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是花中貴妃,常與玉蘭、牡丹、桂花配植,稱為「玉棠富貴」。海棠還素有解語花之譽,蘇東坡曾為之傾倒,「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海棠雖然無香,卻有無言的意味,更具高格與清雅。
海棠花的意象也豐富多樣,既表達遊子思鄉和離愁別緒,也象徵苦戀,人們還稱它為斷腸花。下面就分享鄭谷吟誦海棠的名作,根本不提海棠一個字,卻盡顯其風姿綽約。
海棠
唐代:鄭谷
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穠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
鄭谷,晚唐著名詩人,字守愚,僖宗時進士,曾任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後世還稱其鄭鷓鴣。鄭谷的作品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緻,風格清新通俗,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
東風送暖,溫馨怡人,迎春花奔走呼告,桃李也率先響應,一霎時春色滿園,萬紫千紅。海棠卻好像很能耐得住寂寞,不過她一旦絢爛開放,竟令詩人陸遊也道,「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
鄭谷雖然不如蘇軾和陸遊那樣聲名顯赫,但這首詩卻寫得很精彩。「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首聯先用擬人手法,將春風描寫的情意綿綿,也暗指海棠花在春風的不斷呵護下,終於燦爛綻放,尤其是當她沾上晶瑩欲滴的水珠,花色便格外光潔鮮妍,令詩人也把酒賦詩,心情勃發。
頷聯便具體描寫海棠花特別之美,「穠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詩人用「穠麗、嬌嬈」兩個詞形容,絲毫不顯得誇張,最美就在含苞待放時,望之綽綽,仿佛一位含羞少女,臉上泛起紅暈,嬌嬈而嫵媚。
開放後的海棠,更大膽地展開圓形的花瓣和金黃色的蕊,如陽光一般溫暖。令大才子元好問也曾誇讚,「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
詩人吟詠海棠,不僅注重情感的融入,而且善於運用各種手段。他仿佛一位出色的畫家,剛剛採用了工筆描寫,然後又開始寫意。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莫愁女是戰國時楚國的歌舞家,她貌美如仙,如今卻只顧欣賞海棠的嬌豔,竟懶於梳妝。唐德宗年代有位擅長畫花鳥的名畫家梁廣,此時也為海棠的嬌美所吸引,遲遲沒有動筆,更不肯輕易點染。
最後詩人也陶醉其中,「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鄭谷面對海棠,飲酒賦詩,流連忘返;他每天都覺得欣賞不夠,甚至羨慕蝴蝶可以在海棠花上長久棲息。正因為海棠花有一種特別的氣質,也許她恰好可以迎合詩人們的口味,所以後世作家也經常吟詠。
李清照酒醉後就曾寫道,「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辛棄疾愁悶時也抒情,「睡雨海棠猶倚醉,舞風楊柳難成曲」,看來他們都把海棠當成老朋友了,不僅心心念念,而且牽腸掛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