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九年前的2010年中朝邊境丹東發生了什麼大事?看這24張圖

2020-12-19 戚萬鵬

鴨綠江遼寧丹東段遭遇嚴重冰凍。圖為2010年1月23日,一條小漁船被圍江中。 受近日持續低溫寒潮天氣影響,遼寧省丹東市境內的鴨綠江遭受多年不遇的嚴重冰凍。目前有關部門正組織人力加緊破冰搶險,確保附近江域的生產作業安全。

今春最大海霧登陸遼寧丹東。圖為2月23日晚,群眾在蒙濛霧雨中觀賞鴨綠江中朝友誼橋夜景。 當日下午至夜間,遼寧省丹東市附近地區遭遇今年入春以來最大的海霧襲擊,在黃海海面上形成的海霧瀰漫至丹東並形成霧雨天氣,丹東至大連及丹東至瀋陽高速公路丹東段當晚7時左右封閉。

給愛一個婚禮!圖為3月1日,新郎孟凡允和新娘張曉紅手捧象徵婚姻圓滿的喜蛋。3年前,從寬甸農村來到丹東市的農民工孟凡允與張曉紅相知相戀。然而幾個月後,張曉紅卻被醫院查出糖尿病性腎病併發症,不久便導致雙目失明。就在張曉紅處於絕望之時,孟凡允不離不棄,發誓要做女友的「眼睛和拐杖」,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她,並背著她到處求醫......遺憾的是,儘管孟凡允盡心竭力為女友治療,張曉紅的病情仍不斷惡化......

遼寧丹東杜鵑花盆景將扮靚世博。圖為3月24日,在遼寧省丹東市杜鵑花培育發展中心的溫室花棚裡,園藝師整理「世博杜鵑花盆景」。近日,丹東培育的近300盆杜鵑花盆景開始分批運往上海,用於裝飾上海世博會場館。  

中國公民組團赴朝鮮旅遊正式啟動。圖為4月12日,載著赴朝遊客的一輛客車通過遼寧丹東中朝友誼橋出境。 當日,由10省市旅遊者組成的中國旅遊團隊赴朝鮮首發團自北京、瀋陽航空口岸和丹東陸路口岸赴朝,中國公民組團赴朝鮮旅遊業務正式啟動。

中國公民組團赴朝鮮旅遊正式啟動。4月12日,在遼寧省丹東市中朝友誼橋附近廣場,赴朝遊客登上準備過境的旅遊客車。當日,由10省市旅遊者組成的中國旅遊團隊赴朝鮮首發團自北京、瀋陽航空口岸和丹東陸路口岸赴朝,中國公民組團赴朝鮮旅遊業務正式啟動。

第五屆鴨綠江口溼地國際觀鳥節開幕。4月28日,海內外鳥類愛好者來到遼寧丹東鴨綠江口溼地觀鳥園觀鳥、拍鳥。 當日,第五屆鴨綠江口溼地國際觀鳥節在遼寧省丹東東港鴨綠江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幕,吸引千餘名國內外鳥類研究者和觀鳥愛好者參加。鴨綠江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約10萬公頃,是國內保護最為完整的濱海溼地類型保護區,每年在這裡越冬、遷徙、棲息的鳥類達百萬隻以上。

第五屆鴨綠江口溼地國際觀鳥節開幕。4月28日,鳥群在遼寧丹東鴨綠江口溼地觀鳥園附近飛翔。當日,第五屆鴨綠江口溼地國際觀鳥節在遼寧省丹東東港鴨綠江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幕,吸引千餘名國內外鳥類研究者和觀鳥愛好者參加。鴨綠江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約10萬公頃,是國內保護最為完整的濱海溼地類型保護區,每年在這裡越冬、遷徙、棲息的鳥類達百萬隻以上。

第五屆鴨綠江口溼地國際觀鳥節開幕。4月28日,海內外鳥類愛好者來到遼寧丹東鴨綠江口溼地觀鳥園觀鳥、拍鳥。 當日,第五屆鴨綠江口溼地國際觀鳥節在遼寧省丹東東港鴨綠江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幕,吸引千餘名國內外鳥類研究者和觀鳥愛好者參加。鴨綠江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約10萬公頃,是國內保護最為完整的濱海溼地類型保護區,每年在這裡越冬、遷徙、棲息的鳥類達百萬隻以上。

鴨綠江畔萬畝桃園醉遊客。5月15日,來自大連的遊客暢遊在河口萬畝桃園的花海中。當日,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國家風景名勝區河口萬畝桃園的桃花進入最佳綻放期,滿園的桃花粉雕玉琢,爭芳吐豔,吸引近萬名中外遊客前來踏春遊覽。

鴨綠江畔萬畝桃園醉遊客。5月15日,兩名攝影愛好者在桃花掩映的江提上拍攝鴨綠江風光。當日,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國家風景名勝區河口萬畝桃園的桃花進入最佳綻放期,滿園的桃花粉雕玉琢,爭芳吐豔,吸引近萬名中外遊客前來踏春遊覽。

第五屆丹東鴨綠江國際馬拉鬆開賽。5月30日,丹東鴨綠江國際馬拉松賽參賽選手在比賽中從鴨綠江中朝友誼橋下跑過。當天上午,第五屆鴨綠江國際馬拉松賽在遼寧丹東舉行,來自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肯亞等國的9000多名選手參加了男、女馬拉松,男女半程馬拉松和迷你馬拉松健康跑。

民俗遊園會 歡樂過端午。6月16日,朝鮮族文藝愛好者在端午民俗遊園會上表演圓鼓舞。當日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遼寧丹東市在鴨綠江畔錦江山公園舉辦朝鮮族民俗遊園會,吸引朝鮮族群眾參加歌舞、跳板、摔跤、蕩鞦韆等豐富多彩的民俗娛樂活動,在喜慶、祥和的氣氛中歡度端午佳節。

民俗遊園會 歡樂過端午。6月16日,朝鮮族摔跤愛好者在端午民俗遊園會上表演。當日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遼寧丹東市在鴨綠江畔錦江山公園舉辦朝鮮族民俗遊園會,吸引朝鮮族群眾參加歌舞、跳板、摔跤、蕩鞦韆等豐富多彩的民俗娛樂活動,在喜慶、祥和的氣氛中歡度端午佳節。

丹東鴨綠江水域水量暴漲超警戒水位 。8月10日,上漲的鴨綠江水漫過遼寧丹東中朝友誼橋附近的江邊景觀路。受持續強降雨和黃海年度最大潮汐影響,丹東鴨綠江水域水量暴漲,沿江各處均超過警戒水位。江水迅速漫進鴨綠江公園和濱江路,公園樹木、綠地及沿江部分旅遊設施被淹。丹東邊防支隊緊急調派警力,疏散涉險群眾。

丹東鴨綠江水域水量暴漲超警戒水位 。8月10日,一名市民涉水走過遼寧丹東鴨綠江邊的景觀路。受持續強降雨和黃海年度最大潮汐影響,丹東鴨綠江水域水量暴漲,沿江各處均超過警戒水位。江水迅速漫進鴨綠江公園和濱江路,公園樹木、綠地及沿江部分旅遊設施被淹。丹東邊防支隊緊急調派警力,疏散涉險群眾。

遼寧丹東遭遇特大暴雨 邊防官兵緊急搶險組織群眾撤離。8月21日凌晨,丹東公安邊防支隊馬市派出所官兵從被洪水圍困的愛河挖沙船上救出一名村民。8月19日夜至21日,遼寧丹東再次遭遇強降雨天氣,局部出現特大暴雨,鴨綠江支流愛河流域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丹東公安邊防支隊官兵迅速行動,組織城郊馬市島5個村的遇險群眾緊急撤離險區,並成功救出多名被洪水圍困的遊客和村民。

遼寧丹東遭遇洪水襲擊 損失嚴重。8月19日2時至21日8時,丹東地區普降大到暴雨,致使全市35個鄉鎮嚴重受災,多個鄉鎮出現交通、電力、通訊中斷,房屋倒塌,人員被困和失蹤等災情。21日凌晨,丹東愛河和鴨綠江流域水位暴漲超警戒水位,造成市區濱江路、鴨綠江公園被上漲的江水淹沒,沿江經濟合作區進水最深達1.5米,變成了「水城」。

遼寧丹東遭遇洪水襲擊 損失嚴重。8月22日,中朝友誼橋下,丹東邊防檢查站的新建碼頭被洪水衝毀。8月19日2時至21日8時,丹東地區普降大到暴雨,致使全市35個鄉鎮嚴重受災,多個鄉鎮出現交通、電力、通訊中斷,房屋倒塌,人員被困和失蹤等災情。

2010中國丹東鴨綠江國際旅遊節開幕。9月8日,巡遊花車通過中朝友誼橋附近的濱江路。當日,「2010中國丹東鴨綠江國際旅遊節」開幕,並舉行大型花車巡遊表演。旅遊節期間,還將舉行大型音樂焰火晚會、鴨綠江之夜文藝晚會、千人太極健身表演、鴨綠江之秋旅遊季等活動。

2010中國丹東鴨綠江國際旅遊節開幕。9月8日,演員在街頭花車巡遊中表演。當日,「2010中國丹東鴨綠江國際旅遊節」開幕,並舉行大型花車巡遊表演。旅遊節期間,還將舉行大型音樂焰火晚會、鴨綠江之夜文藝晚會、千人太極健身表演、鴨綠江之秋旅遊季等活動。

毛岸英烈士塑像落成。12月1日,人們在瞻仰毛岸英烈士塑像。當日,毛岸英烈士塑像在遼寧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長甸鎮河口村毛岸英廣場落成揭幕。該塑像高2.7米,由抗美援朝精神研究會設計、魯迅美術學院製作,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毛岸英的親密戰友趙南起為塑像題字並致辭。

鴨綠江流域大規模增殖放流。11月2日,丹東市領導及漁政部門工作人員、群眾志願者在鴨綠江水域放流魚苗。在遼寧省丹東市當日開展的大規模鴨綠江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中,共放流魚苗200萬尾。這次活動將持續到11月15日,將放流鰱魚、鱅魚、草魚和香魚等魚類品種1000萬尾,以修復鴨綠江漁業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自2006年以來,該市在鴨綠江流域累計增殖放流各類魚苗3000萬尾。

鴨綠江流域大規模增殖放流。11月2日,丹東市領導及漁政部門工作人員、群眾志願者在鴨綠江水域放流魚苗。在遼寧省丹東市當日開展的大規模鴨綠江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中,共放流魚苗200萬尾。這次活動將持續到11月15日,將放流鰱魚、鱅魚、草魚和香魚等魚類品種1000萬尾,以修復鴨綠江漁業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自2006年以來,該市在鴨綠江流域累計增殖放流各類魚苗3000萬尾。

相關焦點

  • 丹東目前朝鮮人數量穩定 中朝邊境無異常(圖)
    處於鴨綠江畔、黃海岸邊的丹東,與朝鮮新義州隔江相望。因與朝鮮人員、物資的交流十分頻繁,丹東因此成為了外界窺探朝鮮的一個窗口。  這幾天,丹東的街道人群如潮,前來進行貿易的朝鮮人也跟往常一樣絡繹不絕。「如果朝鮮國內有什麼情勢變化,丹東街頭的朝鮮人就會急劇減少。」遼寧社科院朝鮮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呂超說。
  • 中朝邊境城市丹東開通韓國遊客班列
    新華網瀋陽5月4日電(記者徐揚 趙洪南)從「五一」小長假開始,中朝邊境城市丹東開通了韓國遊客的旅遊班列。韓國遊客可從丹東坐火車暢遊長白山等東北風景名勝。  按照行程,韓國遊客從首爾飛到大連,乘大巴抵達丹東,再乘班列前往長白山,之後乘班列返回丹東。在丹東期間,可遊覽鳳凰山、虎山長城、鴨綠江斷橋等景區。  韓國是丹東主要的入境旅遊客源市場。
  • 實拍中朝邊境上的小城丹東,與新義州僅隔幾百米,景象卻相差數倍
    入冬的夜晚,遼寧丹東振興區安東老街內,烤肉店老闆正在網絡直播平臺賣力演唱,同時間隙間宣傳自己的店鋪。丹東這座中朝邊境的城,一直投射著人們對半島局勢的期待。十多年來,每每「朝鮮開放」出現苗頭或轉機,丹東便能吸引新一輪的矚目。走進丹東新區,這裡已經漸現規模,鱗次櫛比的大樓,寬闊的雙向6車道柏油馬路,隨處可見的塔式起重機顯示新區的建設步伐仍然繼續。
  • 遊覽丹東寬甸一處在建中的中朝邊境旅遊景點
     在丹東中朝兩國陸路接壤的地方  中朝陸路接壤的邊境,邊民們都習慣稱之為「一步跨」,既以碑為界,碑的背面就是朝方領土。,景區內還有四塊不帶中朝國徽的單立界碑。景區內16號界碑正面和背面在建中的這處中朝邊境旅遊景點
  • 四日探訪中朝邊境:核試驗?大家習以為常了
    在中朝邊境城市丹東的一家咖啡廳裡,客人不多,手頭無事的服務生小金託著下巴,隨著餐廳裡的音樂輕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她的歌聲輕緩流暢,但胸前顯眼的朝鮮國旗徽章表明她來自一江之隔的那個國度。結帳找零時,《環球時報》記者趁機跟她搭訕:「你很喜歡唱歌啊。」她匆忙一笑,然後轉身離開,換同伴做剩下的工作。
  • 丹東樓市神話:一座中朝邊境小城的造富狂歡
    」張佳透露,「否則將來全是爛尾,你看大夥過的是什麼日子。」作為中國對朝貿易最大的陸路口岸,丹東口岸承載著中國對朝70%以上的貿易份額。但既有的鴨綠江大橋年代已久,20噸以上的貨車無法通行,且只能單向行車,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朝兩國的經貿往來。而新鴨綠江公路大橋則將改善這一狀況。
  • 探秘中朝邊境民間貿易 商販最擔憂「誠信」
    與丹東隔江而望的,是朝鮮新義州。作為中朝邊境的城市,丹東本地人卻似乎從沒有將朝鮮作為生活中的一個話題。  對丹東當地人來講,胸前戴著金日成頭像的朝鮮商人已經熟悉異常,而身穿深褐色粗布的朝鮮百姓和身著迷彩服的朝鮮軍人,只是遊客們相機中的影像。  在鴨綠江畔的丹東人看來,「朝鮮」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丹東,人們幾乎一眼就能認出朝鮮來的商人。
  • 十月醉秋:中朝邊境丹東城市百年銀杏美起來
    鴨綠江畔中朝邊境丹東銀杏樹栽培歷史悠久,樹齡在80年以上的近千株,樹齡在30年以上的4000株。東港市孤山鎮聖水宮前的「銀杏王」全國聞名,這兩株雌性的「銀杏王」植於唐玄宗年間,距今已有1300年,樹高35米,主幹三個成人張開雙臂合抱才能抱過來。
  • 大連、旅順、丹東、中朝邊境雙船5日遊開始報名
    為回饋時報讀者對「嘻遊天下 時報定製」旅遊活動的關注,5-6月份特別為時報讀者推出一條純玩無購物、無自費線路,大連、旅順、丹東、中朝邊境雙船5日遊,僅需 980元/人;大連、旅順、丹東、中朝邊境雙飛4日遊,僅需1480元/人,時報記者帶您玩轉東北。  本次行程從濟南出發,到東營乘坐遊輪到大連。看印象旅順,時尚大連,坐船遊鴨綠江,感受神秘國度朝鮮。
  • 遼寧丹東開通徒步通過中朝鴨綠江大橋旅遊(圖)
    岸邊,方磚整齊鋪就的甬道上,小商販們鱗次櫛比地經營著各自的地攤生意,中朝兩國的歷史文化與民間特產俯首可拾,毛澤東銅像、金日成紀念郵票、朝鮮的特產香菸都是外地觀光客爭相挑選的旅遊品。儘管夜色已濃,買賣雙方仍樂此不疲地討價還價,沿江的路燈交錯著人們毫無睡意的身影,華燈輝映的丹東就在他們身後。「沒允許徒步遊那陣子,我們的生意讓非典和修橋折騰慘啦,遊客少得可憐。」
  • 中朝邊境槍擊事件背後:灰色民間貿易存在多年
    60年前鮮血凝成的友誼隨著時光的流逝有所改變,2009年5月朝鮮「悍然實施核試驗」(中國外交部聲明),將這兩個國家的分歧首次公開呈現在世人面前。2010年6月4日凌晨,朝鮮邊防軍槍聲響起,3名「涉嫌越境從事邊貿活動」的中國公民殞命,鮮血流進滾滾鴨綠江。巧合的是,之前的「天安艦」事件當天被韓國正式提交聯合國安理會。
  • 實地感受:中朝邊境邊民往來如常 邊境遊更加紅火
    雖然「朝鮮遊」已經停掉,但鴨綠江沿線的中朝邊境遊沒有受影響,反而更加紅火。在鴨綠江斷橋的「一號碼頭」,招攬遊客「看朝鮮男女兵模範兵營、摩天輪、江邊洗衣大嬸和人民軍碉堡」的廣播不斷,載有不同人數、大小不一的快艇或遊船不時地駛離碼頭,向朝鮮一側飛駛而去。
  • 最後一站丹東:飽覽中朝兩國風光   追憶抗美援朝歲月
    飽覽中朝兩國風光 追憶抗美援朝歲月 今天到了丹東,也是我這次「勇闖關東」最後一站,這一路穿越四省的邊境城市,雖然風景優美,雖然天天能在電腦視頻上見到臻臻,他好像長大了很多,雖然還是在搖籃椅中,但似乎牽掛的心勝於路邊的風景,想到即將啟程到大連起飛回家,心情還是特別激動
  • 自駕中朝邊境,圖們江畔說圖們,圖們口岸看朝鮮
    從巍巍長白山流淌出了三條大河,除了發源於長白山天池的松花江滾滾流淌2000公裡,蜿蜒於廣袤的東北黑土地成為中國第七大河之外,還孕育了兩條中朝界江。我們自駕中朝邊境也不是一蹴而就,前幾年的金秋十月先沿著鴨綠江遊走了長白山至丹東一段邊境線,2017年的盛夏時節我們再一次來到長白山,自駕行走了中朝邊境圖們江段。
  • 中朝邊境旅遊開闢「兩日遊」新線路
    中朝邊境旅遊開闢「兩日遊」新線路   中新社丹東1月10日電 (司曉帥)記者10日從遼寧省丹東市旅遊部門獲悉
  • 隔日發車60年 中朝國際列車改每日開行
    從今年1月1日起,中朝鐵路聯運進入了新階段。丹東—平壤間國際聯運旅客列車,從沿襲近60年的每周4對隔日開行,增加到如今的每天開行1對。地處中朝邊境鴨綠江畔的丹東站,擔負著輸送中外旅客和中國商品出口至朝鮮等運輸任務。從1954年4月起,丹東站開始承辦中朝聯運業務,每周有4對往返於北京-丹東-平壤的中朝國際聯運列車。
  • 內地商人談中朝邊境貿易:暴利時代終結
    這在丹東的邊貿商人圈子裡早已成為共識。這個圈子裡,除了中國投資者討債無路甚至被掃地出門的諸多傳言外,朝鮮國內政治、經濟領域的變動、朝鮮半島風雲莫測的時局,始終是他們心裡揮之不去的陰影。  但過去二十年中,依然有無數中國商人像貝殼一樣吸附於丹東,在這座備受矚目的邊境城市裡做著各自的生意。
  • 遼寧丹東唯一的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千瘡百孔,卻見證了中朝友誼
    這裡是窮鬼旅行,帶你尋找人間煙火氣,看遍世間絕美風景。遼寧丹東位於我國的邊境,與韓國的新義州隔鴨綠江相望。在鴨綠江上有兩座橋,一座叫中朝友誼橋,一座叫鴨綠江斷橋。其中的鴨綠江大橋為日軍在20世紀初侵略我國時強行修建的,隨後無能的清政府根據《通商行船續訂條約》實行安東(丹東舊稱)開埠。而在抗美援朝期間,美軍為了阻止中方過江,炸毀了這座橋梁,遂成了今天遊客們看到的鴨綠江斷橋。
  • 中朝邊境景區外國遊客好奇拍照
    中朝邊境景區外國遊客好奇拍照7/7) "← →"翻頁 4月9日,兩位義大利遊客在地處中朝邊境的遼寧丹東鴨綠江斷橋景區好奇拍照
  • 走進中朝邊境鴨綠江斷橋,觸摸抗美援朝記憶
    中國遼寧丹東的鴨綠江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於1909年,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被美軍炸毀。中方一側殘存四孔,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圖為標註鴨綠江斷橋的石碑,石碑上標明鴨綠江斷橋如今已經成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