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作為人口大國,中國與印度素來被外界評價為極具潛力的國家,但在關鍵的基礎設施問題上,印度卻頻頻鬧出笑話。就在8月末,印度東部賈坎德邦,一座歷時42年建成的灌溉工程運河堤壩,在啟用不到24小時就轟然崩塌,也算是一種畫虎不成反類犬,學習中國開展基礎建設,結果沒學到位。
對此,印度官方的說法是,老鼠洞導致大壩崩塌,但要知道,這座大壩前後花費了42年時間修建,耗資220億盧比,折合22億元人民幣,儘管一度因為各種原因停工,但在2014年該大壩工程再度重啟,按道理來說,一座新建的大壩,應該不會出現所謂的老鼠洞問題,至少應該使用多年之後,這樣的藉口顯然難以讓人信服。
據了解,這座大壩經過多年修建後終於完工,賈坎德邦首席部長拉古巴爾·達斯當天出席了開幕式並發表講話,並對外宣告大壩正式投入啟用,結果慘遭打臉,崩塌的大壩引發的大水淹沒了鄰近吉裡迪區巴戈達爾地區35個村莊的農田。
目前已經有4名相關工程師被停職調查,印度迅速成立了一個三人調查組,根據初步的報告顯示,事故是由於運河下方洩水調節通道關閉,導致水壓增加,造成較弱的壩體部分被衝走。然而,目前並不清楚這個通道是被人為故意關閉還是有其他原因。
對於印度來說,這樣的神操作並不是第一次,例如印度花費27年時間研發的光輝戰機,在量產多年後,依然沒能得到國內空軍與海軍的認可,為此印度在最近幾年,試圖對外推銷光輝戰機,與梟龍一較高下,結果也並不順利。
作為地區性大國,印度經過多年的發展後,已經成為了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強國,並一直投入大量精力致力於武器裝備國產化,但結果並不讓人滿意,如海軍艦艇的建造,除了船體部分可以勉強完成之外,大量的電子設備與作戰武器都需要進口,成為了制約印度國防國產化的重要因素。
其實,印度花費42年修建一座大壩,看起來很魔幻,換個角度來看,未嘗不是印度在持之以恆的踐行既定的方略,只是這種嘗試有時候並未起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揭開了印度內部存在的種種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給別國提了一個醒,任何的工程建造,都需要量力而行,否則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