中蜂養殖,一箱蜜蜂幾脾蜂合適?老蜂農:不一定
    導讀:關於中蜂一箱幾脾最好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不一定的,因為中蜂的野生能力比較強,而這種野生習性也直接導致了中蜂在每個地區的群勢不同,所以關於中蜂一箱幾脾最好的問題,用一個籠統的回來,蜂部落認為是不妥的。
  • 江油:創新建立蜜蜂產業技術扶貧新模式
    隨著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工作的逐步推進,江油市農業農村局創新探索建立了「育人才、結聯盟、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促營銷、助脫貧」的高效優質養蜂技術扶貧新模式。目前,我市有蜂業協會1個,中蜂養殖技術試驗示範基地1個,中蜂養殖合作社21個,養蜂戶2800餘戶,規模以上養蜂戶300餘戶,飼養總量4萬餘群。 2020年蜂蜜產量1854.8噸,蜂業總產值8326.7萬元,蜂蠟8000斤。一是注重人才培養,大力推行「名師帶徒」培育新模式。借鑑 「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教育方式,通過「面對面」、「手把手」的「師帶徒」模式,培養高效優質養蜂技術能手。
  •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技服務團專家精心開展在線科技成果鑑定服務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技服務團專家精心開展在線科技成果鑑定服務 2020-03-29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蜂野性難馴,養蜂人該怎樣馴養中蜂?注意4點,成功率更高
    導讀:關於中蜂野性難馴,養蜂人該怎樣掌控中蜂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直接從中蜂的野生特點出發,結合人工養殖後的變化來進行馴養。雖然說中蜂野性強,但是經過現在的馴養,中蜂人工馴養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在實際養殖中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少,經過人工馴養後的中蜂,給農民帶來的經濟收入高,已經成為很多人養家餬口的主要經濟來源,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實際養殖中我們應該怎樣掌控中蜂。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群快速春繁保溫方法、保溫程度及散熱方法
    一、中蜂群快速春繁保溫方法春季蜂群繁殖初期(越冬蜂更替階段)及中期(蜂群群勢增長階段)哺育區(暖區)對巢溫的要求嚴格,此期人工保溫比蜂群斷子蟄伏期更為重要,在繁殖期,蜂群對哺育區巢溫的要求是34.8℃左右,而蟄伏期蜂團的內外溫度維持在6~20℃範圍即可,在繁殖期保溫不良,則貯蜜消耗多,越冬工蜂壽命縮短,幼蜂發育不良,群勢發展緩慢
  • 論中蜂的生存之道與養殖之術
    1 中蜂養殖應先重其道而後用其術 世間萬物皆有生存之「道」與生存之「術」,蜜蜂也是如此,這是自然界長期協同進化的結果。我們養蜂應順其「道」而善用其「術」,道法自然,大都能夠成功。反之逆道而行、背道而馳,違背科學規律,註定失敗。
  • 我市蜂業借技術創新提質增效
    其中,意蜂25.92萬群,中蜂6.8萬群,去年蜂產品產值近4億元。全市共建成省一級種蜂場(意蜂)1個、二級種蜂場2個、蜂業專業合作社46個、蜂產品加工企業3個、市縣級養蜂協會6家。   7月中旬,我市榮獲省技術進步獎和農業豐收獎共7項,市農科院主持或參與完成了5項獲獎成果,其中,由市農科院蜜蜂所主持完成的《義大利蜜蜂蜂蟎綠色綜合防控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項目獲省技術進步一等獎。
  • 中蜂春繁,不同群勢如何增減巢脾?抓住一個核心,不同群勢全解決
    所謂的春繁,實際上是蜜蜂養殖中的一種「反季節」的養殖方式,並不是按照蜜蜂實際的生長習性來進行繁殖的,而是我們養蜂人根據蜜蜂的習性,通過人工控制蜜蜂繁殖的,相當於是違背蜜蜂習性的,具體要不要春繁,怎麼春繁,需要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而定,並不是說一套春繁技術,吃遍天下五洲。
  • 中蜂春繁,其核心技術之一就是飼餵,你是這樣操作的嗎?
    前面各篇幅說了林林總總的中蜂養殖基本管理技術,萬法歸宗,就是順其自然。其中「順」,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而「自然」,就是基本客觀事實。我們在了解了養蜂基礎知識,了解了蜂群的生態特徵,從蜂性出發管理好蜂群,就可以事半功倍,獲得一個好的結果。
  • 福建養蜂人養中蜂,是蜜源植物主要,還是養蜂技術主要呢?
    養中蜂相對來說,技術要比花源重要一點,但是花源也很重要。主要是中蜂善於採集零星的蜜源植物,一般農村都有很雜花雜草,如果再加上一兩個大蜜源植物,這樣的花源,就能養殖好中蜂。其實很多人認為花源比技術主要,這只是針對野生中蜂或者土養中蜂,這種養蜂方式,根本不能算人工養殖蜜蜂。真正意義上的人工養殖蜜蜂,還是採用現代活框方式,通過養蜂技術,人為幹預而改變蜂群,使蜂群發現更好,產蜜更多。
  • 建陽區:水吉鎮開展雨露計劃中蜂、土雞養殖培訓會
    近日,水吉鎮開展雨露計劃中蜂、土雞養殖培訓會。培訓會邀請南平市蜜蜂協會會長餘雲、水吉鎮三農服務中心主任邱祖坤前來授課,鎮建檔立卡貧困戶80餘人參加培訓。培訓會上,餘會長主要從中蜂養殖場地選擇、蜂箱排列方法、中蜂春繁飼養管理、蜂種退化問題、病蟲害防治如何做好中蜂蜂場地轉場和管理以及秋冬季蜂群的管理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邱主任主要從土雞的品種、我國肉雞發展現狀、市場需求分析、雛雞的生理特點、注意免疫事項及方法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