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超2020「很受傷」:永輝mini店上半年虧損1.3億、關店88家

2020-12-24 尚品新消費

2020年對於大商超們來說並不好過。好不容易趕上在新零售時代掉隊的數位化進度,疫情的出現,卻讓大商超們的線下業務再次受到重創。

而無論是新技術加持下的無人零售店,還是便利店、小商超這類mini業態,似乎都比大商超更能適應這個時代。

面對時代的新挑戰,「加快數位化轉型、收緊大賣場業務、試水多元新業態」,成了大商超們在2020年的關鍵詞。

巨頭加速布局,大商超們的2020怎麼樣了?

實體零售業的「寒冬」伴隨著年初的疫情再次降臨。對於大商超們而言,牽手巨頭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這也恰恰與巨頭們加速布局線下的戰略不謀而合。

阿里方面,5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向易果生鮮收購聯華超市18%的內資股份,正式成為聯華超市的第二大股東。

與此同時,10月19日,阿里還宣布,擬投入280億港元,直接和間接共持有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72%股份。這意味著,阿里對大潤發及其母公司高鑫零售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大。

而頻繁入股大商超背後,實際上也驗證了阿里加速「落子」線下的決心。

京東方面,則將目標瞄準了國內零售領域的領頭羊——華潤萬家。

在今年的京東到家「1020超市狂歡節」上,華潤萬家旗下包括萬家MART、萬家LIFE 、Olé、blt、蘇果等在內的全業態品牌首次亮相參與狂歡。

據京東到家發布的「1020超市狂歡節戰報」顯示,此次活動實現覆蓋約1000個縣區市,其中,三四線城市銷售額是去年的4.4倍。而華潤萬家的大促銷售額也增長至去年的2.5倍。可以說,雙方此次合作算是實現了共贏。

與此同時,京東還將布局地方生鮮的戰略也納入了和大商超的合作中。

12月15日,步步高超市發布公告稱,已與宿遷京東籤訂了《關於設立合資公司的股東協議》,擬共同出資設立長沙七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七鮮品牌就零售生鮮業務在湖南省市場的展店和運營。

眾所周知,步步高是中國民營連鎖超市上市第一股,其在湖南市場早已深耕多年。京東此舉無疑為自己在地方生鮮領域的布局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合作夥伴」,將加速其快速落地二三線城市的進度。

實際上,對於這些大型商超而言,在新時代下轉型尚未取得大進展的情況下,「借力」巨頭也算明智之舉。

像是去年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以後,在2019年第四季度,家樂福中國就實現了7年來首次單季度盈利。而據蘇寧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家樂福中國再次實現了連續兩個季度的盈利。在蘇寧的助力下,家樂福中國算是正式開啟了「第二春」。

而在2020年,除了牽手巨頭們,整個大商超行業內部也加速了「整合洗牌」。主要表現為國內商超對外資商超的收購合併。

一方面,去年備受行業關注的「麥德龍被收購事件」,最終以物美集團花費19億歐元拿下麥德龍中國的業務落下帷幕。而該筆交易於今年4月23日如約完成。在新的股權結構下,物美集團將持有麥德龍中國80%的股份,麥德龍集團持有20%的股份。

自2008年收購韓國樂天在華北地區的全部門店後,物美又再次拿下麥德龍中國大半股份。作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商超集團之一的物美,其背後的綜合實力已然不容小覷。

另一方面,英國零售巨頭樂購也於2月25日正式宣布,將向中國的華潤集團出售與華潤成立的合資公司Gain Land的20%股權。

正如沃爾瑪等外資企業一樣,樂購在中國市場也出現了「水土不服」。早在2014年,樂購就已經與華潤集團組建合資公司Gain Land。彼時,華潤持有該合資公司80%的股份,剩下的20%在樂購手上。如今樂購將剩餘部分全部轉手給華潤,意味著樂購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總體來看,2020年,外資商超在中國的發展持續低迷,而本土商超在牽手巨頭、吞併外資商超等新動作的加持下,逐漸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

數位化轉型,誰更勝一籌?

由於線下業務因疫情影響受到衝擊,大商超們的線上業務不得不再度「發力」。因此,「加快數位化轉型」也就成了大商超們在2020年的首個關鍵詞。

大潤發方面,由於背靠阿里,因此其數位化轉型進展很快。

據阿里在10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大潤發超市和高鑫零售旗下另一商超品牌歐尚的484家門店已經全面實現在線化,並且接入餓了麼、淘鮮達以及天貓超市共享庫存業務。與此同時,阿里旗下新零售業態盒馬鮮生的供應鏈、智能物流系統也在慢慢同步至大潤發門店。

多措並舉之下,成效也很顯著。據高鑫零售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的淨利潤同比上升了16.8%。

同樣「借力」巨頭的還有華潤萬家。

今年4月,華潤萬家首次在京東到家這一第三方平臺上開通會員服務,僅2個多月的時間,會員數量就增長了14.6倍。

7月24日,華潤萬家還與達達集團正式升級為戰略合作關係。達達旗下的京東到家平臺姜維華潤萬家提供全倉、半倉、全賣場三種履約解決方案的技術輸出。並且,在商品管理上,京東到家也將為華潤萬家提供智能商品管理工具以及持續輸出品類拓品建議。

據華潤萬家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以來,華潤萬家已經逐漸恢復營業收入正增長。而由於數位化轉型跟進及時,上半年萬家線上業務累計增長532.2%。

相較之下,物美集團則是在多點Dmall的加持下,實現了「自力更生」。

多點Dmall由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一手創辦,其初心就是以全面數位化服務助力實體零售企業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在多點Dmall的助力下,物美解決了物流效率、貨物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一系列零售業的痛點問題。而早在2018年就已經「試水」社區拼團業務的多點Dmall,也讓物美在疫情期間的線上業務得以順利推進。

除了物美集團自有超市,多點Dmall的數位化效力還覆蓋到了被物美收購的麥德龍中國。今年11月,麥德龍首個付費會員體系——麥德龍plus會員全面上線。消費者只要打開「多點DmallApp」即可完成會員升級,享受包括「5公裡內最快1小時配送到家」等在內的新權益。

此外,原本尚未全面「觸電」線上的部分大商超,也在疫情影響下加快了數位化進程。

疫情期間,步步高原本的到家業務訂單暴增,但配送上卻面臨著人手不足的窘境。以此為契機,步步高董事長王填提出:以小區為單位下單,啟用自有物流每天分波段進行配送,由倉庫直送社區。而這也就加速了步步高旗下社區團購業務「小步優鮮」的誕生。

由於創立時間較短,「小步優鮮」並未上線APP,而是以小程序的形式開放給消費者。而和其他社區團購項目無異,小步優鮮也是採取微信社群集單、小程序下單的形式,由自有物流從倉庫直接配送至社區。

數據顯示,大年初五, 「小步優鮮」在長沙27個小區首發,上線一個小時就突破了1000單。

不過,經查詢,小步優鮮似乎並未發展為步步高的獨立業務,而是戰略性整合進了「步步高Better購」的「及時達」版塊。

看得出來,儘管步步高擁有自己的線下超市、物流中心和儲備部門,在社區團購方面有潛力可挖,但其似乎並不想攪進已發展至白熱化階段的「社區團購廝殺場」。

不難發現,在2020年,以大潤發、華潤萬家等為代表的大商超「排頭兵」已經邁入數字 化進程的加速階段,而緊隨其後的麥德龍、步步高等也在逐步趕超。而隨著線上業務 競爭日漸激烈,數位化轉型依舊會成為大商超們未來的「重點課題」。

新消費浪潮下,大賣場業務何去何從?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小型業態,傳統大賣場業務已經逐漸步入增長緩慢期。

據尼爾森2019年2月發布的《中國購物者趨勢報告-便利店》顯示,超市(增長10%)、小型超市(增長9%)和便利店(增長14%)的數量在過去三年內增長勢頭強勁,而大賣場數量卻下降了1%。

於是,部分大商超採取了「收緊」措施。

據贏商網的數據統計,今年第三季度,沃爾瑪和家樂福均關閉了旗下三家賣場。而就在12月16日,沃爾瑪在溫州的東海分店也貼出公告稱,將於12月22日正式停業。而這預計將是沃爾瑪今年在中國市場關閉的第7家門店。

儘管租約到期自然是閉店的原因之一,但據業內資深人士表示,部分門店閉店的根本原因其實在於門店生意額不足以支撐各項成本開支。例如家樂福鄭州北環店已經連續虧損3年,每年虧損額約千萬元。在這一背景下,閉店算是無奈之舉。

而同樣在第三季度,部分本土商超的大賣場業務卻在持續擴張。

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物美超市在北京、天津等地新開了6家大賣場,華潤萬家也在廣東、陝西、江西三地新開了4家大賣場。

面對同樣處在下滑階段的大賣場業態,大商超們採取了不同的態度。背後的原因諸多,但與兩點原因脫不開關係。

一方面,外資商超「本土化紅利期」已經接近尾聲。在生鮮門店、便利店等多元業態逐漸受到重視的新消費時代,原本就已「水土不服」的外資商超們生存就更加艱難了。儘管它們多數中國業務移至巨頭「麾下」,但羅馬並非一日建成,迎來「新生」還需要時間的沉澱。

另一方面,相較外資商超,以華潤萬家、物美為代表的本土商超在數位化轉型上要更為精進。實際上,不論消費趨勢如何變化,門店效率的提升是大商超們的長期課題。而在數位化轉型上更為成功的本土商超,在應對新的消費趨勢時,顯然要比外資商超們更加從容。

但退一步來看,儘管大賣場業態增長空間有限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但被疫情絆住腳跟的實體行業也並非就此陷入「長眠」。在新零售時代,線上線下業務共進才是新趨勢。因此,儘管未來的大賣場業態究竟如何目前很難斷言,但至少短時間內並不會消失。

多元業態會是新的「助燃劑」嗎?

當大賣場業態逐步被收緊,對於大商超們而言,新的多元業態就成了下一個「發力點」。而多數大商超都將重心放在了小業態的拓展上。

華潤萬家方面,今年年初,華潤萬家江西公司就推出了首批標超業態「萬家LIFE」。從定位上來看,萬家LIFE更注重以家庭為中心,致力於打造5-10分鐘步行範圍內的居民優選購物場所,面積也基本在200㎡-1000㎡之間,是名副其實的小業態。

盒馬方面,則一直在嘗試小業態,包括針對一日三餐場景的盒馬菜市、盒馬mini、盒馬小站,針對辦公樓、便利店場景的盒馬F2、Pick』n Go。而這其中,主打熟食和生鮮的盒馬mini更是被寄予厚望,成為盒馬打入下沉市場的解決方案。

無獨有偶,永輝也對mini店抱有很大期待。在2019年的股東交流會上,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松曾定下全年開出1000家mini店的目標。當然,這個目標還沒有完成。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永輝現存mini店的數量為405家。

此外,家樂福中國也在蘇寧的扶持下,開始嘗試社區生鮮店。9月30日,家樂福旗下首家社區生鮮店「easy家樂福」落地上海。按照家樂福制定的「1+2+1」新業態計劃,社區生鮮店是第二個「1」,它將立足於用戶的家門口,涵蓋生鮮、日用百貨等多個品類。

那麼,這些新業態的表現如何呢?

據盒馬鮮生的官網顯示,盒馬mini目前已擁有8家門店,分別位於北京和上海。儘管距離攻佔下沉市場還有一段距離,但盒馬正在加快擴張速度。整個12月,盒馬在全國的新開門店數達到21家,涉及13個城市。按照這個速度,盒馬mini跑起來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新業態的擴張固然重要,但其經營能否為大商超們的整體業務增色也是需要考量的。

據永輝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永輝mini店虧損達1.3億元,儘管新開門店有16家,但閉店數更高,達到88家。

實際上,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新業態的推進還需要時間的沉澱。畢竟小業態與傳統賣場業態在門店面積、數位化投入程度、人工成本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差異,因此在門店運營上,需要大商超們不斷調整試錯。

更何況,這些新業態普遍將生鮮作為主要品類,想通過深入社區打開市場,其實是需要面對諸多考驗的。畢竟在社區周邊,不僅有興盛優選這類社區團購實體店,還有便利店、夫妻店等其他小業態,競爭壓力並不小。

據今年6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超市百強榜單》,華潤、大潤發、永輝、沃爾瑪、聯華、盒馬鮮生、物美、家樂福、家家悅以及步步高位列前十。

隨著2020年步入尾聲,大商超們也需要著手明年的「新動作」了。明年,這份榜單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大商超的2020:轉型、收緊、試新
    而無論是新技術加持下的無人零售店,還是便利店、小商超這類mini業態,似乎都比大商超更能適應這個時代。面對時代的新挑戰,「加快數位化轉型、收緊大賣場業務、試水多元新業態」,成了大商超們在2020年的關鍵詞。巨頭加速布局,大商超們的2020怎麼樣了?
  • 永輝2019年新增205家店 永輝生活、超級物種陷入「關店」風波
    剝離雲創「包袱」後,永輝開店重回正軌,2019年開店數量大幅增加——全年開店167家,並吸納了38家百佳超市門店。與此同時,永輝還大力發展小業態,僅前3季度就開出500餘家mini店!此外,永輝還不斷拓展線上獲客渠道,如與餓了麼達成深度合作、入駐騰訊智慧零售小程序和上線永輝買菜APP!
  • 阿里、京東、騰訊的大商超鏖戰,洗牌、收緊和試錯
    文/圖霖來源/螳螂財經2020年對於大商超們來說並不好過。好不容易趕上在新零售時代掉隊的數位化進度,疫情的出現,卻讓大商超們的線下業務再次受到重創。而無論是新技術加持下的無人零售店,還是便利店、小商超這類mini業態,似乎都比大商超更能適應這個時代。
  • 沃爾瑪、華潤萬家、永輝、盒馬、蘇寧、家樂福等零售商2019上半年動態!
    據《贏商網》報導,沃爾瑪上半年關店不斷,但積極探索布局全渠道,如與京東開展到家業務,加碼沃爾瑪雲倉業務。值得注意的是,沃爾瑪山姆會員商店加快擴店,今年上半年在北京、寧波、上海開出共3家門店。另外,據最新消息,山姆會員店將進駐美林·Mlive天地,這也是其在廣州的第二家門店。
  • 上蔬永輝申請破產清算,永輝超市壓力也不小
    永輝超市的公告中提及,截經法院初步審查,截至2020年10月31日,上蔬永輝帳面資產總計7.33億元,負債總計8.58億元,所有者權益-1.25億元。其實,永輝超市早前也有涉足線上業務,但結果似乎並不理想。早在2015年,永輝超市便成立永輝雲創,不過問世後,永輝雲創一直在虧損,2016-2019年期間,永輝雲創分別虧損1.16億元、2.67億元、9.45億元、12.88億元。
  • 生鮮零售戰況升級:永輝超市參股公司同是虧損,卻不同命運
    據永輝超市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彩食鮮雖然實現19.03億元的營收額,但其中與永輝超市之間的關聯交易(採購產品)金額就高達8.84億元,佔其營收總額46.45%。同時,當期淨利潤為-2.01億元,淨資產僅為321.1萬元。
  • 永輝超市減持雲創後利潤大漲,今年還要再開200家mini店
    根據永輝超市財報,2017年整年雲創的淨虧損為2.67億元,到2018年前三季度,其營收14.78億,虧損已增至6.13億。 自去年12月減持雲創後,永輝超市的淨利潤開始向好。該公司2019年一季報顯示,期內實現營收222.36億元,同比增長18.48%;淨利潤11.23億元,比上年同期上漲50.28%。
  • 十大超市企業2019年開店316家、關店29家 永輝、步步高、物美穩居...
    在這種環境下,各大超市開關店情況如何?   據贏商網統計,2019年,永輝、步步高、華潤萬家、物美、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卜蜂蓮花、永旺、麥德龍十大超市企業旗下的大賣場及精品超市等業態共開店316家,同比增長3.268%;6個品牌關店29家,關店數量較前兩年明顯下滑。(文末附詳細盤點表格)
  • 吉野家關店150家,麥當勞關店200家,星巴克虧損48億!
    由於緊急狀態下日本國內上千家門店停業或縮短營業時間,導致今年3月到5月累計虧損已達40億日元,全財年預計將虧損9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億元)。 到6月,該部門的同店銷售額下降了18.4%。 在包括中國和巴西在內的國際發展許可市場中,同店銷售額在4月下降了32.3%,5月下降了20%,6月下降了20.3%。
  • 聯商頭條:大商鄭州再關1店 成都SKP位置定了
    聯商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內,大商鄭州中原新城店將關閉;成都SKP位置定了;農夫山泉正式啟動IPO;蘇寧易購一季度營收578.39億,虧損5.1億......這是30天內大商鄭州地區集團在鄭州市場關掉的第三家門店。大商鄭州地區集團表示,當前關店涉及的是鄭州市場的非盈利店鋪,其目的為止損,但無意撤出河南市場。
  • 永輝超市:另類擴張亟待收場
    本刊記者 吳新竹/文永輝超市(601933.SH)的發展以新店增加速度劃分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2015年以前為低速擴張期,大中型連鎖超市由上市初的135家增加至270家,數量恰好翻一倍;2016年和2017年為中速擴張期,門店數分別為319家和401家;2017年以後為高速擴張期,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門店數量達到938
  • 永輝超市三季度業績增長的背後
    報告顯示,永輝三季度業績增長的原因有三點:其一為門店的收入增長,其二為投資收益,其三則是剝離虧損業務。保持門店快速擴張,到店業務和到家業務雙輪推動依託其優秀的門店運營能力和完善的商品供應鏈體系,保持快速的外延擴張節奏,通過綠標店和永輝mini店構築豐富的門店網絡體系。
  • 八月超市大事件盤點:Costco火爆開業 永輝布局山東
    據悉,在2019年二季度「中國城市現代渠道主要零售商市場份額」排名中,大潤發和華潤萬家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7%和6.5%,位列第一和第二,物美集團則以1.9%的市場份額位列第八。Top2:廣州盒馬第10家店廣武店開業 獵德社區、珠江新城入盒區8月1日,廣州盒馬廣武店正式開業,這是廣州盒馬第十家門店。
  • 關店200家,3季度巨虧48億...麥當勞、星巴克、吉野家都扛不住了?
    全球範圍內,麥當勞將在美國本土和國際運營部門斥資約5億美元,以開設約270家餐廳,而公司的持牌加盟商及其附屬公司將出資在各自市場另外開設680家餐廳。截至2020年6月末,麥當勞於中國的特許經營餐廳共3513家,同比去年增加361家。就關店情況,麥當勞預計在2020年關閉約200家美國餐館,加速未來幾年的關店計劃。
  • 關店200家,3季度巨虧48億……麥當勞、星巴克、吉野家都扛不住了?
    計劃關閉200家美國店面,市值蒸發260億 在這份業績報告中,麥當勞也進一步介紹了公司在2020年度的開店和閉店規劃。麥當勞表示,公司2020年的資本支出預計為16億美元左右,其中大約8億美元會專用於美國業務。
  • 沃爾瑪、永輝、大潤發、聯華等17家超市2019年業績及2020年計劃!
    具體來看,重慶、福建、四川三個區域,Bravo門店(中型超市)數超過100家,河北、貴州兩個省籤約門店超過50家,這些區域成為永輝相對優勢發展的成熟區域。報告期內2019年mini新開門店573家,閉店44家,覆蓋19個省份,其中重慶、四川、福建mini店數分別突破100家。
  • 股價跌回兩年前,永輝超市較高點蒸發362億,背後原因曝光
    永輝超市22.37萬股東可能就有這種感覺。12月10日,永輝超市收報7.26元,跌3.33%,總市值為690.9億元。從K線走勢看,永輝超市自今年4月份反彈至11.07元(前復權)後,便步入下跌通道。目前,其股價已跌破7.3元,回到2018年時期水平。
  • 沃爾瑪、永輝、大潤發等16家超市2020年半年報出爐(附統計表)
    預計今年將新開10家大賣場、2-3家中型超市,30家小型超市(社區店)。截至2020年6月30日,高鑫零售(大潤發+歐尚)國內共有481家大賣場及3家中型超市,總建築面積約為1,297萬平方米,其中約69.9%為租賃門店,29.8%為自有物業門店及0.3%為承包店鋪。通過籤訂租約或收購地塊的方式,高鑫零售物色並取得了43個地點開設大賣場,其中37家在建。
  • 十大超市企業一季度開店28家、關店1家 疫情倒逼超市創新
    此外,超市關店數量亦有所下降,期內僅華潤萬家關閉了1家門店。   永輝開店依舊領跑,一季度共計開出16家門店(包括15家精品超市和1家百佳永輝),佔總開店量的57%,步步高、萬家MART、物美、卜蜂蓮花開店均不足10家。
  • 實體商超自身難保,這家超市為何卻能一個月連開9家!
    伴隨著閉店潮愈演愈烈,大商超陸續閉店調整停止經營,而永輝超市卻在不斷開啟新一輪擴張。就在8月8日,永輝超市拉薩店正式開業,這是自永輝超市成立以來海拔最高的門店,也是永輝超市入駐西藏地區的首家門店,代表著永輝超市全國版圖再下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