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偶然的機會下,碰上姐姐小麗麗家的美食書 ,被她的照片吸引了。打開去看她每篇食譜,都是寫得詳細,步驟清楚。可見小麗麗是個細心的美食書籍收藏家,而且是一位甜品高手。有次電話來往中,姐姐說要回家給我們露兩手,於是大家有眼福了。若是做她這椰糖香蕉麵包布甸,就更有口福啦!下面就讓我來說說姐姐是怎麼教我做的吧!
無論是買回來的或自家制的麵包,放幾天便開始變硬,吃不滋味、扔掉可惜。不知哪個聰明人將硬崩崩的麵包來個華麗變身,塗上果醬牛油,加入雞蛋牛奶烤焗,底層麵包吸收了蛋汁鬆軟綿綿、上層麵包烘至脆卜卜,形成強烈對比,時至今日成為家喻戶曉的麵包布甸。肥丁鍾情椰糖,為甜品加入了熱帶原素,以椰漿及椰糖代替牛奶和奶油,椰糖特有甜味香濃四溢,配搭香蕉、堤子幹、椰絲和杏仁片,口味清新,甜而不膩。
作為這款甜品的靈魂,椰糖特點是低熔點,耐高溫,適合製作各式甜品。到底椰糖是什麼呢?椰糖是由棕櫚樹芽縫收集的汁夜,放在竹筒或小型陶器中,經過熬煮凝固成糖餅。直到現在,東南亞國家的農村仍然保留傳統的製糖方法,不同的樹種和製法令品質差異很大。部分泰國產的椰糖加入蔗糖和麥芽糖,色澤較深,味道不夠醇厚,姐姐愛用馬來西亞馬六甲出產的純椰糖,色澤較淺少雜質,有機會一定要試試。
小麗麗父母是柬埔寨華僑,為了逃避戰難到香港定居。兩年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麗麗跟父母探望闊別三十多年的故鄉。雖然只是兩小時的機程,卻是這麼近那麼遠。舉家走一趟那久違的土地,沿途目睹農家制椰糖的情景,對自己能生於豐衣足食的城巿感觸良多,想到了這款不浪費的甜品作為見面禮,祝願大家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材料: (直徑14 cm x高5 cm的圓形焗盤) ,吐司2片(其他種類的麵包也行,椰漿150ml,牛奶50 ml,雞蛋2隻,椰糖35 g (如找不到,可用黃蔗糖代替),鹽1/8茶匙,香蕉1隻,堤子幹20克(清水洗淨,用廚房紙瀝乾)杏仁片15克,椰絲適量,糖霜 適量。
材料: (直徑14 cm x高5 cm的圓形焗盤)
做法:
變幹的吐司,切成約2 cm x 2 cm的正方塊,新鮮麵包也行,預先放進焗爐烘至微脆便可切丁。椰糖一般呈半圓形或柱狀的,揼碎(如家裡沒有盅,可放在保鮮袋中,用硬物拍碎),用小鍋加入牛奶細火煮至完全溶解,椰糖很易溶解,不用煮滾。混入椰漿、雞蛋、鹽,攪拌均勻容器內塗抹一層薄薄的牛油,均勻放入吐司、切片香蕉、堤子幹,吐司剛好能鋪兩層。香蕉儘量不要外露,否則很容易變黑預熱微波爐至170 C 5.倒入步驟2 的椰漿,灑上杏仁片,放入焗爐烤20 -25 分鐘(視乎焗盤的深度和大小),烤好出爐後撒上椰絲和糖霜做狀飾,放涼一會兒讓布甸凝固即可享用
欣欣小貼士:
盛載麵包布丁的容器不宜過深,很難熟透,浸泡麵包和脆皮麵包比例不勻影響質感為防麵包烤得太焦,可於烤焗中途覆蓋一張錫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