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我講#情感故事#給你聽,你要乖哦~
人際關係中,有這樣兩種情況讓人很鬧心:一個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一個是「以貌取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是「防人之心不可無」的範疇;而「以貌取人」,是「不懂尊重」的範疇。這二者要是摻雜在一起,會很麻煩。
朋友阿強就因為這種事鬧過心,好好的一段愛情,在去女方家見了家長之後,沒了:
『我知道什麼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可是,我對天發誓,我是個好人。剛認識我的人防著我,我可以理解;但是,認識我很久的人防著我,讓我很難過。
我跟前女友在一起戀愛了四年,可以說已經到了知根知底的程度。可是,我跟著她一起回家見父母之後,她父親的一句話,讓她動搖了,接著就跟我分手了。
她父母第一次見我,想著「知人知面不知心」可以理解,「以貌取人」也說得過去,可是,她竟然也跟著瞎起鬨,一點不知道替我說話,真的讓我很寒心。
明明約定好了要結婚,要白頭偕老,可是她卻臨陣脫逃,僅僅因為她父母的一句「這個人看面相不是好人,你不能嫁」,就狠心跟我分手了。
我真的對愛情沒有信心了,談了四年的戀愛都能在一瞬間煙消雲散,這讓我以後還怎麼談戀愛?如果再談四年再分手,我的人生能有幾個四年供我揮霍?』
下面這個讀者也有過類似的遭遇,她的理解比阿強的理解更為深刻,我們一起來看下。
東林老師,您好:
你覺得單純靠長相就判斷一個人的好壞,靠譜嗎?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內心很矛盾:我知道有個詞叫「相由心生」,我也知道有句話叫「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標準是什麼?總不能對所有人都一概而論吧?
就拿我自己而言,我一直很自信自己是個好人,而且我們家家教很嚴格,我做任何事之前都會分對錯,想後果,然後才決定要不要去做。
我跟前男友戀愛,就是因為我們互相認可,我才讓愛情開始。可是,我怎麼也沒想到,我們的愛情走到最後竟然是個悲劇。
本來戀愛幾年當中,我們的感情一直很好,也在一起規划過以後結婚的事。我帶他回家見父母的時候,我父母很認可他,他跟我父母的關係也處得很好,可沒想到換我去他家見公婆時,卻導致我們的愛情走到了盡頭。
我跟婆婆沒見過面,我也不知道哪裡得罪她了,從我進門開始,她就一直拉著臭臉,我跟她說話她也愛理不理。
如果只是冷漠倒也罷了,關鍵是她故意在我面前甩臉子:關門故意很大聲,拿放東西故意很大聲,還故意摔碗,嘴裡一直罵罵咧咧。
我是個心裡藏不住事兒的人,見她對我那麼不友善,我就直接問她,「阿姨,您對我是有什麼意見嗎?有意見您就說,藏著掖著大家都不舒服!」
她毫不客氣地說,「意見談不上,就感覺你很輕浮,長了一張輕浮的臉,實在讓人喜歡不來!我不想讓我兒子娶你,我勸你還是趁早死了這條心!」
不想讓她兒子娶我,我可以理解,但說我輕浮是怎麼一回事,「我怎麼就輕浮了?我們才第一次見面,你都不了解我就說我輕浮,不覺得太過分了嗎?如果對待所有人都以貌取人的話,那這個世界上就沒幾個好人了!」
接著她就讓我「滾」,說他們家不歡迎我。我再也忍不了了,大罵一句之後離開了。
我那個前男友,之前我跟婆婆吵架時一直圍觀,見我走了才跑出來追我,不是跟我道歉,而是對我下命令,「你咋跟個潑婦一樣?去跟我媽賠不是,有你這樣跟婆婆說話的嗎?」
真是可笑,我跟她賠不是,誰跟我賠不是?捫心自問,我並沒有做錯任何事,反倒是他媽上來就羞辱我,憑什麼讓我賠不是。聽他的語氣,搞得好像他對我有多失望似的,為什麼就不懂站在我的立場想一想,說我「咋像個潑婦一樣」,我還想問他「怎麼會情商那麼低」呢!
後續我就不說了,無非是我要分手,他假模假樣挽留,我最終沒有回頭,因為他和他媽所呈現出來的真面目,讓我無法接受,跟他結婚,我只會給自己找罪受。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現實中像案例中那種「愛情走到婚姻面前毀於一旦」的情況不在少數,這種情況下的矛盾往往是:男方認為女方的要求過分,或者男方跟著家人一起嫌棄女方「知人知面不知心」,結果反過來女方也認為男方「知人知面不知心」,彼此都說認清了對方的真面目,也就只能分手了。
出現這樣的感情悲劇,根本原因往往不在於雙方父母,而在於兩個當事人。雙方父母不管反對也好,怎麼樣都好,都只是外力,只要兩個當事人不離不棄,堅守在一起,愛情基本上就不會破敗。可如果兩個當事人因為外力出現了矛盾,那就無藥可救了。
上面兩個案例講的都是這種問題:前一個案例中,女方如果自己有主見,好好給父母做思想工作,打破父母和男朋友之間的隔閡,就未必會引發悲劇;後一個案例也是如此,如果男方及時阻止母親和女友吵架,從中調和,也有可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希望其他人在面對婚姻時能夠重視上面那種問題:你自己選擇的婚姻,選擇的結婚對象,自己心裡要有數。除非你自己啥都不懂,你可以讓父母替你把關,否則,你還是多點自己的主見比較好,因為你才是當事人,是你要結婚,弄丟了本該屬於你的婚姻是你的損失。
文/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如果你父母不認可你的對象,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