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位於全球八條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通道之上,每年秋冬季節,大量越冬水鳥過境或在安徽越冬,總數達20萬隻以上。而合肥位於江淮之間,溼地資源豐富,歷來備受眾多鳥類青睞。
近日,有鳥類愛好者在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溼地保育區拍攝到正在遷徙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頭鶴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白琵鷺,這不僅是自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建設以來首次發現白頭鶴在公園棲息,也是合肥今年第一次記錄到白頭鶴的身影。
孫葆根是一名拍鳥愛好者,11月17日7時,他帶上攝影設備前往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拍攝遷徙的候鳥。兩隻漫步在灘涂中的「大鳥」引起他的注意。這兩隻鳥灰衣素裳,頭頸雪白,眼睛前面和額部還長有黑色的羽毛,孫葆根誤以為是丹頂鶴,連忙按下了快門,一連拍攝了數十張。
隨著鏡頭拉近,孫葆根發現這兩隻「大鳥」似乎不是丹頂鶴,仔細對比圖片後,他發現這兩隻鳥原來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世界瀕危鳥類白頭鶴。除了白頭鶴,當天孫葆根還在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觀測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17隻,白琵鷺4隻。
白頭鶴為何會選擇董鋪水庫臨停落腳呢?針對這個問題,記者找到了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副會長虞磊,虞磊告訴記者,白頭鶴為大型涉禽,常棲息於河流、湖泊的岸邊泥灘、沼澤和蘆葦沼澤及溼草地中,喜食水草的根莖,屬於全球瀕危鳥類。
「絕大部分的白頭鶴越冬地在日本,少部分白頭鶴會前往長江中下遊的湖泊越冬。」虞磊表示,白頭鶴屬於候鳥,每年冬季都要飛越千山萬水,到溫暖的地方去越冬。這一路上,鳥兒們要克服重重困難,才能到達終點。在漫長的旅途中,它們會把一些環境好、幹擾少、食物豐沛的地方作為中轉站,然後繼續南下。
據了解,每年的11月—12月是白頭鶴越冬遷徙的季節,待天氣暖和後,第二年的3月—4月,白頭鶴又會從越冬地前往中國內蒙古、烏蘇里江流域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繁殖。「合肥曾記錄過白頭鶴,不過今年還是第一次發現。」虞磊說,白頭鶴的種群受繁殖地和越冬地影響,分布分散,數量有限,需要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更好地留住這些鳥兒。
對此,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是一個自然性的保護公園,日常工作主要圍繞自然保護、水源保護等開展生態保護工作。未來的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將建有宣教展示區,開展以溼地資源為基礎的科普宣教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