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號販子稱可從快遞企業內部獲取用戶信息,德邦:配合網安調查
11月20日下午,針對澎湃新聞報導網上存在販賣快遞用戶信息「黑產」鏈條一事,德邦快遞向澎湃新聞表示,在關注到信息後,馬上進行了核實,第一時間同步給了當地網安部門,目前企業內部相關部門正在全力配合網安部門調查處理。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連日調查發現,快遞用戶遭信息洩露現象涉及的不止圓通一家,網上存在販賣快遞用戶信息的「黑產」鏈條,涉及申通、德邦、EMS(郵政速遞)、韻達、圓通等多家快遞公司。
記者調查過程中,一名微信暱稱為「專業底單製作」的「號販子」稱,他手頭掌握著大量快遞用戶單號,可通過快遞公司內部人員查詢單號對應的快遞信息,每一條用戶信息10元。「我得給快遞公司『內部人』錢。」見記者還價,他解釋,自己的單號真實可查,不是「刷單」的那些「空包,假物流」,那些只有單號,沒有其他信息。
為證明自己的「資源質優」,他稱,自己的快遞信息都配運單號且可以根據需要「定製」查,「要哪個城市,哪家快遞,我給你找」。
記者支付100元購買了上海市的10條快遞訂單。「專業底單製作」很快以圖片形式發來了10條收貨地址為上海的「德邦快遞」信息,包含快遞單號、收貨地址、收件人、聯繫方式等要素。
記者撥通電話核對信息後,收件人蔡女士對個人信息已然洩露充滿擔憂。
該「號販子」稱,只要客戶想要資源,自己就能找到市面上常見的快遞公司訂單信息。「搞這個風險也很大的,現在一些『內部人』不敢接活,但總有『不怕死』的在。」其稱。
在販賣快遞信息鏈條上,不僅有專門從事這一行的「號販子」,參與者還有做代購的商家、為商家發貨的快遞網點工作人員,甚至包括快遞員、自稱管理單號的工作人員等快遞公司「內鬼」。大量包含快遞客戶姓名、住址、電話的信息被打包在網上出售,每條售價從0.8元至10元不等,有的可一次性出售上萬條,甚至可以提供特定地區的快遞用戶信息。
德邦快遞稱,公司高度重視每一位客戶的隱私保護工作,成立了信息安全中心專業進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主業務系統均已進行國家三級等保備案,系統中實行嚴格的權限最小化原則。任何涉及德邦快遞相關的信息安全問題,建議每一位客戶及時與公司取得聯繫,德邦會第一時間響應配合核實處理,避免客戶遭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