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簡筆畫——家鄉的粽子

2020-12-20 太平洋親子網

粽子簡筆畫——家鄉的粽子

2016-06-10 09:27:3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我的家鄉是一個江南水鄉,水好、土也好,所以盛產的東西都比較好,唯獨這個粽子是最特別的。

  關於粽子,在古代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呢,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河與汨羅江,死後被蛟龍所困,人們紛紛將粽子投入江中來驅趕蛟龍。所以,每當端午節時吃粽子也成了習俗了。

  在我的家鄉,村上幾乎所有的婦女都會裹粽子,裹的還有模有樣的,很好看。還有幾個大一點兒的女孩子也會,雖然裹的七零八落的,但也是她們自己的一份兒心意。

  包粽子的方法很簡單,用棕葉把糯米裹好,在糯米中間放點兒肉就行了,再用繩子紮起來,一隻粽子就完成了。重要的呢,應該是要燒的入味,燒的好吃了。過上一段時間,一隻只可口的粽子就出鍋了。真是讓人直流口水啊!

  「謝大媽粽子」也是遠近聞名的一個品牌了。通常,在賣粽子的地方都有掛著或者寫著「謝大媽粽子」這幾個字的。

  我家鄉的粽子雖然沒有「謝大媽粽子」那樣出名,但是,我可以保證,我家鄉的粽子的味道絕對不會比「謝大媽粽子」差的。

  異鄉來的客人到我們那兒,我們也都會拿出我們鄉村裡出了名的粽子來招待他們的。他們也會對我們的粽子稱讚道:「嗯,很好吃呀,很入味,不愧是出了名的。」每當聽到這樣的稱讚時,我的心裡也美滋滋的,甜蜜蜜的。

  有時候,圖個熱鬧、興趣,媽媽會在粽子裡放入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說:硬幣、辣椒、椰果、水果等等,有的是一樣也沒放的。如果吃到東西的話,無論是什麼,就會說是中彩了,但沒中彩的比較少。

  家鄉的粽子的味道是最獨特的,也是最讓人難以忘懷的。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粽子怎麼畫?5步教你畫可愛粽子簡筆畫!
    簡筆畫的用處有哪些呢?其實,觀察一下我們生活中的事物,你就會發現簡筆畫其實隨處可見。比如,我抬頭一看,就發現家裡喝水的玻璃杯上有史努比的圖案;桌布上有葉子的簡筆畫圖案;牆上也貼著一些簡筆畫的卡通圖案……沒錯,簡筆畫還是很有它的用武之地的。
  • 端午節馬上到了,我來畫幾幅粽子簡筆畫!
    為什麼一到端午節就要吃粽子呢?端午節食用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民間傳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馬上划船撈救,可是卻不見屈原的屍體。為了寄託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今天我來畫幾幅關於粽子的簡筆畫,喜歡的小朋友就和我一起畫吧。
  • 家鄉的粽子
    想起了民俗相關的粽子、龍舟、艾葉……  就說吃粽子吧,吃粽子不僅是一種小吃文化,更是一縷思鄉的情愫:鄧麗君的一首《燒肉粽》唱盡了生活的艱辛;唱透了粽子的味道;唱出了同宗同脈的親情。  舊鎮,擁有一個對著寶島金門的美麗港口;一條街道貫穿整個小鎮,歷史悠久,民風純樸;伴隨著小鎮一起見證歷史的,是那古老的建築和經久不衰的小吃文化。
  • 家鄉桂林端午節的發糕清明節的粽子
    每到端午節,是艾草掛門、粽子飄香時節。庚子端午,我回到桂林市臨桂城區的居民小區探望父親。不時聽到門前連接菜市的巷道傳來吆喝聲:「粽子!」「五通發糕!」包粽子吃粽子,我的家鄉臨桂兩江和五通一帶的農村,是在清明時節才有吃粽子的風俗,而現在在城裡,也漸漸端午節也吃粽子了。民諺曰「清明大似年,淘米包粽子。」「清明粽子穩牢牢。」
  • 端午節話粽子,家鄉粽子最好吃!
    雨天的天氣涼涼的,很舒適,正適合一家人在家包粽子。小編介紹下本地的粽子,我們這邊包的粽子以白糯米為主,但也有的用黑糯米。粽子的餡料可以是豬肉和綠豆、花生等。包粽子的葉子是用本地的一種植物,像竹子一樣的葉子,但比竹葉大。我們本地就叫粽子葉。也有的人用芭蕉葉,但芭蕉葉一般用來包米果。
  • 臺北南門市場的「粽子故事」:關於家鄉的記憶
    臺北南門市場的「粽子故事」:關於家鄉的記憶 2018-06-06——臺北南門市場的「粽子故事」  新華社臺北6月6日電(記者賈釗 陳鍵興)端午節臨近,臺北「高密度」的超市、便利店都貼出各類訂購粽子的廣告,但對許多人來說,南門市場裡的老牌攤子才是採買傳統粽子的最佳之選。
  • 端午節畫粽子,字母y畫可愛的小粽子,簡單又有趣
    第134期原創教程:字母Y畫可愛的小粽子小朋友們,大家好~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是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今天我們學習用字母Y畫一個可愛的小粽子,我將畫法做的儘量簡單又有趣,讓小朋友們可以輕鬆學會,幫助建立自信心,提升繪畫興趣。
  • 臺北南門市場的「粽子故事」:關於家鄉的記憶!
    南門市場是臺北知名的傳統市場,這裡匯聚了大江南北的家鄉滋味。市場內有多家粽子名攤,不少都有六七十年歷史。出售的粽子品種齊全,既有大陸江南口味的湖州粽和廣式的裹蒸粽,也有臺灣風味的南部粽、北部粽、客家鹼粽等。
  • 這些奇形怪狀的粽子,你見過幾種,哪一種粽子可以代表你的家鄉呢
    每個地方的粽子包的都不太一樣,五花八門的,各種形狀的都有,咱們一起來看看吧,這些奇形怪狀的粽子,你見過幾種,哪一種粽子可以代表你的家鄉呢?三角粽子三角粽子是咱們平常最常見的一種粽子,也是歷史最長的一種粽子形狀,據說三角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粽子形狀呈現三角形狀,所以湖裡的魚都不敢去吃。
  • 盤點中國10大粽子,你的家鄉上榜了麼?
    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麼?▼4、湖北粽子:屈原家鄉的粽子湖北秭歸是屈原的家鄉,為表達對屈原的懷念,當地人對包粽子傾注了不一樣的情感,做的粽子也格外講究,在秭歸粽子全部都是三角形。▼7、廣東粽子,食材最豐富的粽子廣東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與北京粽子正好相反,它的特點是個頭小,外形別致,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形狀就像錐子。
  • 粽子裡的江湖:嘉興粽子Vs湖州粽子
    讀金庸的書,不僅有讓人痴迷的江湖,也有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比如粽子,金庸就在作品中寫過好幾次。《神鵰俠侶》裡,程英給楊過包了幾隻粽子作點心,甜的是豬油豆沙,鹹的是火腿鮮肉,端的美味無比,楊過一面吃,一面喝彩不迭。作為嘉興人,程英對自己故鄉的美食充滿了自豪,稱「我家鄉江南的粽子天下馳名」。
  • 甜粽子爽還是鹹粽子香? 這些「重口味」粽子你吃過嗎?
    近日,微博、朋友圈以及網站都發起了投票,甚至有網友發起了「屈原喜歡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的話題,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同往年「甜鹹大戰」的激辯不同,如今有越來越多「吃貨黨」表示,甜鹹都是美味,「唯假期與美食不可辜負」。 那些「重口味」粽子你吃過多少? 今年端午節,除了甜鹹之爭,曬出自己家鄉奇特的、凸顯地方特色的粽子,也成為網上的熱點話題。
  • 飲食習慣是一種關於家鄉的記憶——臺北南門市場的「粽子故事」
    新華社臺北6月6日電(記者賈釗 陳鍵興)端午節臨近,臺北「高密度」的超市、便利店都貼出各類訂購粽子的廣告,但對許多人來說,南門市場裡的老牌攤子才是採買傳統粽子的最佳之選。南門市場是臺北知名的傳統市場,這裡匯聚了大江南北的家鄉滋味。
  • 槲樹葉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節,今天看看日照的大粽子。 日照的粽子也是一大特色,包粽子的粽葉選用的是槲樹的葉子,俗稱大波羅樹,橡樹等。端午的頭天下午,無論割麥或是啥忙活,老娘都會抽空包粽子。她把粽葉在手上鋪成較大長方形,鋪上米,把粽葉左右對摺,再把底下折上來,從上面灌點水,然後也折下來,這樣一個類似6PLUS樣子的一半粽子就包好了,我們叫一蓋粽子。
  • 端午佳節話方言,說說粽子在我家鄉叫什麼
    端午節不可或缺的項目就是吃粽子,可是一個小小的粽子,在全國的地方方言中叫法也是千奇百怪,今天就說說阿哲故鄉的叫法吧。   阿哲故鄉對於粽子用地方方言還是叫粽子,只是讀音有些變化:標準讀音是:zong(四聲)zi(輕聲),而我家鄉的讀法是:zeng(四聲)zi(輕聲)。
  • 中國最好吃的粽子,到底是哪裡的?有你的家鄉嗎?
    中國最好吃的粽子,到底是哪裡的?有你的家鄉嗎?馬上就要端午節了。所以我們中國的吃貨怎麼可能錯過這個吃粽子的好機會?其實在,中國的每個地區,雖然地方都不同。但是那裡的飲食文化也不同。但是我們所吃的粽子也是不同的。但是到底哪裡的粽子比較好吃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飲食習慣是一種關於家鄉的記憶——臺北南門市場的「粽子故事」(5)
    新華社照片,臺北,2018年6月6日飲食習慣是一種關於家鄉的記憶——臺北南門市場的「粽子故事」6月5日,臺北南門市場「合興」粽子攤的員工展示「雞腿棒棒粽」(左)和肉粽。端午節臨近,臺北「高密度」的超市、便利店都貼出各類訂購粽子的廣告,但對許多人來說,南門市場裡的老牌攤子才是採買傳統粽子的最佳之選。南門市場是臺北知名的傳統市場,這裡匯聚了大江南北的家鄉滋味。市場內有多家粽子名攤,不少都有六七十年歷史。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幾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闢邪避暑,驅趕蚊蒼,保一方平安。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我們很小的時候老人教的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 廣東的粽子,臺灣的粽子,陝西的粽子,廣西的粽子,差別一目了然
    廣東的粽子,臺灣的粽子,陝西的粽子,廣西的粽子,差別一目了然。粽子起源很早,相傳與紀念屈原有關。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在這裡說一下題外話,秦人過去端午節可是不吃棕子的,更不會紀念屈原,秦人吃的是屈原饃。
  • 端午臨近: 品牌粽子價格親民 本地粽子更受歡迎
    端午臨近,今年,除超市和西餅店外,微信上叫賣粽子的聲音也此伏彼起。記者了解到,今年,各大品牌的粽子價格親民,而本地散裝「江山造」的粽子更受消費者的青睞。近日,白領繆小姐在微信朋友圈叫賣起粽子。她賣的是自家大姨親手做的粽子,因為大姨做粽子的手藝好,所以往年都會接受一些親朋好友或鄰居的預訂。打溫情牌叫賣粽子,「媽媽製作」、「奶奶製作」吸引了不少在外地的江山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