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朝邊境鴨綠江斷橋,觸摸抗美援朝記憶

2020-12-21 帶上行李去旅行

中國遼寧丹東的鴨綠江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於1909年,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被美軍炸毀。中方一側殘存四孔,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圖為標註鴨綠江斷橋的石碑,石碑上標明鴨綠江斷橋如今已經成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的中朝邊境的鴨綠江斷橋每天都會迎來眾多遊客,在這裡拍照留念。斷橋上播放著有關這座斷橋歷史的記錄片。

鴨綠江斷橋是1993年中國修復開發的戰爭遺蹟型旅遊景點,橋身漆為淺藍色,意為不忘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祈盼和維護世界和平。橋頭上方曲弦式鋼梁正中懸掛的紫銅巨扁上的「鴨綠江斷橋」五個金色大字,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遲浩田題寫。

斷橋旁邊的中朝友誼大橋在抗美援朝時期也遭受過嚴重的創傷。

斷橋朝方一側的殘骸已被拆除,只剩下光禿禿的橋墩。

斷橋中方一側帶著累累傷痕保存下來,記錄歷史。中方一側插滿中國國旗。

遊客在斷橋觀看中朝兩岸風光並拍照留念。

鴨綠江上一艘承載觀光遊客的遊輪。

遊客們在斷橋上觸摸抗美援朝的記憶

斷橋上的成千上萬處彈痕,至今遺留宛然,成為抗美援朝的見證。橋上遺留的累累彈痕和橋頭飛翔的群群白鴿,把戰爭與和平兩個不同的畫面同時呈現在遊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圖為鴨綠江斷橋景區風光。

寫有鴨綠江斷橋簡介的橋頭。

鴨綠江斷橋處的遊客服務中心。

鴨綠江斷橋的觀光碼頭,從這裡可以遠遠看到江對岸的風景。

鴨綠江斷橋風景區的安東閣。

相關焦點

  • 中朝邊境線,看鴨綠江「斷橋」
    沒有機會到朝鮮,來中朝邊境線看看也是不錯的選擇。出了火車站,抬頭便見毛主席像立在那裡。那一如既往,很有氣勢的手臂,讓人頓感無窮的力量。潔淨的廣場,挺拔的高樓,讓人有種不虛此行的感覺。提到鴨綠江,很多人會想到那首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那是一代人的記憶,不知有多少人因此熱血澎湃。在丹東鴨綠江上,有兩座橋,其一就是具有歷史傳奇色彩的「斷橋」。抗日戰爭前,日本侵略者為掠奪中國資源,強行在鴨綠江上修建了這座大橋。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這座大橋成為中國支援朝鮮前線的交通大動脈。
  • 鴨綠江斷橋——抗美援朝的歷史見證
    你知道西湖斷橋,但你知道丹東鴨綠江也有一座斷橋嗎?鴨綠江斷橋,位於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江岸路鴨綠江畔,是原鴨綠江大橋被炸毀後的殘餘部分。原為鴨綠江上的第一座橋梁。大橋原為12孔可開閉式鐵路橋,總長944.2米,寬11米。修建於1909年5月。
  • 鴨綠江斷橋——不能忘懷的一段戰爭歷史,應當銘記的中朝熱血情誼
    在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打響前,1950年10月1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一部分從集安鴨綠江鐵路大橋最先秘密入朝。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先後共有42萬志願軍從集安入朝作戰。丹東鴨綠江大橋被炸斷後,集安鴨綠江大橋始終未斷,是中國運送軍隊、給養、武器、彈藥的大動脈,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 鴨綠江上三座斷橋,見證了抗美援朝的連天炮火
    歷經抗美援朝戰爭洗禮,鴨綠江上除了有一座現在仍在使用的大橋,還有三座鮮為人知的斷橋。這三座橋,一座是鴨綠江斷橋,一座是河口斷橋,還有一座是被炸毀的木製鐵路橋。鴨綠江斷橋,是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於1909年。
  • 在丹東的鴨綠江斷橋,看中朝兩國有何區別,對比明顯嗎?
    既然沒有機會到朝鮮,那麼來中朝邊境看看也不錯。在眾多的歷史事件之中,抗美援朝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更是一代人的記憶,不知道有多少人取的名相關名字,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熱血澎湃。
  • 鴨綠江斷橋景點簡介和歷史介紹
    跨於鴨綠江上的鴨綠江斷橋是丹東的標誌性景點之一,它緊挨著鴨綠江大橋(中朝友誼橋),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走上大橋,看著橋體上遺留的累累彈痕和被炸彈撕毀的橋梁鋼架,能感受到槍炮聲與戰機劃破長空的聲響仿佛就在耳邊。站在橋上還可飽覽中朝兩岸風光。
  • 自駕鴨綠江沿線,沿美麗中朝邊界線,從抗援朝開到鴨綠江大橋
    -》月亮島-》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斷橋-》鴨綠江最美沿江路段-》虎山長城導航圖預覽:那等過了丹東商埠歷史海關舊址,從月亮島開始到鴨綠江斷橋這段路,有一個咱們這次行程不能錯過的景點之一-抗美援朝紀念館,它是我國唯一以抗美援朝為主題的戰爭型紀念館,在那裡我們可以看到英雄們的光輝歷史,感受到愛國的熱血,是我們一定要去參觀的。
  • 最後一站丹東:飽覽中朝兩國風光   追憶抗美援朝歲月
    飽覽中朝兩國風光 追憶抗美援朝歲月 今天到了丹東,也是我這次「勇闖關東」最後一站,這一路穿越四省的邊境城市,雖然風景優美,雖然天天能在電腦視頻上見到臻臻,他好像長大了很多,雖然還是在搖籃椅中,但似乎牽掛的心勝於路邊的風景,想到即將啟程到大連起飛回家,心情還是特別激動
  • 直擊跨越中朝連接鴨綠江斷橋,曾被美軍攔腰炸斷!日本建造
    這是中國丹東跨國連接朝鮮的一座長約944米的跨國橋梁,名叫鴨綠江斷橋,為什麼叫它斷橋呢? 因為橋的頭端是朝鮮另外一部分比原來美軍轟炸幾乎攔腰截斷,顧名思義稱之為斷橋。飛向世界----攝。從丹東斷橋拍攝可一眼望去朝鮮,綠鴨江水位一年四季河流充沛,據說來來往往的船隻最大可達到1000多噸,同樣也為朝鮮做出了重要的經濟動脈。圖為斷橋全景。飛向世界----攝。斷橋現在部分經過中國常年維修差不多又恢復了原來的雄偉壯觀,遊客們可登橋觀賞步行通往朝鮮邊境,自從我國開放旅遊現在現在的遊客絡繹不絕,站在橋上顯得如此的渺小,圖為斷橋中端部位。飛向世界----攝。
  • 遼寧丹東的鴨綠江斷橋不斷吸引臺灣觀光客
    坐落於遼東半島的中國最大邊境城市丹東,自兩岸開放探親以來,已有數以千計的臺胞來此探親旅遊以及從事經貿等方面的活動。而凡是到過丹東的臺胞,幾乎都少不了要前去觀看一下那座馳名中外,堪稱丹東標誌性文物的鴨綠江斷橋。最近,國家旅遊局將2005年定為「紅色旅遊年」,其中,鴨綠江斷橋已被列入國家2004—2007年擬重點建設的「紅色旅遊」景區名單。
  • 鴨綠江斷橋---回望東北邊疆之旅
    穿過扶松縣城,不久就在鴨綠江邊行駛。穿過彎鉤國家森林公園。中午在白山市江源區簡單用餐後繼續前行。一路上都在修路,看到收費站心生歡喜,感覺路要好走了。可到收費站才知道是收剛走過的路費,並且前方也還在修路。我們按照導航指引方向,在通化縣上高速G11丹東下高速。
  • 鴨綠江,斷橋
    鴨綠江,斷橋鴨綠江是中朝兩國的界河,發源於長白山南麓,拉開了抗美援朝的帷幕。11月8日,美國空軍派出百餘架轟炸機對鴨綠江大橋狂轟濫炸。十二孔橋朝方6孔橋梁橋墩被炸塌,中方一側殘存四孔,至此大橋癱瘓,被稱為「斷橋」。
  • 漫步丹東鴨綠江廣場,遙想抗美援朝烽火,看東北老鄉才藝表演
    紅色景區,作為環鴨綠江第一站,目的就是重溫69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始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壯麗之舉。一是被美國人炸毀的斷橋,還有一個就是中朝友誼大橋,現還在使用,只見孤單一邊防警察來回走動。然後我們沿著鴨綠江北上,陸續看到三座「斷橋」,分別是鴨綠江斷橋、河口斷橋,還有一座是被炸毀的木製鐵路橋,見證著中國與美國人的殊死搏鬥。
  • 遊丹東別不知道鴨綠江還有第二座斷橋,沿途邊境風光更是驚喜連連
    近年來,丹東成為人們趨之若騖的旅遊重鎮,而鴨綠江斷橋是來每一位丹東遊客的必遊景點。實際上在這座熱捧斷橋的上遊60公裡還有另外一座斷橋一一河口斷橋。丹東河口斷橋河口斷橋原名清城橋,是鴨綠江上連接中朝兩岸最早的一座磚混公路橋。
  • 實拍鴨綠江上的兩座大橋,一座是斷橋,它們都有怎樣的故事?
    其實在斷橋的旁邊,還有一座鴨綠江大橋,被人們稱作中朝友誼橋,它和鴨綠江斷橋一樣,都有著近百年的歷史。這兩座大橋究竟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 兩座大橋都是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產物。鴨綠江斷橋是鴨綠江第一橋,也被稱為「上橋」 是日本人修建於1904年,在日俄戰爭期間,日本人在沒有通知清朝政府的情況下,修建了這座大橋,用於向中國東北運輸軍隊和武器。
  • 橫跨兩國的邊境橋:經過抗美援朝戰爭的洗禮,如今成為一座斷橋
    Hi大家好我是燃燒的小飛的,這是一檔以旅遊為主題的百家號,小編會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寫下來一起分享給大家快和我一起解鎖美景和有趣的地方吧,這次我們來到了位於丹東的鴨綠江斷橋,鴨綠江斷橋原本是橫跨中國和朝鮮的國境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多次派出轟炸機轟炸,大橋被攔腰炸斷,朝方一側鋼梁落入水中
  • 《東北邊疆行》三:鴨綠江斷橋
    這裡東與朝鮮的新義州市隔江相望,南臨黃海,是中國一萬八千公里海岸線的北端起點,也是亞洲唯一一個同時擁有邊境口岸、機場、高鐵、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鴨綠江上有兩座橋,相隔不足百米,都是日本修建的,也是侵華的見證。
  • 【遼寧老建築-丹東:鴨綠江斷橋】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鴨綠江斷橋     丹東鴨綠江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於1909年
  • 【聚焦】中朝邊境十大旅遊打卡地,你PICK誰?
    2019年9月,經過職能部門推薦、網絡評選、實地調研和專家論證,綜合考慮公眾形象、品牌影響力、地域和民族特色等因素,我市評選出「中朝邊境十大旅遊打卡地經過多次徵集和修改,以「丹東三美」邊境文化品牌為主題
  • 鴨綠江斷橋:滄桑歷史的見證者[組圖]
    地處遼寧省丹東市的鴨綠江斷橋,現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網圖片庫 於文斌攝影鴨綠江斷橋位於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畔,地處鴨綠江大橋(中朝友誼橋)南側。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抗美援朝期間大橋被美軍炸斷,中方一側所剩4孔殘橋保留至今,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重要歷史見證。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國家重點建設紅色旅遊景區,遊人可登橋憑弔遊覓。原來的鴨綠江,江上無一座橋。