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環高速
「要想富先修路」,對區域經濟而言,這是一個耳熟能詳的「真理」。而修路和致富的正相關性,在北碚體現得最淋漓盡致。
2000年以來,隨著北碚區交通條件的改善,先是樓市火爆,然後是商業火爆,接著是實體資本大量進入,北碚已經由曾經的邊緣郊區晉升成為人流、資本流的富集地。蝶變,正在北碚發生。
「輕軌進北碚」預期,直接帶火兩個市場
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裡,北碚的樓市卻出奇地火爆。
2012年12月,北碚新城縉雲廣場附近一個新開盤的樓盤,當日推出172套房源,銷售147套,85%的房子在當日賣完。成交均價每平方米6600元,比北碚市場的高層住宅均價高出12%。
「北碚地產,已經開始發力。」中原地產某片區負責人對北碚住宅成交結構進行分析後認為,北碚四成的房子被區外的購房者購得,這表明北碚先前蓄積起來的巨大購房需求開始逐步釋放。
外區人蜂擁而入購房,成為北碚樓市量價齊升的主要推手。外區人為何競相到北碚購房?
中原地產的這名人士認為,北碚是主城最宜居的區域之一,生態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大氣水體質量全市領先,後發空間優勢潛力巨大。特別是隨著中國內陸首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的設立,作為兩江新區第二大行政區,北碚定位高新技術開發功能區和高端人才聚集區,理當成為主城拓展和城市建設的關鍵區域。
蓄勢待發的北碚樓市,只欠點燃導火索。
現在,點燃這一導火索的正是「輕軌開進北碚,北碚將真正成為都市花園」的預期。
按照既定工期,2013年內,重慶軌道交通六號線北延伸段開通試運營,將正式抵達北碚。
同樣被點燃的,還有北碚商業。以北碚縉雲廣場對面的嘉陵風情步行街為例,商戶周先生回憶,2010年上半年,這裡的門面房只租出去20%,白天人流稀疏,夜晚鴉雀無聲。不過,自2012年以來,隨著輕軌進北碚時間的臨近,越來越多的人在步行街附近購房,伴隨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商戶來這裡搶佔碼頭。
旺盛的商業需求,帶動商業地產急劇擴容。圍繞嘉陵風情步行街,北碚規劃出一個佔地面積達2平方公裡的商圈。在這個超大體量的商圈裡,商業商務設施面積120萬平方米,其中純商業面積100萬平方米。
北碚區商委人士介紹,目前,嘉陵風情步行街作為縉雲商圈的核心部分,已完成主體招商工作,入駐了各大金融機構、電信企業、浙江雄風百貨、UME電影院、海宇溫泉酒店、和美家醫院、新世紀百貨、遷喜家居建材廣場等企業400餘家,開業面積53.6萬平方米。商圈現有限額以上企業16家,2012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8億元,商品銷售總額近60億元。
「先是樓市火爆,然後是商業火爆,接著是實體資本大量進入,這是交通瓶頸制約打破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蝶變的一般路徑。」重慶科技學院教授彭體春認為。
曾經「身在主城,形在郊區」
究竟是怎樣的交通條件改善,帶來彭體春所言的「北碚蝶變」?
作為73萬北碚人中的普通一員,西南大學中文系70歲的退休教師鍾先生仍然感覺「幸福來得有些突然」。
雖然享有「主城九區之一」的名分,但由於和主城核心區域相距24公裡,北碚一直處在被邊緣化的境地。
從北碚發家的瑋蘭床墊創始人張建偉回憶說,20年前,他從北碚到朝天門來回運送產品,路上要花2個小時。為了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堵車延時,他在自己的卡車上備有鋪蓋、食品和水。「從北碚到主城核心區,相當於一次長途旅行。」他說。
北碚區交通局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60年前,北碚只有一條通往外界的公路——碚青公路,從北碚去一趟市中心,要花近4個小時。
1952年7月,隨著國道212線北碚段建成通車,進城時間縮短一半,減少至2個小時。
2003年,市政府主要領導在視察北碚時曾指出,北碚有著被「邊緣化」的危險。
2006年10月,北碚成為了主城唯一不在免收費範圍內的城區,北碚人有著「身在主城,形在郊區」的邊緣感受。
2010年,主城區內環以內公交線路開始實行「一票制」,並實施了中高級車「1小時半價換乘」。但北碚未被納入。
2011年8月,北碚經渝武高速前往主城核心區的客運交通實現了公交性質全轉變,但由於渝武通道北環至北碚段為高速公路,公交運行按照座位數運載,公交公司選用高級公交車型且公交運行線路長,導致北碚經渝武高速前往主城核心區的票價長期保持在10元以上。
一名天涯網友稱,高公交票價猶如一座無形的大山阻擋在北碚與主城核心區之間,公交票價不降低,北碚將永遠被邊緣化。
外聯內暢,難題破解
交通,一度成為北碚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的障礙。
為破解這一難題,從2000年開始,北碚開始從外聯與內暢兩個方面同時著力,改善交通條件。
外聯,就是北碚與區外的交通主幹線建設。2002年6月建成的渝武高速公路,可謂北碚從交通上消解區域邊緣化的開山之作。
作為北碚通往主城核心區的第一條快速通道,渝武高速公路在北碚境內有三溪口、梅花山、縉雲山、東陽4個立交出口,不僅拉近了北碚周邊片區直抵主城核心區的時空距離,而且擴大了北碚對外的輻射作用。
2007年12月全線竣工通車的北碚嘉陵江大橋,為北碚城市的「去邊緣化」,再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座大橋,南接渝合高速、繞城高速,進而與渝涪高速、渝長高速、成渝高速、國道212線銜接,北接省道204線與川北、陝西、甘肅相通,極大改善了北碚對外通行條件。
此後,一場更大規模、更快速度的交通戰役在北碚打響。
2009年11月通車的繞城高速公路,在北碚境內全長31公裡,在北碚段內開設了4個出口通道;2009 年11月完工的內環收費站外移,讓北碚真正融入主城核心區,步入外環時代發展;2010年2月通車的嘉悅大橋,成為北碚繼渝武高速路、繞城高速、212國道後通外主城核心區的第四條快速幹道,大大拉近北碚與主城核心區的距離;2011年7月通車的朝陽橋,讓北碚成為重慶通往川北、陝西、甘肅的交通節點;2012年12月開工的渝廣高速北碚段,在北碚境內有28公裡,與兩江新區四縱線相接,在江東片區設有復興、靜觀2個立交出口,建成後,北碚土特產及旅遊產品可更快地通達四海……
內暢,就是區域內完善路網,構建交通「毛細血管」。
目前已經開工的雲漢大道南起兩江新區區界,接水土方正大道,北接渝廣高速靜觀互通,建成後將打通兩江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北上的通道。
作為北碚新城出入繞城高速和渝武高速便捷通道的渝武立交,目前正在緊張建設中,它的建成,將有效緩解渝武高速北碚立交交通壓力,促進北碚新城發展,將使北碚往來主城核心和兩江新區更加便捷。
預計總投資2340萬元的澄江北環線,起於渝武高速草街出口,經草街大橋連接國道212線,將為北碚澄江組團新增對外通道。
此外,近年來,北碚新建農村公路約500公裡,硬化改建農村公路843公裡,於2010年提前實現農村公路「三百」目標,鄉鎮通暢率、行政村通達率、行政村通暢率均為100%,農村出行條件明顯改善;相繼完成國道212線、儀北路、碚青路、北金路等幹線公路改造184公裡,通行能力大幅增強。
特別是今年1月,重慶主城區實施的1小時公交優惠免費換乘政策,讓北碚甩掉公交邊緣化的帽子,全區61條公交線路中有59條納入換乘範圍。值得一提的是,渝武高速和北碚環城公交一併納入了此次換乘之中。
大公司大項目,5年引資翻8倍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與致富的正相關性,在北碚體現得最淋漓盡致。
正如上文所言,交通條件改善帶來區域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地產行業最先感知「春江水暖」。
據了解,在2010年前,北碚的高品質生態商住品牌樓盤僅中安·翡翠湖、水天花園、北溫泉九號等少數幾個樓盤。
目前,北碚僅蔡家組團就聚集了16個開發企業,而新城集聚了近30家房地產企業。
龍湖、中庚、中鐵建、保億、金科、佳程、隆鑫、申基、紅鼎、睿和鑫、東原等一大批全國知名企業已經進駐北碚,高端地產項目成為該區域主流產品。數據顯示,高品質樓盤銷售7245套,銷售面積88.43萬平方米,銷售金額60.44億元,均價為6835元/平方米,比主城區商品住房均價還高出446元/平方米。
2012年,北碚區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額129.37億元,同比增長69%,增幅居主城九區第一位。地產行業繁榮,在帶來人流和資金流的同時,也通過土地出讓金,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金。
正如彭體春所言,交通條件改善,人流和資本流以房地產為媒湧入一個地區,此後,實業資本亦逐利而來。
數據顯示,從「十五」末到「十一五」末5年間,北碚引進內資額從9.6億元增長到104.36億元,增長了987.08%;實際利用外資從1550萬美元增長到13970萬美元,增長了801.3%。這些資本,絕大部分投入到了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從投資資本的結構和質量上看,大公司帶來的大項目,佔據了北碚工業和服務業的主流。「十一五」期間,北碚引進世界500強企業7家、中國500強企業12家;過去的兩年,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14家、中國500強企業4家。
北碚「十二五」要建成
「三橫三縱三聯絡」骨架幹線
所謂「三橫」,一是三橫線東段,即東陽穿飛蛾山隧道、五四隧道,經水土、復興穿龍王洞隧道接渝北空港經濟區,其中水土龍安至渝北段新建7.8公裡。「十二五」期間擬建三橫線中水土至渝北兩路段。
二是四橫線,即合川鹽井沿省道110至澄江連十裡溫泉城過嘉陵江澄江大橋穿西山坪隧道過東陽濱江路接水兩路至江北機場。北碚段長40公裡,其中澄江大橋至水土獅子口大橋段改擴建40公裡。
三是五橫線,即歇馬穿蔡北隧道經蔡家組團接北部新區。北碚段長15公裡,其中蔡家至歇馬外環高速段新建8公裡。
所謂「三縱」,一縱線即儀北路過朝陽二橋經北碚火車站至重慶大學城。北碚段長33公裡,其中沙坪垻至天府段新建9.4公裡,改擴建10.4公裡。
二縱線,即欣鑫大道兩側延伸,北接柳蔭,南側過嘉陵江水土大橋接蔡家、禮嘉。北碚段長40公裡,其中改建柳蔭至金刀峽段,新建蔡家段,改建10公裡,新建10公裡。
三縱線,即北華路向南延伸接悅來城市幹道,北接三環高速、金刀峽、合川。北碚段長41公裡,其中復興至三聖段改擴建16.6公裡,金刀峽段改擴建12公裡。
所謂「三聯」,一是六聯線,即蔡家崗鎮跨蔡北大橋接悅來、空港。北碚段長6公裡,其中新建6公裡。
二是七聯線,即三聖鎮經八字巖、雙山接渝北興隆鎮。北碚段長9公裡,其中改擴建9公裡。
三是八聯線,即金刀峽鎮穿金鄰隧道經渝北大灣接渝鄰高速。北碚段長3公裡,其中改擴建3公裡。
文/賀娜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