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全球全球安防50強名單正式公布,對於安防企業來說,已經走了一波宣傳。今年的榜單與去年相比,確實有些可圈可點的地方,但唯一不變的,就是中國安防企業穩步前進。
在本次榜單中,中國企業表現略有不凡:海康、大華依然佔據前二的位置,而宇視則一躍到第7,天地偉業依然在第九的位置,科達從2018年的20提升到17,曠世也飛躍到第19的位置,安聯銳視從18名跌落到22,同為保持26,萬佳安從29後退到32,智諾從35跌到44。
對於安防產業人士來說,宇視或許會成為最受關注的點。而對於其他企業來說,在這一年的發展中,由於眾多AI企業參與到安防產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也是情理之中。而宇視為何會成為重點?
宇視:飛躍者還是資本家?
對於宇視,安防人士並不陌生。
其從華三獨立出來後,背靠貝恩資本,獨自在中國安防產業中拼搏。但是安防畢竟是一個在意數據安全的行業,特別是在近幾年,對於一些特殊環境,禁止使用國外品牌,對於外資品牌也非常謹慎。
為了避免這一問題,宇視在宣傳方面一直刻意標明自己是中國名族品牌,並時不時拉上以前的華為,從而使得自己在安防口碑中,一直處於中國自有品牌,淡化貝恩資本控股的現實,但依然無法擺脫控股方為貝恩資本的問題。
2011年10月,宇視科技以5.1億人民幣收購華三通訊全部視頻監控解決方案業務及相關資產。2013年8月,宇視科技引進杭州邁尚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作為第二投資者,股份比例13.04%。
2015年6月,宇視科技股權再次變更,由貝恩資本全資公司(Cayman Uniview)和原杭州邁尚股東共同參股的宇視數位技術(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宇視科技,其中Cayman Uniview股權為80.53%。宇視科技計劃在香港登錄資本市場,但臨門一腳卻選擇放棄。
2016年12年2日,交智科技與宇視科技原股東 UNV DIGITAL TECHNOLOGIES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籤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以現金5.355億美元收購其持有宇視科技的100%股權,並於2017年3月30日完成交割。
而在2017年,千方科技在收購宇視科技母公司交智科技96.7233%股權後,實現100%控股交智科技,宇視最終被千方科技控股。
「嫁入」千方科技的宇視科技,在2017宣傳實現營收31億元,同比增長50.5%;實現淨利3.9億元,同比增長155.5%。而在2018年的宇視年會上,宇視總裁張鵬國宣稱宇視2018年營收40.7億元,實現了成立7年來,營業收入增長13倍的驚人成績。而在本次50強的評選中,宇視提供的數據為41億元。
但是再回過頭來看看,2016年,海康實現320億,大華做到了133億,宇視的營收卻依然是一個謎。但不可忽略的是,宇視從大華的1/3,再到大華的1/8,原本的安防三國早已落幕。海康不斷拓展螢石和機器人,大華的零跑汽車S01也正式上路,宇視卻依然在資本市場中狂歡。
2017年,海康410億,大華快接近200億,而宇視雖然號稱30億,但即使做到了30億,對於安防市場的發展而言,並無太多意義——宇視已經成為千方科技旗下的子公司,對於此時的宇視而言,更多的是配合千方科技做好硬體的支持,在考慮自身的發展。
2018年,堅稱不碰民用安防市場的宇視,發布了兩款智能門鎖。發布會後,宇視渠道總裁馬玉傑表示:「智能鎖是宇視進入toC市場的穩重舉措。」
2019年,在海康大華基於傳統安防,並穩步向智慧城市頂層設計邁進,天地偉業在經過彷徨時期,也在傳統安防市場突飛猛進,唯獨不見了那家叫宇視的公司,取而代之的是千方科技,而晶片廠商更是把宇視列入了三流客戶的行列。
而在2019年10月,宇視宣稱與阿里巴巴「生下了一個孩子」。反向思考,宇視有何能力,能讓阿里巴巴「看上」?
論影響,宇視脫離安防毫無存在感。論軟體,阿里巴巴城市大腦的布局遠不是宇視所能吃下的「菜」。除此之外,就是宇視的硬體,對於宇視在硬體方面的能力,其一直對標安訊士等頂級企業。然而,隨著中國安防產業的發展,單一的硬體已經很難稱之為優勢——諸多友商的硬體實力都在不斷強化。其次,價格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因素,在性價比主打的時代,宇視的性價比相對其他企業極高。
在多種機遇下,宇視通過千方科技,終於「牽」手阿里巴巴。或許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宇視只是其中一個,但對宇視來說,阿里巴巴就是他們的全部。
對於如今的宇視,就如同某乎上的匿名回答:「從貝恩到交智,從交智到千方,我們看到了宇視管理團隊渴求暴富的心。當年那批鮮衣怒馬的少年們,也許只有在宇視離職員工群裡才能找得到了吧。」
現在的宇視人抬頭望去,可否能看到數年之前,先帝飲馬漢水的影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