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俄羅斯間諜事件」 荷蘭海牙成「間諜之城」

2021-01-11 環球軍事

【環球時報報導 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海牙成新的國際間諜之城!」德國《焦點》周刊7日報導稱,荷蘭第三大城市海牙一直以「和平與正義之城」自居,但這個荷蘭政府所在地近日因「俄羅斯間諜事件」被媒體稱為各國間諜戰的新陣地。

荷蘭國防部長比傑維德4日稱,俄羅斯情報機構格魯烏(GRU)的四名特工因試圖對禁止化學武器組織進行黑客襲擊而被驅逐出境。這個四人小組被控將一輛裝滿電子設備的轎車停放在該組織大樓旁的一處停車場上,並試圖對該組織的計算機系統進行攻擊。此事引發了輿論對海牙目前形勢的種種猜測。

除了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國際法庭、國際刑事法院等都位於海牙。歐洲刑警組織、歐洲檢察官組織、國際反恐中心,北約通信與信息局也在附近。此外,荷蘭首相府、各國外交機構、國際非政府組織,以及各大國際公司等也駐地海牙。可以說,海牙形成了一個大型的「國際區」。

「海牙目前已是200個國際組織的駐地,成為新崛起的聯合國之城。」德國新聞電視臺稱,尤其是在國際法律及安全政策等領域,海牙具有很強的國際權威和話語權。「越來越多的間諜來到海牙,這裡儼然成為各國間諜部門鬥智鬥勇的前沿陣地」。

「冷戰又回來了!」德國《世界報》認為,在英國脫歐、川普執政美國等重大事件的影響下,布魯塞爾、海牙等擁有眾多國際組織的歐盟城市,越來越彰顯其重要性。不僅非西方國家加大了對這些城市的情報工作,歐盟官員甚至還懷疑英國、美國也在此窺探敏感信息。對於歐盟來說,朋友和敵人都是日常需要反間諜的對象。

相關焦點

  • 荷蘭情報部門定義兩名俄羅斯外交官為間諜並驅逐
    荷蘭國家情報局AIVD指兩名在荷蘭的俄羅斯外交官為間諜,該機構稱,他們在查找荷蘭高科技公司和機構的敏感信息。這兩人已被外交部宣布為不受歡迎的人,必須離開荷蘭。
  • 英俄"口水仗"未完 瑞士又插一腳:俄搞"間諜活動"
    據報導,俄羅斯外交部表示,瑞士近來毫無根據地指責俄羅斯在其境內加強情報活動和所謂「俄羅斯間諜」涉嫌針對瑞士極其重要基礎設施的非法活動,俄方要求羅西耶對此做出解釋。疑似俄羅斯刺探的瑞士化武實驗室(來源:法新社)瑞士《每日導報》和荷蘭《新鹿特丹商報》此前爆料稱,兩國早前聯手破獲了疑似俄羅斯間諜刺探瑞士「化武實驗室」的陰謀,而該實驗室專家調查了所謂的敘利亞化學武器攻擊事件和發生在英國索爾茲伯裡的前俄羅斯雙面間諜中毒事件
  • 間諜電報,南非的「斯諾登事件」
    多家情報機構捲入「間諜電報」事件。上起依次為美國中情局大廳、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局總部、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不久前,南非議會發生手機信號中斷事件,反對黨要求馬洛博下臺。上個月,半島電視臺等媒體又披露了長達128頁的「間諜電報」,更在南非掀起軒然大波。馬洛博對事件予以最強烈的譴責,並表示已啟動全面調查,但他儘量避免談及洩密事件所透露出的南非國家安全危機。
  • 「間諜」還是「質物」?
    「間諜戲」接連上演  2018年以來,俄羅斯與西方的「間諜大戲」接連上演。  3月4日,流亡英國的原俄軍官謝爾蓋·斯克裡帕爾與女兒在街頭散步時突陷昏迷,英國指責俄特工釋放神經毒氣搞暗殺。10月,荷蘭國防情報安全局宣稱4名俄軍總參情報總局間諜破壞「禁止化武組織」的網絡未遂,並將他們驅逐。11月9日,奧地利國防部宣布逮捕一名為俄羅斯工作的本國退役軍官。
  • 荷蘭以「竊取科技」為由驅逐兩名俄外交官,俄方:毫無根據
    據英國廣播公司12月11日報導,荷蘭情報機構宣稱,兩名在荷蘭擔任外交官的俄羅斯人將遭到驅逐,並指責其真實身份是「以高科技行業為目標」,為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工作的間諜。俄羅斯方面則表示,這些指控「毫無根據」,驅逐的決定是一種「挑釁」。
  • 俄羅斯「雙面間諜」遭毒殺身亡,看看歷史上的「雙面間諜」都是什麼...
    前一段時間,俄羅斯「雙面間諜」遭毒殺身亡,看到這裡小編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問題,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雙面間諜」?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的那些「雙面間諜」。這恐怕就是「雙面間諜」的最高境界了吧。2.哈塔·瑪麗,真名叫瑪格麗莎·赫特雷達·澤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荷蘭一直為中立國,作為荷蘭國民,瑪塔·哈裡能夠自由地來往各國之間。她也是20世紀初著名交際花,結識眾多的歐洲政要名流。
  • 倫敦成間諜雲集之城:吸引力猶如花蜜對蜜蜂
    (資料圖片)西媒稱,有些城市與間諜活動密不可分,這些城市中的咖啡館、旅館、公園、小巷間交換的情報曾改變了歷史進程。報導稱,在這個介於美國和歐洲之間的中間環節、世界金融之都,各大企業就像對待黃金那樣嚴守著商業機密。倫敦對間諜的吸引力猶如花蜜對蜜蜂一般,近年來,世界上其他地方發生的任何間諜事件聳人聽聞的程度都比不上2006年利特維年科遭毒殺案以及前不久發生在威爾特郡索爾茲伯裡市的俄羅斯前情報人員斯克裡帕爾及其女兒離奇中毒案。
  • ...反間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間諜|許佳瀅|臺灣間諜
    2014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簡稱:反間諜法)頒布施行。這既為反間諜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據,又為在隱蔽戰線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作出了具體的制度規劃,進一步推進我國反間諜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歐洲城市旅行 | 海牙,荷蘭皇家之城
    這個常識在荷蘭明顯行不通,因為荷蘭首都是阿姆斯特丹,但政治中心卻在海牙。荷蘭的中央政府、國會、外國使館及大批政府機構都設在海牙,連荷蘭國王常住地也在海牙,因此海牙才是荷蘭名副其實的政治中心。海牙為什麼會成為荷蘭政治中心呢?又為什麼在之前的首都爭奪中落選呢?故事要從海牙的特殊地位講起。
  • 間諜,間諜:英國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的秘密武器
    沃爾辛厄姆研究學者羅伯特·哈欽森指出,最多時在法國國內有12處安置了間諜的據點,此外還有德國9處、西班牙4處、義大利4處、荷蘭3處等,歐洲各國的主要城市和港灣都有精銳的英國間諜人員常駐,他們將各國形勢變化逐一整理匯報給沃爾辛厄姆。
  • 俄羅斯稱,一名涉嫌竊取機密軍事情報的日本間諜,在海參崴被捕
    2020年1月27日,多家俄國媒體引用俄聯邦安全局方面的消息稱,一名日本公民因試圖獲取有關俄羅斯軍力的機密材料,在海參崴(符拉迪沃斯託克)被警方逮捕。稍後,俄聯邦外交部發布的聲明,也佐證了上述事實。俄國外交部稱,這名日本公民於2019年12月25日被反間諜部門拘留。日本間諜的被抓可謂人贓並獲,他被捕時,正試圖獲取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軍事機密。在這之後,俄羅斯外交部緊急致電日本駐俄羅斯大使館,駐俄參贊被召喚至俄羅斯外交部,俄方因日本公民的非法行徑,向日方提出正式抗議。
  • 最美女間諜:因太漂亮,死後頭顱保存在博物館
    每個間諜都有傳奇的經歷。在間諜史上,女間諜往往比男間諜難。瑪爾塔·哈裡也是女間諜史上的傳奇人物。她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女孩,但她成了巴黎轟動一時的脫衣舞女,最後成了法國的替罪羊。即使她死了,她的經歷也被拍成了許多電影,可以評論。
  • 英國警方公布俄羅斯間諜中毒案兩名俄籍嫌疑人姓名
    英國警方公布俄羅斯間諜中毒案兩名俄籍嫌疑人姓名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8-09-05 18:19 來源:澎湃新聞
  • 奇妙的柏林間諜博物館
    冷戰時,柏林成為各種勢力的滲透中心,有著「間諜之都」之稱。所以後來的德國間諜博物館選擇於此,於2015年正式對外展出,重點是一戰二戰尤其是冷戰時期的一些間諜活動遺蹟。博物館入口處的全身檢查傳奇女間諜瑪塔·哈瑞寄存攜帶包裹,才能依次進入一扇只容一人的封閉玻璃門,高舉雙手被全身掃描。
  • 誰最有可能是間諜-揭開間諜的隱身面紗
    ☆ 神通廣大的記者  記者被稱為"無冕之王",因為其職業就是搜集社會上的各種信息,並與各色人物打交道。以記者為掩護身份,對間諜來說,如同猛虎添翼,既可以公開大膽地進行情報搜集,又不會引起人們的懷疑。著名的蘇聯間諜大師佐爾格,可以說是以記者為掩護身份的典型範例。
  • 東北軍逮捕並秘密處死日本間諜事件始末
    日本政府和日本軍部遂藉此事件向中國政府提出強烈抗議和無理要求,大造侵華輿論。這就是「中村事件」。當時在屯墾3團任少校團副的董平輿的兒子回憶了他所知道的「中村事件」。·興安屯墾區因地方重要,早就劃為了軍事禁區我家是長春人,我的祖父董耕雲是老同盟會會員。1917年,祖父曾到廣東參加孫中山先生召開的非常國會,後被孫中山先生派回東北,作為他和張作霖的聯絡代表。
  • 世界十大美女間諜色誘案
    美女西施是一位職業水準極高的間諜,比之後世的川島芳子之流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她所進行間諜活動的吳國,本已出了位軍事天才著《孫子兵法·十三篇》,其中一篇即講用間。孫子兵法十三篇都是站在戰略大局的高度上討論戰爭,用整整一部書的十三分之一來討論,可見其對間諜的重視以及研究的深度。可惜其對美女間諜沒有預見,估計也是「未見好色如好德者也」。
  • 俄羅斯逮捕的「美國間諜」持有多國護照,還是愛爾蘭公民
    據俄羅斯塔斯社1月5日報導,美國《華盛頓郵報》周五發表了一篇文章,稱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而在俄羅斯被拘留的保羅·惠蘭是愛爾蘭、加拿大、美國和英國的公民,其兄弟大衛·惠蘭證實了這一消息。大衛認為他兄弟「從未進行間諜活動」,「保羅一直試圖保護他人」。大衛稱,因為不懂俄語單詞,被關押在隔離審訊室的保羅拿不回自己的眼鏡,現在第一步就是要滿足他作為俄羅斯政府囚犯的需求,為其提供基本必需品。他表示,保羅現在可以接觸到一名翻譯,並有一名當地律師為其辯護。
  • 探訪「中俄間諜扎堆」牛排館 老闆說著說著想罵人
    「布魯塞爾活躍著250名中國間諜和200名俄羅斯間諜,他們常光顧在歐盟總部旁的一家牛排館和一間咖啡廳,對此要保持警惕……」本月上旬,有德國媒體這樣有鼻子有眼地渲染「中俄間諜」話題,並引發人們對布魯塞爾是否成為「歐洲新間諜之都」的議論。對這些捕風捉影、毫無根據的報導,中國駐歐盟使團已迅速作出駁斥。
  • 荷蘭海牙之初印象
    海牙是荷蘭南荷蘭省的省會,荷蘭的第三大城市,雖然海牙不是荷蘭的法定首都,但它卻是荷蘭中央政府所在地,荷蘭的國王在這裡居住和辦公,所有的政府機關和外國使館都設立在海牙。荷蘭當時的伯爵、德意志國王、羅馬帝國皇儲威廉二世在1248年的時候建立了海牙,但是他在加冕,卻在一場戰役中陣亡了,他建造的騎士館也沒有完工。海牙也因為和其他城市相比,影響力較小,沒有成為國家的首都,但是它這麼多年來一直延續著無首都之名的政府中心這一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