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菠蘿

2020-12-15 中國法院網

2014-11-24 10:43:14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昌嬋

  南方有佳果,芳名木菠蘿。其形狀笨拙、巨大,跟榴槤形似,但榴槤殼上的刺粗壯而銳利,直扎人手,榴槤外殼上的刺則密、短,較軟不扎手。現在正是木菠蘿上市的季節,小販切開外殼,取出果肉,現取現賣,以示新鮮。木菠蘿剝開外殼後會流出白色的粘液,沾在手上很難洗掉。殼內由一根根乳黃的「麵條」織成一張密密實實的「網」,包裹著一顆顆果肉,果肉呈金黃色,柔軟肥厚卻脆嫩,甘甜如密,氣味馥鬱獨特,不辜負其另一個名稱:菠蘿密。但其香味特殊,愛者喜不自勝,不愛的人避而遠之,就像人們對待榴槤的態度。果肉內包有一籽,煮熟後味如板慄,質地綿軟,入口即化,成另一種美味。有人說:「菠蘿蜜,梵語也,因此果味甘,故借名之」。經查,菠蘿蜜在佛教中的原意是「到彼岸」。所以有人說,用「到彼岸」來稱呼一種水果,也許吃時真會讓人沉入彼岸之境。但因其外貌之故,很多人難識其美味,而且是一果兩食的美味。初識木菠蘿,我也不知其味美,曾有長達四年的時間跟它日日相伴,卻從未將它入眼。以貌取人,以形斷物,我們時時會犯此種錯誤,錯失良朋與佳果。

  在廣西大學第一次見到木菠蘿,我驚異於它的形狀和生長的狀態。我們常見的桃、李、棗等水果都是長在樹的枝頭,或單獨一個或一簇簇,沉甸甸地直使樹枝下墜。木菠蘿卻生長在粗壯的主樹幹上,像一群大大小小的刺蝟爭先恐後地往樹上爬,模樣憨厚,生動有趣。此情此景讓初次與它見面的我啞然失笑。高年級的校友告訴我:

  「這是木菠蘿,也叫菠蘿蜜,熱帶水果。」

  「能吃嗎?」

  「能吃,但不好吃。」

  「不是有個蜜字嗎?應該很甜吧。」

  「不好吃,市場上好便宜的。」

  學校裡到處都是這種高大壯碩的植物,尤其是操場一帶,道路兩旁都是木菠蘿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在夏日裡撒下片片濃蔭。體育課,我們的50米、100米短跑,單、雙槓等都在它們的庇護下進行。休息時,幾個人就背靠樹幹席地而坐。也許木菠蘿真的不好吃,那麼多年輕學子,日日在滿校園的「刺蝟」下穿梭,卻從未見人採摘過,市場上也有出售,但很廉價。「刺蝟」這麼多,學校怎麼處理呢?有時,在樹下抬頭仰望時,也會有這樣的念頭,只是這念頭常常是一閃而過,很快,又有了別的事情佔據了。

  有一天,一個巨大的「刺蝟」掉在地上,經過的人幾乎視若無睹,我們宿舍的一個同學勤快,不辭辛苦地抱回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它剖開。聞起來挺香。六個傻瓜都不知道怎麼吃,也從來沒吃過。我帶頭揪下一小條(現在才知道吃錯了,汗顏中),嘗嘗,不甜不酸,無滋無味,還有一般生澀味。「不好吃!」我斬釘截鐵地宣布。其餘五人依葫蘆畫瓢,舍了果肉拔了「麵條」來吃,一錯再錯,以錯誤證實我的錯誤。有人提議:聽說木菠蘿的籽蒸熟了很好吃。我們齊動手,丟掉果肉(暴殄天物啊)取出籽,放電熱杯裡蒸了,果然不錯,像蒸熟的板粟。一個熟透了的、甜美芳香的木菠蘿就這樣被有眼無珠的我們毫不留情地棄之如敝履。從此,我更堅定的認為,木菠蘿不好吃。四年裡,那麼多日子與之親密接觸,卻再沒嘗試過一次。

  再次提到木菠蘿,已是十的以後的事情,光陰似水,帶走了許多東西,卻留下了有關木菠蘿不好吃的記憶,我還記得它憨厚質樸的模樣以及不甜不酸的生澀味道。當新來的同事說她最喜歡吃的水果是木菠蘿時,我的驚異不亞於第一次見到木菠蘿:

  「木菠蘿也好吃,無滋無味的,我只吃它的籽。」

  「誰說的,又香又甜,你沒買到好的吧。」

  無論她怎麼說,我就是不相信,不相信木菠蘿會好吃。同事說,她一定要讓我嘗嘗,見識見識此等美味。我有了一點點半信半疑的期待。

  事隔不久,一天晚上打球畢,一伙人相邀去喝茶,剛剛走出體育館大門口,見那個同事抱著半個木菠蘿過來。當時我心裡還直嘀咕:「花30多元買這麼個傢伙,太不值得了。」

  打開包裝,同事熟練地剝、拔,咦,甘甜濃鬱的香味撲面而來。同事掰一顆圓圓的果肉遞給我。

  「吃這個呀?」我大吃一驚,馬上想起當年的錯誤。

  讓我大吃一驚的還在後面。木菠蘿的果肉又香又甜,脆嫩爽口,比馳名中外的榴槤好吃多了。在座的六個人個個津津有味,讚不絕口。一邊吃一邊拔下那些「粗麵條」玩,全然不顧滿手粘粘乎乎。只有買木菠蘿的同事抱怨不太甜。不太甜都這麼好吃了,再甜的話就更加美味了。從此愛上木菠蘿。

  趕緊上百度,看到這樣介紹木菠蘿的文字:「每年盛夏小暑過後,是木菠蘿(又叫樹菠蘿、菠蘿蜜)上市的最佳季節。橢圓形冬瓜樣大的菠蘿蜜不是掛在樹梢上,而是結在樹幹上,有的甚至掛在根部,舉手就可採到。菠蘿蜜表皮呈黃色,仿佛翻過來的牛肚一樣,麵皮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小肉丁,成熟時用手撫摸柔軟感。菠蘿蜜成熟時,芳香撲鼻,老遠就能聞到。剝開菠蘿蜜,裡面睡滿了密密麻麻像棗子樣大的蜜子,蜜子肉十分香甜,細膩爽口,蜜子可以煮吃,既面又甜。」以前對它的了解太少了。

  知道了它的好以後,想品嘗卻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路途迢迢地運了來,價錢上漲了好幾個跟頭,新鮮、口感卻下跌了好幾個跟頭,加上那傢伙個頭粗大,需剖開零賣,一般水果店難覓其芳蹤。

  一次輕信,一次錯誤的嘗試,在我未對木菠蘿稍了解時便將它棄之如敝,讓其蒙冤。我對它抱有成見多年,它讓我失去美味多年,這是輕信輕聽的代價。很多時候,別的人言論和觀點會在不知不覺中左右自己,在沒有嘗試的情況下輕易放棄。有些東西可因改變而彌補,如美味的木菠蘿,我能在十多年之後品嘗其香甜,但有些東西一失去卻再難復得,如機遇,如真情。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州縣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自帶環保特效的木材-黃菠蘿木
    相信很多人對於黃菠蘿木都不了解。或許有人會問黃菠蘿木是黃色像菠蘿的木材嗎?當然不是!黃菠蘿木,又名黃柏木。養生方面,黃菠蘿木中所含的小檗鹼、黃檗鹼、巴馬亭、藥根鹼等都具有降壓功效,而且據研究發現,黃菠蘿木對膽汁和胰液的分泌有促進作用,有利於膽紅素的排出,有顯著的中醫保健之效。這些極佳的養生微量元素在家具數十年過程中,緩慢地在空氣中釋放,對使用者的健康養生無疑是一種裨益。
  • 重慶南川:珍稀極危植物木菠蘿的守望者
    據郝平一介紹,南川木菠蘿屬於極危樹種,是難得的綠化和園林觀賞樹種,其種子在野生自然環境條件下繁殖率極低,不易栽活。「我當時就想何不試試人工種植呢?」於是,郝平一連同幾位志同道合的退休老人決定人工繁育木菠蘿,並在其能夠成活的地方推廣,讓極危物種大量繁殖。在幾位老人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南川木菠蘿研究所正式成立。莫道夕陽晚,偏立愚公志。
  • 木菠蘿的嫁接繁殖意義,品種,砧木培養
    木菠蘿的嫁接繁殖意義木菠蘿又叫菠蘿蜜、包蜜,是具有大型果實的熱帶果樹。原產自印度和東南亞一帶。我國在1000多年前已有引進,在海南島栽培很普遍,在雲南、廣東、廣西也有分布。繁殖木菠蘿,多用實生繁殖。其植株之間個體差異很大,變異株多,對優良單株沒有進行系統繁殖。因此,對木菠蘿進行選優和嫁接是實現良種化的重要手段。
  • 種植木菠蘿,幾年才能掛果?要注意什麼?
    木菠蘿,通用的名——菠蘿蜜,這是目前最大最重的一種水果,原產自東南亞地區。國內原先只有少數地區的農民在家零星栽種,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大量種植。一經上市,也是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下面我來給大家講一下:種植木菠蘿,幾年才能掛果?
  • 徐聞:馬來西亞榴槤蜜嫁接木菠蘿試種成功
    湛江新聞網訊:形如木菠蘿,味似榴槤,產自馬來西亞的榴槤蜜,近日,徐聞人通過把引進的外來水果榴槤蜜種苗嫁接在當地木菠蘿上,試種獲得成功。徐聞縣水果蔬菜研究所科研人員充滿信心表示,徐聞的氣候、土地環境可大面積推廣種植榴槤蜜。
  • 木菠蘿又稱菠蘿蜜,果皮上全是刺,能吃嗎?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屬於有名的熱帶水果,廣西人一般叫木菠蘿,也有人叫菠蘿蜜。北方的朋友大概比較少見到這種水果,還會有人問,這種水果能吃嗎?呵,當然能吃。而且味道真不錯。就是打開果皮的時候有很多白色的,粘粘的粘液,像膠水一樣。粘到手上比較難洗乾淨。可以帶雙一次性手套來把果皮切開,再用手剝開裡面的黃色果肉。再把果肉裡面的一個白色果仁剝出來就可以吃果肉了。很清甜,芳香。吃起來不膩。
  • 菠蘿蜜為什麼叫菠蘿蜜?菠蘿蜜和菠蘿有什麼關係?
    菠蘿蜜的名字起源和波羅密有關,在漢語中這個詞彙被當成佛教用語,意思是到達彼岸,這種熱帶水果名稱被規範成了「菠蘿蜜」,它原本是產於印度,在很早就被傳入了東南亞及中國,現在除了菠蘿蜜以外還有木菠蘿、樹菠蘿、天菠蘿等不同名稱,菠蘿蜜最初被翻譯成波羅密多,就是指說菠蘿蜜果樹的果實很多。
  • 黃菠蘿你了解嗎?
    黃菠蘿你了解嗎?黃菠蘿,別名黃檗檗木、黃檗木、黃波欏樹、黃伯慄、元柏,關黃柏,黃柏。多分布於中國 朝鮮,日本俄羅斯 歐洲東部。黃菠蘿是落葉喬木,樹皮較其它木類厚,它的外皮呈現灰褐色或淡棕色,罕見為紅棕色。黃菠蘿樹種喜光, 不耐蔭蔽。
  • 菠蘿蜜是什麼樣的水果?和菠蘿到底是啥關係?有什麼營養價值?
    菠蘿蜜是熱帶水果,也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一般重達5-20公斤,最重超過59公斤。果肉鮮食或加工成罐頭、 果脯、果汁,種子富含澱粉,可煮食;樹液和葉藥用,消腫解毒;果肉有止渴、通乳、補中益氣功效;菠蘿蜜樹形整齊,冠大蔭濃,果奇特,是優美的庭蔭樹和行道樹;上百年的菠蘿蜜樹,木質金黃、材質堅硬,可製作家具,也可作黃色染料。波羅蜜,甘酸、平、無毒,是桑科波羅蜜屬植物木波羅的果實,又名木菠蘿、樹菠蘿等等。波羅蜜還有個美稱為」齒留香「。為什麼叫齒留香呢?
  • 菠蘿花樣新吃法,這幾道菠蘿甜點,完虐各種網紅美食
    四月酸酸甜甜的菠蘿季,空氣中瀰漫的都是菠蘿的清香,吸入的沒一口空氣都帶有菠蘿的清香,硬菜、主菜、甜點等等,那麼怎麼又可以少了菠蘿的花樣吃法呢?,趕快跟隨小編一起嘗嘗菠蘿鮮吧!準備好了嘛!菠蘿蝦球菠蘿蝦球是一道十分傳統的名菜,主要烹飪技巧很大程度借鑑粵式烹飪手法,但是這道菜卻屬於魯菜,蝦在4月最是鮮嫩,蝦的鮮和菠蘿的清香搭配滋味不同凡響。菠蘿蝦球的製作方法和粵菜中的菠蘿咕嚕肉製作方式極為類似,主要區別在於對番茄糖醋的把握程度上。菠蘿蝦球,外焦裡嫩,口感適宜。
  • 菠蘿蜜怎麼剝?菠蘿蜜的正確剝法和吃法
    菠蘿蜜是一種熱帶水果,也叫樹菠蘿、木菠蘿等,個頭很大很重。菠蘿蜜果肉肥厚柔軟,果香濃鬱,營養也十分豐富,含有維生素、糖類、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蛋白酶、鈣、鐵、鉀等,被人們稱為「熱帶水果皇后」。菠蘿蜜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體積很大,有一層厚厚的外殼,那你知道菠蘿蜜怎麼打開嗎?
  • 夏天水果鳳梨、菠蘿、菠蘿蜜,網友:分不清
    網上有爭論鳳梨和菠蘿究竟是不是一種水果,其實鳳梨和菠蘿應該算是表親,不管是口感還是營養是有一定差異的。鳳梨、菠蘿傻傻分不清楚,還有一種叫菠蘿蜜的亞熱帶水果,更是讓網友摸不著頭腦。在小編老家廣西,只有菠蘿的稱呼,鳳梨也是這些年才了解的,菠蘿蜜因為是長在樹上的,我們叫木菠蘿。先來看看外觀上。
  • 菠蘿菠蘿菠蘿菠蘿菠蘿菠蘿的海!
    2020年3月26日,在徐聞「菠蘿的海」,農民剛採摘下來的菠蘿。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菠蘿供不應求 不光是直播賣力 還得靠產品「硬核」 為了一顆好菠蘿 徐聞這幾年「下了很大一盤棋」 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怕消費者買到「黑心菠蘿」 全國第一臺「菠蘿品控分選機」 投入使用 它能檢測菠蘿糖分 能掃描出菠蘿心「黑不黑」
  • 菠蘿蜜的功效與食用方法,菠蘿蜜吃了有什麼好處?
    (忌:菠蘿蜜和蜂蜜不能同食,兩者混著吃會引起脹氣!)菠蘿蜜是世界著名的熱帶水果,屬常綠喬木。樹高五六丈,形狀像冬青,顏色更加黑潤。葉極光滑,冬夏不凋枯。樹身長至很大時才結果實,不需要開花,果實生長在枝間。喜熱帶氣候。適生於無霜凍、年雨量充沛的地區。喜光,生長迅速,幼時稍耐蔭,喜深厚肥沃土壤,忌積水。木波羅樹形整齊,冠大蔭濃,果奇特,是優美的庭蔭樹和行道樹。
  • 木菠蘿樹掛果多 綠化工人「拆彈」忙
    眼下,在南寧市金洲路、金浦路等多條道路兩旁及一些公園內,有不少掛滿果實的木菠蘿樹。不過,這些果實雖大卻不宜食用,一旦遇到颳風下雨天氣,還可能成為「果彈」傷及路人。為消除安全隱患,南寧綠化、公園等部門近日採取了相應措施。
  • 奶香蜜汁烤菠蘿
    奶香蜜汁烤菠蘿By moguixiaozhu買了一個菠蘿回家,老公不吃,自己滅了半個,雖然菠蘿之前泡了鹽水,第二天整個舌頭還都木的,吃什麼都有點苦苦澀澀的。扔了覺得可惜,只能用烤箱加工下,結果都被那個不吃菠蘿的人消化掉了。原料:菠蘿、煉乳、砂糖、鹽。做法步驟:第1步、原料第2步、菠蘿衝洗一下。第3步、切成厚約3mm的薄片。
  • 菠蘿炒飯正當時!寶媽們必做的:可愛又好吃的菠蘿飯快快做起來吧
    馬路上熟悉的菠蘿推車,昭告著菠蘿的季節來啦!酸酸甜甜口味,直接吃,做菜吃還有炒飯吃都一級棒!今天分享給家裡寶貝做的菠蘿炒飯~造型可愛,口味酸甜,治癒天熱食慾差!材料:香水小菠蘿1個,米飯3人份,香腸4小根,鮮蝦2-3隻,胡蘿蔔1/4,菜椒1/2,雞蛋2個,玉米粒1小把,大蒜帶葉那種1小節2. 調味:鹽巴1.5小勺,味精1勺,黃油20克菠蘿炒飯步驟1.
  • 看看這就是廣東菠蘿蜜
    1(廣東菠蘿蜜)學名木菠蘿,廣東稱它為「樹菠蘿」而在海南和徐聞則稱之為「包蘿」菠蘿蜜是一種桑科喬木,原產於印度和馬來西亞,在熱帶潮溼地區廣泛栽培,關於菠蘿蜜在中國的栽培歷史,明代詩人王佐曾在他的《菠蘿蜜》一詩中提及菠蘿蜜樹源自海外,清代廣東學者屈大均考證認為,菠蘿蜜於一千多年前來自印度
  • 樹菠蘿為什麼不結果實?
    樹菠蘿,也叫菠蘿蜜,木菠蘿等,屬於桑科菠蘿蜜屬常綠植物,菠蘿原產於印度西高山,後來被多個國家引進栽種,它的果實和核仁都可以入藥,木材可以做家具,室內建築,雕刻等,特別是用來製作樂器,菠蘿樹是一種很好的材料。
  • 它是菠蘿蜜的籽,營養豐富煮熟吃綿軟香甜,吃完菠蘿蜜可別丟掉它
    菠蘿蜜是一種不常見的熱帶水果,氣味芳芳,果香濃鬱,原產於印度西高止山;尼泊爾、印度、不丹和馬來西亞有引種栽培;中國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和雲南等地均有引種栽培,菠蘿蜜別稱菠蘿蜜、苞蘿、樹菠蘿、大樹菠蘿、蜜冬瓜、牛肚子果、木菠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