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區津頭街道南湖村、南湖小區社區率先運用智能登記助力疫情防控

2020-12-12 瀟湘晨報

進出人員需進行掃碼登記和體溫檢測 通訊員李為華 攝

南寧雲 - 南寧晚報訊昨日下午,在值守人員的協助下,津頭街道南湖村卡點處陸續有人員通過掃碼登記和體溫檢測後有序地進出該村,這得益於 " 人工智慧——疫情防控社區管理系統 " 的助力。

津頭街道轄區有 3 個城中村、15 個城市社區、3 個園藝場,出入路口多、出租屋多、流動人口多。面對嚴峻的防疫形勢以及陸續返程的租戶,津頭街道各村、社區、園藝場積極採取多項嚴格管控措施,黨員幹部帶頭走街串巷排查宣傳,發動房東做好人員跟訪。最近隨著企業陸續復工,返邕人員逐漸增多,津頭街道南湖村黨支部、南湖小區社區黨委積極發動村、社區 " 兩委 " 幹部、村民、產業樓商戶、中直區直市直單位、居民住宅區等共商解決人員進出管理難題。

經過研究,南湖村、南湖小區社區與廣西南寧電子科技廣場相關科技公司合作,開發了一套 " 人工智慧——疫情防控社區管理系統 ",該防控系統能通過社區或城中村獨一的二維碼,人員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個人信息(包含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居住地址、身體狀況、外出情況等信息)登記。登記完成,工作人員核實後,即可通行。登記過的人員再次通過,僅需掃碼即可記錄出入信息。戶籍歸屬轄區內的外地返程人員亦可通過社區二維碼登錄管理平臺,提前上報返程信息及家庭健康狀況,統一納入社區疫情管控範圍。每張二維碼旁都貼著操作提示、信息登記提示,老人和兒童由卡口工作人員協助做好登記。

這樣的便捷管理方式得到了居民和租戶的支持配合和認可。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強化了管理精準度,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後臺知悉每個人員進入本村的具體時間、具體去向,方便及時了解人員行蹤。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進入人員無須扎堆在卡口進行紙質登記,除第一次進入登記耗費少量時間外,其餘時間可實現快速同行,也減少了人員聚集的風險。此外,掃碼登記是典型的 " 無接觸 " 式登記管理,為卡口工作人員安全開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降低了工作風險。

據了解,目前津頭街道南湖村、南湖小區社區先行先試,藉助科技手段提高村、社區疫情管理工作效率,減少一線工作人員、規避人員擁堵排隊、應用非接觸模式、快速統計登記信息、發現疫情時便於追溯。同時也正在對接開發企業完善二維碼登記系統,待逐步完善再加以推廣、全面覆蓋其他城中村、社區、園藝場。在返程潮到來之情勢下,啟用該系統,讓社區防疫一線有了新的 " 信息武器 ",為社區防疫工作減負,為社區工作人員帶來便利、減少感染風險。

【來源:ZAKER南寧】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青秀區調整街道管轄區域
    8月21日,青秀區召開城區調整街道管轄區域工作會議。會上,城區新竹、津頭等5個街道辦之間分別舉行交接籤字儀式,從當日起,該城區各街道管轄區域實行管理區域調整。街道管轄區域調整後,政府管理和群眾辦事將方便很多。
  • 青秀區津頭街道金洲社區開展抗擊疫情無償獻血活動
    4月20日上午,為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南寧市青秀區津頭街道金洲社區組織開展「抗擊疫情,為愛逆襲」——用愛心為生命加油主題無償獻血活動。廣西人才市場、深圳萬順叫車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南寧分公司、廣西婦女聯合會等轄區單位共57人參加活動。
  • 關於暫停青秀區津頭街道政務服務中心線下服務辦理的公告
    來源: 南寧市青秀區人民政府各位居民群眾和辦事單位:為切實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傳染,有效保護居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自治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和
  • 當好網格防控網中的一根線——記南寧市青秀區南湖街道黨工委書記...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蔣予昕南寧市青秀區南湖街道地處首府核心,轄內包含13個社區、2個行政村,商貿活躍,住宅密集,居民眾多。楊冰每天一大早都到各個社區、村巡查,每晚仔細核實轄區的防疫數據上報後才回家。
  • 疫情防控有新招康巴什區法院助力包聯社區率先使用...
    疫情防控有新招康巴什區法院助力包聯社區率先使用.....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當前,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勁的關鍵階段
  • 鹿心社到南寧市南湖小區社區開展「七一」慰問和主題黨日活動
    記者 黃克 攝在主題黨日活動中,鹿心社與大家互動交流,對大家在不同工作崗位上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給予充分肯定。記者 黃克 攝在南湖小區社區,鹿心社走進老黨員李麗娟的家中看望慰問,詳細了解她的生活情況,感謝她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
  • 青秀區推行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工作典型示範建設顯成效 溫馨提醒暖...
    日前,青秀區統籌部署,因地制宜,整合多方資源,率先在嘉和·南湖之都、廣西建設銀行宿舍、盛天茗城及埌西八組推行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工作典型示範建設。青秀區津頭街道加快推行盛天茗城小區「三定一督」模式,即「定時定點定人督導」。
  • 徐匯區楓林街道:發揮青年群體力量 助力社區疫情防控
    疫情期間,社區一線防控力量緊張,如何凝聚各方力量助力疫情防控是基層黨組織、團組織的重要課題。徐匯區楓林街道結合社區疫情防控的實際情況,廣泛發動青年群體參與,在疫情爆發之初發布《致楓林街道團員青年的一封信》,為街道窗口單位、區域單位、居民區的青年幹部和等待開學的青少年朋友加油鼓勁,同時發動青年朋友積極投身到一線防疫工作中。三個月來,楓林街道的青年群體響應號召,站了出來,在疫情防控過程發揮了獨特作用。 聚焦社區疫情防控這項重點工作,持續招募青年志願者。
  • 南寧青秀區用繡花功夫推進創城,共建共享文明成果
    在新興苑小區,小區道閘上、燈箱處、樓房外牆上、涼亭欄杆處,處處可見創城的宣傳標語。戴著紅袖章的社區工作人員、物業服務人員、志願者在小區裡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垃圾分類桶擺放在指定的投放位置,一旁還懸掛著一塊垃圾分類的宣傳海報及一塊垃圾分類公示牌,非常醒目。
  • 青秀區津頭街道埌西村: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城中村環境大變樣
    青秀區津頭街道埌西村: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城中村環境大變樣 2020-08-13 12:4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戰」在一線的最美先鋒者——青秀區人大代表、建政街道黨工委...
    1月25日,青秀區出現南寧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青秀區人大代表、建政街道黨工委書記覃意立即取消休假,身先士卒,帶領全體人員全力以赴投入戰「疫」第一線!「你們不要進,我進就可以!」
  • 紡織城街道六棉社區:創新防控舉措 築牢「第一防線」
    戰「疫」打響以來,灞橋區廣大幹部群眾眾志成城,心手相連,奮戰在抗「疫」一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各街道社區、村組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轄區街辦的有力指導下,踐行初心使命,奮力抗擊疫情,維護一方平安,「生態灞橋」現推出「抗擊疫情 連線基層」專欄,直擊抗疫一線,挖掘經驗做法,記錄最美身影。
  • 南寧青秀區調整街道辦管轄區域 9月1日執行
    據介紹,因為該城區部分街道辦管轄區域界線不清,劃分不科學,一些街道辦事處管理任務負擔過重,為提高街道辦的綜合管理和服務能力,城區政府作了這次調整。  青秀區現轄5個街道4個鎮和1個經濟開發區,人口54萬人。其中,中山、建政、新竹、南湖、津頭5個街道轄區面積108平方公裡,人口約42萬人。
  • 抗疫在社區丨石泉路街道實施小區「門長制」 全方位防控小區大門
    普陀區石泉路街道在實施小區常住居民《臨時出入證》的基礎上,近日又推出了小區「門長制」的新舉措,對小區大門實施全方位防控。圖說:石泉路街道實施小區「門長制」,全方位防控小區大門。街道 供圖(下同)每個小區只留1個出入口為減少疫情傳播風險,石泉路街道堅決落實每個小區儘量只留1個出入口的防控要求,應對返城人流高峰的到來。中山北路2347弄屬於和平新村居委會,有8幢房屋32個門洞,805戶居民,該小區有3個大出入口、3個邊門,且1號和15號居民樓的門洞直接開在嵐皋路上。
  •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嘉興市南湖新區東柵街道雙溪社區:鄉賢助力...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嘉興市南湖新區東柵街道雙溪社區:鄉賢助力「和諧社區」建設 2020-08-03 0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澱西三旗街道試用智能門禁系統
    日前,海澱區西三旗街道在兩個社區率先試用智能門禁系統——智能人臉識別測溫通行系統和車行智能道閘,在小區封閉管理時,完成無接觸測溫和快速身份識別,大幅提升了防控效率和質量。隨著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進出社區的人員逐漸增多。
  • 日照街道太陽城社區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日照1月31日訊(記者 鞠帥 薛棟文)近日,日照街道太陽城社區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領導小組按照日照街道通知要求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小區開展排查工作
  • 南寧市青秀區:創城進行時 文明新風來
    抗疫愛衛清潔行動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專項整治夜市、查處佔道經營,分類處理街道、村屯的生活垃圾,及時清理單位、小區的各處衛生死角……連日來,青秀區嚴格按照創城標準和要求,積極開展抗疫愛衛清潔活動,整治公共環境,提升市容市貌,持續鞏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
  • 津頭街道多舉措整治「兩違」
    據了解,該街道專門成立了整治「兩違」工作領導小組。由街道黨工委書記和辦事處主任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成員由機關各部門、社區、村和園藝場主要負責人兼任。同時,為便於統一管理,也為了讓巡查更高效,津頭街道機關也成立了專門的整治「兩違」辦公室。街道將轄區劃為17個大的網格,加強了對轄區「兩違」的日常巡查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