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去了一次杭州。周日,在景點雲集的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周邊,車山車海,被疫情憋壞的人們紛紛抓緊時間,好好享受這來之不易的明媚春光。
出個門玩一次麻煩嗎?肯定麻煩。首先是健康碼登記,一路上我已經記不清掃了多少健康碼,填寫了幾份申報表,從高速公路的服務站,到酒店入住,再到景區入口,路過幾個地方就要掃幾次碼,有時候為了在休息站上一次廁所,也要掃一遍當地的健康碼。所有人都在唯一的入口操作著手機,但也沒什麼牢騷,都安靜地配合著防疫工作人員開展每一項必要的舉措。
然後是景區入園,還要掃一個預約碼,不論是在上海還是杭州或是別的一些地方,許多熱門景區現在都採取預約制,每天控制人流量,所以要去必須趕早,否則沒預約上就有可能白跑一趟。但沒約上的遊客們也不氣餒,景區多著呢,一個不行就換一個。我看到,景區裡人流控制得不錯,沒有出現人山人海擁擠景象,但路上車很多,大家都在景區之間穿梭,就是辛苦了交警和協管員。
走進旅遊景點,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沐浴在春色中,呼吸著新鮮空氣,身邊遊客不多不少,足以給每個人留出一些個人空間。回想起兩個月前景區全部關閉、大家閉門不出時的心境,這樣的狀態令人無比嚮往,最簡單的出遊那時也成了奢望,如今想想真是恍若隔世。
鍾南山、張文宏這些專家曾提醒我們,不要認為抗疫會很快徹底結束,世界疫情不好,中國也很難獨善其身。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抗疫與正常生活的平衡點,我們正在摸索,所有人都從最初的恐慌中走出,開始接受現實,適應防疫、復工、生活的「新常態」。
接下來就是「五一」假日,我們要早做準備,為即將到來的出遊高峰制定各種舉措。其實,每到長假,各大景點人頭攢動,其實也失去了旅遊的意義。事實上,在不少國家,熱門旅遊景點早就實行了預約制。所以,讓預約、限流成為境內旅遊的「新常態」,是防疫的需要,也將給遊客更好的體驗。
李一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