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舊聞,浙江其實曾是紅茶大省!

2020-12-18 騰訊網

這篇是「多聊茶」的第叄佰伍拾篇常規文章

茶界舊聞,浙江其實曾是紅茶大省!

前言

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是周四,【飲茶札記】來和大家見面了。

前兩周,多傑老師和大家聊了臺灣紅茶,安徽紅茶。

這一次,要聊的是來自浙江的紅茶。

浙江雖然是產茶大省,但是省內有名的,卻幾乎只有綠茶。

西湖龍井,就是綠茶中最負盛名的大哥。

但在綠茶之外,浙江產區其實也有很優質的紅茶。

今天的文章,多傑老師就和咱們一起來聊聊浙江紅茶的前世今生。

正文

浙江,是茶葉大省。

說的再準確些,是綠茶大省。

論內銷,有杭州的西湖龍井。

論外銷,有紹興的平水珠茶。

反倒是提起浙江紅茶,幾乎沒有人知道。

可其實,浙江也是產紅茶的省份。

而且不是近幾年追時髦,而是有著悠久的傳統。

民國二十五年二月出版的《浙江之茶》「產量與產值」一章中明確寫道:

「浙江全省各種茶葉之產量,年達四十餘萬擔,價值約一千八百餘元。

其中綠茶佔百分之八十六強,約三十七萬擔,值一千六百餘萬元。

紅茶佔百分之十四弱,約六萬擔,值二百餘萬元。」

由此可知,民國時期浙江省亦可產紅茶,但產量遠遠趕不上綠茶。

當然,數萬擔也算不是小數字,只是在綠茶大省裡,浙江紅茶總有些不被重視就是了。

若把視野擴大到全國範圍之內來看,浙江紅茶其實也具有相當之地位。

俞康壽編著《紅茶工藝》(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年)一書中,有一份1953年各省紅茶產量佔全國紅茶總產量的百分比,具體數字如下:

湖南32.04%、福建19.79%、安徽 16.96%、江西9.25%、湖北8.20%、浙江5.31%。雲南4.38%、四川2.06%、江蘇1.07%、廣東0.61%、貴州0.38%。

浙江的紅茶產量,位居全國第六位。

應該講,在建國初期浙江紅茶具有一定地位,其產量高於如今聞名天下的滇紅與川紅。

至於廣東的英德紅茶,則要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才可以嶄露頭角,那便又是後話了。

講到這裡,很多人不免滿腹狐疑:浙江省,到底哪裡產紅茶呢?

多傑老師收藏.上世紀七十年代出口紅茶廣告

《浙江之茶》一書中寫道:

「紅茶產量在二十一縣中,以紹興為最多,年產約三萬擔,值一百二十餘萬元。餘杭次之,年產約一萬兩千擔,值四十七萬七千餘元。

平陽又次之,約產六千四百擔,值七萬餘元。開化約兩千擔,值二萬餘元,其餘各縣則年產數百或數十擔,價數萬元或數千元不等。」

浙江產紅茶的縣份不少,只是有名氣的紅茶不多。

王鎮恆、王廣智《中國名茶譜·浙江卷》,共收錄浙江名茶二十隻,無一例外都是綠茶。

但其實,浙江也並非沒有優質的紅茶。

杭州的趙大川先生,收藏有一本1928年民國政府工商部舉辦的中華國貨展覽會所輯錄的《工商部中華國貨展覽會實錄》。

該書第三編刊登首席茶葉審評專家吳覺農《關於茶葉之審查意見》,文中對參展紅茶有詳盡評語。現轉錄如下:

「就此次各省出品言,紅茶當推安徽之祁門為首,江西之寧州次之,兩湖之紅茶最下。

但祁門價高,而兩湖之紅茶價格甚低,香氣雖嫌不足,水色茶味均有可取。如能積極改良,不難駕寧州、祁紅而上之。

且可進而與印度、錫蘭茶爭衡。杭州之紅茶,色、香、味亦極優,惜價格太高耳。」

吳覺農先生的這段文字,可謂對於民國時期中國紅茶的全盤點評。

湖紅、寧紅、祁紅之後,特別提到了浙江紅茶的代表——「杭州之紅茶」。

更引人矚目的是,還得到可「色、香、味亦極優」的評語。至於「價格太高耳」的所謂「批評」,現如今聽起來似乎也是另一個角度的誇讚了。

看起來,浙江紅茶中以杭州紅茶為代表。

杭州紅茶,又以誰為最優呢?

自然是九曲紅梅。

這款紅茶,產於杭州市西湖區雙浦鎮。全鎮區域面積約80平方公裡,其中林地2.6萬畝,茶園1500餘畝。

目前產茶村有八個,茶農約一千兩百餘戶。

今天的雙浦鎮,實際上是在2007年由袁浦鎮和周浦鎮合併而成的新鎮。

別看是新鎮,但卻是實實在在的老茶區。

自清末民國以來,這裡便是杭州唯一一處紅茶區,因此也有「萬頃碧波一點紅」的美譽。

西湖龍井的地盤,怎麼憑空出來了一塊紅茶的飛地呢?

莊晚芳、唐慶忠等人編著的《中國名稱》(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九曲紅梅」條中寫道:

「比較科學地推究,九曲烏龍當導源於武夷山的九曲,為工夫紅茶的一種。」

江湖上,是天下武功出少林。

茶葉界,是天下紅茶出福建。

馮贊玉老師和多傑老師

九曲紅梅唯一的省級非遺傳承人馮贊玉老師,與我是忘年好友。每次我到杭州辦講座,馮老師都是要親臨捧場。

2019年5月,我在浙江圖書館舉行《茶經新讀》的講座活動,贊玉老師不畏暑熱從雙浦鎮趕到市中心為我站腳助威。

並且為那天到場的嘉賓都準備了一份親手製作的九曲紅梅茶。

結果現場忙忙亂亂,一個不留神,馮老師給我的那份九曲紅梅竟然不知被哪位拿走了。

反倒是另一位友人送的一罐龍井,放在桌子上沒人動。

事後一琢磨,趕來聽我講座的八成都是精通茶事之人了。

要是這兩款茶放在我面前,我也一定會選紅梅而棄龍井了。

西湖龍井,比九曲紅梅有名。

九曲紅梅,比西湖龍井有趣。

畢竟,她是浙江紅茶中的翹楚。

浙江紅茶的輝煌一去不復返,世間只留下九曲紅梅淡淡的甜香。

編輯:粒粒

校對:齊航

設計:靜平

楊多傑,「多聊茶」創始人,歷史文獻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歷代茶學文獻及茶文化教學。「中華茶人聯誼會」特約茶文化講師,多家電視及廣播節目撰稿人、顧問及常駐嘉賓

出版作品:《北京秘境》、《北京秘境2》、《北京深處-地鐵沿線的75個塵封秘境》、《茶經新解》、《茶經新讀》

曾在《世界博覽》、《時尚旅遊》、《精品購物指南》、《中國國家旅遊》、《中華遺產》、《旅行家》、《社區》、《Timeout》等雜誌撰寫歷史文化類專欄文章

微信公號:多聊茶

新浪微博:@楊多傑 @多聊茶

人 人 講:【楊多傑的多聊茶】直播間

廣播電臺:北京文藝臺FM87.6 《吃喝玩樂大搜索》周二嘉賓

本公眾號所有文字、音頻、視頻及聲明過的圖片著作權均歸作者所有

除已籤約的機構和平臺外,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轉載、改編、引用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自網絡

課後討論

冷門紅茶,你知道哪些?

相關焦點

  • ​茶界舊聞,浙江其實曾是紅茶大省!
    這篇是「多聊茶」的第叄佰伍拾篇常規文章茶界舊聞,浙江其實曾是紅茶大省!前言同學們,早上好。今天是周四,【飲茶札記】來和大家見面了。前兩周,多傑老師和大家聊了臺灣紅茶,安徽紅茶。這一次,要聊的是來自浙江的紅茶。浙江雖然是產茶大省,但是省內有名的,卻幾乎只有綠茶。西湖龍井,就是綠茶中最負盛名的大哥。但在綠茶之外,浙江產區其實也有很優質的紅茶。今天的文章,多傑老師就和咱們一起來聊聊浙江紅茶的前世今生。正文浙江,是茶葉大省。
  • 各省茶葉大pk:一個不起眼的省份,卻是中國產茶大省,福建呢?
    青茶,也叫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兼具綠茶的清香和紅茶的濃醇,是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紅茶,是全發酵茶,幹茶和茶湯均以紅色為主色調。他是世界上飲用範圍最廣的茶葉品種。Black tea 指的是紅茶不是黑茶哦! 看著這顏色有沒有流口水?
  • 浙江開化將紅茶納入頂級茶管理體系 錢江源育好茶 「開門紅」樹標杆
    如今,以龍頂茶聞名、有「中國龍頂名茶之鄉」稱號的開化縣,因為精製紅茶而奪冠的李群勇,步入紅茶產業發展的「快車道」。  據2020年發布的我國紅茶市場與產業調查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紅茶產區集中,並呈多元化分布。一方面,我國紅茶產區主要集中在滇、閩、鄂、湘4省,2018年四省紅茶合計產量佔全國總量的67.9%。
  • 素匠泰茶,網紅茶界的新寵
    在眾多超人氣網紅奶茶中,素匠泰茶打破傳統泰茶口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為網紅茶界新寵。眾所周知,素匠泰茶的代言人是韓雪,名副其實的女神。   「素匠泰茶」,素心匠作,泰若甘露。其實素匠泰茶的形象和韓雪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很多人一提到韓雪,想起來的就是她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雖然素匠泰茶已經從奶茶蛻變成網紅茶界的新寵,但是在網紅茶的競爭依然還有很多競爭對手。
  • 啖茶論道 淺析紅茶
    交流時間:2016-03-01 上期主題:《啖茶論道 | 綠茶之大佛龍井》、《啖茶論道 | 綠茶之龍井辨茶與泡法》 下期主題:烏龍茶紅茶是中國第三大茶類,產銷量佔總量比為百分之八左右,由於紅茶性溫味甜,飲用起來老少皆宜,近幾年深受市場青睞。
  • 茶界牛頓新發現!紅茶為啥多為茶包或鐵罐裝,少餅茶?
    如果你百度「紅茶為啥要用鐵罐裝」,得到的都是「紅茶要用什麼罐子裝」,並不會有直接的答案;如果你在購物APP上搜紅茶,陳列出來的多為茶包或罐裝紅茶,茶餅形式的紅茶罕有。為啥許多人買了散裝紅茶後,急於尋找該用什麼樣的罐子來儲存?今天,身為茶界牛頓的我就來為你好好捯飭捯飭這個問題(歡迎指正,拒絕打臉)。
  • 紅茶消費成熱點 「湖南紅茶」能否「一炮走紅」
    在熊嘉看來,「湖南紅茶」打造公共品牌,在標準化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實,標準化也是中國紅茶的難題。」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包小村稱,國內最好的紅茶,與世界著名的阿薩姆紅茶、大吉嶺紅茶、錫蘭高地紅茶相比,在標準化上差距明顯。 世界著名的立頓紅茶,年銷售額超10億歐元。近年來,立頓紅茶在中國市場一路走紅,靠的就是標準化利器。
  • 浙江「中國十大名紅茶」,產自西施故裡,以春秋古國為名
    #跟著西施遊諸暨# 中國十大名紅茶,有福建·正山小種紅茶、安徽·祁門工夫、雲南·滇紅工夫、四川·川紅工夫、江西·寧紅工夫、福建·閩紅工夫、湖北·宜紅工夫、湖南·湖紅工夫、浙江·九曲紅梅以及浙江·越紅功夫;越紅工夫產於浙江省紹興,諸暨、嵊縣等地。茶外形條索緊結挺直,色澤烏潤,內質香味純正,湯色紅亮較淺,葉底稍暗。
  • 紅茶到底是什麼茶?
    前段時間蘇茶寫過一篇《綠茶是什麼茶》,然後發現原來真的有許多愛茶、喝茶、自以為了解茶的人不知道這些基礎知識。今天就繼續來聊聊紅茶這一大類,10個基本知識,讓茶葉小白也能迅速對紅茶有個全面了解。1、什麼是紅茶?
  • 【元泰微茶會】第九十六期:潘發斌:茶界泰鬥張天福的有機茶夢!(福州站)
    為了推廣「元泰杯」紅茶世界徵文比賽,現在起我們每周末會邀請各界「網紅」來參加【元泰微茶會】。2016年6月18日,一場以「潘發斌:茶界泰鬥張天福的有機茶夢!」為主題的【元泰微茶會】在元泰紅茶屋舉行。本期我們邀請了福建茶人之家秘書長潘發斌(原省人大機關廳級幹部)為我們講述茶界泰鬥張天福的有機茶夢。
  • 起底當紅茶飲店,它們都用的是什麼茶?
    四季春茶帶有明顯花香,滋味清爽淡雅,香氣高揚,產量高,成本相對較低,是茶飲界用的最多的一款烏龍茶,幾乎每個茶飲店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可謂是茶飲界的百搭之王。紅茶紅玉:喜茶紅玉,是由臺茶18號種茶樹的茶葉製成。它產於臺灣省中部南投縣的日月潭,所以也稱為「日月潭紅茶」。其湯色清澈橙黃,滋味醇厚,散發獨特而優雅的薄荷香。
  • 世界三大高香紅茶,為什麼只有祁門紅茶入選?
    祁紅之前,屯綠和安茶曾是主打安徽祁門,地處黃山西脈森林馥鬱的丘陵盆谷之中,自古就是著名的茶葉產地。在19世紀之前,祁門主產的都是綠茶,清末流行安茶。屯綠是當時我國主要外銷茶,在同治年間,它的年均外銷茶量就達500萬斤。祁門鳧峰鄉炒青綠茶又稱「鳧綠」,因品質好香氣高,被譽為「屯綠之冠」。安茶是介於紅茶和綠茶之間的半發酵緊壓茶,色澤烏黑,湯濃微紅,清末民初曾風靡一時,興盛百餘年,在廣東和東南亞地區尤其暢銷,被尊為「聖茶」。
  • 福建不僅是綠茶大省,更是紅茶的始發地!小壺仙帶你了解福建紅茶
    紅茶起源的年代已不可考。成書於明朝中期(約16世紀)的《多能鄙事》,曾提及「紅茶」這一名稱,是現在最早的記載。據推測,在17世紀時,已經開始製作紅茶,最先出現的是福建小種紅茶。以小種紅茶的製作工序為基礎,18世紀中期在福建又演變產生工夫紅茶,製作加工更為精細。福建人愛喝茶在全國是出了名的。
  • ...伴手禮 | 玉環火山茶:世界三大海島火山茶之一 欲做浙江紅茶之最
    寒冷的天,泡上一杯熱騰騰的玉環火山紅茶,口感沒有其他產區紅茶濃鬱、醇厚、霸氣,更多的是一種淡雅。浙江龍額火山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招水說,在茶業界,也許他們現在還不太有名,但立志要做浙江的紅茶之最。
  • 看完紅茶的發展史,教你順利區分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
    茶葉裡,紅葉紅湯的紅茶,廣受歡迎。但在提到紅茶的分類時,很多茶友容易臉盲。到底小種紅茶和工夫紅茶應該怎麼區分?至於紅碎茶,它又是什麼,將紅茶切碎就能做成紅碎茶嗎?諸如此類,都是有關紅茶分類的基礎話題。按清代王草堂的《茶說》1717記載,「茶採而攤,攤而摝(搖的意思),……香氣發越……即炒即焙。」從中,能看到當今武夷巖茶(烏龍茶)加工的雛形,被茶界吳覺農前輩等專家,視為烏龍茶起源於武夷山的力證。武夷巖茶,誕生在明末清初。
  • 浙江vs安徽,兩大產區茶類大PK,誰更勝一籌?
    浙江是我國傳統綠茶大省,唐宋時代已名茶輩出,品類繁多,茶質優良。歷史名茶有西湖龍井、開化龍頂、金獎惠明、顧渚紫筍、徑山香茗,以及新近崛起的安吉白茶、大佛龍井等。普陀佛茶,浙江舟山普陀山產,「似螺非螺,似眉非眉」,條索緊細捲曲,色澤綠潤,芽身披毫,香高味醇。
  • 【茶界頭條】(原創)龍源觀想迎新名茶品鑑暨茶文化交流活動在京成功舉行
    ;中央電視臺資深導演、《星光大道》總導演葛延平;北京心靈呼喚殘疾人藝術團副團長常嘯;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中心茶館行業辦公室主任李守望;安化晉豐厚北京分公司總經理諶智慧;福建裕榮香白茶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麗蓉;武夷山大桐紫宸品牌創始人徐文珺;國家機關服務中心原副主任楊曉紅等以及來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四川、江西、河南、河北、山東、遼寧、湖南十六省區的茶界專家、學者、企業家、
  • WTTC比賽用茶大猜想|紅茶 - 錫蘭紅茶、英德紅茶
    錫蘭紅茶出產於斯裡蘭卡,是一種統稱。錫蘭茶分高地茶、中地茶和低地茶三種。錫蘭的高地茶通常制為碎形茶,呈赤褐色。,口感稍近綠茶,以純茶飲用最佳。英德紅茶英德紅茶是創建於1959年,英德紅茶產於廣東,它色澤烏潤,顆粒均勻結實,香氣高銳,茶湯紅亮,滋味濃烈,飲後甘美怡神,清心爽口,適合清飲。
  • 沅陵紅茶斬獲亞太茶茗大賽特別金獎
    懷化新聞網訊  (鄧永松)  兩款紅茶參評,一個獲特別金獎,另一個獲金獎,實屬不易。「沒有過人品質,在專家面前是經不起評的!」據了解,本次評茶大賽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聯合斯裡蘭卡、尼泊爾等12個國家和地區使館、農產發展局、茶葉研究所、商會、協會等機構共同主辦,中國(北京)國際茶業及茶藝博覽會組委會承辦。為彰顯評選公平,組委會特別邀請包括於觀亭、魯成銀、封槐松、呂賢軍、沈紅等國內國際茶界權威專家擔任審評團,依據GBT23776-2018《茶葉感官審評方法》,進行暗碼審評。
  • 「制茶大師」江元勳——堅守傳承,做最好的中國紅茶
    他在武夷山桐木堅守、傳承紅茶,數十載如一日;這一份堅守與執著,是他對品質的極致追求,也是對工藝的傳承、鑽研,更是心中代代傳承不息的中國紅茶夢。江元勳是正山小種紅茶第24代傳承人、正山小種紅茶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也是正山堂茶業董事長、福建省人大代表,但他對自己的認知,始終不變的是:一個愛茶、事茶的茶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