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簡介
1.1項目背景
1.1.1產品簡介
再生高句麗歷史文化景觀,將歷史景觀與城市功能、城市形象三位一體,營造國家級文化名城的文化長廊和綠色屏障;體現國家級旅遊城市和邊貿經濟城市的城市特色,營建現代、開放、時尚的景觀格局,並最終形成具備鮮明城市特色的景觀標識。鴨綠江景觀帶長約16公裡,寬約50米,規劃面積約為80公頃。
1.1.2市場分析
(1)全省旅遊市場分析
吉林省是一個旅遊大省,不僅具有得天獨厚的旅遊生態資源,而且具有別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近年來吉林旅遊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顯現快速發展的勢頭。目前,在吉林省鄉村旅遊、自駕遊和邊境遊已成為大趨勢。同時,全省旅遊產業布局更加科學合理,生態遊、冰雪遊、鄉村遊、邊境遊、跨境遊、民俗文化遊以及新業態旅遊產品體系更加完善,國內、入境和出境三大旅遊市場協調發展。
2017年吉林省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9241.3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1%。其中,接待國內遊客19092.90萬人次,增長16.3%;接待入境遊客148.43萬人次,在入境遊客中,接待外國遊客128.34萬人次;港澳臺同胞20.09萬人次,增長1.5%。年末全省有旅行社998家,其中,分社287家。星級以上飯店176家,其中,五星級賓館5家。擁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238家,其中,5A級旅遊景區6家。
2017年吉林省全年旅遊總收入3507.04億元人民幣,增長21.0%。其中,國內旅遊收入3456.50億元人民幣,增長21.5%;旅遊外匯收入7.66億美元。縱觀2012-2017年吉林省旅遊收入情況,六年間旅遊業收入增長迅速,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4.38%。
(2)通化市旅遊市場分析
在國內經濟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通化旅遊業仍然保持良好健康的發展態勢。高句麗世界文化遺產列為全國旅遊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龍灣群國家級森林公園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推選為全球最佳管理保護地綠色名錄中國區五家之一。通化市先後獲得全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全國十佳宜遊城市等殊榮。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旅遊人數566.19萬人次,同比增長21.86%;旅遊收入92.04億元,同比增長37.52%。
1.1.3 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1)政策優勢
從國家層面上看,近年來相繼出臺了《國民旅遊休閒綱要》、《旅遊法》、《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為旅遊業發展保駕護航;從地方層面上看,通過了《吉林省關於加快建設旅遊支柱產業的意見》、《通化市關於加快建設旅遊支柱產業實施方案》,明確指出「加快把旅遊業打造成為推動振興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的奮鬥目標,並立足資源稟賦,著眼發展未來,提出把通化市打造成 「吉林生態文化旅遊第二極和東北亞國際重要旅遊目的地」。可見,良好的政策環境為本項目帶來發展的新機遇。
(2)資源優勢
集安擁有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高句麗、長白山下小江南、中朝界河鴨綠江」是集安特色品牌,已形成三位一體的生態風光遊、人文古蹟遊、邊境風情遊的旅遊格局。使集安擁有穩定的旅遊客源市場,為多層次立體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文化基礎。
秀美的自然景觀為發展集安鄉村旅遊提供了鄉村性的自然旅遊吸引物。集安具有明顯的半大陸海洋性季風氣候,被譽為「東北小江南」。生態環境優越,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以老虎哨太極灣為代表的溼地資源豐富,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的主要棲息地。森林資源豐富,2005年,全市有林地面積282406公頃,森林覆蓋率81.4%,有天女木蘭、銀杏等珍貴稀少樹種在內的250多個樹種,國家級森林公園五女峰和雲峰湖景區形成集安自然風光觀光旅遊的核心品牌。經濟迅速發展,為發展旅遊業提供經濟支持。
(3)區位優勢
吉林集安經濟開發區位於集安城區東二公裡,建設地點集安市太王鎮上解放村地處長白山下老嶺山脈。東與青石鎮毗鄰,西與集安市黎明街道、麻線鄉接壤,北與通化縣和清河鎮相接,南鄰鴨綠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屬於邊境城鎮。總人口29457人,轄區內有3個火車站,兩個乘降所,其中始發站集安火車站在太王鎮政府辦公樓以北100米處。每天有開往通化的客運列車兩次,通化開往集安的客運列車兩次,集安開往朝鮮滿浦市的國際列車一次。303國道,集青公路都經本鎮通過,每天有幾十次客運汽車直達或開往通化、長春、吉林、撫松、白山、哈爾濱、瀋陽,交通十分便利。
歷史上形成的建築和生產生活器具等遺產,是不同時代的社會、民族、國家的文化和文明的綜合反映,是歷史和文化的「物化」。所以,作為歷史文化的載體,歷史文化景觀在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以及發展文化旅遊業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旅遊業本質上作為一個文化產業,沒有傳統文化的深層滋養難以取得持久的發展,這已在國內外很多地方的成功和失敗中得到了驗證。如憑藉皇室文化、博物館文化而發展起來的英國旅遊業,立足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而壯大的雲南旅遊業;忽視地域文化而日漸衰落的周莊旅遊業,以及僅考慮短期效應致使前景堪憂的某些非洲國家的旅遊業。當前旅遊者對景點建設、旅遊服務的需求已經由單純的感觀刺激上升為更為豐富的精神享受,要通過旅遊活動了解歷史、追憶文明,可見文化內涵豐富程度如何已經越來越成為旅遊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的衡量標準。因此,本項目的實施意義重大。
1.2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2.1 產品方案及規模
鴨綠江景觀帶長約16公裡,寬約50米,規劃面積約為80公頃。
1.2.2 建設內容
(1)四分區:邊貿新城段、工業區段、老城區-東部新區段、西部旅遊區段。
(2)一帶八景:一帶:濱水景觀帶。八景:一、遠浦歸帆(上遊碼頭)二、國門晨輝(國門公園)三、和平廣場(中朝紀念園)四、十裡煙樹(水杉林)五、古城今觀(站前街廣場)六、江塔夕照(國內城南側)七、雙江疊翠(明珠島)八、長天暮雪(綠帶霧凇)。
1.3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項目總投資2854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228320萬元。
1.4財務分析及社會評價
1.4.1主要財務指標
該項目去除地產性收入,預計年平均營業收入263250萬元,年利潤79278萬元。投資回收期4.6年(稅後,含建設期1年),投資利潤率28%。
說明:表中「萬元」均為人民幣。
1.4.2社會評價
本項目建成後將對於通化地區旅遊產品進行補充和提高,同時,該項目可為當地政府帶來巨大的稅收效益,其投產後的勞動力需求可顯著改善周邊百姓就業問題,適當解決當地人民就業難題,社會效益明顯。
1.5 項目合作方式
合資,其它方式可面議
1.6需外方投資方式
資金,其它方式可面議
1.7項目建設地點
集安市鴨綠江右岸,東起規劃區東邊界,西至規劃區西邊界(鴨圈——汙水處理廠)。
1.8項目進展情況
項目計劃書已編制
2.合作方簡介
2.1基本情況
名稱:吉林集安經濟開發區
地址:集安市鴨江路1111號
代表:潘立華(集安開發區黨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
2.2概況
集安經濟開發區地處集安市城區東部,總面積378.42平方公裡,其中省批准規劃面積5平方公裡,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屬集安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副處(縣)級建制。核定領導職數5名(1正4副),設置內設機構6個。1988年,集安市被省政府批准為開發開放區;1993年,省政府將集安開放區更名為集安經濟開發區,批准了5平方公裡規劃區,其中起步區1.10平方公裡;轄太王鎮城東街道所屬區域。
2.3聯繫方式
郵政編碼:134200
聯 系 人:王淇 孟慶媛
聯繫電話:+86 435 622 4912
傳 真:0086 435 622 3953
郵 箱:jajhzsk@163.com
項目所在市(州)聯繫方式:
聯繫單位:通化市商務局
聯 系 人:劉道廣
電 話:+86 435 3650 996 +86 189 0435 9157
電子郵箱:th3650957@126.com
市州網址:http://www.tonghu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