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截胡亞馬遜,提前收購藍瓶咖啡,小眾精品咖啡正受到巨頭們的青睞

2020-12-24 36氪

曾經小眾文青的咖啡市場,正在被巨頭所青睞。雀巢公司9月14日正式宣布,收購藍瓶咖啡(Blue Bottle)68%的股權,市值約5億美元。作為全球即飲咖啡市場的巨頭,雀巢也開始入局精品咖啡市場。而在此之前,亞馬遜也曾是藍瓶的熱門買家。

消息一出,最大的擔憂來自藍瓶咖啡的擁躉者們,人們擔心崇尚獨立、精緻的藍瓶咖啡易主給一家大眾、快消型公司後,它的文青精神恐不保。作為回應,雀巢公司同時宣布,剩下的股份將由藍瓶所持有,並且藍瓶依舊保持經營上的獨立性。

藍瓶咖啡由James Freeman於2002年創辦於美國奧克蘭,店鋪主要分布在美國和東京。截止2016年底共有29家店,計劃到2017年底將會擴大到55家。Freeman本人是日本美學文化的愛好者,所以店面和店鋪都呈現出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Logo上一個簡易版的藍色瓶子就別無其他。

藍瓶咖啡選用優質的咖啡豆,昂貴的咖啡機器,現場手工衝制咖啡。最具藍瓶特色的是,店裡的咖啡從烘焙到製作都嚴格控制在48小時之內。而這些要素,都嚴重刺激著咖啡極客者的神經。創始人Freeman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稱:「聽起來很簡單,但是顧客們確實會喜歡好喝的咖啡。」

為了保持咖啡豆的品質,藍瓶咖啡每次都要深入到出產優質咖啡的農莊,甚至在咖啡豆的源頭開設店鋪。這樣製作過程的咖啡,價格也是不便宜的,一杯最普通的咖啡大概17美元,而星巴克的價格在2-3美元。

除此之外,藍瓶咖啡也曾是今夏的網紅單品「冷萃咖啡」的早期推動者,後來經過星巴克的推廣才進入了更大眾的市場。

在較為成熟的美國咖啡市場上,流行著「第三次咖啡浪潮」的說法,而藍瓶則是第三次浪潮的代表。

區別於第一次的速溶咖啡時代和第二次的星巴克品質咖啡時代,第三次咖啡浪潮強調個性、獨立、精品的咖啡。這一分眾市場主要得益於城市裡的年輕消費者,他們生長於星巴克時代,更加注重咖啡的品質,例如手工操作、非傳統的烘焙方式以及大師級的產品。如今,精品咖啡已經成為一個火熱的產業,根據美國咖啡協會的統計,精品咖啡市場的份額在美國已經達到20%。

藍瓶咖啡是眾多獲益者之一。根據創投網站Crunchbase的統計,藍瓶成立至今已經累積募集資金12億美元,投資者包括Twitter、Instagram的創辦人、Google Venture等。咖啡的第三次浪潮產業鏈還是個小眾產品,但是一些大的玩家已經在行動。

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卸任CEO後做起了「Reserve」星巴克甄選咖啡店的生意,旨在應對精品咖啡市場的競爭壓力。亞馬遜收購全食後,也將目光伸向了精品咖啡市場。在國內,Seesaw獲得了弘毅4500萬A輪融資。

由於更高的定價帶來了更高的利潤空間,同時精品咖啡背後有更多樣的消費人群、更高的顧客粘性,這些都成為大眾市場爭奪的目標。

雖然創立之初都是獨立的,反工業的,但最後,出於各自利益的考量,小眾和獨立最終還是跟資本和市場走到了一起。

從藍瓶的層面來說,有雀巢這樣一個大的靠山,它未來的全球擴張將會更順利。對於雀巢來說,它也急需新的產業線來追趕如今的咖啡潮流。要知道,雀巢在此前並不擅長高端咖啡市場的經營,但是Freeman強調:「雀巢有著151年的銷售經驗,也能夠觸達更多的國際市場。」

面對來自更多細分市場的壓力,過去幾個月中,雀巢也一直在調整自己的生意。例如收購了一個初創食品公司,Sweet Earth,以及一家專送健康食物的外賣公司Freshly。同時也拋售出了一些零食糖果類的業務。正如新任CEO Mark Schneider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所說的:「雀巢正在轉變為更健康、營養和積極的公司。」

目前世界人均咖啡年消費量在240杯左右,在中國,這個數字是5,而精品咖啡的市場則更加可以忽略不計了。隨著雀巢、星巴克入局精品咖啡,未來的中國市場也許可以激發出更多的活力。

相關焦點

  • 雀巢花33億收購了「咖啡界的Apple」藍瓶咖啡
    上周五,全球咖啡從業者和愛好者都被一個重磅收購消息震驚了:雀巢和藍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竟然在一起了!一個擁有全球最大的速溶咖啡品牌,一個是被稱為「咖啡界的Apple」的小眾精品咖啡連鎖,這兩個畫風不搭的公司如今成了一家人。
  • 雀巢5億美元收購藍瓶咖啡控股權 威脅星巴克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雀巢公司將斥資5億美元,收購美國知名咖啡連鎖店藍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的68%股權。此項交易對藍瓶咖啡的估值超過7億美元。  藍瓶咖啡2002年創辦於加州奧克蘭,目前擁有50多家分店,過去15年裡贏得了咖啡「癮君子」們的喜愛,並獲得摩根史坦利、富達(Fidelity)、True Ventures,以及U2主唱博諾、傑瑞德-萊託與託尼-霍克等名人的注資。  藍瓶咖啡在與雀巢的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計劃今年年底前開設55家新店。該公司現有的門店分布於灣區、洛杉磯、紐約市、華盛頓特區和日本東京。
  • 一周消費 | 雀巢收購藍瓶咖啡;依雲新增10條生產線;天貓雙11請來了...
    (fashionnetwork)吃、住、玩雀巢截胡亞馬遜,提前收購藍瓶咖啡,小眾精品咖啡正受到巨頭們的青睞雀巢公司9月14日正式宣布,收購藍瓶咖啡(Blue Bottle)68%的股權,市值約5億美元。作為全球即飲咖啡市場的巨頭,雀巢也開始入局精品咖啡市場。而在此之前,亞馬遜也曾是藍瓶的熱門買家。
  • ...雀巢收購藍瓶咖啡;依雲新增10條生產線;天貓雙11請來了紐約時裝周
    (fashionnetwork)吃、住、玩雀巢截胡亞馬遜,提前收購藍瓶咖啡,小眾精品咖啡正受到巨頭們的青睞雀巢公司9月14日正式宣布,收購藍瓶咖啡(Blue Bottle)68%的股權,市值約5億美元。作為全球即飲咖啡市場的巨頭,雀巢也開始入局精品咖啡市場。而在此之前,亞馬遜也曾是藍瓶的熱門買家。
  • 剛剛收購藍瓶咖啡,雀巢全球又齊開50多家快閃店拉攏年輕人
    幾年前以巨資收購銀鷺、徐福記、惠氏的雀巢近日再度出手下大單,花費5億美元宣布收購素有「咖啡界蘋果」之稱的Blue Bottle Coffee(藍瓶咖啡)68%股權。而在今天(9月22日),雀巢又在全球50多個城市同步開出「快閃咖啡館」,其中中國唯一一家就設在北京三裡屯。
  • 傳JAB和雀巢均有意收購illy咖啡 合併大潮下小規模咖啡品牌前路未卜
    日前據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義大利咖啡品牌illy(意利)受到了JAB控股集團和雀巢的關注,兩家咖啡行業巨頭公司均有意收購illy。但是由義大利意利家族經營的illy咖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售公司的打算。
  • 從雀巢速溶到小眾精品,中國人對咖啡越來越講究?
    摘要:曾今,「白加黑」雀巢咖啡伴侶是中國人最有面子的送禮「標配」;如今,精品咖啡豆、現磨和手工衝泡,也成了吃貨們「劈情操」的正確方式。 天下網商記者 倪軼容「夏威夷火山豆是咖啡豆裡的精品。」
  • 「咖啡界的Apple」藍瓶咖啡Blue Bottle 中國首店開業
    Blue Bottle Coffee (藍瓶咖啡)起源於舊金山,是一家精品咖啡館,藍瓶咖啡的產品是靠主打和星巴克完全不一樣的豆子而發跡,以新鮮烘培的有機咖啡豆聞名。自從藍瓶咖啡在東京開了第一家門店以來,與眾不同的咖啡店就引發了東京的第三波咖啡熱潮。並且Blue Bottle Coffee 每開一家門店,會講究與當地文化傳統和環境的結合,因此整體店鋪設計具有當地特有風格店鋪一貫走工業風配簡約裝修風格。因而一度被譽為咖啡界的Apple,獨一無二的門店也因此吸引到不少咖啡愛好者和遊客前去打卡。
  • 咖啡巨頭強強聯手 雀巢完成對星巴克零售業務的71.5億美元收購
    今年5月,咖啡巨頭雀巢同意以71.5億美元收購星巴克零售咖啡業務,但協議不涉及任何星巴克連鎖店。8月28日周二,雀巢與星巴克在官網發表聯合聲明稱,上述授權交易已經完成,雀巢將獲得永久性的全球營銷權,能在星巴克門店以外銷售包裝消費品等星巴克產品。
  • 全球最大的咖啡集團!不是雀巢 也不是星巴克
    5月29日,歐洲投資巨頭JAB宣布,將收購英國三明治和咖啡連鎖品牌Pret aManger,這意味著,這家持續收購咖啡和飲料品牌的企業,在咖啡行業再下一城。JAB近幾年投資併購的品牌,遍布咖啡消費環節的上下遊,無論是精品咖啡店還是連鎖咖啡店,無論是與雀巢對標的速溶咖啡品牌還是膠囊咖啡機品牌,JAB統統收入囊中,六年時間裡超過10起咖啡關聯的收購,讓JAB付出超過580億美元。
  • 雀巢投資藍瓶咖啡成最大股東:沒了逼格 矽谷人集體憂傷
    現在是舊金山當地時間清晨快5點,然而,對於灣區的年輕人來說,對於矽谷的科技新貴們,卻有一個消息可能震醒了大伙兒的美夢,用VentureBeat的話來說,矽谷人哭泣……原來,路透社報導稱,雀巢集團宣布收購Blue Bottle(藍瓶)咖啡68%的股份,金額為4.25億美元。
  • 雀巢花五億美元喝的這杯咖啡,可還可口?
    據WSJ報導,昨日(9月14日),被視為第三波精品咖啡運動先驅的美國品牌Blue Bottle易主,食品巨頭雀巢以5億美元坐擁68%股份成為這一小眾品牌的最大股東。據悉,收購之後,Blue Bottle將保持原狀獨立運營,現任的CEO Bryan Meehan、創始人James Freeman都將繼續留任。所以,雀巢這杯耗資5億美元的咖啡買得值不值呢?Blue Bottle,我們還是叫它藍瓶咖啡吧,由詹姆斯弗裡曼(James Freeman)創辦於2002年初。在弗裡曼開啟他的烘焙咖啡事業之前,他曾經是一位專業的單簧管演奏家。
  • 申訴再被駁回 「咖啡界的蘋果」藍瓶咖啡坎坷入華路
    業內人士認為,藍瓶咖啡看好中國咖啡市場,才不斷的申訴希望能分得一杯羹,但為時已晚。未來如果通過入資或收購的方式合作,還會有機會。藍瓶咖啡最終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但最高人民法院認為,藍瓶咖啡的上訴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藍瓶咖啡並沒有放棄,先後起訴了商標評審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但最終都被駁回。據了解,2000年,藍瓶咖啡在美國奧克蘭開了第一家店,素有「咖啡界的蘋果」之稱,2017年9月,雀巢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藍瓶咖啡68%的股權。
  • 當你轉向洋氣的手衝咖啡時,雀巢想用快閃店和Blue Bottle留住你
    速溶咖啡常常被打上「廉價低端」的標籤,而植脂末(奶精)、糖精等配料也被認為對健康有害,反之現磨、手衝等形式則越來越風行,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咖啡的精品化。在消費升級大潮中,速溶咖啡正受到冷落。 澳大利亞市場調研公司IMARC今年發布報告稱,2009至2016年全球的速溶咖啡市場複合年均增長率為3.6%。
  • 雀巢和星巴克結盟,咖啡市場迎來巨頭聯手
    圖片來源:雀巢(中國)有限公司官方微文/ 趙雋楊5月7日,雀巢公司和星巴克公司宣布組成聯盟,共同開拓咖啡市場。根據公告,雀巢公司將以71.5億美元現金預付款,永久獲得星巴克全球零售咖啡業務和食品服務產品的銷售權。此次交易不包含任何固定資產的轉移,星巴克門店在售的現煮咖啡、果汁和茶飲也不在交易範圍內。兩家公司表示將在創新和市場戰略上進行合作。交易預計在2018年的夏季或早秋時期完成。
  • 雀巢膠囊咖啡戰事
    10月17日,雀巢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雀巢有機增長率為3.7%,其中內部增長率(RIG)為3.0%。具體來看,雀巢寵物食品和咖啡表現強勁,所有產品品類均實現了正增長。其中,新上市的星巴克產品已經遍及34個國家和地區,需求強勁。
  • 71.5億美元發起收購 雀巢未來要賣星巴克咖啡
    (圖片提供: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溫淑萍 陳好 用雀巢的膠囊咖啡機衝泡來自星巴克的咖啡,這樣的體驗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5月7日,雀巢與星巴克之間達成了一項在全球咖啡行業影響深遠的協議,雀巢將以71.5億美元的總價收購星巴克旗下零售和餐飲產品業務,同時將永久擁有在全球咖啡店以外銷售相關星巴克產品的權力。
  • 雀巢推出星巴克高端速溶咖啡,咖啡巨頭間的陰謀和陽謀!
    2018年5月,全球咖啡巨頭雀巢與星巴克達成交易,雀巢以71.5億美元買下星巴克包裝咖啡業務,並獲得永久性的全球營銷權。這就意味著,雀巢能夠在星巴克咖啡店之外的任何一個地方,銷售星巴克包裝消費品!
  • 星巴克強敵藍瓶咖啡快來中國了?已註冊多個商標
    近日,有網絡媒體傳言指去年被雀巢收購的「咖啡界的Apple」藍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快要進入中國了,而且「最快在今年」。藍瓶咖啡門店小食代今日查詢發現,藍瓶咖啡早在2013年就進行了相關的商標註冊,最新的一個商標申請時間是2017年的9月份,也就是雀巢公布收購藍瓶咖啡的時間段。
  • 雀巢攪動市場 雀巢咖啡「感CAFE」快閃店北京開業
    近年來,作為世界最大的速溶咖啡生產企業,雀巢仍在發力咖啡市場。9月22日,雀巢咖啡「感CAFE」快閃店在北京開業,並邀請形象代言人李易峰站臺。這是雀巢咖啡進入中國近30年來首次開設快閃咖啡店。  在雀巢的業務線中,包裝水與營養品業務一直佔據較大的收入佔比,固體與液體飲料也有不俗表現,今年上半年,雀巢的固體與液體飲料業務銷售收入48億瑞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