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摘口罩引發糾紛 疫情期間在高鐵上到底允不允許吃東西?
姑娘高鐵上摘口罩吃飯 鄰座男子勸阻無果動手 高鐵可以吃東西麼?
在高鐵上,20歲左右的女乘客賀某和鄧某摘掉口罩吃東西,同坐一排的男乘客吳某不願意,而引發糾紛,而且雙方都覺得自己沒有錯,而不肯接受調解(據搜狐新聞、微信公眾江蘇新聞4月6日消息)
咋說了,這起高鐵上的糾紛,要是放在這一場疫情發生前,這簡直就不是一件事兒,無論你在車廂內吃什麼,如何吃,都是無人幹涉的,而在這特殊的時刻,的確會因為有的乘客不願意而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因為新冠肺炎病毒也的確很刁鑽,其傳播傳染特性就是飛沫傳染和接觸式傳播,針對這樣的特性,國家為了有效阻斷疫情傳播途徑,做出了少出門,儘量不出門的防控要求,而且全國啟動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人們因此還宅在家裡很長一段時間了。也是因為這種最嚴格的防控措施讓疫情到了控制,並且逐漸走向消亡。
但是,長時間的封控顯然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全國人民宅在家裡,經濟就會上不去。考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和疫情防控的形勢好轉,復工復產也自然是必須的,於是,阻斷的交通逐步得到恢復,人們正常的生活和出行也是在逐步恢復中,而公共場所的疫情防控也再次成為防控的焦點,因為,後期出現的無症狀帶病毒的人的出現,有些令人措手不及防不勝防,人們在公共場所不能任意摘掉口罩等等,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為了其他的人的安全,這本身不矛盾,也怪不得誰對誰錯。
尤其是在火車這樣人員比較集中,而且封閉性很好的空間之類的地方,做好個人防護顯然是不能馬虎的,因此,乘坐高鐵等方式出行,自然每個人都繃著一根防控的弦不能放鬆。比如,在高鐵上摘掉口罩吃東西的賀某和鄧某,自然也就會引起相鄰的乘客的警惕,自然就會站出來提醒她們,而這兩位女性開始也是覺得有些不妥,也就停止了自己的行為,可能最後肚子餓吧,自然還是要吃東西,而第二次,這個男乘客就真的是不願意,以至於引起了糾紛。
因為乘坐火車出行的路途都不是很近,人們在這期間進食一些東西不可避免,在高鐵這樣的高檔次交通工具上,同樣也是沒有明確禁止不能食用食物這樣的規定,在疫情之前沒有這樣的規定,疫情期間也可能是出於人性化的考慮,也沒有這方面的硬性規定,到底能不能吃東西,自然也就成了一個模稜兩可的問題。
但是,筆者覺得,為了疫情的需要,也不能因噎廢食,只是,吃東西的時候,要比平時更加節制一些,那就是,能不吃,就儘量不吃或者少吃,在進食的過程中,最好能夠避開別人的情況下就避開,比如到餐車進食,比如刀車廂連接處無人的地方,這樣,既可以墊一墊飢餓的肚子,也能最大可能防止自己或者他人被感染的隱患。
還有就是鄰座的乘客,為了避免糾紛,提醒無效也不必過分強硬,畢竟,列車上無禁止的行為,自己硬要阻止人家,也不合適,遇到不理解的乘客,自然就會發生糾紛。自己能做的,筆者覺得,可以主動站起來避一避,比如去車廂連接處站一站等等,這樣一來,既有利於自己,也不會發生糾紛。以一種良好的心態出門,也是疫情防控的一種態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儘量為別人考慮一下,自己做出一些讓步,筆者覺得,找公共場所,也是很有必要的。
文|蘇白傳媒本部策劃部 木子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