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旅遊新常態,重啟快樂旅遊之路

2021-01-09 傍竹而居

詩與遠方,與時俱進。

當前,適應旅遊新常態,跟上旅行轉型期,調整心態,放寬心情,鬆弛心境,使旅遊不失本意,令旅遊不忘初心,讓旅遊伴歌而行,叫旅行更加快樂,許旅遊達到目的,脫胎換骨,重置旅遊攻略,刷新旅遊理念,轉變旅遊方式,是擺在遊客面前的新課題。

快樂,是旅遊最美的風景,欣賞,是旅行最愜意的體驗,放鬆,則是旅途最好的境界。旅遊行業日新月異,突飛猛進,順應時勢的發展,潛移默化中,是事實上的轉型期,形成了新的常態,如何適應,使旅遊變得輕鬆,讓旅程更加快樂,是旅遊新常態對遊客的刷新要求。

通過近幾年來馬不停蹄的自駕旅遊體驗,讓我們深深體會到,隨著朝陽產業旅遊業的異軍突起,旅遊業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小眾景點,經打造包裝後,聲名鵲起,成為新的網紅地,打卡點,許多旅遊規則、細節變化了;隨著電子科技的日新月異,景區管理模式與時俱進,不可同日而語,對遊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旅遊的管理方式變化了;隨著旅遊對象的洗牌變化,原來的老人團隊,老年人旅遊專列,單位組團,年輕人自由行,到現在的全民動員,全體參與,自駕遊,家庭遊,自由團遊,說走就走遊,旅遊演變為全員化發展模式,旅遊的組團方法變化了;隨著旅遊方式的轉移,已由景點的遊覽拍照,逐漸演變為徒步探險穿越,拍星空,攝金山,旅遊,已是人們生活創新的重要領域,旅遊的行為變化了。

但是,旅遊轉型,尚沒能做到無可挑剔,許多內容仍需規範和完善,遊客偶遇,要以平常心看待,並不斷適應和契合。具體而言,旅遊新常態的主要體現,大致可概括為:

一是擺渡性交通運作。遊客到達景區門口,往往距離核心景點,還有一二十公裡,甚至幾十公裡,但旅遊大巴、自駕車輛不能入內,只能繳交交通費用,少的幾十元,多者一兩百元,乘坐景區的擺渡車方能入內,美其名曰好管理,能停車,不擁堵,講安全,還環保,不誤遊,現在的大型景區基本上大至如此,交通擺渡費是必須要交的,不必大驚小怪。印象中,2017年5月到黃河九曲第一灣,長驅直入,景區觀景臺停車即可觀景,2018年8月再去,遊客服務中心建到10公裡之距的唐克鎮了。

二是電子性運營管理。電子科技的高度應用,引入景區管理,就是門票銷售、人員身份、信息識別、流量統計、安全監控等的一體化,許多景區已經實行無人售票,關注公眾號、遊客服務中心掃二維碼,手機網上預約門票,這是大勢所趨,必然要求,而不少的老年遊客,實踐中,已經顯得無所適從。前段時間,到貴州馬嶺河峽谷旅遊觀瀑,就有三位老者聽說門票免費,直接闖卡,攔下,提示要手機預約,老人表示不會,拿出手機給工作人員操作,老人機,令人哭笑不得,最後喊來一工作人員,用工作人員手機綁定預約,最後刷身份證才能過卡。

三是挑戰性自駕旅遊。旅遊出行,除了報團出行,發展到了越來越多的自駕遊,時間的隨意性,觀景的任意性,拍攝的等候性,節奏的掌握性,在小汽車普及每家每戶的今天,在公路交通條件非常發達的現在,在深度遊覽、遊全遊透理念主導下的當今旅遊市場,在家庭觀念、全家享受的共識下,自駕遊成為很多人的不二選項,一輛小汽車,承載著一家三代人的夢想、歡樂、和諧、節約與滿足,旅遊走起。

四是季節性探險徒步。人們旅遊,已經不再僅僅是滿足於觀景拍照,同時還考慮健身徒步,或者穿越探秘,一般性的行、觀、拍、玩,不再是簡單唯一的選項,野外選擇人跡罕至的線路,背著帳篷,扛著相機,帶著乾糧,堅定地邁出步伐,扎進深山野嶺,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頭枕大地,仰望星空,拍攝星軌,與夢想中的夜空,來個零距離的接觸。比較經典的有洛克線、貢嘎大環線、喀納斯環線、四姑娘山線、岡仁波齊轉山線等。

五是媒體性信息誤導。當前環境,自媒體後來居上,高度發達,而老百姓的許多新聞、事件、觀點、輿論、信息等都來於自媒體,但自媒體是新生事物,幾年來異軍突起的產業,還不夠完善成熟,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審核把關標準或許缺失,因此,不可避免地產生錯誤信息,混淆視聽,非主流性,負面導向,引起遊客大呼上當。如前段時間,廣西高峰森林公園網上發布信息,稱微信轉發其廣告可享受免費政策,結果免費的是一個價值為9.9元的觀景平臺,其它正常收費,還有,就是時不時出現的低價旅行體驗團的信息廣告等,真假難辨,無所適從,喜憂參半。

六是變相性收取費用。有相當一部分景點,因為基礎設施過於落後,遠遠達不到景點配套設施建設的標準要求,應該是不能開張迎客收費的,但當地村民自發組織起來,把村民的馬匹集中一起,搞起旅遊服務,自定收費項目與標準,搞起粗放型的旅遊,組織一些水軍,在自媒體等上發布信息,只往好的方面說,不足部分卻故意忽略不寫,上景點的路只有馬路,沒有人路,偏偏就忽略不說,許多遊客慕名前來,入景點收環境衛生費,不說門票。如黨嶺景點、貢嘎冷嘎措景點等。

七是商業性古鎮蛻變。古城旅遊,古鎮體驗,是許多人對古蹟的旅行情懷,覓一建築保留完整,人文古風撲實,民宅風情脫俗之古城,原汁原味,不加雕飾,沒有包裝,且行且收穫,且行且感悟,且行且珍惜的旅遊,恐怕沒有了,已經很難了,舉目張望,屈指數來,那個古城不搞商業化,那個古鎮不過度開發,那個古村不經過包裝,那個古渡不全新提升。

但是,古鎮旅遊開發的目的,就是展現當地的風土人情,通過展示,增進人文交流,增加百姓收入,增進社會發展,從這個角度,古城高度商業化也無可厚非。只是,不能步吉首鳳凰古城、無錫蕩口古鎮的後塵。林林總總,千姿百態,不一而足。

在旅遊行業這樣的新常態、新背景、新形勢下,如何重啟快樂旅遊的旅程,實現旅遊與愉快的雙贏,適應旅遊行業的轉型變化,成為遊客的新考驗,應考慮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是人員組成上要新老搭配,熟悉掌握智能科技操作。如網上預約門票、住宿等,電子科技介入景區管理,提高旅遊運營效率,這是好事,大勢所趨,如何適應,特別是沒有導遊帶隊的自駕遊,確實對操作的具體細節,不甚了了,因此,到了景區門口,才知道老驢友碰到了新問題,一不小心,就會誤了行程,毀了心情。因此,今後的旅遊活動,組隊時就要注意新老搭配,老人貢獻經驗,擺脫困境,處置問題,新人操弄電子,預約門票,預訂住宿,各展所長,各呈所能,相得益彰,促進旅程和諧舒暢順利。

二是旅遊項目上要量力而行,按照身體健康狀況行動。如徒步穿越項目,這是幾年來興起的旅遊項目,含意志、體力、探險、刺激等因素,深得資深驢友的青睞,岡仁波齊轉山等徒步,以上年紀的旅遊達人為主,而沙漠穿越,則以較為年輕的對象為主,此類旅行,要三思而行,應做好充分的各種準備,確保萬無一失,要求量力而為,根據身體狀況,體質情況,病患情況,不冒險,不僥倖,情況不明決心大,這是大忌。南京女大學生黃某單人徒步可可西裡的悲劇,剛發生不久。

三是旅遊信息上要注意甄別,認真分析廣告背後真相。虛假信息的問題,對於網上亦真亦假的諸多信息,要反覆揣摩,認真分析,注意交流,溝通諮詢,透過表面現象看本質,天上不會無緣無故掉陷餅,天下不會有免費的午餐,事出蹊蹺必有妖,清醒認識,這才不至於上當受騙,不往坑裡跳,不然被人賣了,還幫人家數錢,不被後續的坑坑窪窪尷尬行程,而影響旅遊的愉快心情。

四是景點偏遠的要勇於克服困難,小心應對人少景美的艱苦旅程。如小眾景點基礎設施落後,但其景色確實很美,由於山高路遙,開發成本很大,基礎設施建設非常落後,還不具備開放迎客的條件,於是當地村民自發組織,自營自收,相當粗放,總體基本上是管理混亂,秩序從無,制度缺失,遊客擔心,全程就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沒有安全感,沒有保障感,沒有踏實感,一但發生事故,將不堪設想,萬劫不復。這些景點,旅遊環境真的不敢苟同,如上黨嶺的步行道、上冷嘎措的人行步道,全變成馬路,馬的排洩物鋪滿小道,經年累月踩踏後,黑漿臭水,人只能沿著旁邊,覓乾淨之地落足,深一腳,淺一腳,艱難行進,除了克服困難,迎難而上,別無選擇。

五是古鎮商業化要見怪不怪,有所側重地探索古鎮人文。對於古城古鎮的去原始化,高度商業化,除了門票覺得不值,不值的還有千篇一律的小食美食、手工業品、紀念小商品等,從另外的角度看問題,在見識琳琅滿目的小工藝品的同時,也見到了不少的傳統品牌,傳統工藝,傳統製作,應該說還是有所收穫的,更大的收穫,就要求會玩,事前做好攻略準備,事中深入小巷深處,事後回憶回味細品,還是可以了解到古城的曾經輝煌,了解到古鎮的滄海桑田,了解到古村的歷史變遷,從而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人文風情,文化底蘊。

六是收費上要明白交費,諮詢有關政策弄清依據。如碰到變相收費的,一般要求收費必須有依據,有正規票據,才能收費,但一些偏遠景點,穿村過寨,詢問其收費依據,說不收門票,但過境停車,打擦邊球,收衛生管理費、停車費等,似乎也說得過去,千裡迢迢而來,為了區區一二十元的費用,就打道回府,不很值得,對於高昂的收費項目,就必須據理力爭了,或舉報當地物價、旅發委部門,合理解決,不能低三下氣的遷就,有償服務的,就看討價還價的本領了。

轉型期的旅遊行業新常態,需要我們遊客因地制宜,因事施策,因勢利導,調整心態,積極探索,有所為有所不為,為健康、快樂、愜意的旅遊而勇敢地走向詩與遠方。

轉型期形成的旅遊新常態,大家做好思想準備了嗎,大家有應對之策了嗎,大家會如何適應了嗎。

適應旅遊新常態,是得到心裡希望的、想要的旅遊樣子的必由之路。

相關焦點

  • 適應旅遊新常態,重啟快樂旅遊之路
    當前,適應旅遊新常態,跟上旅行轉型期,調整心態,放寬心情,鬆弛心境,使旅遊不失本意,令旅遊不忘初心,讓旅遊伴歌而行,叫旅行更加快樂,許旅遊達到目的,脫胎換骨,重置旅遊攻略,刷新旅遊理念,轉變旅遊方式,是擺在遊客面前的新課題。
  • 全球戰疫:馬來西亞經濟「重啟」首日:「我們都要適應生活新常態」
    5月4日,是馬來西亞中央政府放鬆「行動限制令」,「重啟」大部分經濟、社會活動的第一天。走上吉隆坡街頭,可以發現街頭車流較前有所增加。中新社記者 陳悅 攝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馬來西亞經濟「重啟」首日:「我們都要適應生活新常態」中新社吉隆坡5月4日電 題:馬來西亞經濟「重啟」首日:「我們都要適應生活新常態」中新社記者 陳悅5月4日,是馬來西亞中央政府放鬆
  • 特稿:如履薄冰 艱難「重啟」——全球旅遊休閒及餐飲行業復工復產「掃描」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特稿:如履薄冰 艱難「重啟」——全球旅遊休閒及餐飲行業復工復產「掃描」新華社記者何夢舒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帶來生命之殤,亦造成生計之困。病毒肆虐,各國被迫按下「暫停鍵」,經濟商業活動大面積停擺,全球旅遊、餐飲、休閒娛樂等行業遭受巨大衝擊。在嚴格防控措施下,多地疫情從頂峰迴落,復工復產潮隨之到來。
  • 海航旗下金鹿公務拓展市場適應經濟「新常態」
    活動現場 9月10日,由金鹿公務、《財經》雜誌主辦、海航旅遊集團協辦的「新常態 新機遇」2014夏季達沃斯主題晚宴在天津唐拉雅秀酒店舉辦。海航集團董事局董事、海航旅遊集團董事長張嶺致開幕詞,馬駿、馬蔚華、陳章良、李稻葵、李鐵等經濟界知名人士共聚一堂。
  • 如履薄冰 艱難「重啟」——全球旅遊休閒及餐飲行業復工復產「掃描」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記者何夢舒)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帶來生命之殤,亦造成生計之困。病毒肆虐,各國被迫按下「暫停鍵」,經濟商業活動大面積停擺,全球旅遊、餐飲、休閒娛樂等行業遭受巨大衝擊。在嚴格防控措施下,多地疫情從頂峰迴落,復工復產潮隨之到來。人們希望,這個夏天能為「寒冷」的經濟帶來溫暖。
  • 新民隨筆丨旅遊「新常態」
    走進旅遊景點,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沐浴在春色中,呼吸著新鮮空氣,身邊遊客不多不少,足以給每個人留出一些個人空間。回想起兩個月前景區全部關閉、大家閉門不出時的心境,這樣的狀態令人無比嚮往,最簡單的出遊那時也成了奢望,如今想想真是恍若隔世。
  • 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舉辦主題論壇 探索疫情背景下旅遊業的新常態
    「疫情背景下旅遊業的新常態」論壇現場 供圖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宋姝君):9月5日,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大會舉辦了兩場主題論壇,在主題為「疫情背景下旅遊業的新常態」的論壇上,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總裁兼執行長格洛麗亞·格瓦拉以視頻的形式作主旨發言。她表示,30年來,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進行了大量研究,衡量了世界上185個國家的旅行和旅遊業對經濟的影響。結論顯示,旅遊業貢獻了全球百分之十的國內生產總值。「很遺憾,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業造成了嚴重衝擊。
  • 中國發力旅遊重啟
    中外旅遊業者合作交流、提振信心、創新求變,共同迎接世界旅遊業的重啟。活力依舊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旅遊服務專題展示了旅遊復甦振興中的精彩,中國旅遊活力強勁,耀眼綻放。為推動全球旅遊復甦,必須堅持疫情防控與旅遊重啟並重,加快構建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旅遊產業形態和管理模式,全面促進世界旅遊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旅遊城市和旅遊企業應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建立全球性安全信息資料庫和應對危機國際服務平臺,及時分享目的地、公共衛生、安全管理、旅遊產品等相關信息。
  • 讓旅遊在重啟升級中煥發新活力
    我們的父輩可能未曾想到過,時代的發展進步是如此迅捷,旅遊這種在當年看似距離普通人生活遙不可及的奢侈品,現如今成為很多人的剛需,不光是年輕人喜歡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老年人也紛紛開啟「夕陽團」,趁著還能走得動,多去幾個地方,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旅遊旺季各大景點的人山人海,高速路變成停車場,雖然各種亂象頻出,但是旅行產業的迅猛發展是毋容置疑的,也為經濟發展增加了強勁動力。
  • 東方時評丨讓「有序開放、預約旅遊」成新常態
    作者:付 彪 來源:其他 選稿:鬱婷藶為適應國慶中秋假期遊客遊覽和景區的接待需求,文化和旅遊部近期將旅遊景區的接待遊客量從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地景區在恢復開放中,按照「限量、預約、錯峰」的要求,推進實施門票預約制度,目的是在限制人流、提振消費、優化體驗之間找到平衡點。業內人士認為,這不只是適應疫情防控「非常態」之舉,更契合智慧旅遊發展趨勢,或將成未來新常態。
  • 香港將重啟旅遊市場推廣
    據新華社香港9月15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主席彭耀佳15日表示,旅發局將逐步重啟本地及客源市場的旅遊推廣,以短、長期策略重振香港旅遊業。香港特區政府日前表示,已與11個國家商討落實「旅遊氣泡」,希望疫情好轉及檢測能力提高時,可早日恢復互相往來。
  • 如履薄冰 艱難「重啟」
    在法國巴黎,比薩克餐廳的老闆達米安·布迪耶簡化了菜單,主推簡餐和外賣,以提高營業額,因為「只有重新開門,餐廳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在德國柏林,一家主打「養生菜」的餐館推出素食「新冠餐」,吸引了一些新顧客。泰國旅遊業尚未對國際遊客開放,政府通過發放酒店、餐館、機票優惠券以及獎勵抗疫前線醫務人員旅遊等方式,刺激國內旅遊。
  • 泰旅局助力中泰旅遊業者 適應疫後「新常態」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緩解,國內旅遊行業的整體復甦態勢喜人,這也讓一些疫情相對平穩的國家開始為疫情後重新接待中國遊客做準備。泰國國家旅遊局(以下簡稱"泰旅局")為保證疫情後遊客的安全與健康,幫助泰國旅遊業者適應疫後"新常態",做出一系列努力來推動泰國旅遊業復甦。
  • 讓「有序開放預約旅遊」成為常態
    本報特約評論員今日社評讓有序開放、預約旅遊成為常態,需要從根本上增強旅遊經營者提供優質服務的積極性。旅遊經營者和管理部門要動態發布旅遊消費提示,讓遊客出行前就能得到相關信息,以合理選擇出遊目的地和路線。要創新旅遊產品,合理設計體驗項目,加強交通流量、景區流量監控。廣大遊客也應主動適應這一變化,讓預約旅遊成為一種消費習慣。
  • 南美僑報網:巴拿馬推「新常態」計劃 分階段重啟經濟
    中國僑網5月13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編譯報導,巴拿馬政府宣布,從5月13日起分6個階段逐步恢復各類經濟活動,巴拿馬國家經濟將自此步入「新常態」。巴拿馬《星報》5月11日報導,巴拿馬工商部(MICI)部長拉蒙馬丁內斯(Ramón Martínez)解釋,基於對新冠疫情及其對國家經濟影響程度的評估,政府為恢復國家經濟制定「新常態」計劃。
  • 重啟旅遊 再創繁榮
    作為服貿會期間舉辦的四場高峰論壇之一,本次大會是服貿會期間唯一由國際組織主辦的會議,以「重啟旅遊,再創繁榮」為主題,50餘位演講嘉賓共探防疫常態化之下旅遊行業的發展。這次會議是在全球疫情防控和旅遊重啟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對於促進世界旅遊合作發展,提振世界旅遊發展信心,再創世界旅遊繁榮發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 湖南:旅遊新常態 遊客新期待
    旅遊新常態 遊客新期待 ——三大關鍵詞透視「五一」假期湖南旅遊市場 今年「五一」假期,是近年來首個放假5天的「五一」,也是常態化疫情防控後首個傳統旅遊高峰節慶。 這個「五一」,湖南旅遊市場有什麼特點?遊客有何新體驗?旅遊業復甦蘊藏哪些新希望?
  • 新常態下聚焦玉山旅遊大發展
    為做強旅遊產業,玉山堅持繼承和弘揚文化傳統,堅持延續名城風貌特色,高起點編制旅遊規劃、高標準建設精品景區、高品位開闢城區旅遊、高水平發展旅遊業態,精心規劃和建設人文景觀,開發精品路線,培育精品景點。 旅遊項目有序建設。近年來,玉山縣緊緊抓住國家和省、市加快發展旅遊產業的良好機遇,精心論證儲備一批具有示範效應和產業拉動作用的文化旅遊產業項目。
  • 香港將重啟旅遊推廣 重振本地旅遊業
    新華社香港9月15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主席彭耀佳15日表示,旅發局將逐步重啟本地及客源市場的旅遊推廣,以短、長期策略重振香港旅遊業。香港特區政府日前表示,已與11個國家商討落實「旅遊氣泡」,希望疫情好轉及檢測能力提高時,可早日恢復互相往來。
  • 紹興柯橋按下旅遊「重啟鍵」跟著「蘭小白」遊浙東唐詩之路
    作為水鄉,柯橋的鑑湖水釀出了純樸的紹興老酒,催生了天下第一行書,奠定了賀知章與李白的深厚友誼,柯橋,這裡也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打卡點。此次活動,以柯橋的「水」元素作為講好柯橋文旅故事的起點,以紹興文旅IP「蘭小白」發布為契機,在線邀客體驗柯橋區全域旅遊酷玩消費季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