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學者應邀赴臺參加「滬尾之役135周年國際研討會」

2021-01-09 法周融媒

湘軍之秀孫開華將軍在135年前渡海抗擊法國入侵臺灣,一舉贏得「滬尾戰役」的勝利,是中國晚清時期抗擊外侮罕見全勝的戰役,被臺灣史學界及民眾譽為「改變臺灣歷史地位的一場戰役,」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孫開華將軍也被尊為近代百位民族英雄之一。

10月25——27日,「清法戰爭滬尾之役135周年國際研討會」在臺灣真理大學隆重召開。來自法國、比利時、日本及海峽兩岸的學者和相關人士300餘人參會,從事孫開華研究多年的常德市知名歷史學家周星林教授,常武醫院院長、孫氏後裔孫培厚先生應邀參會。

孫培厚表示,第二次來到美麗的淡水參加「清法戰爭滬尾戰役135周年國際研討會」,無論是對自己的家族,還是關心孫開華將軍故事的同胞,無疑是件難忘及銘記於心的事情。他代表孫開華的後人們感謝淡水古蹟博物館,感謝為這此會議付出努力的所有專家及工作人員。「滬尾之戰後,很多事都被改變了,特別是戰爭的發展不再完全按照侵略者的意圖推進,中國人的力量不再被無視。但在一個內憂外患、國家羸弱的時代,一場局部戰爭的勝利除了帶給人們短暫的安慰之外,對戰爭的最終結果究竟會帶來多少影響,實在是一個難易估量的問題。」孫培厚在開場白中說。

30多年前,有位名叫許雪姬教授的知名史學家以一篇《抗法名將孫開華事跡考》讓世人認識了一位英雄——孫開華。但在開華的家鄉,由於種種原因,人們對孫將軍的了解,僅停留在一些民間傳說中。孫培厚作為孫氏後人及孫開華的後裔,也沒能全面認識到孫將軍故事的重要性。尤其是他的生卒年月、字號、故居地等許多情況,沒有深入細緻地開展考究,甚至以訛傳訛,充斥網絡,影響了人們對孫開華將軍的全面了解。他根據地方文史資料、孫氏族譜等文獻,以《地方文獻視域下的孫開華》為題,向中外專家展示了有關對孫開華將軍故居地的相關研究。

周星林教授以《清法戰爭之前孫開華行綜考》為題進行演講,孫開華在痛失二名胞兄弟、擢勝營裁軍、覲見皇上、回籍修墓、購置房產及興辦義渡等事件背景下,奉命入臺,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果敢的軍人毅力,向北臺地區人民及滯留該地的外國僑民表示血戰至死的決心:「吾今誓死於吾汛地內」,為日後的「滬尾大捷」奠定了必勝決心。上述內容,極大的豐富了孫開華研究的基礎,受到與會專家好評。

二位學者在大會發言之後和與會嘉賓進行了互動,回答了臺灣人民關於湘軍與孫開華家鄉的相關話題,產生了強烈反響。(記者:劉璽東)

相關焦點

  • 常德學者應邀赴臺參加中法戰爭滬尾之役135周年國際研討會
    常德融媒訊(通訊員 孫原 記者 李紫瑩)10月25日,中法戰爭滬尾之役135周年國際研討會在臺灣真理大學召開,來自海內外的20餘名專家學者和300餘名相關人士參會。孫開華將軍後裔、常德燒傷整形醫院院長孫培厚,從事孫開華研究多年的湖南文理學院教授周星林應邀參會。
  • 全國基督教三自主席徐曉鴻牧師赴新加坡參加國際研討會
    2019年9月6日至8日,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徐曉鴻牧師、秘書長顧夢飛同工應邀參加由新加坡華文四宗理事會、三一神學院等主辦的「和合細語 百年潤澤——和合本聖經百年與古文明新文化研討會「。來自新加坡聖公會、衛理公會、信義會、長老會,三一神學院、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等教會和機構,以及來自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的教會領袖、專家學者、教牧同工,連同新加坡當地信徒逾500人參加了研討會。
  • 兩岸紀念沈葆楨保臺建臺140周年 學術研討會開幕
    兩岸各界紀念沈葆楨保臺建臺140周年   今年是沈葆楨率福建水師赴臺驅日140周年,昨日,來自海峽兩岸的沈葆楨及當年赴臺驅日的福建水師將士之後,以及兩岸學者會聚榕城,共同緬懷和研討那場   船政人物   是兩岸的共同歷史記憶   據悉,參加兩岸各界紀念沈葆楨保臺建臺140周年大會的兩岸嘉賓共有200多人。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出身於福州著名抗日家族的臺灣「海軍前總司令」、海軍上將葉昌桐親率臺灣海軍將軍團參加。
  • 東南衛視記者赴臺駐點10周年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鄭巧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鄭巧)東南衛視記者赴臺駐點10周年研討會18日在北京舉行,近百位兩岸嘉賓與會。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總經理莊志松表示,2008年12月18日,東南衛視成為大陸首家赴臺駐點採訪的省級衛視,十年來,先後派遣數十人、40餘批次記者赴臺,跟蹤報導了兩岸交流交往的重大事件、重要涉臺時政及社會民生新聞。未來也將以媒體應有的擔當,促進兩岸的交流融合,做有溫度的臺海新聞記錄者、有深度的臺海局勢觀察者。
  • 胡金焱率團訪問臺灣四高校並參加第十六屆兩岸金融市場發展研討會
    新聞網訊 3月12日至3月17日,校黨委書記胡金焱應邀率團訪問臺灣海洋大學、中興大學、臺中科技大學、淡江大學等四所臺灣高校,參加2019年第十六屆兩岸金融市場發展研討會,訪問中國文物協會、臺灣優勢產業對外合作委員會等機構,取得系列合作成果。
  • 臺海∣赴臺參加歷史研討會,大陸學者激辯綠營學者
    林獻堂推動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社會影響與現實意義            一、緬懷林獻堂先生是兩岸人民之共同心願      回首歷史,時光荏苒,金秋十月實在是兩岸最重要的一個月。即將到來之10月22日是林獻堂先生冥誕135周年,剛剛過去之9月8日是林獻堂先生仙逝60周年。
  • 王樹國校長應邀參加日本千葉工業大學70周年校慶
    哈工大報訊(翟寧 /文)5月15日,王樹國校長應邀參加了日本千葉工業大學70周年校慶活動。       千葉工業大學理事長瀨戶熊修、校長本岡誠一熱情接待了王樹國校長一行。王樹國校長表示,我校與千葉工業大學自1980年籤署校際協議以來保持了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關係。
  • 鄭開國際馬拉松組委會將首次組團赴臺參加賽事
    昨日,記者從鄭開馬拉松組委會獲悉:應臺北馬拉松組委會的邀請,鄭開國際馬拉松組委會將首次組團赴臺參加本次賽事。 2010臺北馬拉松賽將於12月19日在臺北市政府門前廣場鳴槍開跑,本次比賽有數十萬人參加,號稱當地第一賽事。應臺北馬拉松組委會的邀請,鄭開國際馬拉松組委會將首次組團赴臺參加本次賽事。
  • 臺灣彰化師範大學楊梅芝教授應邀參加高職特教發展研討會
    4月26日,「職業教育特殊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中期驗收與推廣會暨第二屆高職特殊教育發展研討會」在襄陽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襄陽職院」)召開。    臺灣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的楊梅芝教授應邀參加了此次研討會,並做了專題講座。
  • 甲申海戰135周年、甲午海戰125周年公祭活動在福州馬尾舉行
    甲申海戰135周年、甲午海戰125周年公祭活動在福州馬尾舉行 2019章盈旖 攝   中新網福州8月23日電 (王曉霞 章盈旖 薛海雲)甲申海戰135周年、甲午海戰125周年公祭活動,23日在福州馬尾馬江昭忠祠舉行。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各級幹部職工代表、青少年代表、海軍部隊代表、甲申、甲午海戰後裔和社會各界人士代表等100餘人參加了活動。
  • ...應邀參加世界銀行與韓國國土研究院共同舉辦的落後地區發展研討會
    (原標題:範恆山副秘書長帶隊應邀參加世界銀行與韓國國土研究院共同舉辦的落後地區發展研討會)
  • 朱信凱副校長參加中東歐國家「一帶一路」教育研討會團 訪問...
    5月16-25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朱信凱參加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組織的中東歐國家「一帶一路」教育研討會團,訪問羅馬尼亞、捷克、希臘三國。其間,他參加了第七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教育政策對話會、中國—中東歐國家高校聯合會第六次會議以及首屆中國-希臘高等教育論壇,並應邀參加羅馬尼亞蒂米什瓦拉西部大學75周年校慶活動,參訪三國相關高校。
  • 法鼓山將舉辦國際研討會:紀念聖嚴法師圓寂10周年
    聖嚴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2019年6月28日至30日,臺灣法鼓山僧團將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漢傳禪法之當代流傳座談與禪修體驗」與「佛法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6月29日至6月30日,為紀念聖嚴法師圓寂10周年,法鼓山和臺北大學、法鼓文理學院、聖嚴教育基金會共同合辦的「佛法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將透過心靈環保與經濟學、公共治理、財務會計企管、社會學的結合,延續聖嚴法師跨領域對話、弘法的願心。每個單元均有專題演講,發表論文近50篇,上百位學者參與交流,會議精彩可期。
  • 首屆兩岸藏學研討會淡水舉行 包括3位大陸學者
    6月9日,第一屆兩岸西藏學研討會在位於臺北縣淡水鎮的淡江大學淡水校區舉辦。海峽兩岸研究西藏社會、宗教等問題的專家、學者近50人出席。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中新社臺北六月九日電 (記者 黃少華 曾嘉)為期兩天的第一屆兩岸西藏學研討會今天在位於臺北縣淡水鎮的淡江大學淡水校區舉辦。包括三位大陸學者在內,海峽兩岸研究西藏社會、宗教等問題的專家、學者近五十人出席。  據了解,往年在臺灣舉辦有關西藏的學術會議主要集中在探討宗教問題。
  • 大陸居民赴臺須知
    因公赴臺:應邀赴臺交流,(通稱公務),指團組或個人應邀赴臺進行文化、教育、科學、技術、衛生、體育、新聞等各項交流和參觀、訪問、考察、展覽以及進行經濟貿易等活動。赴臺交流需經過立項、報批兩個程序。
  • ...國際研討會在雲南澄江召開 百餘名專家學者共話我國寒武紀動物...
    2019年寒武紀大爆發國際研討會現場(王寧生 攝)2019年寒武紀大爆發國際研討會現場(王寧生 攝)2019年寒武紀大爆發國際研討會現場(王寧生 攝)11月12日,2019年寒武紀大爆發國際研討會在雲南澄江召開。
  • 第四屆五臺山信仰國際研討會召開 海內外數十位高僧大德、專家學者...
    7月3日下午,第四屆五臺山信仰國際研討會在大聖竹林寺召開。來自海內外14個國家及地區的55位佛學專家和85位中青年學者雲集位於竹林寺的五臺山佛教國際研究院,就「身份認同及群體建構:佛教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展示各自最新的學術成果,共同探討這一主題的深刻內涵及現實意義。
  • 宗喀巴大師圓寂600周年紀念研討會在西寧舉行
    當日,青海宗喀巴文化藝術研究會年會暨宗喀巴大師圓寂600周年紀念研討會在高原古城青海省西寧市舉行。 恰嘎覺如 攝中新網西寧12月19日電 (孫睿 恰嘎覺如)12月19日,青海宗喀巴文化藝術研究會年會暨宗喀巴大師圓寂600周年紀念研討會在高原古城青海省西寧市舉行,來自北京、西藏、甘肅、青海等地近7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 國際學術大咖齊聚長沙 探討包浩斯精神與中國藝術設計未來
    10月26日,「紀念包浩斯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開幕。紀念包浩斯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舉行「周令釗藝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現場座無虛席。紀念包浩斯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及廣大教育、設計工作者400餘人參會。紅網時刻10月27日訊(記者 蔡娟 魏瑋 通訊員 李蜜 劉京莎 李儀)十月的長沙寒意漸濃,「世界媒體藝術之都」在綿綿秋雨中迎來國際設計界頂級學術盛會。
  • ...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
    【習近平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致信】新華社,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會議致信。習近平強調,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沒有止境,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