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2020-12-14 影視前哨

導讀:12堂好課,12個主題,央視綜藝頻道用「課堂」點亮了年輕人的思想之光。

文 | 圈叔

文化類節目一度火熱螢屏,攪動了一股文化清流。隨著創作模式陷於瓶頸,如今,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文化類節目屈指可數。作為文化類節目的行業標杆,曾推出《朗讀者》《國家寶藏》的央視綜藝頻道再度打造了一檔重磅力作——《一堂好課》。

不同於此前文化類節目的相對聚焦,這檔節目徹底釋放了節目的文化視角和關涉領域,思政、軍事、國學、文學、體育、美術……12期節目將呈現出12個異彩紛呈的主題,以全方位的文化透析為年輕觀眾獻上一場場知識和文化的盛宴。

一期一會之間,

如何點亮思想的火光?

「人生處處是課堂,人生處處遇名師。古往今來,變化萬千。唯有名師好課,熠熠生輝。」正如「好課班主任」康輝在《一堂好課》開講前所說,對於所有人而言,「課堂」是點亮思想火炬、啟迪人生智慧的無二之地。但是,傳統的「課堂」囿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縱然有名師好課能夠使人受益無窮,卻無法做到無遠弗屆、廣為播撒。

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則將電視的傳播優勢注入「課堂」之中,以流動的「課堂」走進、傾聽、理解年輕人,引發他們的集體共鳴。每堂好課由一位「好課主講人」與數位課代表在康輝的帶領下,共同走進國內一所頂尖高校,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帶來學科與思想的啟蒙。與此同時,這檔節目在課間穿插了一系列環節,通過體悟前人的人生哲學,將思想之船駛向更深處,不斷追尋思想的力量。

更加珍貴的是,《一堂好課》並不局限於某一個側面,而是儘可能地拓展視野,去發掘、呈現、探究與現實息息相關、緊密聯繫的日常議題。節目邀請的12主講人囊括各個領域的翹楚,譬如首期節目主講人便是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他有著47年的軍旅生涯,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還是全國模範教師、全軍優秀教師。

星星之火,何以燎原?中華民族,何以復興?金一南攜手黃景瑜、屈楚蕭去到了航天工程大學士官學校,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對這些問題進行了鏗鏘有力的回應——信仰,共產黨人因信仰而看見,更以信仰表現出來了改天換地、摧枯拉朽的力量。

在金一南的娓娓道來之中,觀眾對中華民族千年來的風雲激蕩、中國共產黨九十八年的篳路藍縷、新中國七十年的波瀾壯闊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這堂思政課,緩緩將思想之光投射給觀眾,成功點亮了他們心中的思想之火。

而在後續的節目之中,更多名師大家也將帶著自己的「一堂好課」去到高校,直面年輕群體。單霽翔開在北京外國語的文博課,陳凱歌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的時代影像課、還有範迪安開在北京理工大學的美育課等都將一一亮相,以極致的文化內涵,帶來不一樣的人生感悟。

不止一堂好課,

更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對話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而對於《一堂好課》而言,如何做到請好老師上好課,實際上並不容易。

但在節目首播後,多位專家學者表達了對節目創新精神和思想價值的高度認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表示,《一堂好課》兼有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閻晶明也指出,綜藝性、文化感和正能量在這檔節目中得到了平衡地呈現;中國文聯副主席郭運德則特別點讚了央視綜藝頻道踏踏實實創作的精神……不僅如此,《一堂好課》還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討論,其間的巧思和功力可見一斑。

一方面,《一堂好課》在找準具有探討意義的公共議題的基礎上,更找到了有著「舉一反三」作用的領域代言人。來到現場的12位主講人本身就有著極高的社會知名度,再加持以明星課代表的影響力,在最大程度上為這檔節目聚合了規模可觀的年輕受眾群體。

另一方面,《一堂好課》的「課堂」模式並沒有流於平鋪直敘,而是不斷在平衡中做著恰到好處的「加法」。

不單是主講人在講述中融入了大量詳實案例,更有從課堂之中延展出來的討論交流、誦讀演講、演繹經典等「課外」環節調控課程節奏,這些都幫助這檔節目開掘出了浸潤觀眾內心的力量,如是,「課堂」之中真知灼見、經驗積澱、智慧火光得以在潛移默化間改變觀眾的認知和行為。

在金一南授課的「課間」,康輝留出了預習題目,「當今天我們有機會和方志敏烈士面對面對話的時候,我們要怎樣告訴他可以更好地愛護可愛的中國母親了?」隨後,一出由黃景瑜、屈楚蕭、宋璽共同參與的情景朗誦呈現於講臺之上,在他們與演員飾演的方志敏一問一答中,今日中國的山河巨變就被清晰地勾勒了出來,整堂課的氛圍也被烘託到了高潮。

沿著這一出情景劇引發的思考,金一南開啟了第二課時「怎麼樣做才能在今天這個新時代做到真正的愛國?」……能夠看到,節目中,一個又一個的時代之問被拋出又被解答,而更多的時代命題也將不斷出現,考驗成長中的年輕一代。

其實,《一堂好課》的價值也恰恰在於「授之以魚」的同時又「授之以漁」,它為年輕人提供了一次深度對話自我的空間,讓他們循著名師路徑回眸既有的人生軌跡,並站在前輩的肩膀上對未來展開瞭望、瞄準方向,努力交出一份無愧於自己、無愧於時代的答卷。

以課堂見社會,

央視綜藝更有著大情懷

如果將《一堂好課》放置於更宏觀的視角進行審視,這檔節目從「小課堂」出發,洞見的卻是「大社會」和「大情懷」。

央視綜合頻道推出的《一堂好課》正是遵循著「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鬥者」這樣的邏輯,讓年輕觀眾在主講人、好課班主任、課代表的循循善誘下,將人生的智慧、經驗與積澱進行了調和與吸收,夯實基礎、打好基石。

並且,在每堂「好課」之中,為年輕觀眾帶來智慧啟迪的還有現場的學員們。課堂討論環節中,當被問及責任和義務時,一名邊防兵和一名基層警衛戰士就用自身的經歷講述了堅守本職工作的可貴之處。

不僅如此,《一堂好課》更從每堂課出發,延展出大視野和大格局,將落點放置於祖國建設的偉大事業之上,鼓勵年輕一代以己之長、獻己之力。這正如金一南在授課時不斷強調的一樣,「我們身處百年變局的大時代,國際力量格局在較量中劇烈地演變。我們正在參與,中華民族正在一步步實現復興,(這)也是一次新的長徵。」

誠然,對於每一個獨立的個體而言,「日常的平淡能殺滅所有的志氣」。作為社會的螺絲釘,又應當如何從平凡走向非凡?金一南也向廣大的年輕觀眾給出了答案:自我挑戰,追求卓越。他說,自己就是在不斷的突破中從普通的車工、技師、館員,最終成為了教授,完成了「逆襲」。

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其實,這就是《一堂好課》最重要的意義所在——讓年輕人能夠從中看見自己,看見身處時代潮湧中的自我的站位,從而迸發出砥礪前行的激情與動力,在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這也是央視綜藝頻道一以貫之的堅持。央視綜藝頻道持續面向年輕觀眾,已經推出了《朗讀者》《國家寶藏》等一系列精品力作,《一堂好課》的出現則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央視綜藝原有的文化節目版圖。尤其是在新一季的《朗讀者》《國家寶藏》待播之際,《一堂好課》領銜開啟了新一輪的文化洗禮,意義不言而喻。

不僅如此,此次與《一堂好課》共同亮相的還有聚焦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的《中國閱兵》,這也是央視綜藝頻道積極響應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的《實施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落實其提出的「生動講好愛國故事、大力傳播主流價值觀」要求的用心安排。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央視綜藝頻道不斷打造以《一堂好課》為代表的優質節目面向年輕人傳遞新時代的價值理念,通過塑造有規模成體系的思想風潮實現對年輕人的正向引領。《一堂好課》的課堂,不容錯過;央視綜藝頻道的後續精彩,更值得我們期待。

相關焦點

  • 《一堂好課》羅大佑、康輝上演吉他教學
    12月22日(周日)20:30,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音樂課」將走進浙江音樂學院,由著名創作歌手、音樂人羅大佑擔任主講人,帶領大家通過流行音樂這扇門走進音樂世界。本期節目,羅大佑將以流行音樂為「門」,圍繞「音樂、歌、人的關係」和「音樂、歌唱為了什麼」兩個話題展開,通過對比現在的音樂和以前的音樂的差別,向觀眾分享何為音樂,何為歌曲。同時,他還將從自己的經歷和感想出發,告訴大家如何分辨好音樂,如何選擇想要做的音樂形態,如何選擇彈奏並精通一樣樂器,如何用生命去創造音樂,又如何通過音樂來展現生命。
  • 《一堂好課》,這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世界
    《一堂好課》,十二堂課與《一堂好課》相遇有點晚,因為它在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時候我並沒有看。作為一個不怎麼看電視的人來說,由此錯過了很多的比較好的節目,《一堂好課》便是其中的一個。雖然我錯過了電視節目裡的《一堂好課》,但是網絡發達的今天,重溫《一堂好課》的方式有很多種。
  • 《一堂好課》:越是平凡,越是需要知道人生的其他活法
    於是盼望著休息日,盼望著節假日,能好好的吸收一些適合自己的課程顯得格外奢侈,我就在這樣的心情下碰到了《一堂好課》,我以為這本書一定是曾經校園裡流傳的德智體美勞的混合體,誰知一打開書,好像誤進了一個美麗新世界。
  • 一場好課,是什麼魅力引人民日報點讚
    這是來自《一堂好課》的教學內容。《一堂好課》是由央視綜藝頻道聯合喜馬拉雅共同推出的青年人文化沉浸式類節目,共12期 。《一堂好課》由康輝擔綱"好課班主任",並邀請12位"學科領路人",從國學、藝術、軍事、體育等各個領域,為新一代年輕人傳道、授業、解惑,打造12場知識盛宴。
  • 《一堂好課》薦書稿
    而今,對於好書好課我有了新的認知,下邊,我把自己目前對於一本好書、一堂好課的觀點分享給您。在一本書、一堂課或者一個講座之中,但凡有一個觀點、一句話、一件事與我原有思考的東西和思維模式產生了思想上的碰撞、打破了我的常規認知,這對於我來說就是好東西;聽到了未知領域裡大咖們分享的乾貨、因為一個詞而產生了關於生活、情感或思想上的頓悟和共鳴,獲得了新的陌生或熟悉但未曾想過的新知,以及因為一個小插曲而加深了自己對於某一方面的深刻領會,對於我來說,都是很好的學習範例
  • 《一堂好課》:文有王蒙、武有金一南,眾大咖為我們點亮思想之光
    說到做老師,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叫《一堂好課》。《一堂好課》是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節目,節目組邀請了十二位國學、藝術、軍事、體育等領域的風雲人物,如作家王蒙、解放軍少將金一南、導演陳凱歌、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音樂人羅大佑、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運動員申雪、趙宏博、王濛、曾任職中國外交部的張維為等為大家傳道、授業、解惑。
  • 用十二節《一堂好課》為我們解讀:教育是民族振興的搖籃
    近年來,有很多機構在教育宣傳方面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比如:央視先後推出《開學第一課》《一堂好課》等等節目。前者,是每年中小學生開學的時候,老師們都會提醒家長陪孩子一起看的節目。雖然出場的人物會有些許爭議,但積極向上的整體氛圍是可以感染觀眾的,充滿激勵孩子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 《一堂好課》:教會孩子點燃思想之光,嘉獎向學之心
    文|橙果媽媽圖|網絡去年,中央電視臺出了一檔節目《一堂好課》,這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大型文藝節目,分為12堂大課,班主任是著名的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康輝,每一堂大課都是一個領域,包含文學、思政、電影、文博、音樂、美育、體育、外交、
  • 《開學第一課》VS《一堂好課》,教育必須細水長流,方見實效
    什麼樣的教育才算得上是有實效的教育?我以為,是要細水長流,能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孩子的教育,才是有實效的教育。所以,孩子的教育,我覺得還是細水長流比較好,比如說,一本好書。最近,我看到康輝在強力推薦一本《一堂好課》。我對這些書,一向沒什麼好態度,最多也就是些拼湊在一起的大道理罷了,而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現在的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大道理了。
  • 文物保護和我們每個人有什麼關係? 單霽翔用《一堂好課》為「文物...
    11月24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一堂好課》走進美麗開放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好課班主任」康輝,「值日班長」黃曉明,「課代表」霍尊、於朦朧陪伴各位同學一起,聆聽了由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帶來的文博課。
  • 馮雙白開講《一堂好課》舞蹈藝術可以成為生命中照亮黑暗的精神火炬
    1月5日晚,央視綜藝頻道出品的《一堂好課》第八期走進舞蹈的世界,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先生在中央民族大學和同學們親切交談,他用深入淺出的講解,幫助大家頓悟那些耳熟能詳的舞蹈到底妙在何處,同時用感染人心的生命故事,告訴大家「舞蹈藝術可以成為我們生命當中照亮黑暗的那把精神火炬」,他鼓勵每大家都來挖掘這個寶藏,欣賞舞蹈、學習舞蹈、親近舞蹈,「把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加美好
  • 《一堂好課》:聆聽名家故事,感悟非凡人生,照亮人生之路!
    無論是懷揣夢想的個人,還是蓄勢待發的團隊,在前進的路上都需要一堂好課。不論是一言定邦,還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這都是一堂好課的意義。在一堂好課中,名師王蒙不光引經據典,還談及自己的青春故事。在19歲那年,王蒙有感於彼時美好的生活經歷,執筆寫下處女作《青春萬歲》。
  • 一堂好課:國家需要就是航天人的志願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戚發軔院士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主講的新一期《一堂好課》在央視播出。戚發軔結合親身經歷講授,生動而震撼,讓廣大青年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航天事業的魅力、中國航天的實力以及未來使命的光榮。課間,主持人康輝還現場連線航天員劉洋、陳冬,為幾名熱愛航天事業的小朋友答疑解惑。 在上半堂課,戚發軔主要講授航天探索的意義與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就。
  • 葉瀾教授:一堂好課的標準!
    如何評價一堂課?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葉瀾認為,一堂好課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大致表現在5個方面。換句話說,有意義的課,它首先應該是一節紮實的課。
  • 什麼課是一堂好課?聽課、評課,教師可以這樣做
    聽每一節課,都要想一想,這節課這麼上有沒有育人價值?有什麼育人價值?教學內容:選擇什麼樣的內容來達成目標,我認為要實現從關注學科概念到關注核心概念和跨學科概念的轉變。有些老師確實關注了學科概念,但一節課下來,往往重點不突出。核心素養是綜合性的,跨學科概念對於學生形成核心素養非常重要。
  • 尋到一堂好課,在星輝斑斕裡放歌——秀洲區舉辦初中語文「身邊的好...
    在冬日的暖陽下,秀洲區研訓中心在浙師大秀洲附校以兩堂身邊的好課宴饗秀洲語文教師。在好課的薰陶中,我甘心做一名聽眾李冬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節別樣的《紫藤蘿瀑布》。凝望「眼前的紫藤蘿」、回憶「曾經的紫藤蘿」、感悟「生命的真諦」三個環節層層遞進,引導學生感悟到生命的活力與美麗。課堂上「嚷嚷」開花的環節最引人注目,由學生導演的朗讀體現了學生對紫藤蘿花開熱鬧而富有生機的真切感悟。
  • 愛貝英語:從「一堂好課」開始,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原標題:愛貝英語:從「一堂好課」開始,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研究表明
  • 康輝:全靠一堂好課
    此前,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一堂好課》節目,在果麥文化的促成和推動下,終於變成一本本裝幀精美的圖書,和我們見面啦!人生處處是課堂,人生處處遇名師。果麥文化出版這套《一堂好課》的目的,就是為大師學識集結,為先生思想立傳!
  • 央視名主持現場「吃蟲」?發生了什麼?
    央視主持人康輝竟然在節目現場吃起了蟲子?這是咋回事。原來在央視和喜馬拉雅聯合打造的《一堂好課》節目上,康輝作為班主任,在課間和幾位來到現場的小航天員一起體驗了一把吃太空食物的感覺。航天課只是《一堂好課》中的其中一課而已,另外還有金一南老先生的思政課、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的文博課、原領導人翻譯官張維為的外交課、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的美育課、文學家王蒙的文學課等等。總共是12堂課,涉及文學、歷史、音樂、外交、航天等多個領域。
  • 寶藏綜藝《你好生活》,看央視名嘴集合互侃
    綜藝節目太多了,每個星期,從星期一到星期日,都有各種視頻平臺,更新各種綜藝節目內容。 和早年間電視到了晚上十點就滿屏幕彩虹或者雪花沙沙響……相比,現在的選擇簡直不要太多了。 甚至選擇困難症的人,都不知道怎麼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