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一個月內接連關閉大商金博大店、富田太陽城店後,大商在鄭將再棄一子:運營僅5年多的大商新瑪特中原新城店。
長痛不如短痛,鍘除虧損店面的策略也讓業內對大商在鄭未來布局充滿猜測:
陷入閉店傳聞的紫荊山店將何去何從?正在裝修升級中的國貿店會如何煥顏?大商是否還會在鄭開設新的店面?
對於上述問題,河南商報記者對大商在鄭布局進行了初探。
文/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桂芳
圖/河南商報記者 張鬱
編輯/張恆
01
大商中原新城店計劃5月底閉店
距離金博大店閉店不足一個月時間,中原新城店的商戶們接到了大商發送的關於閉店的通知函。
多家商戶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根據函件通知,中原新城店將於5月底正式閉店,要求商戶們在6月10日前將櫃檯物品撤離完畢。
河南商報記者從大商內部人士求證獲悉,閉店信息已經通知到商戶,公司計劃在4月底正式貼出閉店通告。
據悉,大商新瑪特中原新城店在2015年2月開業,店面共計五層。根據媒體當時報導,此店是大商首個面積為10萬平方米的百貨店,也是第一家泛購物中心式的百貨,是在百貨行業裡推出新的概念店。店內進駐品牌600多個,其中百貨類品牌500多個,餐飲類品牌100多個。各樓層除了匯聚系列知名的主力品牌外,還引進了不同的配套項目。其中1000多平方米的兒童室內樂園更是刷新了當時鄭州的市場記錄。
此店開業後也業績不俗。河南商報記者從該店辦公區域張貼的「新城大事記」上看到,該店開業當天銷售231萬元、一周年店慶累計銷售1496萬元、三周年店慶累計銷售1291萬元、2018年開門紅任務銷售6048萬元。
02
有商戶年前開業後就再沒營業
銷售業績良好並不能掩飾虧損本質。實際上,中原新城店營收已經連續三年呈下滑趨勢。
大商2017年財報顯示該店營業收入為1.05億元,2018年該店的營業收入為9241萬元。就在近日,大商發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該店營業收入8297.8萬元,營業成本4260萬元,毛利率48.66%。
據上述大商人士透露,虧損是大商決定關閉此店的核心原因,同時這一店面和金博大店同是大商在鄭虧損較為嚴重的主要店面。
具體虧損有多少?據該人士透露,大商在鄭州地區2019年累計虧損約2億元,其中金博大店面虧損尤為嚴重,超過一億元,中原新城店虧損達到4800萬元,後者從開業至今累計虧損近2億元。
此次中原新城閉店,商戶們相比金博大店商戶顯得比較平靜。在4月28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有商戶表示,閉店傳言早已有之,只是還沒有確定具體閉店時間。
河南商報記者走訪時看到,有些商戶已經推出了半價類折扣活動,以及時止損。同時有的商戶開始將部分貨品向其它連鎖店面搬移,以儘快消化貨品。
閉店跡象在商場內已經顯現出來,一家在年前剛開業的兒童樂園,因為受到疫情影響至今沒有恢復營業,而今已經開始通知會員儘快退費。
除此之外,也有商戶選擇「斷租」的方式止損。河南商報記者走訪中原新城店時看到,一家早教中心因為長期欠租被大商貼上了「再次催租函」。函件顯示該店面在2019年11月至今已經連續6個月未繳納租金及其它費用,合計欠費已經達到近16萬元。「催租函」落款為2020年4月22日。
03
大商在鄭接連閉店引發商業品牌認可度質疑
商戶們斷租或者緩繳租金動作背後,顯示了人們對當年那個呼嘯中原的「東北虎」已經有不少質疑。就在採訪中,商戶們在悄悄打聽「大商還會關閉哪家店」。
金博大店突然閉店成為大商在鄭州發展的一抹陰影,實際上,大商在全國範圍內的閉店也多次被媒體報導。
大商2019年報顯示出對部分虧損店面鍘除的深度策略。2019年,大商關閉了鞍山鐵西家電商場、大連金石灘商業中心、大商超市撫順市府店等8家店鋪,其中7家因經營未達預期而閉店。
截至2019年末,大商在全國一共有130餘家實體店鋪,2019年閉店數量為8家,佔其門店總數的6%左右。
另外,財報還顯示,大商淄博商廈臨淄店和錦州家家廣場將迎來租賃期滿,前者將明確不再續租。和系列閉店相對照的,是大商對開新店相對謹慎。財報顯示,在2019年全年,大商僅新開大連西安路麥凱樂二店這一家店鋪。
同時,對於因閉店陷入輿論風波的大商金博大店,2019年財報中也給予說明。財報顯示,該店2019年營業收入1.79億元,報告期營業成本1.44億元,毛利率19.64%,截至2019年末,大商金博大店的淨資產為負13.2億元,營業利潤負1.94億元,淨利潤為負2.4億元。
該店閉店時,大商集團鄭州地區集團營運副總經理鮑知言稱並閉店系「租金過高」原因。
到底租金平均如何?2019年大商在鄭州地區百貨業態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租金達到了733.12元,高於大商在全國其它地區的租金,包括大連地區(447.21元)、蘇北地區(425.01元)、山東地區(347.78元)、新鄉地區(346元)。
4月28日,鮑知言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金博大店租金水平在大商諸多店面中居首,在全國其它商業租金水平中也居於前列。
04
大商在鄭州地區或將拓展店
「滅虧增效,降費節支」,這是大商在財報中對經營情況分析時最先列出的一條。大商在未來發展,將會繼續推進鍘除扭虧無望的虧損落後店鋪,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經營效益。
財報顯示,2019年大商在河南營業收入為22.3億元,利潤虧損2041萬元,淨利潤虧損5894萬元,負債總額達到近27億元。
在這一背景下,大商在鄭州地區有何發展計劃?
據鮑知言介紹,大商在鄭州關閉虧損店面的同時也在尋找新的布局店面機會。其中正在升級改造中的國貿店引入了華為智慧生活館,是華為在全國為數不多的5G體驗店,也是在河南的首店。除此之外,大商國貿店還會引入其它高端品牌,並對現有店面進行升級。
除了升級國貿店外,大商在鄭州是否還有新的布局?河南是否還會有店面選擇閉店?鮑知言沒有回答這一問題。只是他表示,「大商不會離開河南,看重河南的發展」。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2019年,大商營收淨利雙雙出現下滑,百貨、超市、家電等板塊全面下滑。在主營業務地區,大商8個區域無一實現增長。其中,老本營大連區域、山東區域營收下降,河南區域營收22.35億元,同比減少5.64%。
在此背景下,大商如果拓展店面會選擇什麼業態?據大商內部人士透露,在可能情況下,或會有「麥凱樂」這樣的高端購物中心進入河南。
本文為河南商報原創,著作權歸河南商報所有。
未經河南商報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河南商報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