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1日開始我市廣昌泵站取水口出現鹹度超標,較去年提前36天,這也是我市鹹期開始時間最早的一次。進入鹹期以來,受西江上遊來水減少,鹹潮上溯勢能較大,11月,西江梧州站來水量與多年同期相比略偏少,北江石角站來水量比多年同期偏少四成,磨刀門鹹潮已上溯至平崗泵站。我市的主要取水口平崗泵站有13天鹹度超標。11月份我市的平均降雨量為6.5mm,比歷史同期48.5mm偏少86%。預計12月來水量仍然偏少,鹹潮上溯將進一步加劇。為保障枯水期的珠澳供水,市水務局未雨綢繆,提前安排落實相關工作。
一是組織編制《2020-2021年度珠澳鹹期供水保障應急預案》,包括詳細的水庫運行和補庫計劃,對日常運行管理、管網維護、水質監測等都做出明確要求。二是立足自身,強化水庫水量調度,做好水庫前蓄,提前解封重點供水水庫汛限水位,要求在確保水庫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做好水庫安全回蓄工作,目前總有效庫容為6693萬立方米,比常年同期相比增加11%左右,水庫蓄水情況良好,在省內21個地市中排名第一。三是加快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平崗至廣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已於10月份正式運行,可增加向東部(含澳門)100萬立方米/日的調水能力。廣南梅供水管道工程也已投入使用,可增加向北庫群補庫能力40萬立方米/天。這兩項工程大大增加了對水庫群的補庫能力。四是做好下一步保障措施。要求水控集團確保各取水泵站、供水管線和設施的運行安全,避免運行事故。加強與澳門的溝通,及時通報相關信息。強化流域水量調度。加強與珠江水利委員會、省水利廳的匯報溝通,了解上遊水情及流域調度情況,科學調整調度方案,實現搶淡機率最大化。五是認真謀劃我市未來供水的方案。為了滿足我市確定的人口和經濟發展目標供水需求,以及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對供水的需求,市水務局積極謀劃《珠海市供水專項規劃(2020-2035)》、十四五供水規劃及近期實施計劃,通過提升水源調蓄能力、提升原水調配能力、提升水廠生產能力、完善供水管網配套設施,確保珠澳供水安全,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珠海市水務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