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光緒元寶」當時共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計有:1戶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廣東;9山東;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安徽;17廣西;18新疆;19黑龍江。
銀幣光緒元寶1898年--1907發行,正常成色為89%-90%。正面鑄有銘文,頂部鑄楷體「XX省造」或「造幣總廠」,底部鑄貨幣價值如:「庫平一錢四分四釐」,中心直讀「光緒元寶」四字,幣中心為滿文「光緒元寶」。銀幣背面外圈頂部用小號英文標準字體銘「XX省造」或「造幣總廠」字樣,下面為英文貨幣價值,內圈鑄有中心為蟠龍圖,品相精緻,其審美風格獨特。錢幣雖小,也可管窺社會文化一斑。
光緒元寶戶部一兩銀幣的特徵
一、戶部庫平一兩為中國最大的機制龍銀。
二、 戶部一兩可由「兩」字筆法從「人」、或「入」分為兩版。
三、 該幣市場價值高,市場價值應當在百萬以上。
四、該幣是中國所有龍洋圖案銀元(包括國外發行的所有銀幣)中,工藝最精湛,雕工最完美,浮雕感最強烈的品種,鏡面平整光滑,紋飾的相慣線(相慣線——現代機械製圖學術語,即平面與平面、平面與曲面及曲面與曲面之間的交線。)顯得非常清晰,特別是戶部一兩系列銀幣鑄造精美,字口、紋路和邊齒深峻,完全是國外鑄造的樣幣風格。作為準備流通的貨幣(儘管沒有流通),其暗記防偽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可匹敵,錢幣表面的包漿醇厚,即便是對銀元沒有研究的外行也是愛不釋手,極具觀賞性。
戶部一兩銀幣,楷書文字書法極為精湛、大氣,間架結構平衡舒展,在龍洋裡首屈一指。而贗品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具有文字不流暢、圖像模糊的特徵,其文字走失風神,一般含銀量低,也沒有什麼鏽色包漿,防偽暗記更是無從談起!贗品偽幣純屬東施效顰。
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
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因屬於龍幣品種,所以備受收藏愛好者青睞。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多和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
2016年秋季拍賣會拍品
1902年浙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
成交價:RMB6,325,000
1902年浙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一枚,俗稱「浙江楷書」,英國伯明罕造幣廠試鑄,圖案雕刻精湛,鑄工精美絕倫,存世僅三枚,中國近代機制銀幣一級品。浙江楷書版是英國伯明罕造幣廠提供中國的後一套龍銀,也是一完成於二十世紀的,由雕刻七三反版的英國名家艾倫偉恩(Allen Wyon)操刀。由於並未發行的原因,僅有原廠製成之極少量銀、銅及合金質幣樣留存,其中以七錢二銀樣為珍貴,目前已知存世量僅三枚,可謂清代龍銀中的高級瑰寶。
2017年春季拍賣會拍品
喜敦版無紀年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
成交價(人民幣): 3,910,000
1896年無紀年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一枚,俗稱「老江南」,光邊,英國伯明罕喜敦造幣廠制模試鑄,打模深峻,鏡面版底,字口鋒利,鑄造精美,工藝精湛;拍品版底光潔無痕,五彩氧化後呈現的光澤,色彩豐富,美輪美奐,為「老江南」樣幣之高級品相,亦為中國近代機制銀幣珍貴的品種之一,存世罕見,目前該公司評級入盒者僅二枚,此枚為高分,珍罕之至。
「江南省」是順治二年清軍佔領南京時,將南京改名為江寧後設置的行省,康熙初年,江南省劃分為江蘇與安徽兩省。至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江南造幣廠籌辦之時,「江南省」建制已消失二百餘年,因為要與著名的江蘇省造銅元有所區別,故銀幣名稱採用江南省造。老江南銀元是設置在南京的江南造幣廠於開辦之初所鑄,該廠全名為「江南鑄造銀幣制錢總局」,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正式開制。
在眾多年份的江南龍銀中,以老江南一版受青睞。這一版銀圓與後來所造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正面無幹支紀年,背面蟠龍有外圈。1896年,「老江南」原模在英國雕刻完成之後,英國伯明罕喜敦造幣廠鑄有少量鏡面狀態的銀質樣幣與七錢二分銅質樣幣,鑄造極為精美,其特徵是七錢二分主幣為光邊。
鑑定範圍:瓷器、青花瓷器、玉器、字畫、翡翠、古玉、鑑定、拍賣、收藏、銅鏡、宣德爐、花梨木、家具、紫檀木、沉香木、黃花梨、天珠、隕石、奇石、尋寶、金絲楠木、田黃石、雞血石、錢幣、象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