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煙雨客
歷史上,蘇東坡有一位超級粉絲,也是紅顏知己,可惜為人錯愛,蘇東坡也只能且行且遠。終究是一場悲劇,鬱鬱而終的她,殉道愛情。蘇東坡也只能心存追悔,在無盡的傷懷中,寫下斷腸的詞句。
這個女子,就是溫都監女。馮夢龍稱:「千古女子之中,愛才者,溫都監女、長沙妓二人而已。」
關於這名女子的記載寥寥。我們大概知道她生於1079年,廣東惠州人,是蘇東坡的愛慕者。
蘇東坡為她寫了一首詞,傳唱千古。
《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就如這首詞,他們的相遇,是一個飄渺冷豔的故事。
那是在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蘇軾被貶謫到惠州。此時的溫超超,恰值豆蔻年華,十五歲的她出落得亭亭玉立、姿色秀美。不只顏值高,而且才華好。閒暇時,喜歡吟詩誦詞,尤為喜歡蘇東坡的詩詞。
或許是被詩詞的魅力打動,抑或是喜歡蘇東坡率性達觀的心境,觸目所及,內心所想,竟然都是這個人。
靜坐沉思,溫超超想,自己來人世間一趟,或許就是見到那個叫做蘇東坡的男子,不然為何她啟蒙讀到的第一首詩就是他寫的呢?不然為何讀了他寫的詩詞就無法自拔呢?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異時對黃樓夜景,為餘浩嘆。」……字字聲聲,讓她心生歡喜。
古時15歲,早已到了提婚論嫁的年紀。前來提婚的人絡繹不絕,可是她一概看不上,就是不嫁。
就在此時,蘇東坡被貶到惠州。超超聽聞此事,便對人說:「東坡才是我的好丈夫。」
《野客叢書/卷二十四》:惠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聞東坡至,喜謂人曰:「此吾婿也。」
海內鼎鼎有名的蘇學士,能夠來到惠州,也是一件大事。若不是得罪朝廷,若不是性格耿直,蘇軾也不至於落魄如斯。
超超特別珍惜這段時光。可男女授受不親,她也只能趁著晚上,偷偷溜到蘇東坡下榻之處,在窗外徘徊偷聽。
每天晚上,蘇軾在詠詩時,她就在窗外徘徊。蘇軾感覺外面有人,推窗看時,溫超超便急忙離去。此時的溫超超想,如果能嫁給蘇東坡有多好呢!即使做一個婢女,能在他身側為他端茶遞水,研墨點燈也好。若能如王朝雲那般成為他的侍妾,一路跟隨更是雖死無憾。
可此時的蘇東坡,不僅50多歲,本來就是戴罪之身,別說納妾,就是一舉一動都被敵對的朝臣看在眼裡,欲加之罪。
溫都監發覺了女兒的異常,再三追問下,女兒吐露了心事。躊躇再三,他對蘇東坡和盤託出,並希望蘇東坡能夠見一下他的女兒。
這次見面是刻骨銘心的。
她便向蘇軾傾吐愛慕之情,可蘇東坡考慮到自己的情況,是不堪承受之重。蘇軾只能這樣對溫都監說:「我一定為溫超超找一個如意郎君。」然而不久,蘇軾被貶到瓊州,此事就暫時擱置了下來。
《東坡全集/卜算子》: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坡覺而推窗,則其女逾牆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曰:吾當呼王郎與之子為姻。未幾,而坡過海,女遂卒,葬於沙灘側。坡回惠,為賦此詞。
造化弄人。等蘇軾再回到惠州時,溫超超早已因為相思憂鬱而死。她被葬在沙洲之側。蘇軾專程來到溫超超墳前,傷感地寫下了這闋《卜算子·孤鴻》。
飄渺的孤鴻,如今影子也無,她去了何方?天下寒枝隨處是,她為何不肯棲息,她在等待什麼,又在渴盼什麼?這寂寞的沙洲何其寒冷,她孤獨地永遠棲息此處,玉殞香消,化為塵土。蘇東坡此時內心的傷痛,也是難以用文字形容的。
若泉下有知,讀到這首詞的溫超超,應當無限歡喜吧。可惜的是,她的心事終究空幻,此生不得的愛情,也只能留待來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