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場跨國航司收購的未了糾紛,前湖北首富、東星集團創始人蘭世立再次成為焦點。
11月16日,廣州警方正式通報蘭世立相關案情,其中提及這場糾紛的核心是泰國東方航空公司股權收購事宜。值得注意的是,引起糾紛的泰國東方航空公司表現不盡人意,近年來被中國民航監管部門多次約談。
那麼,蘭世立及糾紛另一當事方李氏商人當時收購的意圖何在?中國資本涉足外國航司的商業機會又怎麼樣呢?
資深民航專家李曉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中國資本收購海外航司並未形成大規模趨勢,更多的是基於細分航線的開拓及降低資質「門檻」吸引之下,作出的一種「嘗試性」動作。
收購泰國航司引發糾紛
11月15日,蘭世立對外發布《對新疆麥趣爾李勇李剛李猛三兄弟騙取百億資產惡行的控訴》,控訴書顯示,被控訴人是上市公司麥趣爾董事長李勇、總經理李剛、副總經理李猛。
麥趣爾在11月15日回函交易所時稱,相關當事人編造猜想、誹謗、惡意中傷公司,已經向相關部門報案。
引起這場糾紛的核心是泰國一家航空公司。廣州市公安官方微博11月16日消息顯示,犯罪嫌疑人蘭世立(英文名MICK DAVIES,57歲,新加坡籍商人,原籍中國湖北)涉嫌於2015年3月虛構其擁有暹羅航空有限公司100%股權等事實,誘騙事主李某(個體商人)聯合購買「泰國東方航空公司」股份後,將李某以3.5億元人民幣購買的股份及相關資金非法佔有。
蘭世立與李氏商人的跨國糾紛一時間成為輿論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麥趣爾實際控制人為李氏家族成員。按照中國證券網去年6月報導,麥趣爾在互動平臺上表示,「收購泰國航空公司屬公司控股股東『新疆麥趣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對外投資行為,與麥趣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無關聯」。
被收購股權的泰國東方航空公司,是中國資本擴展海外航空資產為數不多的案例。
資深民航專家李曉津告訴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資本探路海外航空公司開拓市場雖然說不上大規模收購的案例,但此前海南航空、春秋航空在海外有所布局。中國資本收購海外航司總體規模不大的現狀,和整個航空業的發展階段及相關市場的容量密切相關。
泰國東方航空問題頻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民航局官方網站2012年相關消息顯示,經民航局批准,泰國東方航空公司於2012年10月1日起使用B737型飛機開通曼谷-廣州往返定期客運航線,於2012年9月1日起使用B737型飛機開通普吉-成都往返定期客運航線。
不過,泰國東方航空公司的表現不盡人意,曾問題頻發多次被民航局約見。
民航局11月2日發布通告,對多家國外航空公司通報並作出限制,泰國東方航空也位列其中。自10月31日起至2018年1月31日,停止受理泰國東方航空的客運加班、包機和新增航線航班申請。
民航局官方網站2016年5月發布的一則消息顯示,當年4月11日,泰國東方航空公司執行普吉至南寧OX616航班在南寧落地後發現左前輪丟失。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行政約見了泰國東方航空公司主要負責人,決定依法削減泰國東方航空公司在華5個定期航點,削減其5架在華運行的飛機,暫停批准其新增在華航點、飛機申請,處以人民幣29000元罰款。
此外,民航局2014年一則消息顯示,針對泰國東方航空公司當年在長沙黃花機場分別造成一起嚴重事故徵候以及違規運行事件,運輸司相關處室約見了該公司的負責人,在此期間,削減航班總量,暫停受理新開航線和增加航班的申請。
泰國東方航空問題頻出,為何又引來資本競逐?
在李曉津看來,一些資本青睞海外航空公司,一是源於對於細分市場的關注,隨著消費不斷升級,一些跨國航線的熱度不斷攀升,自然吸引資本「掘金」沿線航線,收購當地航司;二是有時候會被國外的相關政策吸引。
不過,李曉津也提醒稱,在對海外航司的投資過程中不可操之過急,否則也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張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