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歷時42年建成的大壩決堤 BIM全生命周期應用至關重要

2020-12-11 智匯雲BIM科技

根據看看新聞Knews報導,印度一條歷時42年建成的灌溉運河堤壩,啟用不足24小時便決堤崩塌……

對此,印度水利部門秘書長Arun Kumar Sing向《印度時報》神回復稱——是堤壩非水泥混凝土部分的幾個老鼠洞沒有被及時加固,才導致最終潰堤。

根據資料顯示,這條修建在印度賈坎德邦運河上的大壩是哈扎裡巴格比什努加的科納爾河灌溉項目的一部分,大壩從42年前也就是1977年開始規劃修建,初步預算為1.2億盧比(約合1200萬元人民幣),由於特殊原因停工多年之後,直至2014年重啟,但是投入資金卻漲到了220億盧比(約合22億元人民幣)。

該工程在今年完工並於8月28日在賈坎德邦哈扎裡巴格舉行了啟用儀式,慶祝大壩投入啟用,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不到10小時,大壩便出現了嚴重的決口,導致大量蓄水傾瀉而下,並且淹沒了鄰近的35個村莊農田。

事後印度政府方面的調查報告指出,導致大壩決堤的根本原因在於運河下方洩水調節通道關閉,導致水壓增加,造成較弱的壩體部分被衝走。這種低級錯誤竟然出現在市政工程上,首先為受災的35個村莊默哀。該工程是否屬於「豆腐渣」工程暫且不談,由此可以看出,傳統的工程建築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太多,很難支撐現在推行的智慧建築。

要實現智慧建築,全生命周期應用必不可少。所謂全生命周期應用,便是將整個工程包括策劃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運維階段全部串聯在一起的一種應用,實現建築全生命周期:一個平臺,一摸到底,一目了然,一鍵操作。承擔國家BIM重大專項的智匯雲BIM團隊自主研發的全生命周期BIMS協同管理平臺則完全符合全生命周期應用標準。最終實現BIM協同、計劃管理、質量和安全管理、電子巡檢、電子檔案管理、成本管理、大數據看板等多種功能,為工程項目保駕護航。

目前我國相關部門正在大力推廣BIM應用建築,包括國務院、住建部在內的國家級和地方相關部門都發布了相關性質文件,早在2015年住建部發布的《關於推進建築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規定,到2020年末,甲級的勘察設計院和特級一級的房屋建築施工企業必須具備BIM的集成應用能力,就項目而言,90%的政府投資項目要使用BIM。該意見的發布已經等同於將BIM從一個推薦性的技術變成一個強制性的標準。

相關焦點

  • 印度用了42年耗資220億盧比造好的大壩,居然一天就塌了!
    自2000年以來,不到二十年,印度空軍竟然墜毀戰鬥機近200架! 印度賈坎德邦的一處大壩坍塌,造成極大損失。更奇葩的是,這座大壩,歷時42年建成。總共花費220億盧比,卻只用了22個小時! 平均每小時「價值」10個億! 當然,這不是最奇葩的,各家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官方調查結果顯示大壩坍塌元兇竟是老鼠!
  • 歷時42年耗資22億建成的大壩不到1天崩塌 印度官員神回應
    據看看新聞knews報導,最近在印度出現了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豆腐渣」工程,在印度東部賈坎德邦,一條歷時42年建成的灌溉工程運河堤壩,在啟用後還不到24小時,就崩塌了……對此印度官員的回應堪稱「迷惑大賞」——由老鼠洞引發的潰堤。
  • 42年耗資220億建大壩,不到24小時就崩塌,印度官方:老鼠洞的鍋
    同樣作為人口大國,中國與印度素來被外界評價為極具潛力的國家,但在關鍵的基礎設施問題上,印度卻頻頻鬧出笑話。就在8月末,印度東部賈坎德邦,一座歷時42年建成的灌溉工程運河堤壩,在啟用不到24小時就轟然崩塌,也算是一種畫虎不成反類犬,學習中國開展基礎建設,結果沒學到位。
  • 歷時42年,大壩建成後不到24小時崩塌,官員甩「鍋」亮了……
    圖據印度TV最近,在印度出現了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豆腐渣」工程,在印度東部賈坎德邦,一條歷時42年建成的灌溉工程運河堤壩,在啟用後還不到24小時,就崩塌了…… 據印度TV(IndiaTV)9月1日報導,據悉,該運河是哈扎裡巴格比什努加的科納爾河灌溉項目的一部分,目的是向附近地區的85個村莊供水。
  • [分享]上海中心大廈bim案例資料下載
    上海中心大廈項目面積433954平方米,建築主體為118層,總高為632米,結構高度為580米,機動車停車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2000輛。 2008年11月29日上海中心大廈進行主樓樁基開工。2016年3月12日,上海中心大廈建築總體正式全部完工。2016年4月27日,「上海中心」舉行建設者榮譽牆揭幕儀式並宣布分步試運營。
  • 印度看到中國有三峽大壩,決定修一座大壩,沒想到鬧了個笑話
    1994年12月14日,全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電站正式動工。中國耗資1300多個億,花了近15年的時間修建三峽水電站。建成後,三峽水電站在2012年成了全球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2018年,三峽水電站的發電量創造了年發電量的世界新紀錄。
  • 耗資220億建了42年 印度這座大壩1天不到就塌了
    印度賈坎德邦的一條運河上修建的一座大壩在正式啟用還不到24小時就塌了,而這座大壩已經修建了42年,耗資近220億盧比(約合22億元人民幣)坍塌的原因竟然被歸咎於老鼠洞。大壩從42年前開建,修建大壩的成本從預算1.2億盧比(約合1200萬元人民幣)一直漲到了近220億盧比(約合22億元人民幣),如此高的花費與耗時,卻如此不堪一擊,令人匪夷所思。據悉在8月28日晚上,大壩出現了洩漏的跡象,此時距離大壩正式啟用還不到10個小時。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國兩座大壩決堤,一座城市或因此被洪水淹沒
    作者:雯靜編輯:郭坊2020年開始到現在不少國家或多或少經歷了一些事情,美國更是如此,自新冠疫情出現在美國以來,一直以勢如破竹之態一路奔湧,當前美國新冠確診數已達159萬人,死亡9萬餘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不久,美國又發生了一起大災害——兩座大壩決堤。由於當地連續的降雨導致水位持續上漲,附近的居民進行了緊急撤離。更可怕的是,此次的洪水可能會淹沒一整座城市,讓上百萬的居民將流離失所,現在還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這些居民的安全和健康能否得到保障仍是個未知數。
  • 密西根兩座大壩決堤淹沒城市 州長呼籲4萬人撤離
    當地時間5月20日,米德蘭市蒂塔巴瓦西河上的伊登維爾和桑福德兩座水壩接連決堤,導致城市被水淹沒,水位達到5英尺(超過1.5米)。現年53歲的當地居民馬克·伯恩表示,自己一生中從未見過大壩決堤,1986年時當地曾經歷過一次嚴重的洪水,但沒有這一次這樣嚴重。
  • 用全生命周期理念評估採購成本
    在招標文件中引入設備採購全生命周期成本理念,建立標準依據;建立設備全生命周期成本計算模型。建立模型時儘量詳盡,實際評標應用時,考慮到存在的不確定性。  在招標文件中明確設備全生命周期成本理念的驗證條件和驗證方法要求,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如對一些相對成熟設備,設備可靠性及可維護性可根據使用地區8~10年使用數據的計算結果作為故障概率的依據。
  • 茫茫春節回家路,那你知道鐵路是怎麼設計出來的麼 | 牡佳鐵路全生命周期BIM技術應用
    作為國鐵集團BIM試點項目之一,牡佳鐵路開展了針對鐵路工程全線、全專業、全生命周期的BIM技術應用。為了驗證BIM在鐵路工程應用的技術路徑,探索BIM在勘察設計、建設管理和運營維護階段的全生命周期應用價值[1],國鐵集團工程管理中心於2014年底指定了包括京瀋客專在內的17個BIM試點項目[2]。這些試點項目的成功開展,對鐵路行業的影響不只是技術層面,同時為參建單位培育了大批BIM研發和管理技術人才,並對更大範圍的BIM應用提供了技術、管理和人才支撐。
  • 從立項到建成用時42年,但啟用22小時後倒塌
    賈坎德邦2000年11月15日從比哈爾邦分離出來建立的印度第28個邦。邦官方語言為印地語,首府是蘭契,為該邦的一個工業城市。邦首府蘭契(Ranchi)是印度東部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工業和教育中心之一,人口約85萬人(2001年統計)。賈坎德邦境內的其他主要城市還包括:博卡羅、但巴德以及詹謝普爾。印度賈坎德邦的一條運河上建的一座大壩在正式啟用不到24小時就塌了。該報導還煞有其事的宣稱,這項工程共建了42年,投資了220億盧比,而且坍塌的原因也被證實是老鼠洞造成的。
  • 路透社:印尼大壩決堤死傷嚴重
    參考消息網1月25日報導 外媒稱,印尼當局24日說,一道大壩決堤,造成至少30人死亡,迫使數以千計的人們背井離鄉。另有25人失蹤。據路透社1月24日報導,印尼抗災署設置了臨時避難所,並為逃離洪水的居民搭建了廚房。23日和24日,1米多高的洪水淹沒了南蘇拉威西省河邊的定居地,包括省府望加錫的沿河地段。
  • 兩座大壩災難性決堤!又一場天災降臨美國,民眾情緒失控揭竿而起
    觀察者網本月20日消息,美國密西根州中部地區連日來持續大雨,不斷上漲的水位導致兩座大壩決堤,大量民眾被迫撤離至安全的地區,附近的一座城市可能將被洪水完全淹沒,形勢非常嚴峻。美聯社在報導中指出,位於米德蘭縣的伊登維爾大壩,以及下遊的桑福德大壩發生潰壩事故,氣象局已經向下遊區域發出了洪水預警。預警內容顯示,兩座大壩屬於"災難性決堤",完全崩潰了,考慮到密西根州嚴峻的疫情形勢,後果不堪設想,上萬民眾轉移可不是鬧著玩的,全部都去避難所避難,大量人員聚集,很容易就會發生集體感染事件,對當地抗疫和抗洪工作,都會造成嚴重影響。
  • 德裡賈瑪清真寺,歷時7年動用5000工匠建成,印度最大清真寺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印度似乎是一個充滿危險、髒亂差的國度,去印度之前朋友曾再三告誡注意安全。在印度旅行期間,滿大街的髒亂差確實是有的,但回程後我腦海裡印象最深的並非這些,而是這裡的一座又一座精美的建築,其中之一就是位於德裡的賈瑪清真寺,這是一座全印度最大的清真寺,德裡著名的古蹟之一。
  • 年發電量1000億度的三峽大壩,為何停止運轉了?
    2018年三峽大壩的總發電量約為1000億度,平時一般也會達到900億度。再減去電能運輸。到居民和企業的過程中會有損耗,這九百億度每年能夠產生225億元的收益,平均每天能掙六千一百萬元。三峽工程的建設於1992年獲得批准,1994年正式開始動工,於2004年5月20號全線建成,總耗資2000億元,至今已經運行了14年。按照我們前面的計算,三峽大壩每年可以有兩百多億的收益。
  • 一局安裝慶陽海綿城市東郊湖建設工程成功立項2020年北京市BIM應用...
    推廣近日,中建一局安裝公司慶陽海綿城市東郊湖建設工程成功立項"2020年北京市建築信息模型(BIM)應用示範工程",這是公司第二項北京市示範工程
  • 2000億耗時12年建成的三峽大壩,現在三峽大壩回本了嗎?
    花費2000億耗時12年建成的三峽大壩,14年過去了,為什麼當時會有9位專家極力反對,那現在三峽大壩回本了嗎? 1994年三峽大壩開工之初,還有包括清華大學教授黃萬裡在內的9位專家反對,因為這個重大工程有一些他們認為的隱患在,主要有以下幾點。
  • 印度要在藏南建大壩,抗衡中國雅魯藏布江大壩,建好塌了碰瓷咋辦
    建成後的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工程將達到7000萬千瓦的總發電裝機容量,這是同樣為國家級工程的三峽大壩總裝機容量三倍之多,相當於整整3個三峽大壩的總發電量。而在此消息傳出後不久,印度方面緊接著就傳來了非常激烈的回應,不但反對中方修建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這一國家級工程,更是揚言要自己也建一座大壩、用以抗衡。
  • Indigo電子保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
    日前,國內文檔處理與安全保護等方面領先的解決方案提供商益高亞太公司(Indigo Pacific China)針對保險行業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需求以及存在的問題,推出了兼具可靠性和先進性特點的電子保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