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大財經7月11日訊(記者 曾宇姍/文常海軍/圖 通訊員 薛榕)昨天,導報記者從廈門市市政園林局獲悉,為加緊推進高顏值廈門建設,市市政園林局將持續推進全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工作,力爭至2025年全市新增、改造提升城市園林綠地2000公頃,建設綠道200公裡,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其中,在綠道建設方面,島外三條步道計劃年內建成,島內的廈門山水步道系統計劃於年內啟動建設。
未來五年內新增和提升綠地2000公頃
國際足聯規定的標準足球場面積為7140平方米,約0.71公頃;2000公頃則相當於約2800個足球場。這意味著,未來五年內,廈門計劃新增和改造提升的城市園林綠地加起來約有2800個足球場大小。
導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島外在建的集美新城片區、馬鑾灣新城片區以及環東海域新城片區都是新增城市園林綠地的重點項目所在地,要以高質量高標準的要求來完成建設。而島內的重點在蓮前路、仙嶽路、湖濱北路等重要城市道路節點上,以及BRT橋墩與各道路交叉口重要節點的立體綠化、彩化。
年內計劃建成島外三條步道
在綠道建設方面,5年任務200公裡,每年40公裡,市市政園林局將通過具體項目建設,將省、市、區三級綠道系統貫通在一起,形成廈門慢行交通系統(步行、自行車通行的交通系統)獨特的風景。
據介紹,今年的任務主要由集美新城慢行系統一期工程、廈門山水步道系統(五緣灣-湖邊水庫-東坪山步道)景觀提升工程、瑤山溪綠道慢行系統工程和南鎮山公園周邊慢行系統工程四個較大項目組成。其中,島外三條步道計劃年內建成,島內的廈門山水步道系統計劃於年內啟動建設。
此外,還有一部分綠道建設任務將「化整為零」,通過在廈門市行政區劃內各大小公園、各條道路或幾十米或百餘米分散建設完成。
島外三條健康步道分別是:
集美新城慢行系統
一期工程位於廈門市集美新城,共有10條道路,共計64.5公裡,施工內容以現狀道路為主局部進行修復和貫通,增加指示系統、標識指示系統、站點等配套設施;綠道以新建為主,包含指示系統、標識指示系統、站點及驛站等配套設施。
瑤山溪(灌中路-海翔大道)綠道
沿瑤山溪起點從灌中路至海翔大道,全長約3600米,內容包括綠道慢行系統建設、植被種植等。
海翔大道綠化景觀。
南鎮山公園周邊慢行系統
位於同安區洪塘鎮,用地為龍東溪(石潯南路至龍東村段)河道河岸及退線綠地,起點與石潯南路相交,終點為龍東村口,長3公裡,總面積119155平方米。主要內容包括濱河慢行道與景觀節點建設、自行車道建設、退線綠地改造提升以及附屬配套設施完善等。
南鎮山公園(攝影:陳嘉新)
四條綠道
●集美新城慢行系統
一期工程位於廈門市集美新城,共有10條道路,共計64.5公裡,施工內容以現狀道路為主,局部進行修復和貫通,增加指示系統、標識指示系統、站點等配套設施;綠道以新建為主,包含指示系統、標識指示系統、站點及驛站等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