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青年畫家梁健創作《老兵——軍禮》為共和國老戰士立像

2020-12-10 騰訊網

天津青年畫家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在河南美術館展出。

天津美術網訊 天津青年畫家梁健創作的《老兵——軍禮》是參與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的國家藝術基金「重大題材中國人物畫創作人才培養」項目,經過寫生、起稿、草圖、初稿修改,形成最後的成品,於2019年完成並在河南美術館展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到來之際,將作品的創作過程展示出來,以此祝福共和國生辰,記錄老兵們歷經滄桑、不屈不撓的軍禮英姿。

國家藝術基金指導教師與項目組學員觀摩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老兵——軍禮》創作札記

梁 健

「老兵」是中國革命和抗日戰爭的親歷者和重要見證人,他們的經歷和鮮活史料是我們的寶貴財富。202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1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的日子,為了這偉大的歷史紀念日,為了那無法忘卻的紀念,我決定用中國水墨畫的表現形式塑造和再現曾參加過革命的至今已經為數不多的耄耋老人。

「老兵——軍禮」這個項目也是為了使人們更深的了解參加過抗戰的老兵,甚至還有一些無名英雄。他們有的是新四軍番號撤銷前參加革命的抗戰老兵,有的是抗日戰爭結束後在解放戰爭中浴血奮戰的「老兵」。這些老兵不該被遺忘,他們是國家之寶、民族之魂!

抗日戰爭已經過去了70多年,當年浴血沙場的戰士如今在世的已不足萬人。每一天幾乎都有10名左右抗戰老兵抱憾而去,搶救老兵就是搶救歷史。我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去表現抗日老戰士們當年的那股誓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的抗戰精神。

今天我們感恩祖國繁榮富強,更不能忘記歷史,曾經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投身革命,在崢嶸歲月中披荊斬棘,為和平而戰,為創造幸福拋灑青春。這些歷經戰火硝煙的錚錚男兒,是一個時代真正的弄潮兒、見證者。

我的《老兵——軍禮》,就是為了使更多的年輕人能夠通過作品去了解我們的歷史,記住那些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英雄。

梁健,1980年生於山西臨汾,天津商業大學藝術學院教師。2006年碩士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美術家協會人物畫專業委員會委員、天津書畫藝術研究會工筆畫院理事、北京市海澱區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文化促進會書畫專業委員會畫家。梁健精研古法,秉承傳統結合時代,「至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於畫理,畫法,畫境皆有妙得,創作與研究、臨摹與寫生並重,深厚的學術功底使得其花鳥、山水、人物俱佳,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梁健在不斷研習傳統繪畫精髓的同時注重創新,並將這一不斷磨礪提高的藝術實踐毫無保留的傳承給了學生。筆墨是時間的印痕,它負載著畫家日復一日的歷練,體驗自然與情感發生變化的軌跡特徵。在梁健對於拴馬樁、荷花、人物等主題的探索中,從他的筆墨中,可以看到他在從觀照自然而轉向關注心靈並走上暢神、尚韻的表現之路,他以傳統的筆墨展現當代精神的書寫,達到了荊浩所言的「心隨筆運,取象不惑」。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局部)。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局部)。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局部)。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局部)。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局部)。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局部)。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局部)。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局部)。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局部)。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畫稿)。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畫稿)。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畫稿)。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畫稿)。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畫稿)。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畫稿)。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畫稿)。

梁健作品《老兵——軍禮》 (畫稿)。

陳孟昕先生指導《老兵——軍禮》創作。

周京新先生指導《老兵——軍禮》創作。

丁中一先生指導《老兵——軍禮》創作。

陳鈺銘先生指導《老兵——軍禮》創作。

袁汝波先生指導《老兵——軍禮》創作。

趙奇先生指導《老兵——軍禮》創作。

王穎生先生指導《老兵——軍禮》創作。

張江舟先生指導《老兵——軍禮》創作。

馬國強先生指導《老兵——軍禮》創作。

唐勇力先生指導《老兵——軍禮》創作。

相關焦點

  • 公益微電影《老兵軍禮》在山西陽泉盂縣舉行開機儀式
    7月19日,革命傳統教育系列公益微電影《老兵軍禮》開機儀式在陽泉市盂縣大汖古村舉行。本次開機儀式,特邀特型演員竇寶國、李守俊參加。早晨,大地還在沉睡,全體劇組、演職人員急匆匆地從縣城驅車前往盂縣教場烈士陵園祭奠。本微電影以陽泉市盂縣籍老兵故事為原型,由三晉直通車出品。
  • 「暖冬餃子」溫暖老兵心 蘭州志願者冬至節關愛抗美援朝老戰士
    「暖冬餃子」溫暖老兵心本報「暖冬行動」冬至節關愛抗美援朝老戰士每日甘肅網12月22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12月21日,蘭州市青年志願者協會、蘭州小草愛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蘭州交通大學鐵道技術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們來到抗美援朝老戰士王笏湖家中,包餃子、做家務……將一碗熱騰騰的「暖冬餃子」送到老人身邊。「今天冬至,我們想為王爺爺包頓餃子,陪老人過一個溫暖的冬至節。」
  • 國慶典禮老兵拭淚敬禮感動無數網友!關茂林:軍禮是替戰友們敬的
    201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當群眾遊行中的「致敬」方陣禮賓車緩緩駛過天安門廣場時,車上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兵,身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右手敬禮,左手擦拭眼淚。這張照片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令無數網友感動落淚。
  • 青島平度:為62位老戰士「著文立像」
    7月28日下午,在山東省平度市金海花園小區家中,90歲的老兵張錫合,看著「老英雄尋訪團」成員朱文松為自己現場作的肖像畫笑開了花。張錫合自1947年入伍,先後參加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共立三等功4次、四等功4次,1955年復員後選擇回鄉務農。他是平度市發起的「尋訪老英雄」主題實踐活動62位老戰士其中之一。
  • 為保命,這位心機畫家在畫中藏玄機
    「當奈伊元帥將旗幟交還到眼含熱淚的老兵手中時,新兵也在為自己奪回老兵手中飄揚的旗幟出了一份力而自豪。(原介紹語)」如此令人動容的一幕成了 1805 年戰役最具代表性的場景之一,1806 年拿破崙皇帝命人(德農)找畫家將這一場景畫下來。德農找到的是畫家梅尼耶,此人前陣子剛給奈伊元帥畫了立像,這次再畫也算輕車熟路(從制服上就能看出,後面會提到)。
  • 河北灤州青龍山景區拜訪抗戰老兵向英雄致敬
    丹桂飄香,在「國慶」來臨之際,9月22日,河北青龍山景區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人員,受景區全體員工的重託,慰問走訪了灤州市九百戶鎮九百戶村抗戰老兵王玉堂和宜安村老戰士陳有金,向他們送去了青龍山景區對老兵英雄節日的問候和殷切關懷
  • 「暖冬行動」為抗美援朝老兵送溫暖
    12月18日,由蘭州市文明辦、蘭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蘭州晚報》共同發起的2020年「暖冬行動」將關懷送到抗美援朝老兵身邊。蘭州市青年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們帶著羽絨服、生活用品等愛心物資來到5位抗美援朝老戰士家中,用關愛致敬這些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老兵,聆聽他們講述那一段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重拾那份永垂不朽的榮光。當天早上,志願者們準備好愛心物資,來到了抗美援朝老兵郭廷禮的家。「郭爺爺,我們來看望您啦。」一進門,志願者們一邊打招呼,一邊把沉甸甸的物資放到客廳的桌子上。
  • 90歲還堅持創作 這個臺灣老兵畫家卻說自己「很平凡」
    90歲還堅持創作中國風繪畫,這個臺灣老兵畫家卻說自己「很平凡」  按虛歲算,出生於1930年的海南籍臺灣美術家陳顯棟今年已有90歲高齡,他創作的「詩象」繪畫,以西方現代藝術的方法,表達東方傳統文化精神,思索人類眼中的大自然,充滿了中國風的「詩象」和「禪意」。
  • 魂牽故土情系家鄉 招遠一位老兵最後的「軍禮」
    這項基金的來源是一位從招遠走出去的抗戰老兵、老革命的家鄉情懷。招遠市辛莊鎮政府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蒲桂平介紹:2016年,祖籍招遠市辛莊鎮五截村的劉鶴雲老先生在他87歲高齡時說,要盡己所能,捐出15萬元支持家鄉的中小學教育事業,創辦「劉鶴雲教育獎勵基金」,將每年存款利息發給家鄉中小學5至9年級品學兼優的學生。
  • 天津畫家郭文偉創作海洋畫獻禮2019世界海洋日
    今年的主場活動設在海南省三亞市,活動主題為:「珍惜海洋資源 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日前在北京參加的「滄海頌」·宋明遠從藝70年匯報展和第七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暨宋明遠藝術研討會,開啟了三亞主場活動外圍活動的前奏曲。
  • 海滄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敬了一個標準軍禮~
    海滄抗美援朝老兵吳桂佑 獲頒抗美援朝紀念章 一個標準軍禮,70年不改 感動在場所有人~ 12月22日,海滄區為轄區內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吳桂佑舉行紀念章頒發儀式。
  • 南京為歷史文化名人街頭立像 多數雕塑靠理解後創作
    導讀:江蘇省雕塑家協會秘書長尚榮介紹,為了讓首批雕塑更鮮活形象,他們邀請了全省30多名雕塑家來創作,其中的袁枚雕塑,還專門邀請了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量身創作。1月中下旬,將邀請專家對他們的作品進行初評,並選出最優秀的20件,再進行完善,最終選出最滿意的十件作品,製作成雕塑。
  • 中國青年文藝作品創作巡展開幕,馬來西亞青年畫家斬獲頭獎
    2020年11月15日,第十三屆關懷「中國青年文藝作品創作巡展」在四川雅安市順利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68位藝術家為四川藝術愛好者們帶來了共計156件藝術作品。中國青年文藝作品創作巡展自創辦以來,已經連續15年不斷挖掘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的美術作品,雅安是本次巡展的首站,展出的是本次展覽評選出的優秀作品與雅安市特邀藝術家的作品。其中,現居成都的馬來西亞華裔青年畫家潘阿峰的作品《一把尺子》,榮獲展覽首站特等獎。
  • 老兵風頭蓋元首(組圖)
    9日,這裡將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5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和數千名老戰士將齊聚紅場,參加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的慶典。  在莫斯科街頭巷尾,向老兵致敬的標語隨處可見。莫斯科書店在櫥窗裡展出了幾十封人們致老戰士的信,其中一封信上寫著:「親愛的老兵,是你們給了我們未來,感謝你們帶來的和平生活。」在這裡,老兵的風頭超過了即將到來的各國元首。
  • 2020這些令人淚目的軍禮 你還記得嗎?
    ↓↓↓忠誠「我們的心永遠忠於黨」今年,來自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的老兵塗伯毅的軍禮,讓無數網友淚目。老人1949年入伍,是首批入朝參戰的志願軍戰士。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當載著117位烈士遺骸的車輛駛過時,抗美援朝老兵起立敬禮,目送戰友。感謝2月1日,武漢金銀潭醫院收治的第一、二例患者出院。臨別時,她們向醫生王斌、護士唐傑敬禮感謝。她們說:「這個軍禮,代表患者對醫生的感謝,更代表人民群眾對解放軍的信任。」
  • 「暖冬行動」關愛抗美援朝老戰士 溫暖送到他們的心坎裡
    蘭州市青年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們帶著羽絨服、生活用品等愛心物資來到5位抗美援朝老戰士家中,用關愛致敬這些為家國拋頭顱、灑熱血的老兵,聆聽他們講述那一段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重拾永垂不朽的榮光。關愛老兵,志願者在行動當天早上,志願者們準備好愛心物資,來到了抗美援朝老兵郭廷禮家。「郭爺爺,我們來看望您啦。」
  • 天津同飛書畫院藝術館落成對外開放 首展天津中青年名家書畫邀請展
    此次,展覽展出的天津中青年名家書畫作品70幅,均為書畫家傾心而為。可以說一幅作品一種境界,充分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邃和魅力,給中北鎮西姜井村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氛圍。;天津金帶福路文化傳播中心張養峰;義鳳堂瓷藝王鳳立、京劇名票王蕊、高麗珍以及書畫家、社會名流姚景卿、郭書仁、楊沛璋、馬寒松、張亞光、張運河、欒文娟、張雨生、王冠惠、張佩鋼、陳鋼、皮志剛、白鵬、李旺、柴博森、翟鴻濤、姜金軍、閆勇、蔣子祥、任連志、單寶中、王海雲、徐博權、姚鑄、楊海濤、梁健、崔雪濤、姚麗彬、房志鵬、王霞、劉義軍、東野升珍、榮長金、禹寶財、王維泉、臧廷強等出席了開幕式。
  • 師法古人,靈感取於山水之間——天津畫家岫嵐先生繪畫展成功舉辦
    冬是收穫後為大地調養生息的季節,漫長的冬是為了勃勃生機而準備的厚厚積累。初冬伊始,天津的龍順度假莊園迎來了八十一歲高齡的「岫嵐先生繪畫藝術展」。古文字專家劉泮書老師、篆書書法家田佑(東來)老師、津門名畫家吳景玉老師亞洲藝術聯盟執行委員長,北京啟石拍賣國際有限公司全永煥先生、岫嵐先生、著名書法家陳金廣老師天津相聲表演藝術家,書法家佟有為先生、岫嵐先生梁秀蘭,筆名岫嵐,女,1940年出生
  • 【網絡媒體國防行】天山腳下,那個遲到半個世紀的軍禮
    【網絡媒體國防行】天山腳下,那個遲到半個世紀的軍禮 原標題: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28日電題:天山腳下,那個遲到半個世紀的軍禮   新華社記者於曉泉   一張斑駁褪色的舊照前,年過八旬的潘世勇靜靜地望著其中的自己
  • 畫家李自健困居北非創作的百餘幅作品在長沙展出
    12月20日,《2020困居北非158天李自健百幅素描油畫展》在湖南省長沙市李自健美術館開幕,展出畫家李自健因新冠肺炎疫情困居北非摩洛哥的158天中創作的32幅人物素描、77幅油畫作品以及豐富真實的旅程圖文,生動引領觀眾走進畫家筆下一個新的藝術世界,感受畫家受困海外的那段非同尋常的奮鬥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