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鶴今年首次現身合肥 安徽位於「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通道

2020-12-14 安徽網

安徽位於全球八條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通道之上,每年秋冬季節,大量越冬水鳥過境或在安徽越冬,總數達20萬隻以上。而合肥位於江淮之間,溼地資源豐富,歷來備受眾多鳥類青睞。

近日,有鳥類愛好者在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溼地保育區拍攝到正在遷徙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頭鶴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白琵鷺,這不僅是自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建設以來首次發現白頭鶴在公園棲息,也是合肥今年第一次記錄到白頭鶴的身影。

孫葆根是一名拍鳥愛好者,11月17日7時,他帶上攝影設備前往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拍攝遷徙的候鳥。兩隻漫步在灘涂中的「大鳥」引起他的注意。這兩隻鳥灰衣素裳,頭頸雪白,眼睛前面和額部還長有黑色的羽毛,孫葆根誤以為是丹頂鶴,連忙按下了快門,一連拍攝了數十張。

隨著鏡頭拉近,孫葆根發現這兩隻「大鳥」似乎不是丹頂鶴,仔細對比圖片後,他發現這兩隻鳥原來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世界瀕危鳥類白頭鶴。除了白頭鶴,當天孫葆根還在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觀測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17隻,白琵鷺4隻。

白頭鶴為何會選擇董鋪水庫臨停落腳呢?針對這個問題,記者找到了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副會長虞磊,虞磊告訴記者,白頭鶴為大型涉禽,常棲息於河流、湖泊的岸邊泥灘、沼澤和蘆葦沼澤及溼草地中,喜食水草的根莖,屬於全球瀕危鳥類。

「絕大部分的白頭鶴越冬地在日本,少部分白頭鶴會前往長江中下遊的湖泊越冬。」虞磊表示,白頭鶴屬於候鳥,每年冬季都要飛越千山萬水,到溫暖的地方去越冬。這一路上,鳥兒們要克服重重困難,才能到達終點。在漫長的旅途中,它們會把一些環境好、幹擾少、食物豐沛的地方作為中轉站,然後繼續南下。

據了解,每年的11月—12月是白頭鶴越冬遷徙的季節,待天氣暖和後,第二年的3月—4月,白頭鶴又會從越冬地前往中國內蒙古、烏蘇里江流域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繁殖。「合肥曾記錄過白頭鶴,不過今年還是第一次發現。」虞磊說,白頭鶴的種群受繁殖地和越冬地影響,分布分散,數量有限,需要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更好地留住這些鳥兒。

對此,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是一個自然性的保護公園,日常工作主要圍繞自然保護、水源保護等開展生態保護工作。未來的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將建有宣教展示區,開展以溼地資源為基礎的科普宣教展示。

相關焦點

  • 「國寶」白頭鶴現身大連(圖)
    記者 谷國強 攝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都屬於「國寶」,我市冬季最耀眼的明星是金州灣的白尾海雕和旅順張家村的東方白鸛。但今冬將不再是雙雄爭霸,而是三劍客爭鋒。因為同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的白頭鶴現身我市,必將再次掀起觀鳥熱潮。  昨日上午,當記者與部分鳥類觀察人員來到瓦房店三臺溼地時,只見一群群灰鶴在溼地中上下翻飛,一派生機盎然。
  • 白頭鶴與北朱雀兩種稀奇鳥兒接連現身慈谿海邊
    白頭鶴與北朱雀   兩種稀奇鳥兒接連現身慈谿海邊  本報訊 真巧,上個雙休日,竟然有兩種罕見的鳥兒接連現身慈谿海邊,而且都被寧波的攝影師用「大炮」(超長焦鏡頭)記錄下來了。這兩種鳥分別是白頭鶴與北朱雀,前者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後者是寧波鳥類新記錄。
  • 安徽總共有多少種鳥?聰明的你知道嗎
    越冬水鳥數量創歷史新高  安徽山川秀美,鳥類資源豐富。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林業局了解到,我省鳥類已知有17目55科354種,約佔全國鳥類種數的29.5%。其中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2種,二級保護鳥類53種,另有26種被列為省一級保護鳥類,47種列為省二級保護鳥類,代表性鳥類有鸛類、鶴類、雉類、猛禽等。
  • 綠會代表將應邀出席首屆「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鴴鷸類科學會議...
    首次鴴鷸類遷徙路線科學會議邀請到5位來自荷蘭、中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鳥類生態研究專家。其中,主題報告人包括著名鴴鷸類專家荷蘭瓦格寧根教授、荷蘭皇家藝術和科學院院士特尼斯·皮爾斯馬(Theunis Piersma)和復旦大學馬志軍教授等人。本次會議由韓國國家生態研究所主辦。
  • 各種珍稀鳥類集結臥龍湖 罕見沙丘鶴青頭潛鴨現身
    三月沐風,秋冬時節南遷的候鳥,又開始了北飛之旅,臥龍湖也迎來了它的候鳥遷徙季。在臥龍湖自然保護區,成群的白鶴時而聚集覓食,時而迎空飛舞,為這片沉寂了一個冬季的溼地,增添了勃勃生機。目前,全球15種鶴類中在中國遷徙的就有9種,而每年來臥龍湖自然保護區的則有白鶴、丹頂鶴、白頭鶴、白枕鶴、灰鶴、蓑羽鶴等6種鶴類。近日,巡護人員在湖區內又發現了4隻沙丘鶴的身影,這引起了相關專家的注意。沙丘鶴也叫棕鶴、加拿大鶴,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和華盛頓公約保護的瀕危鳥類,在國外分布於俄羅斯、加拿大等國。
  • 各種珍稀鳥類集結臥龍湖 罕見沙丘鶴青頭潛鴨現身
    三月沐風,秋冬時節南遷的候鳥,又開始了北飛之旅,臥龍湖也迎來了它的候鳥遷徙季。 在臥龍湖自然保護區,成群的白鶴時而聚集覓食,時而迎空飛舞,為這片沉寂了一個冬季的溼地,增添了勃勃生機。
  • 安徽總共有多少種鳥?聰明的你知道嗎
    越冬水鳥數量創歷史新高  安徽山川秀美,鳥類資源豐富。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林業局了解到,我省鳥類已知有17目55科354種,約佔全國鳥類種數的29.5%。其中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2種,二級保護鳥類53種,另有26種被列為省一級保護鳥類,47種列為省二級保護鳥類,代表性鳥類有鸛類、鶴類、雉類、猛禽等。
  • 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青年論壇│綠會國際部受邀參會
    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青年論壇│綠會國際部受邀參會 2020-12-02 2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肥首次發現!
    四種鸊鷉[pì tī] 齊聚巢湖首次記錄到多種水鳥12月7日下午,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在濱湖溼地森林公園觀鳥。副會長虞磊告訴記者,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這四種鸊鷉水鳥齊聚巢湖。而角鸊鷉和黑頸鸊鷉更是首次在合肥被記錄到。今天下午,虞磊等人在巢湖發現了角鸊鷉一隻,黑頸鸊鷉兩隻,這對於合肥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來說,都是極為珍貴的。
  • 綠會代表將應邀出席首屆「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鴴鷸類科學會議...
    首次鴴鷸類遷徙路線科學會議邀請到5位來自荷蘭、中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鳥類生態研究專家。其中,主題報告人包括著名鴴鷸類專家荷蘭瓦格寧根教授、荷蘭皇家藝術和科學院院士特尼斯·皮爾斯馬(Theunis Piersma)和復旦大學馬志軍教授等人。本次會議由韓國國家生態研究所主辦。
  • 候鳥遷徙,一場生命的旅程(視頻)
    在數百年熟悉的遷徙通道中,鳥兒們以追逐生命的旅程揭開了春天最美的畫卷。對於鳥類,這些唯美的遷徙圖景背後其實是一場場艱苦卓絕的旅程。年復一年,無數的鳥兒因為暴風雨的襲擊而隕落在某個不知名的角落,或因精疲力竭跌落翻滾的海洋深處;或因饑寒交迫和非法獵殺,生命驟然消逝……鳥類為何要義無反顧地遷徙?
  • 鳥類遷徙路上的「加油站」——上海崇明東灘重建之路
    新華社上海4月23日電 鳥類遷徙路上的「加油站」——上海崇明東灘重建之路新華社記者杜康4月份,上海崇明東灘溼地植物返青,蘆葦又拔高了一節。大批大濱鷸從澳大利亞飛過來,在這裡停留休整幾天後,動身繼續飛向西伯利亞。崇明東灘溼地,這一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又煥發了生機。
  • 10月目的地清單 | 秋天,去溼地觀察遷徙中的候鳥
    在我國,候鳥遷徙路線主要有東部、中部和西部 3 條路線。其中,東亞-澳大拉西亞遷徙路線是一條主要路線。每年,為了越冬的候鳥們沿中國東部沿海向南遷飛至華東和華南,遠至東南亞各國,或由俄羅斯東部途經中國向東南亞至澳大利亞遷徙。候鳥們的痕跡遍布我國大大小小的溼地,而溼地又為候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供它們停歇補給。如今,那裡也成為了觀鳥和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 剛剛,合肥首次發現!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副會長虞磊告訴記者,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這四種鸊鷉水鳥齊聚巢湖。而角鸊鷉和黑頸鸊鷉更是首次在合肥被記錄到。今天下午,虞磊等人在巢湖發現了角鸊鷉一隻,黑頸鸊鷉兩隻,這對於合肥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來說,都是極為珍貴的。
  • 世界最稀有鳥類之一、極危物種勺嘴鷸現身溫州灣!
    2019-04-17 07:14 | 溫州新聞客戶端眼下正值候鳥春季遷徙季節,多年未見的國際明星候鳥、世界極危物種勺嘴鷸再次現身溫州灣。溫州位於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上,溫州灣被國際鳥盟列為重要鳥區,每年都迎來眾多珍稀水鳥越冬。據溫州野鳥會近年記錄統計發現,作為浙江省內最優質的水鳥棲息地之一,溫州灣溼地每年能記錄到的遷徙及越冬水鳥有一百多種,十多萬隻。
  • 北京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共監測上百萬隻鳥類
    記者5日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目前北京已進入候鳥遷徙高峰期,截至2月底,全市88個候鳥監測站共監測到鳥類上百萬隻,較去年同期增加30多萬隻。今春,北京的候鳥遷徙時間相對較早。在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監測人員2月下旬就監測到大天鵝、灰鶴、豆雁、赤麻鴨、綠頭鴨等前來栖息,其中灰鶴數量達上千隻。
  • 黑鸛、䴉嘴鷸……京郊生態變好,罕見鳥類現身
    今年受疫情影響,河邊人少了,黑鸛也敢大規模聚集了。20年前,拒馬河邊只有三五隻黑鸛,如今高峰時已達70隻左右。黑鸛還從房山擴散到門頭溝、大興、海澱等區,北京市的黑鸛已達上百隻。隨著京郊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䴉嘴鷸這才現身。為什麼只有一隻?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介紹,「不合群」是䴉嘴鷸的生活習性,「它們喜歡獨來獨往。」據野保隊員觀測,清水河一帶有三四隻。
  • 雙臺河口溼地——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中轉站
    遼寧雙臺河口溼地是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中轉站,是中國溫暖帶最年輕、最廣闊、保護最完整的溼地,被稱為「鳥類的國際機場」 。遼寧雙臺河口溼地(簡稱雙臺河口溼地)位於遼寧省遼東灣北部,距盤錦市區 35km。有 118km 長的海岸線。
  • 黑龍江省伊春「中國白頭鶴之鄉」新青國家溼地公園,孩子遊玩好去處
    黑龍江省伊春"中國白頭鶴之鄉"新青國家溼地公園,孩子遊玩好去處,這裡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黑龍江省伊春"中國白頭鶴之鄉"新青國家溼地公園,孩子遊玩好去處,一進門是一個大池塘,池塘裡有荷花,這裡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 遂川千年鳥道,鳥類南北遷徙黃金通道
    「千年鳥道」,是我國3條鳥類南北遷徙大通道中的中部通道,也是國家區劃的羅霄山國家森林步道中最具特色的地段之一。        萬鳥嶺位於營盤圩的西部,距圩鎮不到5公裡,這裡能清晰地俯瞰營盤圩這個江西省海拔最高的高山小鎮全貌,全國鳥類環志中心營盤圩鳥類環志站就坐落在嶺下的省道邊上。        萬鳥嶺海拔1200-1500米,是一條長約1.5公裡,自南往北漸次升高的狹長山崗。沿著山崗小路,一路可以看到路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坑,小的約四五個平方米,大的有10平方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