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喬先生在參加美麗新鄉村公眾平臺組織的民宿投資懷柔實地考察沙龍時,跟與會的20多人分享了自己作為個體民宿投資者的難處。曾在平谷一地方看上了一個村子近十套農村院子,想要投資改造,跟村裡談過很多輪後,以每套破舊院子每年1.5萬的價格進行租賃,每套改造預算在40萬左右,正準備跟村裡籤約時,村裡臨時提出以後每年每個院子以每平米1元一平米收取物業管理費,兩年一遞增,每次遞增的物業管理費為一元每平米,那也就意味著第6年將漲到3元每平米的價格。而最讓喬先生不能接受的是,這個物業管理費不是按建築面積收取,而是按院子收取,那如果佔地500平的院子第六年物業費每年將達到15000元,超出了院子租金。
喬先生的分享引起了同行者的共鳴,不同於大企業進村受到村裡歡迎,個體的投資者往往受到很多的不公平對待,很難拿到優質的資源。作為民宿投資者,喬先生原本想要投重資進村進行改造建設,但村裡提出這一條件後不得不放棄,轉而向接手一些改造好的成熟民宿。
個體民宿投資者分享了很多自己的一些經歷,因為有好的資源的村子都被大企業拿下,個體投資者很難搶到好的資源。所以很多人建議在美麗新鄉村公眾平臺的組織下聚集起來一起組成大的投資群體,去村裡對接擁有好資源農村項目。
喬先生及這些個體民宿投資者遇到的問題不是個別現象,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一是抱團,聚成一個拳頭,去搶佔優質的資源,也可以聚集效應利於區域民宿品牌。
二是與一些品牌企業合作,分到優質資源。美麗新鄉村組織的懷柔民宿投資考察團隊就與國奧文旅下的國奧鄉居達成了一些合作,分到了一些優質的民宿院子進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