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夢、肩頭有擔」,是對江元勳最真實的寫照。他在武夷山桐木堅守、傳承紅茶,數十載如一日;這一份堅守與執著,是他對品質的極致追求,也是對工藝的傳承、鑽研,更是心中代代傳承不息的中國紅茶夢。
江元勳是正山小種紅茶第24代傳承人、正山小種紅茶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也是正山堂茶業董事長、福建省人大代表,但他對自己的認知,始終不變的是:一個愛茶、事茶的茶農。
堅守傳承「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紅茶,是世界紅茶的鼻祖,它從武夷山桐木誕生,並走向了世界。16世紀末17世紀初,正山小種風靡歐洲,成為歐洲皇室貴族熱捧的飲品,並自上而下引發了「下午茶風尚」;18世紀末、19世紀中葉,還對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產生過深遠影響,改變了世界格局和發展。
從19世紀末開始,正山小種紅茶不斷受到衝擊。到上世紀40年代,江元勳的祖父江潤梅在吳覺農、張天福等茶人的指導下,在桐木組織成立茶葉生產合作社,使得衰亡的正山小種有了生機。改革開放後,江元勳的父親江素生四處奔走,讓深山中的正山小種重新聯絡上吳覺農、張天福等老一輩茶人,為正山小種紅茶的保留和發展做出關鍵性的努力。但受制於偏遠山區的交通不便和信息閉塞,正山小種在大時代的變化中依舊發展艱難。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桐木關茶青幾乎無人採摘。在這樣的艱難處境中,作為正山小種紅茶第24代傳承人的江元勳,秉承著先祖之志,在1997年白手起家創辦了元勳茶廠,發誓一定要把正山小種紅茶發展下去。
駿眉首創,「金駿眉」問世
2005年,是紅茶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一次創新,帶來了整個紅茶產業的變革與發展。
江元勳一邊繼續走正山小種的外貿路線,一邊尋找如何突破傳統工藝,製作新口感的紅茶,以適應國內快速發展的消費市場。2005年夏末,江元勳在朋友集思廣益和多次試驗的基礎上,指導公司的制茶師傅江駿生、江駿發、梁駿德、溫永勝、陳貴寶、胡吉興等人採摘單芽來製作紅茶,「偶得」一款香、水、味、韻均非常優質的紅茶,這就是「金駿眉」的雛形。2006年,在張天福、駱少君等茶界前輩的指導下,經過反覆試驗,金駿眉基本定型。2008年,進一步優化品質完善工藝後,金駿眉正式投放市場。
金駿眉一經上市,就受到喜茶愛茶之人的狂熱追捧,迅速走紅,引發了紅茶市場的消費熱潮。金駿眉紅茶被創製後,就像蝴蝶效應一般,不僅帶動了整個桐木紅茶產業的發展,而且帶動了國內紅茶市場的整體提升,正山小種、滇紅、祁紅、湖紅等各地名優紅茶都重新煥發出生命力,引領了全國紅茶的恢復、發展。
身安桐木,心繫四方
金駿眉的成功,帶動了桐木紅茶產業的發展,讓原本以販賣毛竹為生的桐木村民一改往日的困頓,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而在中國還有許多像桐木村一樣的優質茶產區,分布在偏遠閉塞的貧困山區,好茶難以出山。
感念於社會各界的幫助與支持,江元勳希望借鑑金駿眉成功的經驗,積極把技術與品牌輸送到其他優質產區,以此幫助更多貧困山區的茶農,提高工藝水平,增加茶葉收入。2010年開始,先後和河南、浙江、四川、貴州、安徽、山東、湖北、湖南、雲南等省份優質產區結合,開發出駿眉工藝的信陽紅、會稽紅、蒙山紅、普安紅、新安紅、古丈紅、巴東紅、諸城紅茶、高黎瑞貢等產品,實現了生態茶產業的發展,助力了產茶區的綠色發展新未來。以正山堂普安紅公司為例,截止2018年,已幫扶貧困戶茶農500戶,茶園增產5000餘斤,人均增收10000餘元。支付收購茶青款200多萬元,茶青讓利和勞動額外分紅30多萬元。
「為世界做最好的紅茶」,不忘初衷,不離本心,江元勳用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詮釋了一個茶人的初心與摯誠,為中國「紅茶夢」的實現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