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保定軍校,雲南講武堂,誰有資格排第一
民國史上三大軍校分別為黃埔軍校,保定軍校,雲南講武堂,這三所學校都為近代史上輸送了無數軍事人才。尤其是黃埔軍校為國共雙方培養了大量的軍事將領,蔣介石集團有王耀武,關麟徵,胡宗南,宋希濂,胡璉等一批能徵善戰之將。我方也有陳賡大將,徐向前元帥,還有被譽為黃埔第一名將之稱的林總,以及在革命戰爭年代犧牲的伍中豪,許繼慎,黃公略,段德昌等一批優秀戰將都是從黃埔軍校畢業的。
然而,我黨十大元帥之一的林總,在後來的表現,戰場上的成就,軍事指揮藝術,殲敵數量,指揮的經典戰役,都是黃埔學生中的佼佼者。因此他也被譽為是黃埔第一名將。大名鼎鼎的軍事奇才林總是黃埔第一名將,那麼與黃埔軍校齊名的,保定軍校與雲南講武堂,誰有資格排第一,配得上第一名將的稱號。
保定軍校是在1912年成立的,被譽為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學校,而締造保定軍校的就是袁世凱,擔任第一任校長的是北洋軍閥段祺瑞的親信趙理泰,第二任校長是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的高材蔣百裡,而接下來的校長不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就是天津武備學堂畢業的。正是在這些人的培養下,保定軍校也為民國史上輸送了無數的軍事人才。像大名鼎鼎的唐生智,傅作義,顧祝同,陳誠,羅卓英,劉峙,薛嶽,白崇禧,餘漢謀,張治中等人都是畢業於保定軍校的,也是民國風雲人物,可能了解歷史朋友都知道這些人後來都是蔣介石的肱股之臣。
如果在以上幾位人員中評選出「誰」有資格排第一?配得上第一名將稱號的是誰!首先唐生智,餘漢謀,陳誠,張治中這四位就可以排除。唐生智在北伐時期確實很勇敢,但是後來抗戰時期的南京保衛戰,成為他軍事生涯中一大汙點,從此一蹶不振。而餘漢謀更本就不行,基本上沒有打過勝仗。陳誠是保定軍校中學生中混得最好的一位,也是職位最高的,但是軍事才能平平。而張治中他是一位儒將,在抗戰時期也沒有指揮過什麼大的戰役,因此不能入選。
剩下的就是顧祝同,傅作義,劉峙,薛嶽,白崇禧五位將領。這個劉峙在北伐時期,中原大戰時期,可以說得上是常勝將軍,並且位列蔣介石五虎將之首,如果他能夠一直這樣發揮下去,相信保定軍校第一名將肯定是他。但是人生變化無常,在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他是屢戰屢敗,沒有打過一場勝仗,最後還落得個豬將軍罵名。顧祝同軍事才幹中等, 但一直位居高官,可能除了陳誠保定軍校就屬他混得最好了。
而傅作義,白崇禧,薛嶽這三人,是最有資格評選出第一名將,那麼,誰能排第一呢?
傅作義是一位地方將領,在抗戰時期以及解放戰爭時期都有出色的表現,並且曾經擊敗了賀,聶聯軍,還受到了蔣介石的稱讚,並授予國光勳章,這個勳章在大陸之前,整個國軍集團中除了蔣介石,只有傅作義一人獲得此勳章。不過可惜後來在平津戰役中主動投降。
白崇禧,軍事才華出眾,有小諸葛之稱,在北伐時期,還是抗戰時期,他都是坐鎮大本營指揮,為蔣介石出謀劃策,制定作戰計劃,因此他也贏得了戰神之稱。等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兩次擊敗了林總。不過最後還是敗於林總之手,從此一蹶不振,軍事生涯也就此結束。
薛嶽,百戰名將,人生最輝煌的時候是在抗戰時期,三次長沙會戰,殲敵10萬餘人,成為抗戰時期殲敵最多的戰區司令長官。不過在後來解放戰爭時期,因一次失敗被蔣介石解僱,從此再也沒有上過前線指揮打仗,之後再無建功。
從以上三人最後經歷來看,薛嶽在抗戰時期確實很出色,但是在解放戰爭中,因得不到蔣介石的重用,軍事生涯就此結束。而白崇禧與傅作義這兩位在解放戰爭時期都取得了一定的戰績,傅作義擊敗了賀,聶二人。白崇禧兩次擊敗了我軍有戰神之稱的林總。林總的軍事才能肯定比賀,聶要高出許多。因此,傅作義與白崇禧相比誰勝,誰出一目了然。所以有資格,有能力排第一,並獲得第一名將稱號是白崇禧。
雲南講武堂是在1909年創辦的。這所學校也培養了許多,軍事人才,如大名鼎鼎的龍雲,盧漢,朱老總,葉帥都是從這個學校畢業的。個人覺得排第一的應該是朱老總,相信大家都了解,朱老總是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司令,在解放戰爭時期又擔任總司令,並且十大元帥之首,在革命戰爭年代他一直坐鎮大本營指揮,運籌帷幄,決勝千裡。如果說十大元帥中,最擁有統帥之才,有戰略眼光,當屬朱老總,所以他是雲南講武堂第一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