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紅茶之鄉鳳慶縣政府以一紙文件,將 「雲南省鳳慶茶廠」 從滇紅集團收回,無償劃轉給雲南白藥,引發一起訴訟。這不是一場純粹的商戰,涉及的不僅是兩個各有千秋的企業,還動了政府的蛋糕
滇紅茶之鄉雲南省鳳慶縣,卯足了勁兒,想要打造「中國紅茶之都」。作為滇紅茶創製企業,「雲南省鳳慶茶廠」這個擁有70多年制茶歷史的招牌,正微妙地牽動著當地茶業格局。
由雲南省鳳慶茶廠改制而來的滇紅集團,是當地的龍頭企業。現在,他們將要迎來全新的競爭對手——雲南白藥。這家銷售額上百億的藥業巨頭,手握鳳慶縣政府的紅頭文件欲接手雲南省鳳慶茶廠。
圍繞著「雲南省鳳慶茶廠」這個招牌,一場商戰在兩家各有千秋的企業之間打響,牽動的卻是包括地方政府在內的三方利益。這家擁有70多年歷史的茶廠,到底將要花落誰家?
幾經改制的老招牌
事情要追溯到2010年。彼時,王天權入股滇紅集團已近四年,作為法人代表的他正在推進企業二次創業,打造一個產能超過原來兩倍的一流現代制茶企業。這個「雲南滇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整體搬遷改造」項目,早在2009年就得到鳳慶縣政府的支持,並於當年7月2日籤訂了框架性協議書。然而,一年後的9月28日這一天,政府卻要收回雲南省鳳慶茶廠。
這份來自鳳慶縣國有資產管理局的通知(鳳國資發【2010】1號文)稱,經鳳慶縣人民政府同意,決定將國有資產雲南省鳳慶茶廠於2010年9月30日起從滇紅集團收回,由鳳慶縣國有資產管理局進行管理。已經印有「雲南省鳳慶茶廠」名稱的包裝物允許使用至2010年12月31日。
「我說這個不行啊,堅決不同意。」今年50歲的王天權是廣西人,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在鳳慶縣做糖生意,成為當地有名的糖王。2006年,他的鳳慶糖業集團收購部分股份成為滇紅集團大股東,佔股66%,「這本身是政府支持的,我們進來也是沒有選擇的,要為滇紅解決員工問題。」王天權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鳳慶茶廠的前身,是創辦於1939年的順寧茶廠。1954年,這家滇紅茶創製廠隨縣名更改為「雲南省鳳慶茶廠」,相繼創製出經典58等精品紅茶。「滇紅」在國際市場上備受歡迎,屢次刷新國際紅茶市場最高價。鳳慶茶廠因而成為雲南省出口創匯大戶,鼎盛時期一年創匯可達五六百萬元。
1996年,經雲南省體改委批准,雲南省鳳慶茶廠整體改制為滇紅集團,人員、資產、業務和債權債務均由滇紅集團整體承繼。此後十年,又進行過全員持股、職代會持股等多次改制,股東和主要領導班子像走馬燈一樣頻繁更換,但經營效益卻徘徊不前。2006年王天權入股滇紅集團的時候,該集團負債率高達81%,甚至出現欠付職工工資、職工住院無法報銷、退休職工沒人管等問題。
而同樣從1996年開始改制的雲南省鳳慶糖業集團,效益好、員工收入可觀。為了盤活滇紅集團資產,改善員工生活條件,政府邀請王天權和他的雲南省鳳慶糖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參與滇紅集團重組。
「政府確實沒有辦法,我就先拿了兩千多萬元用於解決職工生活問題。」回憶當年入股滇紅集團,王天權毫不諱言看好「雲南省鳳慶茶廠」這個招牌,「這個是老牌子,雲南省算得上老字號的牌子不多,如果真的毀了會覺得很可惜。」
王天權2006年進入滇紅集團後的運氣並不是太好。2007年市場上出現普洱茶泡沫,茶葉原料價格被抬高,滇紅集團大量投入,導致運轉艱難。對於這樣一個高競爭而低門檻的行業,王天權感覺挑戰非常大。
於是,滇紅集團一方面自己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也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並於2009年提出二次創業。彼時,滇紅集團與鳳慶縣政府達成共識,以滇紅集團整體搬遷改造建設為契機,將滇紅集團打造成為中國一流的現代制茶企業,將鳳城打造成為知名的「滇紅小鎮」。
慢慢地,滇紅集團迎來了恢復性增長,2011年銷售額超過1.5億元,淨利潤2600萬元,年增長率超過20%。王天權曾經提出,2015年時要將滇紅集團打造成為行業領袖。「要實現這個目標,起碼要在2012年或者2013年上市。可哪想到,這一下就折騰了兩年多,浪費了兩年多時間。」
王天權所說的「折騰」,始於2010年。當時,政府憑藉一紙公文就想收回「國有資產雲南省鳳慶茶廠」。2010年12月28日,滇紅集團回復鳳慶縣國有資產管理局稱,雲南省鳳慶茶廠已於1996年12月26日改制,資產全部注入雲南滇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經過多次改制,目前表現為鳳慶縣國有資產管理局持有雲南滇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83%的股份,若需對該部分資產處置,「須依法經雲南滇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代表大會特別決議表決」。
最新的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如今的滇紅集團註冊本為8837.4918萬元,王天權以23.39%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而雲南省鳳慶縣國有資本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以338.65萬元佔股3.83%,另有昆明、上海、杭州、溫州等地10家股東。
爭議品牌歸屬
2011年11月開始,鳳慶滇紅茶以「紅瑞徠」之名,嶄新亮相在雲南省內的媒體廣告上。這款由雲南白藥推出的「紅瑞徠」鳳慶滇紅茶品牌,在系列廣告宣傳中稱,「雲南白藥接手有著70年歷史的鳳慶滇紅茶創製企業鳳慶茶廠,共同打造紅瑞徠高端鳳慶滇紅茶」。此外,鳳慶茶廠的歷史、榮譽以及旗下那棵3200餘年的錦繡茶祖,均是廣告的重頭內容。
在雲南白藥的宣傳攻勢下,滇紅集團不斷被問到:「你們是不是被收購了?」這些疑問,既來自經銷商,也來自雲南省工信委、國資委等相關政府部門。儘管滇紅集團堅決否認、努力澄清,但還是不能完全消除外界的疑慮,甚至有多家經銷商停止了與滇紅的合作。
「這一定是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王天權說,「對方嫁接我們的企業歷史,這已經構成了侵權」。滇紅集團認為,鳳慶茶廠是滇紅集團的核心資產,鳳慶茶廠的歷史就是滇紅集團的歷史。
1996年鳳慶茶廠整體改制的時候,新成立的雲南滇紅集團以原鳳慶茶廠為核心佔股70.034%,另有鳳慶茶廠職工持股會、鳳慶縣縣鄉企業開發公司、鳳山茶廠和大寺茶業等股東。對於此次改制換名,時任鳳慶茶廠廠長楊仕宏曾建議,借用鳳慶茶廠已有相當知名度的鳳牌商標命名新公司為「雲南省鳳牌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今年79歲的楊仕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年雲南省經貿委已經同意他們的改制方案,孰料卻被臨滄地委和鳳慶縣政府斥為「太小氣」,後來改由地方政府主持改革,將新公司命名為指代性更廣的「雲南滇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家新成立的國有控股的股份公司於1996年12月28日掛牌,時任副縣長張廷忠兼任董事長、總經理,63歲的鳳慶茶廠廠長楊仕宏退休。
楊仕宏回憶說,當年滇紅集團掛牌時,政府原本要註銷原鳳慶茶廠,收走這個牌子,但遭到了反對。因而,在這次改制中,「雲南省鳳慶茶廠」作為工商登記的名稱並沒有註銷,工商登記地址與滇紅集團相同,滇紅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張廷忠兼任雲南省鳳慶茶廠法人代表。其後數年,鳳慶茶廠的法人均由滇紅集團法人兼任,印鑑由滇紅集團掌握,鳳慶茶廠在工商、稅務部門做年檢的材料,均用滇紅集團的報表。
2006年10月23日,雲南省鳳慶茶廠任命入股滇紅集團的大股東王天權為廠長。在滇紅集團產品包裝上,也經常會出現「鳳慶茶廠」等相關字樣,比如,「雲南滇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省鳳慶茶廠出品」等。
行政決定「無償劃轉」
鳳慶不僅是著名的滇紅之鄉,有著悠久的種茶、制茶歷史,如今更是產茶大縣。全縣茶園面積30萬畝,年產量2萬餘噸,佔全國茶園面積和產量的百分之一,是雲南省的十分之一。茶葉產業是鳳慶的傳統骨幹產業,全縣有40萬人種茶,佔全縣農業人口的91%。隨著茶葉產業日益發展,投資者也對鳳慶茶業產生了興趣,當地政府遂藉機招商引資,啟動建設了一個以滇紅集團為龍頭、以滇紅茶的生產加工為主的省級工業園區「滇紅生態產業園」。
2010年上半年,在臨滄市和鳳慶縣政府主導下,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與滇紅集團曾經達成初步的股權收購意向。這一年的4月28日,上述兩公司在昆明籤訂了股權收購意向書,隨後雲南白藥派人對滇紅集團的資產、負債、重大合同、訴訟事項等進行審計、評估和盡職調查。
調查完畢,滇紅集團卻被告知暫停合作。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在2010年6月9日傳真給滇紅集團的公函中表示,股權收購的時機和條件尚未成熟,因此決定停止對滇紅集團的股權收購。「還沒有開始談條件,也沒有進行任何協商,就單方停止合作。」滇紅集團副總裁農政華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甚至猜測,這次轟轟烈烈的盡職調研背後,是不是另有隱情?
不過,這並不影響雲南白藥投資鳳慶縣茶業。2010年7月16日,臨滄市政府與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在昆明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引入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作為茶產業開發的戰略性合作夥伴。雙方約定,將鳳慶滇紅茶打造成為如同雲南白藥一樣的雲南名片。
鳳慶縣委宣傳部在給《中國新聞周刊》的書面回覆中確認,根據協議,縣國資公司將原國有企業雲南省鳳慶茶廠無形資產(名稱使用權)劃轉雲南白藥集團使用。協議還明確規定,鳳慶那棵被譽為「世界茶王之樹」的3200歲香竹箐古茶樹古茶園將委託雲南白藥管理開發。
2010年10月1日,鳳慶縣第十五屆人民政府第十四次常務會議召開。會議同意將「雲南省鳳慶茶廠」名稱權無償劃轉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使用,並以國資局名義下發文件,把「雲南省鳳慶茶廠」從滇紅集團收回,再無償劃轉給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使用,督促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儘快在鳳慶註冊、建廠。
會議同時決定,即日起滇紅公司不得再印製有「雲南省鳳慶茶廠」字樣的包裝物,原印製的標有「雲南省鳳慶茶廠」字樣的包裝物允許使用至2010年12月31日。
當天,鳳慶縣國有資產管理局下發鳳國資發(2010)2號文件給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稱,即日起將「雲南省鳳慶茶廠」無償劃轉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使用(不含資產,債權,債務),並在鳳慶縣企業登記註冊機關登記註冊。
2010年10月20日,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註冊成立雲南省鳳慶茶廠有限公司, 12月15日註冊成立雲南白藥天頤茶品有限公司。為理順資產關係,2010年12月28日,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將雲南省鳳慶茶廠有限公司變更為雲南白藥天頤茶品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這兩個公司其實是同一套班子,鳳慶茶廠主要做生產,而天頤茶品主抓營銷。」6月10日晚,雲南省鳳慶茶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明在昆明市滇池路一家紅瑞徠旗艦店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做茶是雲南白藥由來已久的願望,花了一年時間考察了三個地方之後才選定臨滄市鳳慶縣這個茶資源豐富的地方,再加上地方政府盛情相邀,雙方一拍即合。
「鳳慶茶廠這個牌子是政府主動給雲南白藥的,就是鳳慶茶廠的無形資產全部給了白藥。宣傳的時候,我們可以說鳳慶茶廠歸到我們這兒了,我們接著去做它,傳承它。這是唯一的好處,別的什麼都沒有,就是可以用它的歷史。」 董明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鳳慶茶廠的輝煌歷史讓他這個出生於鳳慶的白藥人深受感動,「我們要重新振興鳳慶茶廠」。
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滇紅集團並不知道,「雲南省鳳慶茶廠」已被劃撥給了雲南白藥。2012年1月4日,滇紅集團向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就雲南白藥及相關公司宣傳鳳慶茶廠歷史等請求判令這些公司 「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並公開道歉。
對此,董明也覺得委屈。「就像跑步一樣,本來大家一起跑,沒想到有人會給你使絆子。」董明不肯多說當時暫停收購滇紅集團的具體原因,只解釋是覺得文化不同,沒法融合。他還認為,這並不妨礙雲南白藥帶領當地的茶葉產業一起做大做強。
「實際上他們是沾光的,我們的廣告都是宣傳鳳慶好山好水,然後才提到紅瑞徠品牌,聰明人趕緊搭順風車就完了。」對於滇紅集團的起訴,他說:「簡直是腦袋進水了,我們是按照政府的文件來做事,要起訴去起訴政府,幹嗎起訴我們。」
在準備訴訟的過程中,滇紅集團於今年4月25日查閱工商檔案資料時發現了鳳國資【2010】2號文件的複印件,這才知道雲南白藥已經獲得了政府授權。「政府把我賣了我還不知道。」6月10日下午,王天權在昆明的辦公室內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言語間仍然難掩憤怒,「我們剛剛把這個牌子上的灰塵吹乾淨,你就說這個牌子好要拿走,我認為這是不公平的。你又怎麼知道我們現在的能力是做不好的呢,不能這麼看吧。」
「我們的初衷,是希望雙方能夠共同開發將產業做大做強。」鳳慶縣縣長呂江6月11日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說,政府正在積極跟企業協調,希望雙方能夠停止爭議一起協商共同做大做強鳳慶滇紅品牌,「目前,雙方已經達成共識,滇紅集團暫停起訴,白藥停止反訴。」
而對於鳳慶縣政府無償劃轉「雲南省鳳慶茶廠」等具體詳情,這位今年才正式上任的縣長稱,自己並不特別清楚。「是不是合法合規,是不是侵權,企業有權依法主張權利。」他說。
6月12日,滇紅集團向臨滄市鳳慶縣政府提起行政複議,請求撤銷將「雲南省鳳慶茶廠」無償劃轉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使用的行政行為。「該具體行政行為存在違反法定程序、沒有法律依據、超越職權、損害申請人合法權益等問題。」滇紅集團認為,應該撤銷鳳國資發[2010]2號文《關於將「雲南省鳳慶茶廠」無償劃轉雲南白藥控股公司使用的通知》。 ★ 本刊記者/楊正蓮 (發自昆明、鳳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