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聯合下發2020年第4號公告,自公告下發日2020年1月26日,至全國疫情解除期間, 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然而,記者走訪發現,伴隨著花鳥市場的復市,八哥、畫眉、暗綠繡眼鳥、歌鴝等三有鳥類,又悄悄地出現在了花鳥市場中,野生鳥類交易暗流湧動。
更令人擔心的是,隱藏在花鳥市場內的野鳥交易,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悄然「復市」
在嵐靈等花鳥市場,野鳥交易正悄悄「復市」。
嵐靈花鳥市場中,寵物貓店的房簷上大大方方掛著三、四個畫眉籠子,籠子裡面的畫眉個大毛順。
如果是年輕人問起,貓店的店員會說,這鳥是別人寄養的,不賣。但如果是有些年紀的男性顧客詢價,寄養的說辭就會轉為寄賣。
「寄賣的老闆要價6000塊,但現在形勢不好, 4000塊也賣。」貓店老闆說。
同樣的情形發生在不遠處的鸚鵡店。鸚鵡店老闆在顯眼的地方擺放著各種毛色鮮亮的鸚鵡,卻在店鋪的最裡端,擺放了一整排暗綠繡眼鳥。
▲鳥籠裡的暗綠繡眼鳥
資料顯示,鸚鵡、文鳥、金絲雀均位列《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中,但暗綠繡眼鳥則位列《名單》54種野生動物之外。
作為「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三有動物」,有關暗綠繡眼鳥交易的每一步,都應經過嚴格審批。根據相關規定,疫情期間,所有的野生動物交易行為,都被禁止。
鸚鵡店的老闆會視顧客的情況推薦鳥類,他只會跟「有眼緣的人」,才會主動推薦暗綠繡眼鳥。
鸚鵡店隔壁的鳥店,主賣鳥類是白燕,這是金絲雀的一種。許多隻白燕被放在了房間外側一排籠子中,裡側一排籠子,則關著許多常人難以叫出名字的鳥類。
歌鴝[qú]等「三有鳥類」位列其中。鳥店老闆明確將兩排鳥分別稱為「家鳥」、「野鳥」。
和鸚鵡店老闆一樣,野鳥不會被主動推薦給顧客。鳥店老闆解釋,
因為家鳥可以吃鳥糧,野鳥只能吃蟲子。養起來麻煩,不適合新手」。
只有主動詢價,鳥店老闆才會透露野鳥的價格,大多在300元至600元之間。交易完成後,鳥店老闆會叮囑顧客:如果遇到門口的保安問起,一定不能說是賣的,要說鳥是之前就寄養在這裡的。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聯合下發的2020年第4號公告,為嚴防疫情,自公告下發日2020年1月26日,至全國疫情解除期間, 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這意味著,無論是畫眉、暗綠繡眼鳥、還是歌鴝,都不該出現在花鳥市場之中。
對於這條禁令,鳥販們心知肚明。但,為了躲避管理,他們通常以「寄養」的名義解釋店鋪中的「三有鳥類」。無論任何人,進入鳥店都不允許拍照。
「不要拍照,搞到網上去煩死了。」在張廟花鳥市場,一名男性鳥販打斷了顧客舉起手機拍照的動作。即使這名顧客明確表示,拍照片只是想發給家人做個參考。
除此之外,鳥販們還會根據顧客的年齡、對鳥類的熟悉程度等因素,考察對方是否適合作為野鳥交易的對象。一些鳥販,甚至會主動驅逐「可疑」的顧客。
你要自己養嗎?這都是老頭玩的,年輕人養畫眉做什麼。」
在張廟花鳥市場一處畫眉鳥攤, 一名女性鳥販對一直逗留在畫眉籠前的年輕人提出質疑。她直言,畫眉叫聲響亮,擅長打鬥,玩家大多是願意花費時間遛鳥的男性年長者,年輕玩家人數很少。
▲「鳥茶館」內,兩隻畫眉在隔籠打鬥
冰山一角
暗流湧動的花鳥市場,或許只是野鳥生意的冰山一角。記者走訪發現,為了躲避花鳥市場內的嚴格管控,不少野鳥交易,已轉入了地下。
萬商花鳥市場內嚴禁任何活鳥交易,許多販鳥攤位轉做起鳥籠生意。一名鳥販悄悄告訴暗訪記者,如果記者感興趣,可以和他約好時間,他可以將鳥悄悄帶出來。
「畫眉、繡眼都有的,都是中國四大名鳥。」這名鳥販向記者展示了藏在攤位深處的一對暗綠繡眼鳥,這是他為此前約好的另一位客人,帶來攤位的。
一位業內人士直言,目前,玩家圈子內的野鳥交易,已很少在花鳥市場進行。
「懂得人不會上市場買, 都是去人家家裡挑。」在曲陽花鳥市場,一名販賣鳥食的商販說。
鳥類保護志願者老商(化名)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他已多次注意到,許多購鳥者到花鳥市場只是為取鳥,而非選鳥。
花鳥市場的鳥販更像是中間商,實際真正的玩家都有群的,他們在線上就已經交易好了,線下就是取貨而已。」
老商說。
除了線上,玩鳥圈子還有一些只有圈內人士才知曉的線下聚集點,這些聚集點,也承擔著一部分野鳥買賣的職能。
龍吳路400號欣榮市場,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每逢雙休日,這裡會有許多玩鳥者聚集,他們在這裡遛鳥、鬥鳥、買賣野鳥。因為聚集點的存在,這家略顯蕭條的市場,每逢周末都會被注入人氣。
「是來看鳥的吧。」星期日早上,車子一開進欣榮市場,就會人立刻上前詢問。市場中的鳥鳴聲不絕於耳,拎著鳥籠子的爺叔隨處可見。
▲欣榮市場裡的「鳥茶館」
市場中生意最好的一家店,是一家沒有任何招牌的小店。小店門口擺放著幾排桌子,桌子上密密麻麻摞著許多暗綠繡眼鳥籠。這些暗綠繡眼鳥,一部分是來遛鳥的爺叔帶來的,一部分則屬於小店老闆。
屬於小店老闆的野鳥是可以買賣的。老闆說,目前他這裡可以買到暗綠繡眼鳥和紅點頦兒(紅喉歌鴝)。
「鬥鳥圈子」
記者注意到,出現在龍吳路400號的玩鳥者,大多是中老年男性,他們每人最少飼養了一隻鳥。聚集在一起時,他們會將鳥籠放置在一起,邊喝著小店供應的熱水,邊欣賞正在鳴唱的鳥兒們。他們所養的鳥,大多是畫眉、暗綠繡眼鳥、紅喉歌鴝等「三有鳥類」,從外觀上看,這些鳥都被照顧的不錯。
這些看似養鳥經驗豐富的玩家,為何需要源源不斷的買入新的野鳥呢?鳥類保護志願者老商說,這與圈子內的鬥鳥文化相關。
現在養鳥的人,和我們小時候養鳥的人,已經很不一樣了。」
老商解釋:一方面,養鳥的人越來越追捧新奇的品種;另一方面,鬥鳥行為,在養鳥圈子中盛行。
所謂鬥鳥,即指鳥類打鬥。養鳥者會將兩隻公鳥放在一起,讓其互相打鬥,最終賽出勝利的一方。畫眉,是被用作鬥鳥比賽最多的鳥類。
龍吳路400號的小店,就是圈內人口口相傳的畫眉打鬥點之一。小店的外部屬於暗綠繡眼鳥的玩家們,小店內部則是畫眉愛好者的地盤。
和外部一樣,小店內部同樣擺著幾排桌椅,最裡面的牆上掛著一排畫眉,幾個老人一邊喝著小店供應的熱水,一邊欣賞著掛在牆上的畫眉。這些畫眉大多是玩家自己帶過來的,每一隻都被安置在精緻的籠子裡。
▲「鳥茶館」中,熟客們在觀賞畫眉鳥
大多數情況下,畫眉的籠子都是三面被布遮擋的,鳥兒互相看不到彼此。但偶爾,籠子與籠子之間的帘布也會被故意打開,兩個籠子被並在了一起。受習性影響,兩隻畫眉彼此會隔著籠子互相打鬥,引來許多人圍觀。
培養出一隻善打的畫眉並不容易,玩鳥者常因各種原因購入新鳥。
在張廟花鳥市場,一位老人在畫眉籠子前駐足許久。他絲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想買一隻擅打鬥的畫眉。
見畫眉店老闆將一隻毛羽整齊、叫聲婉轉的畫眉推薦給顧客,老人在一旁點評:「長得沒毛病,但是太小了。」
養著玩玩嘛,養這個可以的,他養這個要打架的。」
怕顧客受老人影響,畫眉店老闆連忙解釋。
他轉而向老人推薦了另一隻鳥,這隻鳥從外觀上被老人嫌棄的那隻並無不同,但價格卻是它的兩倍。
「這隻馬上就可以鬥,可以對打的。」老闆說。兩隻鳥之所以差價巨大,主要就差在能否打鬥。
鬥是要賭錢的,要麼人家幹嘛買那麼貴。」
畫眉店老闆悄悄透露。
這與老商的說法不謀而合,老商說,一隻在鬥鳥比賽中不斷獲勝的「常勝將軍」,其身價甚至可以翻至普通畫眉的幾十倍。
除了比賽打鬥,養鳥者還喜好比拼鳥的叫聲和羽毛的花色。紅喉歌鴝、藍喉歌鴝常因羽毛豔麗而受玩家追捧,而暗綠繡眼鳥則因叫聲而受人喜歡。
但由於大多數鳥類都是野鳥,對飼養者要求很高,容易出現死亡或者不再開口鳴唱等情況,為了能培養出符合審美的野鳥,玩鳥者總會不斷購入新鳥。
「每一隻有點名氣的鳥,都是金字塔的尖頂,不知道要多少只普通鳥才能培育出一隻來。」老商說。
▲花鳥市場裡待銷售的鳥類
何時終止?
儘管仍有鳥販偷偷販賣野鳥,但讓老商感到欣慰的是,受制於野生動物交易禁令,大多數野鳥交易已轉入地下。如今,對養鳥一知半解的普通人,想買到野鳥並不容易。
但是,讓老商等鳥類保護志願者憂心的是,交易禁令結束,野鳥買賣是否會捲土重來?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目前,「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已被全面禁止食用。
「禁食,不等于禁玩。」老商說。
記者了解到,我國對「三有動物」的運輸、交易等行為,有著嚴格的管理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七條,出售、利用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提供狩獵、進出口等合法來源證明,同時,出售時應依法提供檢疫證明。
花鳥市場上的野鳥是否有相應的來源證明?對此,大多數鳥販諱莫如深。
對於野鳥來源,一種比較通用的解釋是:「幫人代賣」。
這是人家養出來的。我幫人家代賣的。」
張廟花鳥市場畫眉店老闆說。這樣的說法同樣被嵐靈花鳥市場的畫眉賣家所用。
據寵物貓店的店員說,掛在寵物貓店房簷上的幾隻畫眉,都是老闆寄養的。
另一種比較常見的解釋,是自己養大的。
在梅隴花鳥市場的一家販鳥店中,老闆稱,店內多隻八哥都是自己養的。而嵐靈花鳥市場的鳥店老闆也稱,店內的歌鴝是自己從小餵大的。
無論是幫人代賣的,還是自己養大的,鳥販們對野鳥來源的解釋非常統一:野鳥並非從野外捕獲,而是人工繁殖的。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花鳥市場中常見的畫眉、暗綠繡眼鳥、八哥等「三有鳥類」,均未被列入《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之中。那麼,這些野鳥,是否可通過人工進行繁殖呢?
野生動植物保護和利用專家周材權教授認為,從理論角度,人工繁育畫眉、暗綠繡眼鳥等野生鳥類是可能的。但實際上,在人工條件下,人工繁育鳥類對馴養技術要求很高,大規模生產有一定困難。
在老商看來,鳥販們所謂「自己養的」解釋,根本立不住腳。
自己繁殖成本根本合不上。野鳥不比家鳥,每隻鳥繁殖都需要非常大的場地。為售價一兩百塊錢的鳥搭建場地,成本合不上。」
老商說,「人工繁殖的鳥怎麼都不會比野鳥強壯。想要買鬥鳥,就一定要買野鳥。 」
老商的說法在一名從業者處得到了印證。他告訴記者:「畫眉沒有家養的。家養的沒用,便宜。」
也有鳥販間接向記者透露,他們的鳥源來自外地。
過段時間吧。現在很多『貨』都帶不進來。大巴車上不來,也沒人專門開車去拿,(拿一次貨的話)還不夠油錢呢。」
一家鳥店老闆說。她告訴記者:「或許4月中旬『東西』會多些,現在還說不好。」
「現在還沒開運啊。」另一家鳥店老闆說,「現在到處都沒有鳥」。他告訴記者,他們都在等待著交易禁令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