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能活下去》 媽媽「愛的遺產」背後的...

2020-12-25 土地資源網

  有個叫阿花的日本小姑娘,最近讓很多父母飆淚。阿花的大名,叫安武花。網上流傳的故事是這樣寫的:媽媽在小阿花出生後,發現得了重病,為讓幼小的女兒學習力所能及的廚藝,在阿花5歲時,媽媽把準備早飯的工作交給了她。她教女兒如何拿菜刀,如何洗菜,如何做飯。


  有個叫阿花的日本小姑娘,最近讓很多父母飆淚。

  阿花的大名,叫安武花。

  網上流傳的故事是這樣寫的:媽媽在小阿花出生後,發現得了重病,為讓幼小的女兒學習力所能及的廚藝,在阿花5歲時,媽媽把準備早飯的工作交給了她。她教女兒如何拿菜刀,如何洗菜,如何做飯。

  第一次看阿花用刀的樣子,媽媽說:相當嚇人,可還是忍住沒出聲,也沒伸手。阿花媽媽認為,會做飯就意味著能活下去,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裡做什麼,都能活下去。

  網絡上,圍著小圍裙切菜,踮起腳尖曬衣服,露了張萌萌笑臉的阿花,擊中了無數人心中最柔軟的那一處。

  其實要證明阿花的故事並不難,在度娘上鍵入「燒飯的孩子」,馬上彈出了由阿花和爸媽共同編寫的這本《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能活下去》,新書介紹裡,三口之家的資料一清二楚:爸爸安武信吾,在西日本新聞社工作,媽媽安武千惠,是聲樂系研究生,因為乳腺癌,在2008年去世,女兒安武花,現在就讀於福岡市立草江小學。

  本周記者通過日本的朋友,聯繫上了阿花的爸爸安武信吾。

  安武信吾說,其實這本書的日文版去年就出版了,名字叫做《小花的味噌湯》,「我聽說,大家從電視裡看到小花的介紹,也有孩子開始學著做味增湯。看到這樣的消息,我和小花很高興。」

  阿花爸爸至今還在維護阿花媽媽生前記錄女兒成長的博客。在博客上,阿花爸爸說,最近阿花迷上了跳舞,一段E-Girl(日本女團)的followme,跳得有模有樣,她還在一個料理教室上課。阿花說過:做飯的時候真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候了!

  每天早上做味增湯,是阿花跟媽媽的約定。阿花爸爸說,現在阿花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早上5點起床,做早飯。

  彈鋼琴、稍微學習一會兒,然後到學校去。

  回家之後把洗好的衣服收進來,然後開始做作業。傍晚跟爸爸一起做晚飯,晚上9點睡覺。阿花的家裡沒有電視機。

  為什麼寫這樣一本書?安武信吾的答案有些出乎中國家長的意料:這並不是大家眼中談家庭教育理念的書,而是想告訴女兒,媽媽是如何努力生活,又是怎麼死的。爸爸和媽媽相遇,阿花出生,我們一家三口一起生活,我希望這幾年的時光能留在女兒心裡。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誰知盤中餐》:會做飯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很難想像那些只會念書連煎蛋、煮蛋都不會的孩子,會懂得怎麼做實驗。」很多發達國家都重視「廚房教育」,做飯是學生的必修課。《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書中介紹,芬蘭學生每天到校,第一件事情不是學習,而是動手為自己做午餐。在日本,電視臺開設了專為兒童學習的烹飪節目「一個人也行」,一些民營機構還開辦起兒童烹飪學校。
  • 【樂高教育】日本一年輕媽媽癌症離世,卻給5歲女兒留下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遺產…
    我沒錢、沒權、沒地位,死之前完全不知道該給女兒留下什麼…想了想,我只能教會做飯、做家務,讓她認真地過好每一天,即使自己一個人也能好好地活下去
  • 會做飯的女人,總是會被時光溫柔以待
    而我會做飯的技能依舊是如此,這種會做飯的技能不論是讓我的職場生涯抑或是家庭生活,都變得更加順暢。04.日本有位癌症媽媽千惠,冒著生命危險生下女兒阿花後,不幸癌細胞擴散,生命進入倒計時。這位堅強勇敢的母親,想要在離世前,給女兒留下受用終生的遺產。思來想去,千惠決定教會女兒做飯,因為學會了做飯,便意味著生存能力的形成。阿花4歲生日那天,媽媽送了一條圍裙作為生日禮物,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她切菜、煮湯。於是,還沒有灶臺高的小女孩踩著小凳子,顫顫巍巍拿起菜刀鍋鏟,用稚嫩的小手去擺弄鍋碗瓢盆,調和油鹽醬醋。
  • 這兩位媽媽都讓孩子做家務 網友的評價卻天差地別
    今天團團看到了兩位讓孩子做家務的媽媽第一位媽媽來自日本,名叫千惠。 千惠患有乳腺癌,2001年與男友武信吾結婚。2002年,她發現自己奇蹟般的懷孕了。如果生下孩子,乳腺癌很可能會復發,但她仍然堅持生下了女兒阿花。
  • 逼孩子寫作業,不如從小教TA這項本領,將來比出國留學更管用!
    因為在一個媽媽的眼裡,「會做飯就意味著能活下去,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裡做什麼,都能活下去。」02也許只有身處千惠這樣的「危急關頭」才能深切體會到讓孩子「活下去」的重要,而更多的父母卻依然心甘情願地扮演著照顧著的角色。
  • 單親媽媽兩個兒子成億萬富翁:聰明的父母,都捨得用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成龍成鳳,所以不惜一切,想要給他創造最好的條件,讓他過最舒適的生活。可是,最後我們會發現,越是事無巨細為孩子包辦的父母,往往越容易將孩子養成一個一事無成的巨嬰;而越是注重培養孩子生活能力的父母,則往往能讓孩子收穫一個更有出息也更快樂的人生。女星蔡少芬曾說過:「做飯是最簡單的鍛鍊,柴米油鹽也是一種修行」。
  • 6歲女兒廚藝爆棚: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做飯,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孩子怎麼小,動刀動火的,多危險啊!」 「孩子會做什麼啊?只會耽誤時間,給我搗亂。」 前思後想,她告訴阿花: 「做飯這件事和生存息息相關,我要教會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務。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裡,做什麼,都能活下去。」
  • 有個會拍照的媽媽 寶寶走到哪裡都是風景
    媽媽,每個人最親的親人,是陪伴著孩子們長大的人。如果有一個會拍照的媽媽,那麼寶寶肯定從小到大都能成為整條街最靚的仔。是什麼契機讓媽媽愛上了攝影?在媽媽眼中,如何給小朋友拍照才是最自然的、最舒服的?
  • 寶寶不愛吃飯?日本媽媽做飯圖片爆紅全網,網友:不忍下口
    一到到吃飯時間很多寶媽就開始頭疼,精心給寶貝搭配好的營養餐,怎麼哄孩子都不肯好好吃飯,為了能讓孩子吃飯,每次都是絞盡腦汁,想各種各樣的方法。前段時間,日本的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因為孩子的吃飯問題而花費的心思,她不像一些媽媽給孩子追著餵飯,也沒有強硬的給孩子立規矩,而是通過找到孩子的興趣點,花心思把食物做成了孩子們喜歡的樣子。
  • 巧用媽媽的「做飯思維」,孩子讀書寫作都進步
    媽媽會不會做飯,怎麼跟孩子作文有關係呢?老師,你也太坑了吧,這不等於把孩子寫不好作文的罪過又賴到媽媽們頭上。哎呦!你可別這樣想,得罪那麼多可親可敬的媽媽,我可擔待不起。母愛之偉大,我歌頌還來不及呢!好了,不賣關子,我現在就跟您說說,我想表達的意思。
  • 每次看完日本媽媽的三餐曬圖,都覺得會做飯的人,太有才華了!
    每次看完日本媽媽的三餐曬圖,都覺得會做飯的人,太有才華了!她們說,幸福的生活很簡單,能夠慢食三餐,就是一種好的生活狀態。最近,就有一位日本媽媽的三餐曬圖走紅了,每次看完她做的美食,都會覺得會做飯的人,太有才華了。都說能吃是福,可是能吃不會做,也算不得什麼福氣。會做美食的人,想來也會很幸福,因為想吃什麼,不用等待,當即就可以給自己做出來。
  • 如何養出高智商的孩子?日本腦科學家:讓孩子從小炒菜做飯
    文丨美媽很帥4歲的瑤瑤走進廚房,準備幫媽媽攪拌已經打好的雞蛋,誰料媽媽以她還小為由,把她趕了出來。瑤瑤不死心,奶兇奶兇地對媽媽說,「我就是要攪,就是要攪!」媽媽白眼一瞪,會察言觀色的瑤瑤馬上閉嘴了,悶悶不樂好長一段時間,才想起小她1歲的表弟,然後忘記了剛才的不愉快,很快又和表弟打成一片。廚房,在許多父母的眼裡,是禁區。
  • 喬治特別愛吃糖走到哪裡都要吃,別人給他個外號,叫「愛糖小子」
    小豬特別愛吃糖,走到哪裡都要吃,因此,別人給他個外號,叫"愛糖小子"。一天,媽媽帶來一盒糖,不等媽媽交代,小豬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媽媽看見他快要把一盒糖吃光了,趕忙把糖奪了過去,說:"孩子,吃太多糖會長蛀牙的。"
  • 【心靈閱讀】做飯,是一場人生修行!
    這位堅強勇敢的母親,想要在離世前,給女兒留下受用終生的遺產。思來想去,千惠決定教會女兒做飯,因為學會了做飯,便意味著生存能力的形成。 阿花4歲生日那天,媽媽送了一條圍裙作為生日禮物,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她切菜、煮湯。於是,還沒有灶臺高的小女孩踩著小凳子,顫顫巍巍拿起菜刀鍋鏟,用稚嫩的小手去擺弄鍋碗瓢盆,調和油鹽醬醋。
  • 日本孩子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書房?
    我們時常會交流一些育兒的經驗。當她得知,中國有條件的家庭,會給孩子準備書房時,表示驚訝,因為他們習慣讓孩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學習。孩子放學後,在餐桌上寫作業,媽媽則在一旁做飯。當然,她和孩子之間因為這樣的親密無間,變得對彼此十分熟悉。我注意到,她的孩子的漫畫書成堆。這樣也可以?我很疑惑。他媽媽則笑說:日本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就是漫畫。這讓人深思。
  • 跟博雅公關總裁學社交,讓孩子走到哪裡都如魚得水
    如何讓孩子自帶光環,一開口交流就有閃光點,走到哪裡都受歡迎,其實孩子從小在社交活動上我們需要有意識的培養。博雅公關公司全球總裁羅伯特利夫在《關鍵洞察力》裡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問題,都需要三個要素,自我、他人、情境。如果能夠同時兼顧這三個要素,就能實現有效溝通。
  • 日本一媽媽曬4歲女兒在廚房的日常照,網友點讚:太會養孩子了
    日本一媽媽曬4歲女兒在廚房的日常照,網友紛紛點讚:太會養孩子了!真正的生活,就是在一年四季之中,細細烘焙眼前的一日三餐,在廚房裡面,把眼前的日子過成詩意。打開今天的文章,想給大家分享日本一位媽媽的曬照,每一張照片的主角都是自己年僅4歲的女兒。看著她小小的身影,日常在廚房裡面忙碌,摘菜、和面、磨咖啡,這些統統不在話下,網友看後紛紛點讚:「太會養孩子了」!
  • 喬治特別愛吃糖走到哪裡都要吃,別人給他個外號,叫「愛糖小子」
    小豬特別愛吃糖,走到哪裡都要吃,因此,別人給他個外號,叫"愛糖小子"。一天,媽媽帶來一盒糖,不等媽媽交代,小豬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媽媽看見他快要把一盒糖吃光了,趕忙把糖奪了過去,說:"孩子,吃太多糖會長蛀牙的。"
  • 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的10條家規,值得各位父母借鑑
    我是DuDu的全能辣媽,每天分享一點育兒知識,和你共同討論孩子成長路上的那些事兒。說到日本,不少人會驚嘆於他們的國民素質,更有網友表示,去過很多次了,但每一次都還是會被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震撼。在日本,幾乎不用擔心有人插隊,街道上不會有人亂扔垃圾,任何地方都井然有序,難道日本人天生就有較高的素質?
  • 孩子:我愛我的「壞媽媽」
    自從80、90後當上父母,「科學育兒」的呼聲就越來越高,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溺愛孩子的現象還是常有。愛子心切沒有錯,但是這種愛如果變成了溺愛,就會是一把摧毀孩子的利刃。閨蜜是朋友圈公認的「壞媽媽」。試想一下,如果家長凡事一一代勞,替孩子做決定,過度保護她,時不時的還在她耳邊提醒「慢點」、「小心」、「別做了」,那孩子就會認為這個世界充滿危險,只有在父母身邊才是安全的,這何談探索世界的勇氣?如果你凡事都要做個好媽媽,反而會收穫一個不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