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人這一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
奮不顧身的愛情可遇而不可求,於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為了很多人的執念。
他們夢想著去可可西裡,去西藏,去探索世界,了解自然,期望在路上尋找生活的真諦,洗滌疲憊的心靈。
所以近些年來,我們總能看到各種關於騎行、窮遊、獨自穿過高原、沙漠、無人區的新聞。
但由於這些地方荒無人煙,且都極其危險,很不幸,通常我們看到的都是壞消息…
前一陣的那條新聞,相信很多人都記得:24歲的南京航大女生黃某某,在7月5日獨自前往青海可可西裡後失聯。
之後20多天的時間裡,家人聯動警方尋人,直到女生失聯27天後,格爾木警方發布通報,女生的身體遺骸被找到了。
在可可西裡清水河南側的無人區,警方發現了散落在地的安眠藥瓶,女孩衣服上沒有血跡,排除他殺。
搜救人員說:「應該是先結束了生命,後被動物攻擊」,也有人認為是女孩服用安眠藥致昏迷,無人區的高寒缺氧,夜晚氣溫驟降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一時間,關於這一事件的討論揪動著人們的心,可可西裡更是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不管什麼原因,都不該輕視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更不能因為一時興起就擅闖「生命的禁區」。
但誰能想到,相隔不過一個多月,又一起慘劇發生了。
青海警方接到了兩個年輕人的求助消息,說他們的朋友在可可西裡無人區失聯了。
報警的兩個年輕人來自廣東,他們失聯的朋友叫李凱洋,是河南省洛陽市人,生於1995年。
今年三月份,他們得知李凱洋辭了工作,單人、單車、帶著4萬塊錢開啟了環中國騎行。
在朋友們看來,李凱洋的決定無疑是非常有勇氣的,獨自一人騎行中國需要極其強大的心理素質。
而且據他們所知,他的這一次騎行是「窮遊」。
4萬塊錢要支撐他的整個騎行計劃,所以他每天花錢很少,一路上除了精打細算,他還會在青旅做義工補充經費。
騎行途中,李凱洋會和朋友們交流自己的騎行進度,還會發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近況。
可就在幾個月後,變故卻發生了。
6月份,他和朋友款款聊天,說自己要進入可可西裡無人區了。
等到了7月6日,從李凱洋的朋友圈可以看到,他已經到達了可可西裡的「狼叫溝」。
他說自己聽到了狼叫的聲音,下方還配了一張可可西裡腹地的照片,看上去天色晦暗,環境荒涼。
按照原計劃,他要在7月7日到達五道梁吃早飯,可從這天之後,他就沒了消息。
7月11號,款款曾試著主動聯繫他,但沒有回覆,等到7月22日她再次聯繫李凱洋,對方依然沒有回覆。
款款說,李凱洋是個比較沉悶的男孩子。
自從父母離異後,他就和父親還有繼母一起生活,幾乎和家人沒有多少聯繫,此前曾在2018年來過青海旅遊。
最終,一直聯繫不上李凱洋的兩個朋友還是向青海警方和媒體發起了求助。
接警後,公安機關立即組織警力連夜趕赴現場調查。
7月11日,當地保護人員發現了簡易帳篷和一些個人生活物品,經過了連續兩天搜尋,又在109國道向北12餘公裡一積水潭內發現了一具屍體。
8月25日下午,玉樹州治多縣公安局正式發布情況通報,經過家屬辨認,確認李凱洋已經離世,排除他殺。
噩耗傳來,讓人感到惋惜的同時卻也疑惑,獨自一人的李凱洋為何要選擇騎行穿越可可西裡這麼危險的地方?難道他是有了輕生念頭?
但這樣的猜想卻被朋友們否認了。
「他雖然比較沉悶,但是有他自己的規劃,他要騎行環大半個中國,青海西藏只是一部分。」
他身上的四萬塊錢也是他規劃這次騎行的,他求生欲很強,更沒有輕生的念頭。
事情到了這一步,種種跡象似乎都表明:李凱洋的死亡,可能只是無人區裡的一場意外。
根據款款提供的聊天記錄,李凱洋對可可西裡非常不熟悉。
他對於可可西裡的氣候變化和環境了解似乎也是一片空白。
他只備了一些騎行和戶外旅行的普通帳篷和睡袋,呼救用的衛星電話沒有,指南針沒有,足夠的水和補給也沒有。
在騎行第三個月的時候,他曾經告訴款款,自己對這裡的環境誤判嚴重,睡袋都不能用。
毫無疑問,一個人在不了解無人區的情況下,擅闖可可西裡區,絕對是一個悲劇。
而無論是失聯女生,還是李凱洋,不管他們最終的目的是什麼,他們最初選擇可可西裡的原因很簡單。
這是一片淨土,未經開墾,人跡罕至,空氣土地沒有汙染,藍天,白雲,冰川,星辰,湖水純淨無暇,是無數生命的源起和盡頭,人們在這探索自然和生命的意義…
網上隨意搜索也是這樣的畫面,美麗又純淨。
但大家同時卻也忽略了一件事情,可可西裡可是還被叫作「神秘的死亡地帶」、「死亡線」、「人類的禁區」、「生命的禁區」。
它地處5000米的高海拔區域,總面積將近60萬平方公裡,生存條件極其惡劣,天氣更是極端反覆。
有時夜裡最低氣溫會驟降到零下40°,沒有專業禦寒裝備,睡夢中分分鐘奪去人的生命。
突如其來的暴雪、風暴、高溫、冰雹、寒潮是家常便飯。
在這個你以為乾旱荒蕪的區域,還會突降暴雨山洪…
還有湖泊、沼澤、山體、河流,地形極其複雜多變,即使你認為自己做足了準備,這也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圖源於 | 電影《可可西裡》
所謂無人區,與其把它理解為沒有人生活的區域,不如把它理解成人類不能生存的區域。
沒有信號,要命的高原缺氧、高原肺水腫只是一方面,通常人們認為可愛友好的動物,在這裡充滿野性。
棕熊、野狼、野驢、野犛牛、野狗都是會殺人的,有時突然竄出一隻野兔都可能讓人因為受到驚嚇、缺氧而死亡。
這樣的環境,別說沒有什麼越野經驗的小白,就是專業的探險隊伍,都要思慮考察再三,稍有不對立即終止行動。
因為一旦進入無人區,誰也不能保證你一定能活著出來。
甚至,有些人只留下一地裝備,證明有個人曾經來過,他們的屍身直到最後都沒有被找到。
更何況,在一次次探險、失聯事件背後,還要有一群人拼了自己的命要去搜索救援,他們有的不被人理解,有的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
當年的「復旦黃山門」相信很多人都記得。
年僅24歲的民警張寧海在救援中犧牲,&34;,成了張寧海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如此盲目探險,害人害己,又何談挑戰不可能,尋找人生和生命的真諦?
如今,兩個年輕的生命先後消逝在無人區,消息傳出的時間相差也不過一個多月。
逝者已矣,他們經歷了什麼已經無從追溯,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無人區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可怕,我們能做的就是更加警醒,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信仰確實不會死,但人會,擁抱情懷的時候,別忘了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