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去大理趕一次街(gai)!

2020-12-12 懂球帝官方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那一座城(id:thecity2015)。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都說想要了解一個地方,還得看當地的菜市場。

這話用在大理身上,尤為合適。

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集市,大理當地話管這叫「街子」,趕集則稱為趕街(gai)。

如果你想感受最濃鬱的大理特色,那就必須來這裡的傳統集市趕一次街!

三月街。圖/微博:大齡球

如果你剛移居大理,想要融入大理,也不妨試著來集市裡擺個小攤。

不管你販賣什麼,柴米油鹽醬醋茶也好,各種手工藝品也罷,大理集市從來不問出處。

也難怪有人說,生活的方式千千萬,只有趕街才算得上是「大理生活方式」。

大理床單廠藝術區市集 。圖/微博:DreamerSeven小龍

原住民的狂歡:最熱鬧不過大理三月街

旭輝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標準的70後,在旅遊行業中摸爬滾打了許多年。

集市對他和他的家人來說,充滿了舊日情懷。

小時候,趕街就是最快樂的事。雖然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擠得不得了,但集市上那些好吃的、好玩的,一下就把這份擁擠的煩躁給消滅掉。

70年代的三月街 。圖/大理廣播電視臺

在交通還不太便利的從前,普通老百姓想要買一些生活必需品都不太方便。

除了自家種的瓜果蔬菜,像掃帚、簸箕這樣日常使用的工具還有牲畜、藥材,就只能在集市上購買了。

旭輝說,儘管現在超市、網購大行其道,家裡的長輩還是習慣去趕街。他們也願意陪著長輩們到集市裡走一走,感受趕街的那個熱熱鬧鬧的氛圍。

大理的集市很多,每個縣市都有自己的小集市和「街子天」。

大理沙溪古鎮街子天 。圖/微博:M_華子

逢年過節,還會一些節日的集市。像端午節會販賣一些做粽子的材料,中秋節就賣月餅。

這些節日集市,往往還帶有一些特定的習俗。旭輝說,當地人都很重視,會特別地梳妝打扮,盛裝出席。

在這當中,最具代表性的還要數三月街集市。

每年農曆三月十五前後的三月街,就是大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

電影《五朵金花》的故事就發生在三月街 。圖/微博:DreamerSeven小龍

三月街又稱為觀音市、觀音街,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南詔時期,有「千年趕一街」的美譽。

正好大理又是南來北往的交通樞紐,每當春暖花開之際,少數民族的兄弟姐妹們就會從千裡之外奔赴過來,齊聚大理三月街,「賽馬唱歌做買賣」。

就連著名旅遊家、文學家徐霞客也曾到此一遊,並記錄在其遊記中:「十三省物無不至,滇中諸彝物亦無不至」。

賽馬是三月街民族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圖/雲南網

三月街對於大理人來說,已經不單單只是一個集市,更是一場盛會。

1991年,大理成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節」,並規定屆時全州放假三天。

從那以後,三月街集市就更加熱鬧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當然免不了的還是人人人從從從眾眾眾。

2016年三月街民族節開幕式 。圖/星球研究所、微博:大理髮布

為此,旭輝還笑說或許每個大理的小孩都有過在三月街集市走丟的經歷。

在小旭輝七八歲的時候,他跟著家人去三月街趕街。由於人實在是太多了,一不小心,小旭輝和家人就被擠散了。

當時的情況,沒有辦法像現在這樣廣播找人,就算找警察幫忙也像是把拳頭打在棉花上。

好在,隔壁擺攤的一位大叔暫時「收留」了小旭輝。小旭輝就站在攤位旁,一直等呀等,等到家人沿路找回來。

小小的三月街集市,大理人一趕便是千年。

圖/小紅書:文樂Vincent

在那個時候,你能買到大理所有特別的東西。平常集市見得到的瓜果蔬菜、見不到的稀奇古怪,通通都能在三月街集市上找到。

當地人來三月街趕街還有個不成文的習俗,就是必須買點藥材回家,寓意來年一年都健健康康的。

城君還特地跟旭輝求證了一下,他說確實是這樣。因為三月街集市上的藥材很豐富,像三七、黃連,就連比較稀有的冬蟲夏草也能買到。

圖/大理廣播電視臺

買賣之間,大爺大媽們的淳樸一展無遺,不必過分算計,也沒有假裝慷慨。他們在一塊兩塊之間討生活,那種賣完就回家的簡單和灑脫卻令人生羨。

有趣的是,趕街的人幾乎人手一個背簍,大家把買好的東西放進背簍,解放雙手,專心挑選。樸素的背簍,一下子成了趕街儀式感最好的「代言人」。

趕完這一趟熱鬧,三月街又回歸到日常生活中。

由於疫情的關係,今年大理三月街集市改為線上進行 。圖/微博@大理髮布

新移民的派對:走「四季」,訪人家

千百年前,大理就是雲南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包容著各地而來的文化。

千百年後,大理依然連接了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

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藝術家、設計師、歌手、詩人、環保者……都聚集在這裡,構建屬於自己的「烏託邦」。

圖/微博:樂隊的夏天

被稱作「中國民謠界殿堂級」的野孩子樂隊,經過二十多年的風雨洗禮,樂隊散了又重組,聚集地也從北京換到了大理。

2014年,野孩子推出了他們重組後的首張專輯《平等路》,這條路正是他們排練室所在的地方。

在早前的媒體採訪中,樂隊成員張瑋瑋說:過去6年,他在大理安逸自在,書桌對著窗外的蒼山,出門就有party,沉迷於逛菜市場、給菜拍照片。

這些人的聚集,讓大理一下子從一個偏遠小城變成了有小資情調的新文化發生地,也為大理集市注入了文藝的基因。

四季街市 。圖/微博:木恩

就連去年野孩子樂隊「夢話」全國巡演首站,也設在了「大理最美菜市場」——四季街市。

野孩子「夢話」巡演 。圖/四季街市

四季街市的前身,是東門蔬菜批發市場,如今也被移居大理的藝術家們改造成文藝的模樣。

這裡是熱愛大理的人和大理的交往方式,百餘個攤位,小小的10平米,承載著藝術家們的夢想。

圖/微博:木恩

在四季街市上你也會見到各種神人,幾乎所有攤主都是手工藝家,所有攤位上的東西也都是手工製作的。

奇妙的手作,溫暖的織物,質樸的家什器物,還有歲月沉澱的舊物,手工的溫度為四季街市增添了一分獨特的魅力。

白族甲馬。圖/四季街市

每周集市都有不同的藝術表演和主題,讓人每次去都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圖/四季街市

除此以外,四季街市每周還會請1000人吃長街宴,將大理味道分享給每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

圖/四季街市

長街宴流水席,是雲南招待四方賓客時令人嘆為觀止的美食傳統。

這裡秉承的是絕對的「吃的自由」,長桌一溜擺開,不分老幼尊卑、貧賤富貴,來者皆是客。

既有傳統佳餚又有創意私廚,既有農家味道又有山珍滋味,吃貨們的胃都能在長街宴裡得到滿足。

生活無國界,大理人何談「新舊」?

2014年,寧浩的電影《心花路放》上映後,掀起一波去大理的小高潮。

在電影中,經歷婚變的黃渤,情感不順的袁泉,都在大理找到人生救贖的理由。

正如電影插曲《去大理》中所唱那樣:「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很久沒有笑過又不知為何,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裡,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心花路放》劇照

今日的大理,儼然成為了大家「嚮往的生活」。試想一下,在蒼山洱海之下風花雪月,該是多麼享受的一件事情。

毫無疑問,旅遊業和新移民給大理注入了新的血液,也將大理的美好推廣出去。

越來越多的都市人來到了這裡,旅行也好,移居也罷,但許多人卻還是習慣地想要把都市的生活模式照搬過來。

其實對於身處大理的本地人來說,所謂風花雪月,不過是市井生活罷了。

《心花路放》劇照

大家一如既往地沉浸在工作和家庭的柴米油鹽裡,日常飲食也沒有遊客們享受的花哨,市井的雲南菜和精緻可沾不上邊。

以至於在網上總會聽到這樣的聲音:一邊嘲諷大理喪失了最初的包容,變得小裡小氣、狡猾世故;另一邊卻又抱怨房價暴漲,集市也變了味道。

大理「理想國」已經離去了嗎?城君卻認為不然。

在大理下雞邑村附近的農場草坪上,每個月都會有一場盛大的盛會——柴米多集市。40多個攤位,卻匯集了許多國家的手藝人,簡直就像聯合國開大會一般。

圖/小紅書:貓愛醬

在柴米多這些常駐攤主中,曾出過一位來自日本的音樂人叫做上條遼太郎。

他不願過朝九晚五、消費至上的都市生活,於是周遊列國後選擇定居在大理,也因此結識了自己的太太。

圖/微博:錨小竇

夫妻倆在大理盤下了一塊地,施行自然農耕、釀酒、做味噌,和朋友們一起做音樂、吹Didgeridoo(澳大利亞土著部落的一種傳統樂器),甚至親自為三個孩子接生……

圖/瞬間MomentX

後來,夫妻倆將這段故事記錄了下來,發行出版。因為遼太郎暱稱為「六」,書便以此為名。

在書中,遼太郎有兩句話讓城君很動容:

他說,自己活得這麼自由自在,其實取決於「你接受自己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這是在做真實的他自己,「太關注外面的事情,看太多別人的生活,羨慕別人太多,自己會寂寞。」

遼太郎夫婦用最順其自然的方式,活成了「大理人」。

圖/瞬間MomentX

這也是城君在文中不願意用「新大理人」的關係,來了都是大理人,何談新舊?

「新移民」不會永遠是新移民,他們會用自己最能接受的方式,成為「大理人」。

兼包並容的集市,終將會成為雙方握手言和的最佳場所。

但大理並不適合所有人,如果你一邊說喜歡大理生活,一邊又想著掙很多很多錢,是不適合大理的。

大理也不是唯一的烏託邦。或許,當越來越多人放下心中那把尺子後,我們所在的城市也能慢慢變成大理。

參考資料:

1. 趕街丨隨便逛了逛大理古城的街子天,竟然用了四個小時,公眾號「柴米多Chaimiduo」

2. 大理人眼中的大理,真實到讓人想哭,公眾號「九行」

3. 那些移民大理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公眾號「豆瓣讀書」

4.《六》,上條遼太郎/蘇婭

版權聲明: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 / 城君

·   END   ·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突然,想去大理趕一次街(gai)
    武將之後聞素錦同時被指婚給當朝親王蕭煜和錦王蕭祁,不得已由姐姐聞素語替嫁,而後聞家姐妹卻因一份先王的遺表被捲入了王位之爭的漩渦中,聞素錦便化名錦言進入王府想拯救姐姐,卻在這個過程中與煜親王、錦王產生了錯綜複雜糾葛的故事。
  • 雲南三大節日:冰火兩重天,趕「gai」扛把子
    雲南三大節日:冰火兩重天,趕「gai」扛把子2020年《嚮往的生活》第四季在「北回歸線上的綠洲」-雲南版納拍攝。一幫老友,幾間小屋,窗外是風景,屋內有故事,遠離城市的壓力和喧擾,去往森林山野之中,種菜、做飯、聊天,在最讓人嚮往的彩雲之南,開啟讓人嚮往的生活,有眼前的苟且,只有詩和遠方。
  • 「再見了」,大理三月街!
    沒了」這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的三月街怎麼說沒就沒了呢?,自己除了羨慕以外還是羨慕,回家後也纏著爸媽哭著喊著也要去趕三月街,其實對於那個年紀的我來說,三月街是什麼東西都還不知道。,逛完之後即興奮又失望:這咋跟腦海裡想的不一樣呢?
  • 鄉愁記憶:盡頭街(gai)
    雲南,趕集又被稱為」趕街(gai)「,這是一種在民間約定俗成的貨物交易形式,較早應該起源於原始社會的物物交換。家鄉武定過年前的最後一次趕街(gai)被人們稱之為「盡頭街(gai)」,預示著到了歲末。每到那時候四面八方的鄉民都聚攏到集鎮,有的帶上家中的土特產品前來售賣,還有的又向趕轉街的商賈們購買過年所需的貨物,叫賣聲和砍價聲此起彼伏,一幅靈動的鄉土巨作躍然眼前。由於盡頭街人潮熙攘,在十多年前家中的長輩為了防止年幼的子女走丟,都是不允許他們同去趕街的,而現在隨處可見小孩的嬉鬧。
  • 千年趕一街,大理三月街美食攻略
    「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已有上千年歷史的雲南大理「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大理三月街為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日開街,三月街期間,也是大理最熱鬧的節日,好比我們漢族的過年,從各地來趕街的人絡繹不絕,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美食,就讓老何帶你們扒一扒三月街,泡梅是大理人最愛的解饞水果,他是用當年的梅子加白酒,白糖和涼開水一起泡一年。泡梅生津化痰,開脾健胃,吃貨黨不彷試一下。
  • 趕街(gai),魯甸鄉愁的一種記憶
    木瓜涼水、米涼蝦和蕎子涼粉、豌豆涼粉無數人吃過的東西也是每個街(gai)市每場街(gai)天都有的小朋友們去「趕街(gai)」          挑籮筐的,背背簍的,提提籃的……趕豬的,趕牛的,趕羊的……也有純粹空手去看熱鬧的「趕街(gai)」,走到哪裡都會遇到熟人 隔很遠就喊
  • 抖音只要你乖給你買條gai是什麼歌 《買條街》完整版歌詞
    最近在抖音上「只要你乖給你買條gai」是非常火的一首歌,大家都在問這個歌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歌?  gai的意思的街,是重慶方言中的表達方式。只要你乖給你買條gai意味對於女生的寵愛,只要乖就買條街下來,是一種誇張的表達方式。一首充滿了幻想的歌曲,許下無畏的承諾。
  • 雲南大理三月街還能這麼趕?見證數位化大理三月街,歷史就在此刻
    大理白族自治州數字三月街民族節線上活動今天開幕了,節日活動將持續到4月13日。2020年這個大理三月街可以說是相當特殊。採取的是線上展示方式,所有人都是第一次遇到,說是見證歷史的時刻完全不為過。很多人聽說大理三月街變成線上展示時,腦袋裡都會蹦出疑問:「三月街都變成線上,那還有什麼意思?」以前去三月街就是要感受那人山人海的氣氛,逛街吃東西才有動力。可是一想到現在雖然疫情得到控制,但近來有境外輸入病例,還是選擇安全為上吧。
  • 在大理三月街獲意外驚喜,想去鶴慶了
    雲南旅遊,去年四月有幸參加了大理的三月街,太精彩了。「賽馬對歌做買賣,一年一度三月街",三月街是大理白族盛大的民族歌舞盛會,還是滇中大型的物資交流大集市,全場精彩粉呈,民族風情靚麗,而且,電影《五朵金花》,阿鵬找金花的浪漫愛情故事就是在這裡發生的。
  • 雲南三大揚名世界的節日:冰火兩重天,趕「gai」扛把子
    剁手了——三月街烏綾帕子鳳頭鞋,結隊相攜趕月街。觀音石畔燒香去,元祖碑前買貨來。——清 · 師範《月街吟》1974年,雲南 人們肩扛木板去趕街換貨這首詩描述的正是大理三月街的盛況。三月街民族節大理三月街號稱「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這不但有著民間傳說的依據,也有著確鑿的史料記載。
  • 「街」字念「gai」還是「jie」?為何現在還有「gai」的讀法?
    下面我們要說的這個「街」字就有兩個讀音,那麼它是以上的哪種情況呢?普通話為「jie」,多個地區仍保留「gai」的發音查閱字典後我們會得出「街」讀音為「jie」的結論,但是在許多地區尤其是南方的方言中,仍然保留了「gai」的讀音,這是為何呢?有資料稱,漢字的字體在歷史上的變化其實總體上來說並不是很大,至少我們能還能辨別許多千年前就使用的字跡。
  • 「街」這個字原來的讀音是「gai」,為什麼現在變成「jie」了?
    在現代漢語裡,存在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比如說「街道」的「街」字兒,其讀音是「jie」,但是很多地方的方言將其讀之為「gai」。類似的例子還有一個:抗戰期間,汪偽政權首腦汪精衛的錄音原聲中,汪精衛在宣稱為「東亞之解放而奮鬥」的時候,「解放」這個詞,被汪精衛讀作「gai fang」。
  • 雲南大理三月街旅遊,獲得份意外驚喜,想去鶴慶了
    雲南旅遊,去年四月有幸參加了大理的三月街,太精彩了。「賽馬對歌做買賣,一年一度三月街",三月街是大理白族盛大的民族歌舞盛會,還是滇中大型的物資交流大集市,全場精彩粉呈,民族風情靚麗,而且,電影《五朵金花》,阿鵬找金花的浪漫愛情故事就是在這裡發生的。好了,三月街花開多枝,小編今天單表其中一朵。
  • 觀音橋好吃一條gai,重慶崽兒的美食地,外地遊客必去的美食街!
    重慶人說逛街是逛gai自然逛好吃街就是逛好吃gai不管這條gai堵不堵我們都要做這條gai最吃得的崽兒今天,阿洛就帶各位逛一逛這好吃狗(吃貨)的寶藏街!06劉志學酥肉阿洛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整條街裡排隊最誇張的一家店。的確夠誇張,但也的確夠好吃!
  • 在文山,有一種鄉愁叫「趕街(gai)」!
    記得小時候每次一到「趕街(gai)」,小娃娃們都非常高興,因為不僅熱鬧,還會有很多好吃的,今天一起來和小編回憶一下小時候記憶裡的「趕街(gai)」!街(gai)上也有很多裁縫、補鞋匠,衣服上有洞洞就補補,鞋子脫線、開口,交給補鞋匠,兩塊錢就能修好。
  • 武定盡頭街,滿載而歸的都是滿滿的幸福!
    在武定,有一種街(gai)叫"盡頭街(gai)",所謂盡頭街就春節前的最後一個趕集的日子。這一天不論是在城區,還是鄉鎮集市都只能人從眾來形容。似乎所有人都突然變成奢侈起,花錢如流水, 滿大街都是紅票子亂飛……這一天除了買!買!買!還是買!買!買!,這一天才是農村集市上購物狂歡節。不論是賣貨的還是購物的,最終都把滿滿的幸福背回了家!
  • 大理古城的靈魂,蒼山洱海的風花雪月去一次夠嗎?去了還想去
    「蒼山之下,洱海之濱」,一定要親身感受一次!很多人說大理是「一生必須要去一次」的地方。可是,一次哪裡夠?要我說,蒼山洱海去多少次都不夠。來到大理,時間不由自主地會慢下來,你能感覺到,靜靜地,洱海的風。大理被人們賦予了太多的意義和情懷,尤其是熱戀中的情侶,來一趟大理,愛情好像才算圓滿。
  • 「街」字原來的讀音是「gai」,為什麼現在變成「jie」了?
    gai是土話方言讀音嗎,是標準的讀音。反而讀jie讓人很彆扭。實際就是中原話的發音,和京劇發音一致,簡化後就變jie了。而gai發音歷史更為複雜久遠。我們現在的普通話是原來的北京話,那邊就是讀jie,其他地方的方面該gai的還是gai,閩南語也是這樣讀。北京話並不是正宗的漢語。
  • 大理擺攤賣書,陪你從街頭走到街尾
    年輕人常去擺攤的地方,多集中在護國路、葉榆路和人民路的下半段。城管隨時會來,一晚上被趕三四次很正常。千萬不要和城管撒嬌或者說「xx讓我來擺攤」硬扛。沒用,要理解和配合城管才行。擺攤不被驅趕的地方,有四季街市、三月街等,當然這些地方是需要攤位費或者押金的。
  • 一定要去大理放空一次自己~
    郝雲 - 去大理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裡,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如果說去西藏是淨化心靈,那麼去大理便是放空自己!風花雪月的大理,慵懶的慢生活,淳樸的民風,是無數文藝青年嚮往的詩中的遠方。住在大理的民宿客棧裡,一覺睡到自然醒,下午到洱海邊吹吹風,晚上漫步在古城的石板路上……一切煩惱皆會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