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稱孔聖人,他還有兩種稱呼:一種很賴皮,一種用來形容女人

2021-01-20 妙緣說

我們都知道,孔子是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不但孔子自己學問非常淵博,他還教導了幾千名弟子,這些弟子也都是各有所長,其中七十二人在當時也算得上響噹噹的人物,孔子的儒家思想影響可謂巨大。為此,孔子被後世尊稱為「孔聖人」,就算在古代也被奉為「天縱之聖」,可見孔子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多麼重要。就是這麼一位萬世師表,還有兩種令人意想不到的稱呼:一種聽起來很賴皮,一種卻多用來形容女人,你知道是什麼嗎?

第一種很賴皮的稱呼叫做「孔老二」,不知道大家覺得「老二」這個詞是不是很賴皮,反正小編這裡對這個詞理解的很賴皮、很羞澀,至於為什麼?男性同志們應該都知道,我這裡就不細說了。那為什麼會有人叫孔子「孔老二」呢?原來孔子家姐弟一共十一個,孔子最小,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老疙瘩。但是這十一個孩子之中有九個女子,兩個男子,孔子還有一個哥哥叫孟皮,這個名字也是很給力啊,忍不住叫人想入非非。總之呢,孔子的這個哥哥記載不是很多,有可能是被弟弟的光芒掩蓋了,也有可能就是一個打醬油的選手了。

另外一種用來形容女人的稱呼是「鳳」。說道這裡,可能有些人要問了,鳳不是用來形容皇后的嗎?沒錯,我們平時了解的比較多的有「龍袍鳳冠」。皇帝為真龍天子穿龍袍,為龍體。皇后為後宮之首帶鳳冠,為鳳體。那為什麼要稱呼孔子為「鳳」呢?其實鳳凰是我國的一個圖騰,鳳為雄性,凰為雌性。在漢代以來,鳳凰多用來形容身份高貴的女子,慢慢的就女性化了。如此看來,在孔子時期稱呼孔子為「鳳」也並無不妥,要知道,「鳳」這個尊稱還真不是誰都能得到的。

其實,無論對孔子的稱呼有多少種,都改變不了孔子的成就與貢獻,他的儒家思想早就滲透在了世界大部分地區的人的骨子裡,會一直影響著他們,影響兩千年,三千年,五千年甚至更久。

相關焦點

  • 聖人孔子:弟子是聖人,孫子是聖人,兒子為何是個「二世祖」?
    儒家思想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孔子是歷代公認的至聖先師,孔子座下有三千弟子,其中出類拔萃者七十二人,合稱「孔門七十二賢」,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繼承和傳播者,而弟子中最出色的兩位顏回、曾參,更是都有聖人之稱。
  • 孔子說「西方有聖人」,這裡的聖人是誰?
    孔子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儒家聖人,早在中學階段,我們就學習過孔子的《論語》。如今,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春秋時期的偉大聖人,直到今天,我們的影響依然存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有用。列子是十世之一,他和孔子一樣,都是歷史上非常厲害的哲學家、思想家。在《列子·列子仲尼》一書中,孔子說"西方有聖人",那麼這裡的聖人是誰呢?現在人們對孔子的聖人有不同的理解,佛教學者認為西方的聖人是指釋迦牟尼;基督教學者認為這裡的西方聖徒是耶穌。如果你想知道孔子所說的西方聖人是誰,有三個問題你需要知道。
  • 印度最難的兩種女人,一種「嫁」寺廟,一種長著「牛鼻子」!
    印度最難的兩種女人,一種「嫁」寺廟,一種長著「牛鼻子」!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現在還存在許多陋習,女性地位在印度女人沒有幸福,只有更苦。生在印度的女性簡直就是在受苦,而這兩種女性比普通女性更苦,第一種是長著牛鼻子的女性,位於印度阿魯納恰爾邦地區的一個部落,這個部落中有一個古老的獨特習俗。每個女人到了成名之後必須要在鼻子上打兩個洞,是為了防止當地的人被擄走做戰利品。
  • 男生最喜歡女生對他的4種稱呼!最後一種你叫得出口嗎?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分享,哪些稱呼可以讓男生感覺幸福感爆棚呢?第一種 老公「老公」這個稱呼呢,是很常見也是很實用的一種。男生最初被這麼稱呼的時候,他的內心肯定很開心。因為這就證明了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
  • 一代聖人孔子生平功績
    特別是孔子自己說如同喪家之犬時,惆悵陡生。並不體現孔子的偉大,讓我感受到了孔子的悲涼。孔子和顏回之間真摯動人的男男之愛一定會讓你們大為亢奮。當孔子離開魯國時,顏回跪地保住他的大腿,哭道:「夫子去哪兒,我就去哪兒!」當顏回落冰水凍死,孔子保住他僵硬的屍體長達四個時辰,試圖用身體溫暖他,拯救他……他的眼神傷心欲絕。
  • 男生往往很喜歡女生叫他這三個稱呼,最後一種很可愛
    在我們牙牙學語的時候,父母會給予我們一些充滿寵愛味道的稱呼,比如說,寶寶,寶貝;在我們上學工作的時候,我們擁有了自己的姓名,於此同時,老師和上司會習慣性的給我們直接的稱呼:姓名。在我們擁有愛情,擁有友情的時候,我們的稱呼又會因為身份的變化而產生變化。
  • 中國完美男人:孔子心目中的聖人是誰
    出版 閱讀提示:孔子被後世尊為聖人,但是,孔子的心中有他的聖人。孔子心中的聖人是誰?周公,確切地說,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姬旦。孔子非常推崇周公,認為他是古代最偉大的聖人。孔子反覆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周朝開國,武王在分封諸侯的時候顯然有所考慮,決不是隨手就把哪裡封給誰。
  • 禮貌稱呼,是一種尊敬的態度,更是一種優雅的風度
    禮貌稱呼,是一種尊敬的態度,更是一種優雅的風度文/成長新視點序言:華夏大地,五方雜處、方言繽紛。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方言。這些方言,承載、記錄、展現著當地民眾認識世界的獨特方式,蘊含著厚重瑰奇的文化積澱。
  • 最可悲的女人有兩種,一種是「鬥雞」,一種是祥林嫂
    接著,就聽到女人的喊救命聲,還有男人的聲音「打死你」,期間,一直夾雜孩子的哭聲。之後,是居委會和在小區散步的鄰居,一起過去把他們勸住,男人被拉到外面,女人還在罵,像極了一隻「鬥雞」。除此之外,但凡在家裡,就經常聽到女人罵孩子。
  • 高的孔子雕像由純銅製成,被稱為聖人故鄉的新地標
    有很多孔子思想的結晶,我們通常有「見賢思齊,」「溫故知新」和「為政以德」等等。雖然孔子是很久以前的聖人,但他的思想卻一直滋潤著我們的心靈,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可以說如果沒有我們不知道我們現在的文化會是什麼樣子。
  • 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知道下句後,再也不會用來罵女人
    文/無人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知道下句後,再也不會用來罵女人了記得我第一次聽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的時候,對孔子是沒什麼好感的,怎麼能將女子和小人劃上等號呢?女子是女子,小人是小人,這二者之間的區別大著呢,像小編這樣的女子不僅外貌出眾,還兼修內德,這豈是一個小人所能具備的。所以小編當初從這句話中讀出了孔子對我們女人的惡意,才會對他心聲怨恨。
  • 文聖孔子,那武聖是誰?盤點古代九大聖人
    文聖孔子,那武聖是誰?盤點古代九大聖人說到古代的傳奇人物,那可真是數不勝數。古代有很多出名的優秀英雄,他們的事跡都是值得我們後世學習的。那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中國有九大聖人,我們都知道文聖是孔子,書聖是王羲之,那還有很多的武聖,劍聖,這些人都是什麼人呢?
  • 孔子被譽為聖人,但你可知他是怎樣好學的嗎
    至聖先師孔子,首先是一位好學不倦的知識分子,而且他的好學,是終生的學習,這種勤奮的精神,是無人可及的,我們今天學習儒學,要做一個儒者,要成為孔孟之徒,好學是第一個首先要跟孔子學習的。為什麼要這麼好學呢?因為理想高遠,難以企及,所以必須不間斷地努力了。
  • 世上女人只有兩種:一種是高跟鞋女人,一種是平跟鞋女人
    高跟鞋女人,是不服輸的一類女人。她們習慣了奔波和拼搏。你若是問她,累不累,苦不苦?她不會輕易地將苦和累兩個字說出口。既然選擇了要自立,選擇要自己扛。不想比別人差、不想比別人弱,就沒理由喊累、喊苦、喊痛。所以,高跟鞋女人始終把自己強勢的一面給別人看。她們拼命去證明自己,拼命去得到社會的認同。高跟鞋女人也是女人,也有眼含淚花的時候。
  • 《少年歌行》中無心對忘憂大師有兩種稱呼,每一種都有深刻寓意!
    少年歌行:無心對忘憂大師有兩種稱呼,每一種都別有寓意!導讀:天少年歌行:無心對忘憂大師有兩種稱呼,每一種都別有寓意!下禪宗大道,世人皆推崇寒水寺忘憂大師,然而,一代禪道大成的宗師為了救無心,卻因為自己的心魔而死。
  • 「孔老二」是孔子,那麼「孔老大」是誰?
    孔子已經是聖人了,在春秋時期,孔子是有名的。在歷史上,歷代帝王對孔子都十分尊崇。在春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這時候出現了很多哲學流派,那麼儒家就是其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春秋時期,儒家並沒有成為主流。
  • 孔子VS王陽明:從「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到「滿街都是聖人」
    孔子有一句話: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王陽明也有一句話:見滿街都是聖人。這兩句話幾乎是南轅北轍:春秋時代的孔子,與明朝的王守仁,難道針鋒相對了嗎?孔子看到了人的差異性,而且認為這種差異幾乎是不可逆轉的。有人生而優秀,但有些人天生就是屌絲——而且永遠不會逆襲。但到了明朝的心學大師王陽明那裡,「人人皆可為聖」。好一個「見滿街都是聖人」,好之者讚譽其看到了「凡聖平等」,貶之者則將此言斥為狂妄不經之言論。
  • 男人喜歡女人叫他什麼?這幾個稱呼,99%讓他甜到骨子裡
    其實從小的方面來看,情侶之間只要是真心相愛,稱呼什麼都無所謂,但是從大的方面來說,一個小小的稱呼還會增加你們之間的感情。所以說女人一定要懂男人的心,那麼男人喜歡女人叫他什麼呢?這三個稱呼,99%讓他甜到骨子裡,女人一定要知道!
  • 此人是丐幫開山鼻祖,他所創降龍十八掌,主要用來對付一種動物
    至周文王開創《易經》之後,到了春秋時期,我國著名的聖人孔子也是在50歲時才開始研究易經,《論語》中便說:「五十讀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可謂是一位將《易經》學通了的易學大師,我們知道最開始的《易經》只有經,十分的晦澀難懂,孔子之後便為易經作了專,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為《十翼》。
  • 季札:孔子推崇的聖人,司馬遷盛讚的君子
    他是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個兒子,也是周朝泰伯的後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繼承人,但其父太王有意傳位給幼子季歷以及孫子昌。泰伯這個人呢很孝順,也很淡泊名利,品德也是十分高尚。為了不讓太王為難,他就主動把王位讓了出來。當然,他並不是假讓,是真讓。為此,他借著採藥的名頭,躲到了荒蕪的荊蠻之地,並建立了吳國。賢德之人,在哪裡都能成就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