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一張圖廣為流傳,內容是「2020中國帶貨主播排名TOP20」。
不可否認,電商直播的確是當下最火的行業了,尤其受疫情的影響,那些被迫下崗在家的明星都排著隊想去直播間露露臉。淘寶主播藏龍臥虎,前十名的爭奪一直都是硝煙四起,當然,淘寶也一直非常熱衷於搞一些排名。
▲2020年38節排名。
▲2017年淘布斯排名。
更多的就不列舉了,但是就這幾張圖,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相同點?
第一名,永遠是薇婭。
從粉絲數量、引導銷售額、影響力來說,薇婭和李佳琦是當之無愧的頭部、頂流,兩個人的實力遠遠地甩開了第三名很大的距離。
可如果單把這兩個人拿出來比較呢?從數據上(也就是最實在的銷售額)看,李佳琦始終沒有反超過薇婭,始終都沒有登上過NO.1的寶座。
他們都在同一時間進場、起跑,四年的職業生涯裡,薇婭一直穩穩地壓李佳琦一個身位。
最近一兩年,隨著各路明星和電商直播之間的頻繁互動,兩個人的熱度越來越高,話題也越來越多,他們之間的明爭暗鬥、發展方向甚至是每場直播的業績比較都是媒體很樂意挖掘的事情。
▲淘寶的套路也是十分溜,利用兩個人的競爭吸引流量,不光有年度排行、月度排行,甚至每小時都要搞個排行。
目前來看,這一場「所有女孩」VS「薇婭的女人」的戰爭十分膠著,還沒有分出明顯的勝負。
之前,我們寫過一篇李佳琦直播的文章(想回顧請點擊),他的直播好玩、搞笑,富有激情,再加上李佳琦本人已經有了明星的特質,他的直播已經不僅僅是電商帶貨,還有了泛娛樂的形態。
那麼,薇婭又是憑什麼呢?
抱著這個好奇心,我去看了看薇婭的直播,結果,真的發現了很多掩藏在熱鬧和交鋒背後的故事……
不善應酬的薇婭和她膠著的直播間
說實話,因為看了李佳琦直播裡的熱鬧和歡樂,去薇婭直播間的時候抱有很高的期望,畢竟是「第一」的水準嘛,可是幾個明星看下來,明顯失望。
薇婭和李佳琦的調調是不一樣的。後者展現了綜藝天賦,和明星聊得來,話題打開度很好,能讓氣氛迅速熱絡,也善於拋梗接梗,刁鑽的問題該問就問,明星出醜,觀眾開心。
但薇婭則明顯不同,說白了,她的強項不在這裡。
所以,看薇婭和明星互動,會時常有點尷尬的感覺,薇婭經常要藉助道具才能保持直播間熱鬧的氣氛。
薇婭的直播一定不能離了吃吃喝喝,嘉賓來了,先整個果盤,邊吃邊聊緩解尷尬。
▲這麼一看,大老師的待遇有點差啊。
有人說是禮貌、好客,其實也不盡然,碰上不好聊的嘉賓,面前的果盤就太有用了,「來來,吃一點,喝一點」,總比冷場好。
就比如吳亦凡那一期吧,40分鐘的直播我是蜷縮了腳趾頭看完的。
薇婭當然是好意,先上了一盆面,取意凡凡的《大碗寬面》嘛。
但是呢,吳亦凡屬於話少又很禮貌的那種人,聲音也低低的,整個人散發著低沉冷靜的氣壓,薇婭就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聊,有大碗寬面也沒啥幫助。
所以她就一直在說「多吃點,我們直播間很隨意的,我們看你吃就好」。可是吳亦凡正在減肥,明顯不太想吃啊,每次都架不住寒暄,可只是夾個青菜而已。
麵條吃完,又上了果盤和零食,其實凡凡也沒有很開心吧……
直播進行到第40分鐘,還依稀聽見薇婭還在說:「今天你來的話,我給你準備了很多好吃的……」
怎麼說呢,對於天生自來熟、有綜藝感的明星,沒有果盤也能聊得像聯歡會一樣;可對於像吳亦凡這樣不怎麼耍寶的人,讓他在一千萬人面前表演吃麵條,也是很尷尬的一件事啊。
那場直播最極致的一幕是薇婭讓吳亦凡和粉絲握手,這怎麼握嘛,隔空握手也太傻了吧,我已經沒眼看,心疼凡凡一秒鐘……
不過明星吃播也有成功的,鹿晗吃螺螄粉就吃得很大口,嗦完連連稱讚「嗯,爽!」整個人也順便放鬆了,之前還一直抖腿來著。看來那幾天在控制飲食,實在是受不了誘惑了。
▲吃粉前,整個人抖得我都頭暈。鹿晗說自己緊張,不應該啊,鹿哥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啊。
▲吃粉後,就明顯放鬆了。
除了吃東西,薇婭直播間出鏡率最高的一個道具是某品牌的麥克風。這款麥克風有變聲的功能,有「小黃人音效」和「怪獸音效」,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因為我也有一個,在我的概念裡,這屬於逗娃利器。
尷尬時呢,薇婭就拿來麥克風逗嘉賓。
她一邊要和嘉賓聊天,一邊要暗自調到「小黃人音效」(但調試的過程其實聽得到的),再用特殊音效發出刻意的笑聲……其實我覺得一點也不好笑啊,來賓還要配合。
這兩樣東西用完,如果還有冷場,那麼薇婭又要使用很慣常的手法,就是和手機裡的觀眾互動。
吳亦凡那次,薇婭對著手機說:「我們直播間群眾基礎很廣的,給凡凡看看。來,有沒有醫生,來打個1;有老師打個2。」
結果呢,手機信號有延遲,我又下意識地捂住了眼睛不敢看這尷尬的畫面……
然後正和吳亦凡聊著別的話題時,滿屏又滾出了1和2,薇婭於是補充說「你看,很多吧。」
好吧,我真的不想重溫這一場直播了……
其實吳亦凡也是很有禮貌了,他一直在努力配合著薇婭,吃麵時問:「我可以打包嗎?」表示面很好吃;薇婭賣沐浴露,他也很配合:「啊?沒了?我還想買呢!」
可在某些時刻能捕捉到他的侷促和不耐煩,大概對於賣貨這件事真的提不起興趣,再加上又實在是聊得雲裡霧裡。
自帶綜藝感的明星才能拯救薇婭
薇婭的直播間最歡迎有才藝和鬧騰的明星,沒事表演一下唱歌跳舞,半小時也就很快過去了。
在我印象中,王耀慶和周深那兩場就蠻有趣。
王耀慶真是人不可貌相,屏幕上霸道總裁,私底下卻是個逗比。
▲捕虞達人王耀慶模仿虞書欣的「哇哦」。
全場都是王耀慶一個人撐起所有的搞笑點。
用那款著名的麥克風唱歌時,不忘加上一聲土撥鼠叫:
▲原版在這。
教薇婭跳電視劇裡的魔性舞蹈,把薇婭也逗得很開心:
跳得嗨了,就教薇婭:你以後就這樣跟觀眾打招呼,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薇婭!我承認看到這裡我笑了。
「大家稍等,我去拿來下一個貨!」
後來宋茜來的時候,薇婭也cue到了這個舞,讓宋茜模仿了一下。
好吧,跳舞這一塊,王老師知行合一。
周深呢,他其實是直播老手了,出名之前就在直播中給大家唱歌,在小圈子裡其實早就很紅,也懂直播到底怎麼回事。
所以他面對手機鏡頭其實還蠻知道該怎麼表現的。和薇婭搶照片搶了半天。
兩個人合唱《卡拉蹦吧》。
教薇婭跳舞:
兩個人拍著大腿狂笑的樣子像是辦公室大姐的畫風……
周深最近非常紅,也非常忙,上薇婭直播那一天的行程也是排得滿滿的,下了播就要去另一個節目。但他保持著全程狂high的狀態,怪不得彈幕裡時常會蹦出一句:「深深這麼累還要這麼可愛,好辛苦。」
像這樣的直播老手或綜藝咖當然是最輕鬆的,其他的嘉賓呢,就會啥表演啥吧。宋茜除了跳舞,展示了女明星的鬼臉自拍,當然,並沒有很醜:
鹿晗就表演個顛球吧:
古天樂呢,平平無奇的男子,沒啥特別的才藝,就現場表演籤名畫圈咯:
但是,矛盾的一點是,也並不是越有綜藝感的人就越好,像大張偉這樣的嘉賓,薇婭就完全接不住,非常違和,像是兩個平行宇宙。
大張偉那一場,就是博士生碾壓小學生的感覺,大張偉的嘴那叫一個碎,梗那叫一個密,腦子轉得那叫一個快。
舉幾個小例子。
例一:
薇婭問:大老師你平時直播嗎?
大張偉:我也直播,我直播唱歌,可我跟您比起來,我的直播像監控。
例二:
薇婭:我聽你的歌長大的。
大張偉:恭喜你長大了。
例三:
薇婭:大老師來我心理壓力特別大,他的話我接不住。
大張偉:你接我幹嘛,我不用接,接我下班上學嗎?
例四:
薇婭:我覺得你講話也夠快的。
大張偉:還行吧,著急,我們家人都是在跑步機上聊天的。
例五:
薇婭:你怎麼把實話講出來了。
大張偉:我就是中國石化。
例六:
薇婭在介紹化妝品的緊緻功效。
大張偉:「皮膚緊緻這個特別重要,以前我走紅毯,我都要僱兩個人拉著我的脖子,顯得皮膚緊緻一些。」
……
那場直播最搞笑的一幕就是配合著《倍兒爽》的音樂,大張偉給大家表演了一段「閃屏」。
什麼鬼啊,我才不要看這樣的閃屏!
對於自己的風格,薇婭其實很清楚,她曾經說過一句大實話:「你知道嗎?我的直播間其實很枯燥無味,他們主要是來買東西的。」
所以,薇婭的直播算不上多麼精彩,可為什麼總能吸引那麼多人來看,並且心甘情願自掏腰包買?
原因無他,薇婭的東西,實在是太便宜了。
我也是看了薇婭的直播才知道,在她的直播間買東西可真是像搶白菜一樣。
市場價69塊錢的沐浴露,她這裡49塊錢兩瓶;129的面膜,109買三盒;79的酵素果凍,59買一送一;買一雙球鞋送五雙襪子,買泡腳桶送一堆中草藥浴鹽。
四年來,薇婭直播間一直對外聲稱「全網最低價」,這一點倒也經得起考驗,唯一一次出現事故,消費者投訴雙11價比直播間的價格便宜,薇婭就請到了品牌的老總,千裡迢迢從日本趕來,對著鏡頭承諾補齊消費者的差價,還承擔了額外的賠償和贈品。
有人說這是因為薇婭有全網最強的招商團隊,這個200人的隊伍每天和無數廠家周旋、談判、選品,所以給薇婭直播間爭取到了最便宜的價格。
但我認為最核心的原因在於薇婭自身的定位。
如果說李佳琦是從素人變成了網紅,身份有了巨大的質變;那麼薇婭的身份則一直沒變,她自始至終都是個生意人,只不過是從線下生意人變成了線上生意人。她最擅長的東西不是人設,不是寵粉,不是時尚和潮流,而只是一件事:銷售。
薇婭的生意經是刻在骨子裡的基因。
她有一個8歲的女兒,她曾經在直播中、在很多演講中,表達過對女兒的愧疚,念著女兒發給她的微信:「都怪你,別人都有媽媽陪,只有我沒有。」
可薇婭本人也是像她的女兒這樣成長起來的,她的父母也都是生意人。
薇婭的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忙碌,薇婭跟著外婆長大,因為父母的工作,童年從安徽廬江搬到了北京。
▲薇婭和媽媽。
薇婭沒上大學,17歲談戀愛,認識了現在的老公董海峰,兩個人湊了點錢,在北京動批(動物園批發城)開了一個小店鋪,經營女裝。
薇婭能吃苦,性子衝,兩個人過過一段苦日子,董海峰說那段時間出門不捨得坐空調車,兩塊錢買一張餅,倆人分著吃。
但薇婭天生就有生意頭腦,能抓得住最新的潮流和趨勢,進貨便宜,又善於搭配,開店3個月就賺了10萬塊錢。
當時薇婭當服裝店老闆,董海峰上大學,此外董海峰還有一個業餘的工作,就是給林依輪當伴舞。
▲所以薇婭和林依輪關係特別好,叫他「輪哥」,林依輪也上過薇婭的直播間,按理說兩個人是競爭關係,因為林依輪本身也是主播,主要賣美食和廚房用品。
也正因為如此,薇婭才有渠道想進一進娛樂圈,參加了安徽衛視的選秀,並取得了冠軍,以組合的形式籤了環球唱片,正式在娛樂圈出道。
▲左邊是薇婭。
▲當年竟然還有胖胖的張杰……
後來,薇婭無法適應娛樂圈的生態,發了一張唱片就退出了,跟著表哥表姐搬到了西安。
在西安,她和董海峰結婚,生下女兒,幹起了老本行賣女裝。生意很好,門店一個接一個地開,最高時同時有七家店。
如果說故事寫到這裡,是一個算不上多麼跌宕起伏的女裝店老闆的奮鬥經歷,那麼2012年開始,薇婭則展現出了超前的眼光和勇氣,也是從那時開始,她的人生被改寫。
那一年,有一個女孩來到她的店鋪買衣服,試了一圈之後,哪件都沒買,反而是打開手機在淘寶上找同款、比價格。
這一個小小的舉動引起了薇婭的心理波動,她隱隱約約地預感到網購將是未來的主流。更厲害的是,她和董海峰沒有任何猶豫,迅速關掉了7家店,賣了西安的車和房,釜底抽薪,孤注一擲,舉家搬到廣州,因為這裡是離生產鏈最近的城市。
2012年,薇婭開了淘寶店,此後經歷過關鍵的幾次戰役。
2014年的雙11,薇婭的一款大衣成為爆款,銷售量2萬件,但由於沒有這麼強的生產能力,衣服無法按時發貨,發貨後又有質量問題,造成大規模退貨和投訴,血虧200萬;
2016年,薇婭開始直播;
2017年10月10日,薇婭在直播中賣海寧皮草,5個小時銷售額7000萬,趕超了當年第一主播張大奕,轟動業界,成為淘寶主播第一名,此後就再也沒掉下來過。
2019年,薇婭到韓國直播,直播結束時,貨物裝滿了12個貨櫃,蔚為壯觀,薇婭進一步展示了超強的營銷能力。
所以就像淘寶直播負責人趙圓圓曾經說的那樣——「薇婭擁有深不見底的商品池。」
17歲就在賣女裝、混江湖的她,深深懂得這個市場的運作規律,買和賣之間的博弈,廠商、導購、消費者之間微妙而平衡的關係。
她的客人需要什麼商品,如何抓住她們的眼球,如何用最快速的營銷語言讓對方掏錢,如何在廠家那裡拿到最低的成本,如何搞好售後、解決問題,這是在實戰中形成的一整套戰術,包含了很多實用的微觀經濟學。
用一句專業術語來講,她實在是太懂消費者的「痛點」了。
所以,即便是2018年之後李佳琦迅速出圈,成為經常掛在熱搜上的男人,即便他拍過時尚芭莎,代言了國際大牌,成為時尚界的寵兒,但是在營銷這個領域,在無數廠家、在淘寶平臺的眼中,薇婭才是他們最貨真價實的寶貝。
所以,最後還是免不了要說一說薇婭和李佳琦之間的戰爭。
表面上看起來,兩個人的客戶群是有很大重合的,都是女性。這也是外界認為兩個人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根本原因。
畢竟,如果薇婭不播了,可能大部分女性要跑去李佳琦那裡吧。對粉絲的爭奪,永遠是最殘酷的。
但是細細劃分,他們還是有本質的不同。
正像是兩個人對於粉絲的稱呼那樣:「所有女孩」,以及「薇婭的女人」。一個女孩,一個女人,背後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李佳琦是90後,受過高等教育,他的談吐和氣質會天然地吸引年輕和潮流的人群。他的核心競爭力是美妝,尤其口紅是王牌。
他的粉絲當然有少女也有中年女人,但是大家對於李佳琦直播間的訴求是差不多的,除了變美,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陪伴。
李佳琦的偶像氣質,他親切的話,他的狗狗,他對於所有女生的寵溺和呵護,其實打造了一個非常典型的陪伴式場景,每晚8點,大家湧進去,和哥哥聊聊天,排解、休閒、消遣,說不定還可以順便買幾隻心愛的口紅。
▲況且李佳琦的唇形真的好好看,看他塗口紅也是非常養眼了。
說到底,李佳琦和觀眾的捆綁,已經非常類似於明星和粉絲的關係。李佳琦對楊冪開黃腔的時候,就有好多人出來維護自家哥哥。
而薇婭呢?她服務的是什麼人呢?
薇婭在直播間裡經常會提到女兒,提到老公,看到一件產品她會下意識地說「這個東西我女兒也好喜歡。」
所以,薇婭其實代表了更廣大的女性群體,那就是已婚已育、把大部分精力服務於家庭的女性,這幾乎是所有二三四線城市女性的主流狀態。
薇婭的形象也很鮮明,她就像你身邊的大姐,話多,愛操心,愛買東西,也總是有辦法搞到便宜貨。
所以她的直播間非常接地氣,我們可以看看她都賣些啥:按摩儀、泡腳桶、拖鞋、必勝客的電子券、白酒、玩具、鍋碗瓢盆、日用百貨……
這幾乎勾勒出一個普通家庭婦女在購物上的所有偏好,她們喜歡買東西,但很少給自己買,大部分都是給老公、孩子、父母、公婆準備的,碰到便宜時就多囤一點。
薇婭很早就把自己的直播間定位為「全品類」,而不是像李佳琦那樣主攻美妝。事實上,李佳琦也沒有能力做到「全品類」,他賣生活用品就有那麼一點力不從心。
當年賣不粘鍋,卻結結實實地給大家表演了一次粘鍋,成了直播生涯中最大一次滑鐵盧。淘寶平臺的人說「李佳琦對於生活用品明顯沒有熱情,也對於功能不太了解。」
「全品類」的定位和淘寶的商業思路也不謀而合,馬雲在很早之前就把這一切看得透透的。
所以,薇婭和李佳琦的關係其實是在各自為營中,又有一些很微妙的成分。
大多數人知道薇婭,其實有賴於李佳琦的「出圈」。李佳琦紅了,才帶動了直播的蓬勃,人們才會知道原來還有一個帶貨女王叫薇婭。
這一點薇婭曾經承認過:
「其實是感謝佳琦的,要不是他,也不會這麼多人關注這個行業。」
但兩個人又有著暗暗的較勁。
薇婭曾經在直播間裡說過一句很有爭議的話:「我不會像別人那樣,說這東西好用到死,好好用哦!我不會這樣說,我只是把合適的東西推薦給合適的人。」
這一句話被視為和李佳琦的叫板。
李佳琦第二天也在直播裡回應了:「我們不是明星,不需要比較,大家在我的直播間裡不要提到別人哦。」
馬雲也得平衡兩個人之間的鬥爭。馬雲曾經和李佳琦一起賣過口紅,也上過薇婭的直播捧場。
怎麼說呢,其實火藥味還是有的。
作為薇婭,她畢竟江湖行走十多年,一路穩紮穩打、如此辛苦才做上淘寶第一主播的位置,而那時李佳琦還是個剛畢業的、普普通通的櫃哥。
薇婭對李佳琦來說,是前輩。
同時,李佳琦又展現出了非凡的野心和能力,他太明白自己的優勢,也善於抓住時代的機遇,他不斷地上封面,和明星打交道,甚至給自己的狗狗們都開通了社交帳號,把狗狗都捧到明星的位置上。
這一系列操作,讓「李佳琦」三個字就成為了一種品牌,即便他的營銷能力比薇婭略遜,客戶基礎也不如薇婭那麼廣,但是綜合素質卻是旗鼓相當的,未來的發展,更是無法預測誰贏誰輸。
但不管怎麼說,兩個人龍爭虎鬥,真正受益的是平臺,以及直播這個行業。這也彰顯了一個道理,社會中的任何行為都可以用經濟學去解釋,萬事萬物都隱藏著其經濟規律。
時代造就了他們,時代也給了他們無法想像的壓力。
薇婭和李佳琦雖然有很多不同,但有一點卻是相通的,在任何採訪中,他們都展現出了極度的焦慮和滿壓感。
他們並沒有什麼自滿的態度,也沒有任何沾沾自喜的成分,所謂的錢啊、名啊等等,其實已經不能帶來更多的愉悅感,相反,他們一遍又一遍地訴說著自己的危機感和孤獨感。
李佳琦和小助理說好賺一千萬就回老家,可他沒有回去,還在上海買了億元豪宅,依舊重複著機器人一樣直播、下播的生活。
薇婭也說過,有時候就想乾脆不做了,回家陪女兒,可是她「停不下來。」
我不能回來。我退休了,整個團隊破裂了。即使我停止直播一天,我身後的工廠也將停止生產數十天。無法停止。
這也許就是做「第一名」的代價。
不可否認,薇婭和李佳琦都是幸運的人,可以說他們幸運地被時代選中,選中他們的,是一種叫做「風口」的東西。
就在四年前,李佳琦剛剛開始做直播時,他還被人稱為「網絡乞丐」,口乾舌燥說上兩小時,在線人數僅有10人;
甚至就在2018年,薇婭參加活動,還沒有資格和明星們一起走紅毯,而屬於「網紅專區」,薇婭曾經自嘲過「大家認為直播很low」。
可就在去年,一切全變了,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李佳琦和薇婭的直播間成為了明星們擠破頭也要進去的地方,甚至綜藝節目都集結了全部人馬,擠進那塊小小的手機屏幕。
久未露面的賈乃亮在左上角拼命地說話要引起關注,宋小寶和鄧倫甚至在開播前半小時、在線人數僅有一萬人的時候就嚴陣以待,對著鏡頭狂說不止。
前幾天,有一篇文章叫《一晚5個億,疫情下最吸金的行業》,赤裸裸的標題就充分表明了直播這個行業所帶動的巨大經濟價值。
所有和直播相關的產業都以急速的狀態擴張:
黃禹是圈內最資深的直播間裝修師,曾經替薇婭打造全網第一個高清直播間,top200的主播的直播間幾乎都經過他手……
開年以後,他的團隊把打造一個直播間的時間從兩周縮短到一周,儘管這樣,他手下五個可以獨立工作的技術人員仍然在滿負荷運轉,檔期一直排到下個月。找來的不僅是主播本人,最近,綜藝節目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了。
在這個狂飆突進的行業裡,李佳琦和薇婭處於風暴的中心,是萬眾矚目的焦點。
可是,他們究竟代表了什麼呢,他們的價值究竟在哪呢?
他們首先代表著「快速變現」。
正像趙圓圓寫的:
當品牌選擇一個明星的時候,本質上是選擇了他所掌握的流量……而當一個明星號召他的粉絲去關注、購買某一個商品時,就是我們常說的「流量變現」。
以前,這個選擇通常發生在品牌和明星之間,而在這個時代,明星的界限被弱化了,網紅和主播都有流量、能變現的「明星」,甚至是比傳統明星流量更大、變現更快。
第二,他們代表了人工AI目前能達到的極限。
引用剛才那篇文章中所寫的:
李佳琦和薇婭已經成為第一代人工智慧型主播,他們的大腦是一個商品的資料庫:「給他們一個口紅,往手上一塗,他們馬上能反應出20個品牌的類似色號。」
一件商品行或不行,在他們手裡最短一秒就能判斷,他們甚至能估算出它在直播間能賣多少件庫存、多久售罄,以此反過來指導商家生產備貨,像一個高度智能化的超級導購。
這當然是天賦,也是努力,是四年直播生涯積累下的專業能力,這一點讓李佳琦和薇婭獨坐巔峰,幾乎無人超越。很多業界人士都早已預言:直播不可能再出第二個李佳琦和薇婭。
但是,即便擁有如此高級的人工智慧,可歸根結底,他們畢竟是人類。
人類不是機器,也有精神需求,也有情緒、欲望等一切主觀的東西,人類的精神世界決定了人不可能像機器一樣精準、穩定。
如果非要讓人類達到這樣的精準、穩定,這就一定是不可持續的、短暫的,也是對人類本身內耗極大的。
人人都渴望成為那個被風口選中人,可是風口的背後,其實是深不可測的巨淵。我們無法預測今後還能不能一直飛在天上,唯有把握住當下,拼盡全力,甚至超出了全力,去一直飛,永不停。
那麼,明年、後年的李佳琦和薇婭又是什麼模樣呢?或許到時候又有新的商業和娛樂形態橫空出世,又有新的弄潮兒勇立潮頭。
這樣看來,最殘酷的莫過於浪潮本身。
它會催生出一個人的成功,託舉出一個耀眼的新星,也會瞬間將他淹沒進谷底。
浪奔浪流,潮起潮落,是時勢,是巨浪,但每朵巨浪下面,都有著萬千人類的競爭、機遇、負荷和拼搏,能夠九死一生,站到浪頭的是佼佼者,是幸運兒,但同時,也是最危險的人,因為稍一不慎,就跌下巨浪,萬劫難復。
一浪接著一浪,永不停歇,浪底的人不易,浪頭的人又何嘗輕鬆?
說到底,我們不用去羨慕任何人,有活可幹,有詩可讀,有遠方可想,浪頭浪底,前浪後浪,於我何幹。
像米什沃的詩裡說的:所謂最幸福的一天,就是如常在花園裡幹活,看到蜂鳥停在忍冬花上,直起腰來時,可以望見藍色的大海和帆影……
本文轉載自藍小姐和黃小姐(微信號:misslanmisshuang)
版權聲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藍小姐和黃小姐」(ID:misslanmisshuang),原標題為《扯白||四年來一直壓李佳琦一頭的薇婭,到底憑什麼?》,原文發表於2020年05月06日。無冕財經已獲得轉載授權,並稍作編輯。如有其他需要,請聯繫客服小冕(微信號:xiaomian0504)。內容已獲獨家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無冕財經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現已覆蓋今日頭條、搜狐財經、網易財經、鳳凰新聞、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號、新浪微博、UC頭條、百家號、企鵝號、雪球號、螞蟻財富號等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