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想發揮大腦機能,提升專注力?我給你3個方法

2020-12-16 騰訊網

1911年10月,有兩位探險家同時瞄準南極點這個處女地,分別是阿蒙森和斯科特。他們同時分兩路出發,競爭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榮譽。

在途中,阿蒙森一直堅持持續推進的原則,好天氣不會走太遠,以免筋疲力盡。惡劣天氣不會停,保持進度,他的探險隊,每日的行程控制在15-20英裡。

斯科特則完全相反,天氣好時全力以赴,天氣不好,躲在帳篷裡抱怨鬼天氣。

當年12月15日,阿蒙森成功將國旗插在了南極點,而科斯特探險隊的5名成員在途中不幸全部遇難。

在嚴酷的南極雪地上探險,斯科特抱著僥倖心理,期待好天氣,根本沒有生存的可能。

我們在職場上同樣如此,如果身處失控的環境中,要懂得發揮大腦的機能,專注於自己的計劃,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一.為什麼在職場要懂得,發揮大腦機能提升你的專注力

1.可以縮短你完成一項工作的時間

當一個人持續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的效率一定是最高的。平時一天完成的工作,通過發揮大腦機能提升專注力後,也許半天的時間就可以輕鬆完成。

對於職場人來說時間就是成本,當完成一項工作的時間變短質量各方面都不錯。會無意中增加你對工作的自信心,抱著這樣的心態做事會有更好的發展。

2.在同等單價時間內,工作量會增加

一個人在同樣的時間內做事,如果專注力不夠工作量肯定會大打折扣。平時2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任務,在不夠專注的情況下,可能3個小時也不一定完成。

但是如果提升了專注力,平時1個小時完成的任務,現在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剩下的半個小時,還可以去做更多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工作量的增加,也會讓你更磨鍊職場技能。

3.工作效率高,會更加受領導的重視

每一個領導都喜歡工作效率高,並且持續專注某一個領域的人,因為他們更有可能在職場中做出結果。這種類型的員工,也會更容易受到領導的重視。

一個人的工作效率跟他的專注力是分不開的,當一個人專注某一個領域的時候,他會更願意排除一切幹擾。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來贏得屬於自己的成功。

二.如何發揮大腦機能提升專注力,我給你3個方法

1.運用「15.45.90法則」

15分鐘,高峰注意力

在職場上工作,需要我們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以便能夠更有效率的把工作完成,但高度集中15分鐘基本上是一個人的,但高度集中15分鐘基本上是一個人的極限了。

這個法則比較適合用於,需要一氣呵成並且時間短的工作。比如坐地鐵的時候,可以看15分鐘的書籍,這個時候的專注力是最高的。

45分鐘,人的專注力極限

曾因提出「遊戲腦」的概念而出名的日本大學文理學院的森昭雄教授也曾說過,人的專注力持續的極限是40分鐘。經常坐辦公室的人,最好間隔40-50分鐘休息一下。

這個法則比較適用於,在工作中處理比較複雜的文件,需要保持一定周期的注意力。最好工作15分鐘小休息一下,以3個15分鐘為工作單元。

90分鐘,成年人專注力持續極限

這個法則比較適用於,持續時間比較長的會議或周期性的考試。如果能以45分鐘為一小節,中間進行短暫的休息,會更有利於專注力的恢復。

2.運用「雜念排除法」

排除外物造成的雜念

專注力一旦被打斷,再恢復到原來的狀態至少需要15分鐘時間。這個時候我們要整理自己的辦公桌,讓每個物品都擺放的整整齊齊,等需要的時候能第一時間找到它。

心理學研究表明,雜亂的環境中也會使人產生雜念,在乾淨整潔的房間中工作,人的專注力要高一些。

除了整理辦公桌還是適當整理自己的電腦,沒用的東西清理掉,需要的文件爭取能在10秒內找到。不要為了眼前的省事,給自己製造麻煩。

排除思考引起的雜念

寫好「今天的工作安排」「下一項預定工作」或「上午該做的事」,並把它放在辦公桌上。當頭腦中再閃現出相關雜念的時候,只要看一眼自己寫的「工作安排」,雜念就會立刻消失,人也會感到安心。

正在進行的事情,會佔據大腦的存儲空間,一旦完成之後,就被從大腦中清空,不再佔據存儲空間。

排除人造成的雜念

當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於一項工作時,別人的搭話或電話鈴聲都會使人的專注力被打斷。而且,要恢復之前那種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至少需要15分鐘。

如果能為自己營造一個「不受幹擾」的工作環境,人就可以高度專注於工作,將工作效率提升到最高。

我們可以儘量尋找相對隔離的環境,最大限度地減少外界的幹擾,提高專注力,高效率地推進工作的進展。只要遵循這樣的宗旨,我們總能想辦法找到合適的地方進行工作。

3.運用「時間限制工作術

秒表工作法

只要為工作設定一個時間限制,工作效率就會大幅提高。工作的時候使用秒表計時,可以將時間「可視化」,能夠進一步激發我們的「緊迫感」,從而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這樣一來,工作工作變成了一種「限時遊戲」,我們的幹勁也更加高漲。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時,我們就像玩遊戲通關一樣,內心會產生無比的喜悅和快感。

嚴守時間限制法

為工作設定時間限制,僅僅是嚴格遵守這個時間限制就可以讓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嚴守時間限制,本身就是一種高效率的工作方法。

嚴守時間限制的人,會對時間限制產生緊張感,從而促進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在去甲腎上腺素的幫助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高效率、高質量地按期完成任務。

後有約定工作術

在工作開始之前,就在工作的截止時間之後約定下一項任務,這就是「『後有約定』工作術」。

如果我們在工作中能夠有意識地為自己安排好下一個時間段任務,那麼在當前這個時間段裡,就會全身心地投入,保證按時完成工作。

三.總結

其實通過發揮大腦機能,提升自己的專注力真的不難。只要運用好「15.45.90分鐘法則」、「雜念排除法」、「時間限制術」等這三個方法,多多用於實踐,就能夠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專注力,進而提升工作效率。

工作中的專注力對於每一個職場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軟實力。也是持續深耕某一個領域,必備的一項技能。希望我的文字,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培養孩子專注力,3個轉折點很重要
    我一位做了10多年小學班主任的朋友說,這些都是專注力缺乏的表現,現在因為電子產品大量充斥等原因,孩子們的專注力普遍比較差,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上課分神的情況特別多,有的孩子甚至是課上到一半就跑到教室外面去了,讓她哭笑不得,而那些專注力較差的孩子,學習成績基本在班級墊底。
  • 認識你自己,從認識大腦開始!
    「認識你自己!」這是兩千多年前希臘古城德爾斐的阿波羅神殿上刻著的一句名言。兩千多年來,人類在探索外在物質世界上,已經有了不少收穫,甚至有點兒忘乎所以了,以致於忽略了對內在的探索。人類要認識自己,要從「身、心、腦」三個方面進行。當然,表層的認識,已經有不少了,大腦有些什麼功能、內心狀態怎樣調整、身體健康怎樣獲得,我們對這些都有了很多的了解。
  • 如何通過「積木」開發孩子大腦?簡單有效的訓練方法
    2.開發大腦孩子發育遲緩,嘴巴不說話只是表像,深層原因是大腦出現了問題。孩子在玩積木的過程中,可以發揮模仿力、想像力、創造力、觀察力、記憶力等,如果孩子不動腦,沒有自己的想法,就擺不出好看的造型,而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開發大腦的過程。
  • 什麼是第二大腦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第二大腦」?三點幫助你
    在過往的思維觀念中,我們很仰賴大腦來處理所有事情,如果你理解大腦這個神奇的器官,你會發現大腦幾乎無時無刻在處理你所有的事情,要思考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哪些表情不該出現,同時大腦還要處理手、腳的行動,把該記住的東西要記錄下來。只是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如果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你的大腦發揮更大的生產力,你覺得這件事對你的幫助有多大?
  • 賦思頭環提升專注力提升單位時間效率讓時間價值更高
    賦思頭環提升專注力提升單位時間效率讓時間價值更高 來源:財訊網 • 2020-10-22 09:26:53 要想讓時間更值錢
  • 孩子專注力越強,學習效率越高:這本專注力繪本,培養學霸潛質
    細心的觀察學校中的「學霸」,你會發現他們除了努力和聰明之外,最重要的是專注能力強,他們可以將所有的知識在短時間內記住,將時間和效率發揮到了最大化。專注力又被我們成為注意力,主要是指我們的視覺、聽覺、心理活動全部都集中在某一個特定的食物上,比如你在讀書的時候忽略了周圍嘈雜的聲音,孩子看動畫時忽略了媽媽的呼喊等等。專注力是取得成功的原動力,所以,家長要早早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養成專注的好習慣。
  • 如何讓你的大腦反應更快?不妨試試這4種方法,要相信自己!
    其實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就對學習感到深惡痛疾,從心底深處就排斥用腦,潛意識會告訴你「用腦太累了,別用了,不如幹點別的來得痛快!」於是你就照做了,久而久之也就難有起色。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懶惰心理在裡面,不愛用腦,因為討厭頭疼的感覺,討厭為了應付中考、高考過度用腦的那種感覺。
  • 既殺時間又益智,推薦我家讀過的這些繪本,「大腦開發與專注力培養...
    我的第一套頭腦體操書英國DK適合年齡:2-6歲英國DK公司出品,豆瓣評分9.5分。一套紙質版的「找你妹」,通過讓孩子找特定的東西,鍛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和專注力。全書圍繞索尼教育中心提出的思維體系「3步思考流程和5種思維模式」展開,難度循序漸進,通過3個章節,55個思維遊戲,對提升邏輯思維力展開豐富的訓練。
  • 3歲半上二年級13歲高考610分,沒上過輔導班,學霸贏在專注力
    大學少年班是個神秘的群體,經常被貼上「天才」、「高智商」的標籤。我們國家只有三所大學設有少年班,分別是中國科大,西安交大和東南大學,可見他們是多麼鳳毛麟角。今年考入東南大學少年班的少年生,有幾位格外引人注意。來自四川成都的趙晨焱還只有13歲,他3歲半就讀小學二年級,今年高考考了610分。
  • 「雞尾酒效應」:教你怎樣提高孩子專注力
    如何借用雞尾酒效應提高孩子專注力呢?1、心理暗示從雞尾酒效應可以看出,人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把自己有限的注意力放到你想要關注的事情上去。孩子想要做好哪件事,就要先對這件事有一個強大的信念。孩子可以通過心理暗示來獲得這個信念。
  • 如何通過飲食,讓你的大腦,產生無限能量
    其實,並不是你不行,也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否定自己本可以做的事情。最近,我看來《無限可能》這本書,更加認同我們總是喜歡給自己的人生設限這個說法。這本書是美國大腦教練、記憶力提升、腦力優化、快速學習公認的世界級專家吉姆·奎克創作的。
  • 普通人如何系統升級大腦,快速學習,實現人生夢想?
    如今,他是大腦教練、記憶力提升、腦力專家、快速學習方面公認的世界級專家。每年都會給15萬名以上的觀眾做現場演講,傳授自己的學習技巧;幫助被貼上「學習困難戶」標籤的孩子,以及面臨大腦老化問題的老年人;是許多頂尖運動員和娛樂圈名人的大腦教練。他領導的一個大型在線加速學習平臺, 學生來自190多個國家。
  • 提升專注力,經常玩「遊戲」很關鍵
    同事家女兒沐沐剛上一年級,最近老師跟同事反映沐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開小差。為了提高沐沐的注意力,同事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經常和她一起玩「猜猜看」的遊戲。這個遊戲同事經常和沐沐玩,在玩這個遊戲當中,沐沐的專注力無形中得到了提升,而且也鍛鍊到了記憶力,這使得沐沐不管是在課堂上聽課,還是在家寫作業,都越來越專心、認真。孩子如果想在遊戲中取勝,就必須努力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克制自己不讓注意力分散,這樣獲勝的概率才會更高。
  • 孩子上網課開小差,多次被媽媽抓現行,快和我做專注力練習
    別急,下面我想和你說一個簡單的名詞,「注意力障礙」顧名思義,注意力障礙也就是說,孩子無法將自己的全部能量集中在學習這一件事情上去,其心理活動複雜,事情的優先級排列混亂,有時候可能真的想安安心心坐下來學一會也難。
  • 美國醫學博士:提升腦細胞活性的幾類食物,比單純喝咖啡更有用,還能...
    想讓大腦保持健康,就從飲食選擇開始!美國關注飲食失調等健康議題的營養學專家August McLaughlin認為,大腦是體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而大腦健康也與飲食息息相關。從飲食著手維持大腦健康、預防失智,除了飲食儘量清淡、少吃垃圾食物外,特定的食物也能幫助改善記憶力、專注力等大腦功能。
  • 遊戲能熬一通宵,專心工作最多半小時,培養專注力,到底有多難?
    這種效率和思維上的提升,當然會令很多人感到羨慕,事實上,如果你是個學生,每天8個小時內,每小時能保持一次40分鐘以上的專注,放在哪都是學霸。如果你是一個上班族,一次半個小時的專注時間,所能創造的價值可能比你整個白天的8小時加在一起還要多。
  • 訓練專注力的最好方法
    一個人一旦有了專注力,就可以用意念把身體的疾病移走。如果用意念移不走,說明念頭不能專注在某個點上。為什麼過去的僧人在頭頂上燒九個戒疤呢?一般都是燒九個,不是一次性燒九個,而是一次燒一個。燒一個戒疤最少要痛十天,由於頭頂上痛,注意力就會專注在痛點上。等到不痛了,又開始散亂了,就再燒一個……一直燒到第九個。一個人能九十天專注在一個地方,怎麼可能不成就呢?
  • 疫情原因,《大腦賦能精品班》延期,待到暑期再約
    這一次次成功的實踐,讓袁文魁對記憶法越來越痴迷,他也希望能將這些好方法帶給別人,就在武漢大學創辦了記憶協會。但是很多同學不理解,嘲笑他是瞎折騰,有人甚至直接說:這時袁文魁才突然明白,如果想讓別人也相信你,那你自己至少得取得一些有信服力的成績。於是,他放棄了考研,直接選擇保研武大,開始閉關訓練競技記憶。
  • 3個方法,你家娃也能過目不忘
    他在制定法定的會議上能隨口引證19歲時候在禁閉室看過的羅馬法典。亞里斯多德幾乎能把所有看過的書一字不差地背誦出來,並強調記憶為智慧之母。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優異,那麼超強的記憶力是必不可少的,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超強記憶力,這3個方法就很有效。
  • 職場中,對付小人的三個方法,讓小人不敢惹你
    在工作場所,如果你受到小人的攻擊,那的確是一件可怕的事,小人最喜歡的欺負對象也是社會上一群在底層努力工作的人。小人之所以敢欺負基層人員,是因為基層同僚貧窮有沒勢利,無力保護自己。在相關平臺上進行的數據調查顯示,大多數基層人員沒有能力不夠,但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他們顯然只是一個千裡馬,但領導不是一個好伯樂,這就是混得不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