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以來,大家已經習慣了出門戴口罩,因為戴口罩是對自己的安全防護,也是對他人安全的負責。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制定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也明確,在中、低風險地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建議應隨身攜帶口罩。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需要戴口罩。而高鐵二等座的座位距離都小於1米,乘客應該佩戴口罩,但途中如果要摘口罩吃飯怎麼辦呢?
4月4日上午,在一趟從上海開往安慶的列車上,就發生了一起糾紛,起因是有乘客在車廂裡摘下口罩吃飯,引起了另一名乘客的不滿,一時激動還動起了手。
4月4日上午10點50分,G7060次列車剛剛從上海站發車不久,3號車廂裡就有幾名旅客吵起來。起衝突的三名當事人分別是兩名20歲左右的女性乘客賀某和鄧某,和一名40歲左右的男乘客吳某,三人坐在同一排。發車後不久,兩女孩就摘下口罩吃東西,引發了吳先生的反感。在他的要求下,兩名女孩重新戴上了口罩。又過了幾分鐘,兩個女孩感到確實餓了,就再次摘下口罩吃飯。吳先生見他的話沒有起到作用,就一直指責這兩位姑娘。
吳先生認為,他的舉動是為了全車廂人的安全。但是兩個女孩表示,自己確實餓了,而且列車上也沒有明確規定說不讓摘口罩吃東西。
雙方爭吵過程中,鄧某開始拿起手機對著吳某拍攝,此舉惹怒了吳某。在吳某搶奪手機的過程中,手機撞到了鄧某的嘴角。周圍旅客有的指責吳某作為一個男人動了手,有的指責兩個女孩摘口罩,也跟著吵了起來。
從上海站發車到目的地池州站近4小時的車程中,雙方均表示自己沒有過錯,不接受調解。吳某堅稱自己搶手機的動作不是主動動手,也沒有造成實際傷害,而且他認為自己一旦認錯,以後就沒人敢站出來指出不戴口罩的危險。而兩名女孩也認為吃飯無辜,特別是被打了,要求吳某道歉。
鑑於調解失敗,下午2點31分,列車抵達池州站後,三人被交由池州站派出所繼續處理。目前,這起糾紛仍在調查處理中。
疫情期間,不少人對戴口罩的問題非常敏感。而且高鐵車廂內人員密集,又是全密閉空間,更是讓部分旅客精神緊張。但是目前鐵路部門並沒有禁止在高鐵上飲食,也沒有規定不得短暫摘下口罩。對於有需要的人,該怎麼在車廂裡飲食呢?
鐵路警方表示,雖然高鐵和地鐵一樣屬於密閉空間,但像地鐵那樣完全禁止飲食是不現實的。因為高鐵運行時間至少幾個小時,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人孩子或者低血糖等慢性病患者,不可能一路上不吃不喝。正如目前飛機上也在發放餐食一樣,在長途旅行中,大部分人都需要補充能量和水分。
而且目前疫情期間餐車暫不開放,旅客必須在自己座位上就餐。鐵路警方建議,錯峰吃飯,在車廂內最好不要大家同時摘下口罩。如果確實需要進食,最好先跟周圍靠得近的旅客溝通,取得他們的理解。第二就是儘快進食,減少摘口罩的時間。
目前,乘坐高鐵的旅客在進站時都經過了體溫檢測和健康碼核驗,周圍旅客也不必過分緊張,做好自身防護即可。如果非常介意,可以暫時離開座位去車廂連接處 人比較少的地方暫避。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看18:30在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播出的《新聞360》欄目和江蘇衛視《新聞眼》欄目,或者下載我蘇網、荔枝新聞APP。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元國璋 編輯/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