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北京、天津等城市出臺了商品房限購政策,使得很多買房者不能購買住宅。而此時市場上的一些公寓房,有的甚至有70年產權,受到很多買房者的關注。在一些房產中介的口中,公寓房,尤其是有70年產權的公寓房,甚至和住宅已經沒了什麼區別。
公寓房因為不限購不限貸、總價低等優點,收到特定的買房者的青睞。但由於產權年限短,一般是40年或50年的缺點,很多買房者在公寓房面前還是會猶豫。如今這個缺點也要被彌補了——有的城市出現了產權七十年的公寓房,這種公寓房是怎麼回事呢?
這種公寓房的用地性質仍然是住宅,那麼就有人說了,既然這種公寓房和住宅的產權年限一樣是70年,而且首付30%,貸款年限也是三十年,買公寓還能落戶,契稅比例和住宅相同,買公寓房還是比較划算的。那麼公寓房就和普通住宅沒太大區別。是這樣嗎?
不是的。公寓房之所以被稱為公寓房,是因為具有這些特點:公寓房不限制購買和貸款,可以避開一些城市的限購政策,是不能買房的人的備選項。公寓房面積多在30到60平方米之間,面積相對住宅可小太多了,因此總價更低。而公寓一般都是精裝修的,省去了年輕人的裝修壓力。
公寓房的這些優點,迎合了被限制買房的人,和一時承受不了住宅的資金壓力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有70年產權的公寓房的出現,還彌補了公寓房不能落戶的缺點。因此公寓更適合作為買住宅前的過渡居所。
公寓除了前面提到的優點,還有地段良好這一突出優點。公寓多靠近地鐵和公交站,有的還靠近商業區,對於打拼中的年輕人是得天獨厚的好處。
但是,一些嘴上不靠譜的中介,還誇大了公寓房的其他優點。
有的公寓樓說和附近的酒店有託管協議,有清掃服務。有的會宣城是買一層得兩層的Loft戶型,上下層雙鑰匙雙戶型,公攤面積小……
但是在考慮公寓房前,這類買房群體還必須先了解一下70年公寓房的「坑」。
首先是物業費和水電等費用高。70年公寓房由於提前給你精裝修好了,比起多為毛坯房的住宅,物業費高高出一截。而公寓使用的是商用水電,比住宅貴出一倍。比如居民用水每噸3元,公寓水費可能要收5元;每平米物業費前者是2塊5,後者可能有5塊。對於一個三口之家,長此以往,一套公寓的水電物業費每個月將多支出幾百元。另外,因為規定了沒有陽臺或落地窗的廚房不能通燃氣,公寓裡是沒有燃氣的。要麼吃外面的飯,要麼買個電磁爐湊合著做,很不方便。
其次,在入住體驗上,過渡性質的公寓,一般只有「湊合能住」的舒適度。結構上,公寓房主要是大通鋪設計,衛生間沒開窗,也就是俗稱的「暗衛」。而且南北通透的公寓戶型不多,有的還沒有陽臺,不利於空氣流通和採光。怎麼辦?只能加錢裝通風系統,和常開燈了。
另外,公寓樓的戶數很大,容易造成混亂。一層有一二十戶,這麼多的人在電梯使用的高峰時刻,能給你造成糟糕的擠電梯體驗。而你樓上樓下、左邊右邊的鄰居還可能把公寓作為青年旅館,或著棋牌室之類。陌生人在你家門口來來往往,吵吵嚷嚷,又該是種怎樣糟心的體驗?
公寓因為不能落戶的問題常常不被重視,儘管如今有了能提供落戶資格的70年公寓房,但與傳統住宅相比,公寓長期居住的體驗仍然有許多缺點。所以說,還是讓公寓回歸到公寓的本質吧,它更適合作為買住宅房前的過渡的住所。
撰稿人 馮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