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詞時,我們會遇到一種格式,叫「平仄韻通葉格」。也就是說,一首詞裡,需要平仄韻轉換。平聲字與仄聲字的韻母必須相同或相近,而且要同屬一個韻部。最常見的平仄韻通葉格的詞調就是是《西江月》。
《西江月》一調,古來名作很多,比如蘇軾、辛棄疾、柳永等詩詞大家都有很多傳世名篇。西江月明春萬裡,東風無語夢一生。古典君分享七首《西江月》詞,並粗略淺析這個詞牌的特點及寫作常識,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皛玊題記
西江月,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又名江月令、步虛詞、白蘋香、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等,另有柳永所創的《西江月慢》。調名取自李白的詩,「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西江是長江的別稱。作為詞牌,最早見於唐玄宗時的《教坊記》。
《西江月·春夢》(詞林正韻第一部)
野陌芳菲流遍,青青楊柳桃紅。
山川逢雨愈朦朧,千縷雲煙輕縱。
又見回歸紫燕,傳書帶信飛鴻。
佳音頻送此情濃,一枕鴛鴦入夢。
西江月,雙調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同部平仄互押,結句各葉一仄韻。上下片起首兩句例用對仗。
《西江月·春草》(詞林正韻第二部)
春到凡間野陌,東風無語留芳。
青青燕草換新裝,翠綠千絲疊嶂。
不抵桃花嫵媚,難同楊柳成行。
一生默默點邊疆,堤岸河邊瘋長。
《蓮子居詩話》云:西江月、一剪梅二調,易至俗庸,故詞人多不作。此調始於南唐歐陽炯,自宋代蘇軾、辛棄疾以後,填者漸少。所以,此詞必須以柳永詞為正體。其主要特點就是上下片第二句必須押平聲韻;第四句就平聲切去,押仄聲韻,不可隨意押入他韻。
《西江月·春痴》(詞林正韻第三部)
錦繡河山情醉,悠閒漫賞心痴。
春風一度豔千姿,又見桃紅柳媚。
水碧湖平鷗鷺,凌波碎步漣漪。
呼朋伴友樂聲啼,杳杳傳音萬裡。
此調共八句,其中兩個七字句,其餘六個均為六字句。全調聲情從平緩中突然變化,產生曲折婉轉的效果。所以,廣泛適用於寫景抒情、議論感懷、憑弔懷古、戲謔敘事等。
《西江月·春雨》(詞林正韻第四部)
窗外清涼幾許,斜風細雨當初。
朦朧暮色化煙虛,明月藏身不語。
寂寞無聊靜度,閒愁不請輕餘。
填詞平仄甚難書,執筆隨心亂舞。
此調可平可仄之處較多,起句六字,不用韻,第一、三、五字可平可仄。第二句用平韻,但平仄與首句相反,一、三兩字平仄可互調。第三句葉平韻,為平起平收的七言句,一、三兩字平仄不論。第四句換葉仄韻,句法與第一句同。下片字句作法與上片相同。所以,此調比較適合初學者練習填詞所用。
《西江月·春愁》(詞林正韻第五部)
閒倚欄杆不解,愁臨墨案藏哀。
當初咫尺竟天涯,綺夢別離幾載。
千裡飛鴻傳信,一江春水託懷。
休言病瘦苦還來,雙燕翩飛天外。
常有文友和讀者留言,問該如何作詩填詞,古典君也多次說過,要多讀多積累。那麼,究竟是讀詩詞作品還是讀詩詞評論呢?個人認為,一開始,還是儘量不要先讀評論類的作品。不同的讀者都有自己的解讀視角,他的觀念、好惡以及批評素養都在評論之中。如果一開始就看人家怎麼介紹,然後再去讀詩詞,就會先入為主,從而抑制了你的想像力,感受力。
《西江月·春事》(詞林正韻第六部)
柳暗花明繾綣,桃紅水碧繽紛。
新枝飛絮草茵茵,又把蝶蜂吸引。
往事隨風消逝,今朝落筆重溫。
閒時無處不相詢,尋得春光及趁。
多讀多看,多想多練。只要你熱愛古詩詞,通過不斷的積累沉澱,不斷地探尋摸索,不在意嘲諷挖苦,虛心好學,你就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詩詞作者!詩山詞海,與君共勉!
《西江月·春夜》(詞林正韻第七部)
一度春風送暖,三更夜雨還寒。
敲窗鼓點響聲連,緊帶添衣結綰。
多少繁花似水,曾經錦瑟如煙。
轉身醉夢已翩然,默默淚流不斷。
多少繁花終似水,曾經錦瑟又如煙。用文字堆砌纏綿,用詩句吟誦情愫。古典君會為大家奉上更多的詩詞原創文章。讓我們一起盡情享受古韻詩詞婉約悽美的獨特魅力!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