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明春萬裡,東風無語夢一生;淺析詞牌西江月的特點及寫作

2020-12-11 愛尚古典文學

在填詞時,我們會遇到一種格式,叫「平仄韻通葉格」。也就是說,一首詞裡,需要平仄韻轉換。平聲字與仄聲字的韻母必須相同或相近,而且要同屬一個韻部。最常見的平仄韻通葉格的詞調就是是《西江月》。

《西江月》一調,古來名作很多,比如蘇軾、辛棄疾、柳永等詩詞大家都有很多傳世名篇。西江月明春萬裡,東風無語夢一生。古典君分享七首《西江月》詞,並粗略淺析這個詞牌的特點及寫作常識,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皛玊題記

西江月,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又名江月令、步虛詞、白蘋香、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等,另有柳永所創的《西江月慢》。調名取自李白的詩,「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西江是長江的別稱。作為詞牌,最早見於唐玄宗時的《教坊記》。

《西江月·春夢》(詞林正韻第一部)

野陌芳菲流遍,青青楊柳桃紅。

山川逢雨愈朦朧,千縷雲煙輕縱。

又見回歸紫燕,傳書帶信飛鴻。

佳音頻送此情濃,一枕鴛鴦入夢。

西江月,雙調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同部平仄互押,結句各葉一仄韻。上下片起首兩句例用對仗。

《西江月·春草》(詞林正韻第二部)

春到凡間野陌,東風無語留芳。

青青燕草換新裝,翠綠千絲疊嶂。

不抵桃花嫵媚,難同楊柳成行。

一生默默點邊疆,堤岸河邊瘋長。

《蓮子居詩話》云:西江月、一剪梅二調,易至俗庸,故詞人多不作。此調始於南唐歐陽炯,自宋代蘇軾、辛棄疾以後,填者漸少。所以,此詞必須以柳永詞為正體。其主要特點就是上下片第二句必須押平聲韻;第四句就平聲切去,押仄聲韻,不可隨意押入他韻。

《西江月·春痴》(詞林正韻第三部)

錦繡河山情醉,悠閒漫賞心痴。

春風一度豔千姿,又見桃紅柳媚。

水碧湖平鷗鷺,凌波碎步漣漪。

呼朋伴友樂聲啼,杳杳傳音萬裡。

此調共八句,其中兩個七字句,其餘六個均為六字句。全調聲情從平緩中突然變化,產生曲折婉轉的效果。所以,廣泛適用於寫景抒情、議論感懷、憑弔懷古、戲謔敘事等。

《西江月·春雨》(詞林正韻第四部)

窗外清涼幾許,斜風細雨當初。

朦朧暮色化煙虛,明月藏身不語。

寂寞無聊靜度,閒愁不請輕餘。

填詞平仄甚難書,執筆隨心亂舞。

此調可平可仄之處較多,起句六字,不用韻,第一、三、五字可平可仄。第二句用平韻,但平仄與首句相反,一、三兩字平仄可互調。第三句葉平韻,為平起平收的七言句,一、三兩字平仄不論。第四句換葉仄韻,句法與第一句同。下片字句作法與上片相同。所以,此調比較適合初學者練習填詞所用。

《西江月·春愁》(詞林正韻第五部)

閒倚欄杆不解,愁臨墨案藏哀。

當初咫尺竟天涯,綺夢別離幾載。

千裡飛鴻傳信,一江春水託懷。

休言病瘦苦還來,雙燕翩飛天外。

常有文友和讀者留言,問該如何作詩填詞,古典君也多次說過,要多讀多積累。那麼,究竟是讀詩詞作品還是讀詩詞評論呢?個人認為,一開始,還是儘量不要先讀評論類的作品。不同的讀者都有自己的解讀視角,他的觀念、好惡以及批評素養都在評論之中。如果一開始就看人家怎麼介紹,然後再去讀詩詞,就會先入為主,從而抑制了你的想像力,感受力。

《西江月·春事》(詞林正韻第六部)

柳暗花明繾綣,桃紅水碧繽紛。

新枝飛絮草茵茵,又把蝶蜂吸引。

往事隨風消逝,今朝落筆重溫。

閒時無處不相詢,尋得春光及趁。

多讀多看,多想多練。只要你熱愛古詩詞,通過不斷的積累沉澱,不斷地探尋摸索,不在意嘲諷挖苦,虛心好學,你就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詩詞作者!詩山詞海,與君共勉!

《西江月·春夜》(詞林正韻第七部)

一度春風送暖,三更夜雨還寒。

敲窗鼓點響聲連,緊帶添衣結綰。

多少繁花似水,曾經錦瑟如煙。

轉身醉夢已翩然,默默淚流不斷。

多少繁花終似水,曾經錦瑟又如煙。用文字堆砌纏綿,用詩句吟誦情愫。古典君會為大家奉上更多的詩詞原創文章。讓我們一起盡情享受古韻詩詞婉約悽美的獨特魅力!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

相關焦點

  • 詞牌溯源——《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詞牌《西江月》原是唐代教坊樂曲名,取自李白《蘇臺覽古》中的詩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西江是長江的別稱。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遊蘇臺(姑蘇臺)時作了這首詩,通過描寫蘇臺的今昔變化,表達昔盛今衰的感慨。
  •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中人!
    《西江月》原為唐教坊曲,後為詞牌,取自李白「只今惟有西江月」。眾多《西江月》作品中,數辛棄疾描寫的作品最充滿歡樂的情趣,清風明月,鵲驚蟬鳴,稻香蛙聲,看寥落疏星,聽輕微陣雨。經過許多挫折,辛棄疾很享受此刻的清幽。淳樸寧靜的農村生活,讓辛棄疾的心靈得到一絲慰藉,享受一種歡樂。
  • 嘆有千般繾綣,卻無一晌纏綿;七首西江月,道是相思各半
    嘆有千般繾綣,卻無一晌纏綿。相聚再美,終須離別。——皛玊題記推開被風吹亂的過往,翻開記憶裡的芳香,如歌的歲月早已傷痕累累。夜茫茫,忘不了一世牽絆,道不盡一生寒涼。《西江月·失眠夜》(詞林正韻第一部)星月雙雙說倦,杯壺兩兩言空。
  • 十首《西江月》,盡得詞中風流
    《西江月》,詞牌名,西江月雙調五十字,前後闋各兩平韻,一仄韻,同部平仄互押,前後闋起首兩句例用對仗。「西江月」的由來取自李白《蘇臺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西江是長江的別稱,吳王西施的故事。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
  • 10首經典的《西江月》詞,世事一場夢人生幾度秋涼
    「西江月,原為唐教坊曲名,後被用為詞牌名,分上、下兩闋,各二十五字,一共五十字。這十首膾炙人口的《西江月》詞,有時間可以看看。一、《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北宋·蘇軾)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 《西江月》是辛棄疾在什麼時候寫的,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詞牌名解釋「西江月」是詞牌名,西江是長江的別稱。「西江月」出自李白的《蘇臺覽古》一詩,因為李白此詩中有「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的句子。「西江月」後成為唐教坊曲名,再後來才用作詞調。「西江月」是雙調,共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一仄韻,同部平仄互押,上下片起首兩句例用對仗。還是按照一如既往的方法,解讀詞作之前,先對詞的寫作背景做一個簡單的交代,這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去解讀詞作,更好地理解詞人的感情。
  • 毛澤東詞《西江月·井岡山》探秘
    一、《西江月·井岡山》的寫作時間和地點  《西江月·井岡山》是毛澤東同志為讚揚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而寫的,當時毛澤東同志並沒有參加黃洋界保衛戰,一直以來,許多文章、書籍對這首詞的寫作時間和地點含糊不清。
  • 大江東去浪淘盡,人生幾度秋涼,4個詞牌寫盡蘇軾一生
    詞都是按照詞牌的固定格式來填寫的,所以我們稱之為填詞。宋詞詞牌名共有一千多個,所以有很多詞牌名都沒有佳作流傳下來。但是也有一些詞牌名是非常有名的,而且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某些詞人寫了一首非常好的詞,跟著這個詞牌名也出名了。比如:《水調歌頭》、《聲聲慢》等等。比較典型的例子,還有《卜算子》,想到《卜算子》大家可能馬上就會想到陸遊《卜算子.詠梅》。
  • 《西江月·詠梅》蘇軾
    西江月·詠梅蘇軾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
  • 蘇軾,懷念恩師歐陽修,寫下《西江月·平山堂》
    蘇軾寫下了一首《西江月·平山堂》,流傳千古,值得人們欣賞和品讀。西江月·平山堂宋代:蘇軾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 一夢眸空一夢醒,半壺老酒半壺茶;七賦西江月,不堪回首霧裡花
    一夢眸空一夢醒,半壺老酒半壺茶。生活中,沒有如果,只有結果。當你把風景看透,人生就細水長流。——皛玊題記《西江月·春景情》(詞林正韻第十二部 柳永體)沃野重重綠浪,清江片片沙鷗。小橋流水自悠悠,曲岸垂楊碧柳。
  • 西江月·石門湖(詞)
    「西江月」詞牌含「叶韻」,「葉」在此處讀xié。)
  • 「詩詞天地」歷史上最常用的20個詞牌
    西江月西江月,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西江月上下闋的六言句需要對仗,七言句需要叶韻。這是一個「講道理」的詞牌,幾乎所有的西江月的名作都蘊含深刻的道理。名作有辛棄疾的《西江月》。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那些有趣的詞牌
    學神:「水調歌頭」是詞牌,請問您究竟要我背哪一首「水調歌頭」? 這篇文章的第一個知識點來了:啥叫詞牌? 詞牌大約有八百七十多個(包括少數金、元詞調),許多詞作內容多數已與詞牌的意義無關。事實上,從北宋開始,詞人在詞牌之外,往往另加題名或序言以說明詞意。就像現在綜藝節目中的歌經常有一些老歌新唱的形式,不只是局限於簡簡單單的翻唱。 我們再來說一說「水調歌頭」後面的副標題。
  • 臺兒莊古城,悠悠月河畔,醉美西江月
    抬起頭,鑲嵌著「西江月咖啡」的木質牌匾,典雅而溫情;一字排開的大紅燈籠,喜慶而不失雅致。窗腳下的凌霄花也已在幾場春雨地呼喚中展露出可愛模樣。每當夜晚降臨,小城的街燈亮起,咖啡館的小燈也亮起來。點一杯咖啡,靜坐窗前,隨著漸次安謐的夜,人也在安謐中沉思起來。耳邊繚繞著優美的輕音樂,緊張了一天的神經得到放鬆和調理。
  • 西江月~遊紫鵲界
    (一)西江月~遊紫鵲界天上雲舒雲卷,山間人往人來。梯田層疊滿山崖。幾棟茅廬村寨。三五土雞埂上,金黃穀粒誰裁?徜徉山頂景觀臺,仿若置身仙界。
  • 孩子讀完《西江月》,卻問下雨天哪來的星星,多少家長都被問懵了
    真正的經典往往都是通俗易懂的,越是通俗的詩詞,越是容易在老少婦孺中廣泛流傳,南宋詞人辛棄疾的《西江月》,就是這樣一首朗朗上口、簡潔明快的詞作,也被選入了教材當中。但是,許多學生在讀完這首詞後,卻會產生一個疑問,其中的名句「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寫的是不是不符合大自然的規律呢?
  • 《西江月》作品,總戀枕衾遲起,窗紗日影欄杆
    》作品收稿:倚檻聞風 審稿:老雕01 西江月 冬日閒居(詞林正韻)作者:鄒子明(武漢)總戀枕衾遲起,窗紗日影欄杆。03 西江月 稽瓊新年有懷(詞林正韻)作者:趙文年(山東)窗外紅梅怒放,枝頭翠鳥爭鳴。又傳拍岸海濤聲。把酒心煩酩酊。椰羽風搖炫綠,鄉思年近難平。稽瓊家隔路千程,酒聚唯魂去敬。04 西江月 秋晨(詞林正韻)作者:張濤英(柳州)鳥語聲聲驚夢,晨光縷縷臨軒。
  • 辛棄疾與蘇軾的巔峰對決,悠然與悽然,誰的《西江月》更能打動你
    辛棄疾生活於南宋時期,一生致力於抗金復國,卻屢屢被奸臣陷害,閒居時期,他留下了不少想要一心報國的鐵血之作,"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而《西江月》,則是稼軒為數不多的田園之作,閒趣悠然,體現了他英雄柔情的一面。
  • 詞牌名,最美的詩.
    唐代無此詞牌,始於晏殊。  4:釵頭鳳。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後因陸遊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5:長相思。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6:醜奴兒。詞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