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數以百計,明清全盛時期,蘇州曾有園林達271處。目前蘇州保存完好的園林依舊有60多處,進入《蘇州園林》名錄的達到100多處。
在存世的這麼多園林中,滄浪亭在2000年作為蘇州古典園林擴展項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滄浪亭在蘇州中多園林中脫穎而出,成為人們遊覽蘇州園林的首選目的地之一呢?
蘇州現存最早的一座園林,蘇州園林中極少的水景在園外的設計,蘇州園林中最長的連廊,數量最多、最精巧的花窗形式,修竹品種最多的翠玲瓏……這一系列的不同,是滄浪亭上位的最主要因素。
蘇州現存最早的園林
滄浪亭是有據可查的蘇州現存最早的園林。
滄浪亭雖然歷史上幾經興廢,但園外的一池滄浪之水,園中心積土成山,壘山種樹,形成中間高、四周低,園外環水的主體格局,卻是從五代時期吳越的一個節度使孫承佑在此營建館池時就奠定的格局。之後北宋名臣蘇舜欽最終奠定了滄浪亭現有的完整園林布局。即便從北宋時期算起,滄浪亭也有了1200多年的歷史。
園外修池的獨特造園藝術
進入滄浪亭之前,你見到的是一片遼闊的水面,進入滄浪亭必須從一座石頭棧橋進入。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碧水繞於園外,這是滄浪亭與絕大多數蘇州園林不一樣的地方。
傳統的蘇州園林格局,大多把池塘置於園林中心。滄浪亭的這種獨特造園藝術,使得滄浪亭形成了一種悠遠開闊的視野,最終形成「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的獨特人文意境。
蘇州園林中最長連廊與精美漏窗
如果你是下雨天來到滄浪亭,你就能夠體會到,在園林中設置連廊的好處,這種最初用來遮蔽風雨的建築,因為滄浪亭高低錯落、曲折蜿蜒的地勢,形成了一種特有的園林建築韻律,而這條長廊從入口處的碑記廳,到園林深處的清香館、明道堂,再到滄浪之水的觀魚處和面水軒,從進園到出園,連廊就沒有斷過。
有連廊,必有漏窗,滄浪亭的漏窗之多,樣式之精巧,窗景之精妙,都是讓人心生敬佩之心的。
品級高妙的修竹
修竹,恐怕是江南園林不可或缺的造園元素,也是文人風骨的一種外在表現。
滄浪亭以翠玲瓏為中心,構建了一種以竹文化為主體的園景,不僅翠玲瓏內的花窗、門洞、家具都採用竹元素,在翠玲瓏周邊的院子裡,栽種了數量眾多的高品級修竹,湘妃竹、金鑲玉竹、紫竹、麻衣竹……幾乎蘇州園林中應有的珍貴竹品種,在這裡都有栽種。
滄浪亭除了上面這些亮點,其它如獨特的複式連廊設計,道光親書的「印心石屋」御筆石刻,清代名家顧汀舟所刻、594幅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人物平雕石像組成的五百名賢祠,都是不可錯過的蘇州園林瑰寶。
這樣的滄浪亭,你覺得能代表蘇州園林的成就了嗎?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