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蝶變美如畫——寶雞眉縣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側記

2020-12-11 西部文明播報

眉縣之美,對外地人而言,美在太白山、紅河谷,而對本地人而言,還美在越來越好的農村人居環境。近年來,眉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規劃引領、淨化先行、分類治理、健全機制、多元投入、共建共享」的總體思路,紮實有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通過清除垃圾、農村改廁、汙水治理等一系列措施,繪就了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

綠化美化靚家園

寧渠村村委會副主任王乖乾介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村裡先後自籌500多萬元新建了兩處遊園廣場;在河營路寧渠段、中心路、宰相路及九、十組主幹路等處修建、粉刷花壇6000多平方米;對14個村民小組牆體進行塗刷翻新,新栽補栽喬木600多棵,種植花草1000多平方米,打造河營路示範園綠化景觀路800多米,全村亮化工程全覆蓋,讓村民真正享受到了「出門即入景」的優美環境。

「現在村子的變化可大了。」今年64歲的湯峪鎮梁村村民趙海波高興地告訴筆者,自從村裡有了理髮室,他每個月去理一次頭髮;村裡還建有公共浴室、洗衣房,中午他還可以在幸福院吃頓飯,閒來沒事在農家書屋看看書。梁村規劃了道路硬化、公共照明、鄉村綠化等7個項目,積極推動人居環境整治,村級基礎設施得到顯著提升。

眉縣堅持「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觀」,動員農戶在門前院內種植花草,對破損的花壇、護欄、道沿等進行修補刷漆,達到通村道路兩側有綠化、村內街道兩側有花壇、農宅之間有綠化帶、農戶庭院有花壇的生態效果。同時,眉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相結合,在15個鄉村振興示範村建成公共浴室、理髮室、洗衣房,使群眾真正享受到了環境整治帶來的實惠。

文化增色提品位

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如果說農村硬體設施提升和完善,使鄉村有了「面子」,那麼弘揚文明新風,留住鄉村的「魂」,才是使鄉村美到「裡子」的關鍵。

「以前這裡垃圾柴草亂堆,今年初,我們在這裡修建了農耕文化園,讓村民了解農耕文明的發展歷史。」範家寨村黨支部書記閆宜生介紹,農耕文化園佔地2500平方米,分為休閒娛樂區、農耕展示區、農具收藏區,現在收藏有織布機、紡線車、鍘刀等農用工具30餘種。這些農具體現了祖先的勤勞和智慧,記錄了範家寨村人農耕文化的發展歷程。農耕文化園的建成,讓更多人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懂得「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真諦。

寧渠村的宰相路乾淨整潔,花壇前立著文化宣傳牌,每根電線桿上都有文明標語。為了宣傳文化培育鄉風文明,寧渠村投資40萬元在河營路、全村主幹路,製作黨建、法治、廉政文化、村風家風民風宣傳牌80面,牆體繪畫60多幅,打造文明文化建設宣傳「一條街兩條路」的格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梁村有2860年的歷史,村上建成了村史館,傳承好家風。走進村史館,展示鄉村面貌的立體沙盤,講述鄉村歷史的彩色展板,還有不同時期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多角度地呈現了梁村的歷史文化,讓人們記住歷史,留住鄉愁。

眉縣早在2011年就在全省率先啟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先後被評為全國生態縣、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以及全省城鄉發展一體化試驗示範區。近年來,眉縣在鞏固前期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對標國家和省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目標和標準,強弱項、補短板,建立起綜合整治、標本兼治、村民自治的治理體系,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將眉縣打造成為鄉村振興「關中示範樣板」。(記者 張蓉)

來源:寶雞日報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蝶變」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引發了一場場鄉村振興的西安「蝶變」。「我們堅持基礎設施改善和生態宜居相融合,讓鄉村生活美起來;堅持人居環境整治和產業升級相融合,讓群眾腰包鼓起來;堅持產業富民和鄉風文明相融合,讓鄉村文化活起來。『三融合』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有勁。」太乙宮街道工作人員李飛說。
  • 美了鄉村 暖了民心——高密市全力以赴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隆冬時節,穿行在高密鄉村大街小巷、村莊院落,隨處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鄉村美景畫:乾淨整潔的村莊、平坦筆直的鄉路、綠化美化的環境、主題繽紛的牆畫、各具特色的美麗庭院,這一切都源於高密市大力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 湖南武岡: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鄉村振興「美畫卷」
    近年來,武岡市以2018年度全省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縣市區和省級示範村(古山村)、2019年度邵陽市「最美鄉風文明村」(同心村)、湖南省「2019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縣市區」為契機,在進一步做大做強雲山露營基地、嗨花弄等旅遊產業基礎上,把融旅遊、休閒、購物、餐飲和娛樂等於一體的「荷塘小鎮」打造成旅遊文化特色風情街區,把農村院落打造小果園、小菜園
  • 建甌南雅鎮:環境整治展新顏 鄉村蝶變美如畫
    眼下正值大地回暖、萬物復甦的好時節,為繪美生態宜居「大藍圖」,建甌市南雅鎮堅持以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短板為抓手,積極探索立體多元的治理模式,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品質提升行動,加快打造美麗鄉村新面貌。 截止日前,共清理生活垃圾、建築垃圾93.9噸,清理溝渠9.7公裡、淤泥20噸,拆除亂搭亂建亂圍34處,整治亂堆放216處、佔道經營18處,拆除雨棚4處、旱廁16個。
  • 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百日攻堅戰」告捷
    6月27日,我市召開全市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動員大會,對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三年行動進行全面部署,確定了「淨起來、綠起來、美起來」的三年整治目標。 隨後,各地各部門紛紛行動起來,一場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戰役在我市全面打響。
  • 美麗鄉村入畫來——平頂山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  近年來,平頂山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 漳州市領導調研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11月25日,漳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阮開森帶領市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到長泰縣枋洋鎮徑侖村、林墩辦事處林溪村實地調研推動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市領導指出,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明年的「三農」工作重心將全面轉向鄉村振興。
  • 廈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讓美麗鄉村成為幸福家園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圖/廈門日報記者 王協雲)7月16日上午,仙靈旗山腳下的集美區灌口鎮田頭村,在剛剛翻新的院子裡,村民杜明旗和母親林美春一起翻曬剛剛收割回來的稻穀。看著滿地金黃飽滿的穀粒,他們的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而更讓他們開心的是自家房子的變化,「環境好了,我們心情也美了。」  杜明旗一家所擁有的幸福感,來自不斷深入實施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 滿目風景 鄉村如畫——貴州遵義「十三五」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回眸
    農村生活垃圾、汙水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任務,也是人居環境整治的痛點難點,關係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十三五」以來,全市以建設鄉鎮垃圾中轉站和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整治非正規垃圾堆放點為突破口,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五年來,累計建成199個垃圾中轉站、448個環保地埋式轉運設施。
  • 十渡鎮: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推動農村高質量發展
    十渡鎮堅持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全鎮的頭等大事,按照「鎮級主抓、村級發力,強力督導、全力推進,全鎮動員、多方參與」的原則,將宣傳教育引導貫徹始終,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更好推動農村高質量發展,創造農民高品質生活。
  • 廣東佛山農村人居環境大整治大提升 鄉村有顏值有氣質
    10月16日,廣東佛山通報2020年第三季度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檢查情況,全市共有10個行政村(社區)分別獲100萬元人居環境整治資金獎勵。  多年來,佛山始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通過全域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加快鄉村蝶變,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 無邊光景一時新——新邵縣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紀實
    近年來,新邵縣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將其作為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舉全縣之力,多措並舉、精準發力,樹典型抓示範,充分調動村民自主性,摸索總結出一套能推廣、可複製的工作經驗,打造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邵樣本」。
  • 打出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組合拳」
    近年來,和莊鎮加大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讓綠水青山重現、農情鄉愁長存。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和莊鎮人居環境整治中,黨政「一把手」親自抓,書記、鎮長人人肩上有擔子,爭做「踐行者」和「領頭羊」。
  • 泉州洛江區召開農業農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
    3月12日,泉州洛江區召開農業農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區領導洪飛躍、顏麗明、陳倩、張榮偉參加。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戰略,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不斷改善和提高農村人居環境;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堅持特色與現代並重,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農村基層治理水平,著力推進鄉村依法治理,構建鄉村善治新格局。要以更大力度、更嚴標準,抓牢生態環保。
  • 安陽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工作回眸
    統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整治、生活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任務,抓緊抓實引導村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健全保障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推進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2018年以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
  • 鶴山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這些鄉村美景你見過嗎?
    據了解,為落實省、市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工作部署,共和鎮以來蘇村打造江門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批優秀示範點、鄉村振興「特色名片」,樹立鄉村振興典範,率先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
  • ​太倉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全國範例」
    2019年,太倉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省、市工作部署,以「淨美家園」為抓手,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紮實推進「6+1」專項行動,推動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高質量開展,2019年取得了蘇州市年度考評第二名、省級工作評估第一等次的好成績,璜涇鎮被命名為蘇州市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鎮,萬豐村等15個村被命名為蘇州市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
  • 美麗鄉村入畫來——江陵縣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樣本觀察
    在村裡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這片區域成了難啃的「硬骨頭」。洪淵村黨支部副書記陳克輝介紹,為了拔掉這根「刺」,村幹部經常上門做工作。同時,號召黨員幹部帶頭拆,先易後難整村推進。隨著村容村貌漸漸變美,以前不願意拆違的村民主動提出要求整治。「誰不願意生活在鳥語花香的環境裡?」洪淵村「兩委」成員都形成了這樣一種共識。
  • 濰坊高密市醴泉街道: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建設生態美麗鄉村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9日訊連日來,高密市醴泉街道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常態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助推生態美麗鄉村建設。今年81歲的張民邦告訴記者,村裡的人居環境整治受到了每家每戶的擁護,今年全村免費安裝的電熱板提溫快、無汙染,也讓他感受到了高科技帶來的取暖便利。高密市田家莊村同樣為全村村民免費安裝了電熱板,村民陳其洪家還實現了電熱取暖和天然氣壁掛爐取暖任意切換。
  • 雲南彌渡:人居環境整治刷出美麗鄉村新顏值
    人居環境整治刷出鄉村新顏值清凌凌的水從蘆葦叢中歡快地流過,河道兩側,綠樹,紅花、碧草相映成趣,處處歡聲笑語,家家戶戶門前花兒爭相開放,構成了一幅整潔樸素的美麗鄉村圖景。自3月紅巖鎮開展人居環境提升以來,石牛田村黨員陶江委就忙活起來,先是協助召開黨員代表會、戶主會動員村民投工投勞搞整治,然後是整編志願勞動村民成立義務木匠隊、種植隊、環衛隊......忙得不亦樂乎。慢慢地,在黨員、村組幹部的帶領下,石牛田村到處是熱火朝天建設美麗家園的景象,村民們或支砌花壇,或架設圍欄,或栽花種草,昔日「髒亂差」的村莊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風景如畫的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